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青铜器的分类二【鬲甗簠盨】
青铜器的分类 二 【鬲 甗 簠 盨】
鬲、甗属于青铜器的煮食器
三,鬲(li,音历)
煮饭用:一般为侈口、三空足。在新石器时代,三鼓足陶鬲很普遍,青铜器鬲明显是由陶鬲演化,陶鬲一般单耳,而青铜鬲有耳为多。
1,典型的鬲(联裆)
云雷纹圆肩铜鬲(联裆)
商 高10.1厘米,口径9.5厘米 江西省博物馆藏
此鬲侈口,斜折沿,方唇,两立耳略外撇,束领甚短。裆连接成弧形。空足,足立面成三角形。上腹部饰云雷纹带,其上下辅以联珠纹。器壁较薄,纹饰纤细。
联裆鬲是区分周文化与商文化的重要考古学标志,直到西周以后才开始在中原地区流行。新干大洋洲出土了许多联裆鬲,除这件铜鬲外,还有更多的联裆陶鬲。从联裆的形制可以看出,这件铜鬲有明显的周文化因素,但新干联裆鬲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周文化器物,西周联裆鬲多无耳,联裆处无明显分界,多带柱足、蹄足或扁足;而新干联裆鬲口沿上有立耳,联裆处有分界,袋足下为中空的锥形足,与西周联裆鬲差别明显;此外,此鬲颈部饰上下以连珠纹位界的云雷纹,也是早期商文化青铜器的装饰特点。新干联裆鬲综合了商文化、先周文化以及吴城文化的元素,呈现出复杂的文化风貌。
2,典型的鬲(分裆)
蟠龙纹鬲 (分裆)
无耳,春秋晚期,山西考古研究所藏通高11、口径14.4厘米
一九八八年山西太原金勝村出土折沿,厚唇,微上翘。敛口,束颈,腹部微鼓,平底,瓦状兽蹄足。肩部有三个龙形扉棱。上腹部有一周蟠龙纹带,内填以云纹和三角回纹。龙形扉棱内填圆点纹。此鬲为趙卿墓所出,同墓出土此式鬲共六件。
四,甗(yan,演)
相当于现在的蒸锅。全器分上、下两部分,上部为甑,置食物;下部为鬲,置水。甑与鬲之间有一铜片,叫做箄。上有通蒸气的十字孔或直线孔。
殷墟
商中后期,无盖 殷墟博物馆藏
五,簠(fu, 甫)
盛食物用。古书里写作“胡”或“瑚”。长方形,口外侈,四短足,有盖。
1,斗形
丰白簠(丰伯叔父 簠)
周 ,长方形,上半部分与下半部分为屋顶形状,三门峡虢国博物馆藏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河南三门峡上村岭周代墓地出土了一件簠,即丰白簠。其中器与盖形制、纹饰、尽寸相同,腹壁斜直,腹两侧有兽首耳,矩形圈足,四边正中有缺。腹中部饰双首曲体夔龙纹,沿下及圈足饰窃曲纹,盖顶、器底饰连体蟠夔纹,中心兽目突起,通高21.6厘米,口径25.8×31.4厘米,腹深7.4厘米。器、盖对铭,共3行14字。
2,盒形
蟠蛇纹簠
春秋晚期,通高20、长35.6厘米 ,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藏
一九八八年山西太原金勝村出土盖、器基本相同,上下对合而成。盖器的均作长方矩形,平口,直壁,下腹壁斜折,平底。在盖器的两短边各设一对兽面铺首环形耳,下承四个曲尺蹼形足。腹壁和蹼形足均饰C形蟠蛇纹。此簠为趙卿墓所出,同时出土此式簠共两件。
六,盨(xu, 须)
盛黍,稷,稻,粱用。椭圆形,敛口,二耳,圈足,有盖。 与簠区别主要在于腹部比较深,盖显得矮。
虢仲盨
西周宣至(公元前827年 -- 前782年) 通高24.2厘米 ,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199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上村岭虢国墓地出土。器、盖饰凸弦纹、带状窃曲纹,上下相合。盖上立四犬形组。器敛口,附一对犬首环首。盖器同铭,三行、十四行,记虢妃宝盨。墓主人虢国的国君。同出相同的器物共四件,每件的长度均远47厘米以上,形制巨大,在同期出土物中颇为罕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铜器的分类【上】
禁止外展的中国文物[38P]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著名青铜器析子孙斝
推荐!两大开馆特展 |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山东莒南县中刘山春秋墓及其相关问题
虢国博物馆藏青铜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