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篆书特种邮票欣赏(附图文欣赏资料)
百科词条
http://www.hudong.com/wiki/%E3%80%8A%E4%B8%AD%E5%9B%BD%E5%8F%A4%E4%BB%A3%E4%B9%A6%E6%B3%95%E2%80%94%E2%80%94%E7%AF%86%E4%B9%A6%E3%80%8B%E7%89%B9%E7%A7%8D%E9%82%AE%E7%A5%A8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
开放分类:中国邮政邮票集邮集邮名词
编辑词条分享
本词条由荷风溪雨创建,共有1位协作者编辑了2次。最新协作者:荷风溪雨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于2003年2月22日发行。志号为2003-3T,为第一套中国古代书法邮票。邮票共两枚,选用的《毛公鼎》和《泰山刻石》是最有代表性的篆书精品。由王虎鸣设计,北京邮票厂印制。
纠错 编辑摘要
目录1 邮票资料2 背景资料3 评价4 已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邮票系列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 - 邮票资料
篆书2-1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2月22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1套2枚。
志  号:2003-3
图序     图名                面值  发行量
(2-1)T 西周·毛公鼎80分 950万枚
(2-2)T 秦·泰山刻石 80分 880万枚
篆书2-2
邮票规格: 30×40毫米
齿孔度数: 12度
整张枚数: 版式一 20枚;
版式二 8枚(一、二图连印,发行量46万版)
版  别: 胶印
设 计 者: 王虎鸣
小版张边饰设计者:王虎鸣
责任编辑: 刘继鸿
印 制 厂: 北京邮票厂
出售办法:自发行之日起,在全国各地邮局出售,出售期限6个月。[1]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 - 背景资料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小版
篆书大篆小篆的统称。大篆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六国文字,它们保存着古代象形文字的明显特点。小篆也称“秦篆”,是秦国的通用文字,大篆的简化字体,其特点是形体均匀齐整、字体较籀文容易书写。在汉文字发展史上,它是大篆由隶、楷之间的过渡。
篆书起源于西周末年,东周时在秦国一带流行,至秦始皇时期达鼎盛。小篆是秦始皇统一中国后,经整理规范后推行全国的文字。小篆是在大篆基础上发展形成,结体圆长,线条圆润流畅,存世代表作有秦李斯所书《泰山刻石》等。
泰山刻石
立于始皇二十八年,是泰山最早的刻石。分为两部分:前半部系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东巡泰山时所刻,共144字;后半部为秦二世胡亥即位第一年(公元前209年)刻制,共78字。刻石四面广狭不等,刻字22行,每行12字,共222字。两刻辞均为李斯所书。现仅存秦二世诏书10个残字,又称“泰山十字”。
泰山刻石具有重要的艺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书法严谨浑厚,平稳端宁;字形公正匀称,修长宛转;线条圆健似铁,愈圆愈方;结构左右对称,横平竖直,外拙内巧,疏密适宜。
西周·毛公鼎
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清道光末年(1850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因作者毛公而得名,内壁铸有多达32行,498字的长篇铭文,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其内容是周王为中兴周室,革除积弊,策命重臣毛公,要他忠心辅佐周王,以免遭丧国之祸,并赐给他大量物品,毛公为感谢周王,特铸鼎记其事。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阶段。[2]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 - 评价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首日封
《篆书》设计从专业整体看就感觉设计者的艺术修养不够,缺乏对书法艺术的整体修养,设计思路很窄,《篆书》的运用色调过分灰调,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河南省美术家协会和书法家协会会员贾宝源先生就在2002年12月在《中国集邮报》发表了对《中国古代书法——篆书》邮票的意见,“邮票图铭上的“泰山刻石”墨迹,即根据北宋拓本临摹而成,“毛公鼎铭”也是根据拓片临摹,距原作又隔了一层,远不如直接用拓片真实、生动,更接近原作精神。”。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艺术设计不仅疏漏了偏旁,而且把“中国邮政”采用了四字以篆刻形式设计出现而字体运用是电脑宋体,从这点看设计者对书法、篆刻艺术的陌生,根本没有对中国书画艺术精髓的领悟,缺乏了设计的严谨性。这不禁使我想起了老一辈邮票设计家们的创作态度的严谨,象吴建坤设计《梅兰芳舞台艺术》时把梅兰芳舞台艺术以篆刻形式设计,字体就用小篆以及《敦煌壁画》的“中国邮政”,邵柏林的《长沙楚墓帛画》的“中国人民邮政”直接以金文字体也称钟鼎文设计,周京新设计的《中国古代体育》中的“中国邮政”也是采用了篆书,这样的设计运用都与古代中国文化内涵融为一体的。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的设计发生这样的疏漏,也再次提醒国家邮政局对今后邮票设计的编审要加强力度,同时建议加大对定稿前的宣传和征求意见,建议公告不仅在《中国集邮报》上发表,涉及到有关专业的题材也可以发表在那些专业的报刊上,让中国邮品走出那“盲人摸象”的路程。[3]
《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 - 已发行的中国古代书法邮票系列
第一套古代书法邮票是《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篆书”最古是大篆,起源于西周末年,东周时在秦国一带流行。其次是小篆,至秦始皇时达到鼎盛。邮票中选用的《毛公鼎》和《泰山刻石》是最有代表性的篆书精品。《毛公鼎》的铭文字体属于大篆,书法风格浑厚、凝重而不失典雅。《泰山刻石》是小篆最经典的作品,形长方,笔画回转流畅,用力匀和,笔势飘逸生动,且通篇排列整齐,气势磅礴,显示出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隶书起源于战国时期,成熟于汉代,以东汉碑刻成就最高,因而书史上称为汉碑。第二套古代书法邮票《中国古代书法——隶书》4枚邮票上的碑刻,具有隶书风格的典型性及在书法史上很高的知名度。1图“乙瑛碑”为汉代正体隶书之最典型作品,字体端庄典雅,浑厚流美。2图“张迁碑”,其书法造型古朴奇崛,气韵高古雄强,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3图“曹全碑”,用笔轻巧,笔划灵动飘逸,为汉碑灵巧秀美的代表。4图“石门颂”,书法风格卓然,笔势简约,时而奔放,后人推为汉隶“野逸派”代表。
第三套为《中国古代书法——楷书》邮票,6枚,展现了魏唐楷书大家的经典之作。1图“宣示表”是楷书之祖钟繇的代表作,笔法质朴浑厚,字体端正古雅,全是真书笔法。2图“张猛龙碑”线条方圆兼济,用笔如断金开玉,显示了魏碑由粗到细的演进过程。3图“九成宫醴泉铭”系唐代大书家欧阳询书,用笔方整,字画的安排紧凑、匀称,间架开阔稳健。4图“雁塔圣教序”,唐大书家褚遂良的代表作品,字体清丽刚劲,笔法娴熟老成。看似纤瘦,实则劲秀饱满。5图“颜勤礼碑”是颜真卿60岁所书,用笔奇伟,结体磊落,集雄奇、淳润、精丽于一身,集中表现了“颜体”的风格特征和艺术成就,受到书家重视和学者的崇拜。6图“玄秘塔碑”,为柳公权63岁成熟之作,字体内敛外拓,干净利落,端庄秀丽,创造了楷书史上的鼎盛时期。
2010年5月15日,《中国古代书法——行书》特种邮票发行,本套邮票共6枚,内容选取天下三大行书,分别为东晋书法家王羲之的《兰亭序》、唐代颜真卿的《祭侄稿》和北宋苏轼的《黄州寒食帖》,均为2枚连体邮票。这是继“篆书”“隶书”“楷书”之后发行的又一套书法题材邮票,由著名邮票设计家王虎鸣设计,采用宣纸
作为印刷材料,这在邮票印刷史上尚属首次。
2003-3T《中国书法--篆书》特种邮票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d65f6c00100cpe3.html“邮票与集邮”博客
(2009-04-27 22:25:17)
转载
标签:集邮
邮票
收藏
爱好
杂谈
邮票目录
邮票图
休闲
时尚
文化
分类:编年邮票(2002-2011)
2003-3T《中国书法--篆书》特种邮票
图案面值:(2-1)T 西周·毛公鼎 80分 950万枚
(2-2)T 秦·泰山刻石 80分 880万枚
发行日期:2003年2月22日
邮票规格:30×40毫米
齿孔度数:12度
整张枚数:版式一 20枚
版式二 8枚(一、二图连印,发行量46万版)
整张规格:
版别:胶印
设计者:王虎鸣
小版张边饰设计者:王虎鸣
责任编辑:刘继鸿
印制厂:北京邮票厂
邮票介绍:
国家邮政局定于2003年2月22日发行《中国古代书法——篆书》特种邮票1套2枚。
大篆,小篆的对称,狭义专指籀文,广义指甲骨文、金文、籀文和春秋战国时通行于六国的文字。毛公鼎通高53.8厘米,重34.7公斤。清道光末年(1850年)陕西省岐山县周原出土,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毛公鼎是西周青铜器中赫赫有名的重器之一,造于西周晚期的宣王时期(公元前828年—公元前802年),因作者毛公而得名,铭文铸在鼎上,有32行,共497字,是现存青铜器铭文中最长的一篇。毛公鼎铭文,全文首先追述周代国君文王武王的丰功伟绩,感叹现时的不安宁,接着叙述宣王册命毛公,委任他管理内外事务,拥有宣布王命的大权。宣王一再教导毛公要勤政爱民,修身养德,并赐给他一些器物以示鼓励。毛公将此事铸于鼎上,以资纪念。其书法是成熟的西周金文风格,结构匀称准确,线条遒劲稳健,布局妥帖,充满了理性色彩,显示出金文已发展到极其成熟的阶段。
小篆,也叫秦篆,秦代通行的文字,是在籀文的基础上发展形成,字体匀圆齐整,较大篆简化。秦始皇统一中国后,采纳李斯的意见,推行统一文字的政策,以小篆为正字,淘汰通行于其他地区的异体字,对汉字的规范起了很大作用。存世有《琅琊台刻石》和《泰山刻石》残石。《泰山刻石》的作者秦相李斯(?—公元前208年),可称得上是我国书法史上第一位有记载的书法家。《泰山刻石》的书体是秦统一后的标准字体小篆。其结构特点,直接继承了石鼓文的特征,比石鼓文更加简化和方整,字呈长方形,线条圆润流畅,疏密匀停,给人以端庄稳重的感受。唐张怀称颂李斯的小篆是:“画如铁石,字若飞动”,“骨气丰匀,方圆妙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微头条
古代书法方寸间(一)篆书
古代书法系列邮票《中国古代书法—篆书》赏析
(102)【邮票上的书法】2003
你了解篆书吗?
集邮-中国古代书法-篆、隶、楷、行、草》欣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