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教学一得:“统一”与“同一”,这两种说法有何不同?

《生活与哲学》第九课的核心概念是“矛盾”,什么是“矛盾”?“矛盾就是反映事物内部对立和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由此引出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矛盾的对立属性是斗争性,矛盾的统一属性是同一性”,对于前者,即“对立性是斗争性”相对还比较好理解,教材的说法是:“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对立的属性,它体现为对立双方相互分离的倾向和趋势”;而“矛盾统一属性是同一性”这句话却值得深究,“统一性”和“同一性”是不是一样,如果不一样,又有何区别?我们如果把教材中出现的和这两个词相关的表述替换一下,就会发现在意思上有明显的不同,如教材P30“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就在于物质性”,这句话能否改成“世界的真正同一性就在于物质性”?又如教材P11“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的问题是否可以改为“思维和存在有无统一性”?对此,笔者只是根据自己的理解,做一点简单的分析。

一、从两个词语的特性上来说,“统一”不是“同一”

我们从语文或者汉语的词语内涵上看,这两个词语的指向应该有别,“统一”的反义词是“分离”或“分裂”,“同一”的反义词是“差异”或“差别”;从字面意思上看,“统一”和“同一”虽然都有“一”,但是“统一”应该是“两个不同的事物、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处于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体”中,而“同一”则是指一个不可分割分离的、完整的事物。这一点,不妨借鉴孔子所说的“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这里的“和”其实就是“统一”,而“同”则是“完全一样”的意思。

二、从矛盾的构成来看,可以有两个维度的理解

矛盾应有两种基本情况,一种存在于“事物之间”,另一种存在于“事物内部”,记得原来老的《哲学常识》教材上,关于矛盾的概念是“事物自身所存在的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事物“自身”,既是指“事物内部”,也可以是“事物之间”,因为世界是普遍联系的,我们所看到的任何一个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所以任何一个事物,既有其“内部的矛盾”也有“外部的矛盾”。

由此,就涉及了我们理解矛盾的两种视角,一种是“统一性”,“统一性”的前提是“不同”,即两个独立的事物、体系,在一定条件下聚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新的事物和系统,也就是说,理解“统一性”的前提是“分”;另一种是“同一性”,“同一性”的前提是“同”,即我们把世界视为一个完整的事物、体系,但是这个完整的事物、体系又包含、孕育了不同的部分、方面,也就是说,理解“同一性”的前提应该是“合”。换而言之,上述两种视角中,又蕴含了两个不同维度,当我们把事物理解为“统一体”存在的时候,是要充分考虑事物的运动和变化,因为“统一”总是暂时的、相对的;而我们把事物视为“同一体”存在的时候,是要确认或肯定事物的静止,把握其性质的稳定性,而且这种稳定性是可以通过利用或创造某种条件加以维持的。

如果我们再借助整体与部分的关系理解,所谓“统一”,是指不同的事物,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部分而出现在一个更大的整体或者系统之中,所以“统一”就是实现由部分走向整体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欧洲的历史进程,最起码从政治和经济上说,是逐步走向“统一”的历程,而不是“同一”;而所谓的“同一”,是指一个整体性存在的事物,当然也应该承认这个作为整体性存在的事物本身包含、蕴含了不同的部分,但是其前提是“一个完整的不可分割的事物”,在这个意义上,“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这一点是不可否认的。

三、从文化比较看,这涉及到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文化是一种“同一”的文化,而西方(基督教)文化则是一种“统一”的文化,李泽厚先生说,“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在于中国是一个世界,西方是两个世界”(《对话集:走我自己的路》,李泽厚 著,中国盲文出版社,200410月第2版,P309),所以中国文化讲“天人合一”,中国的天(自然)与人是合在一起的,是一个整体,中国人重视现世的、世俗的生活,我们阅读古典的山水诗歌,欣赏元代的山水画,这种感觉是特别强烈的,中国人把自己的日常生活融于自然之中,“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从而实现了自我的超越;在基督教文化中,人和天(上帝)是分裂的,所人的灵魂需要依靠上帝拯救,人在现实世界中,总是处于灵魂与肉体、物质与意识的分离之中,“希腊哲学也是两个世界,如柏拉图的理念世界和现实世界,如康德的本体与现象”。

    西方重视个体、重视个人的价值,在这个基础上,一个社会要有序运行,就要做到在契约的基础上形成一个代表统一的政权(国家),所以西方文化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特别重视彰显和保障个人的权利,制度的设计往往着眼于处理好独立的个体之间的相互关系,但是个体的需要是特殊的、多样的、易变的,往往难以调和,西方政治制度设计重视“分权”,其实体现的正是这种“统一”的世界观,如何把日益分裂的社会整合到一个整体的结构中来?目前这种制度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难题,就是上层管理机制的运行与下层(每个独立个体)之间的利益、需求难以调和,这就是我们看到西方的政权容易产生松散的、不稳定的危险,其根源正在于社会处于总是分裂的常态之中。

中国社会重整体、重视家族,我们是“家国一体”结构,“国是最大家,家是最小国”,“我都有一个家名字叫中国”,每一个人往往不是考虑自己是作为一个独立的存在,而是首先确认自己是作为家庭\家族,以至于国家的一员而存在,所以中华文化具有特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我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是从整体而至于部分,中国政治的一个明显特点就是“合”,即“同一性”,我们的国家是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中有一个领导核心,这种整体性思维正是我们的传统,由此而建立的基于“民主集中制”原则运行的政治制度,相比于西方的政治制度,其治国理政的优势更为明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政治哲学常识:哲学上的矛盾和生活矛盾有关系吗
矛盾统一性
《矛盾论》读后感
矛盾的对立统一属性在生活中的运用
《矛盾论》精解第六十一章
同一性和斗争性的辩证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