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万佛堂【北京】
万佛堂在房山区磁家务南面,建在孔水洞出水口的墩台上。创建于唐玄宗时期(713—756),原名龙泉寺,后改大历禅寺。万佛堂又称万佛龙泉宝殿。几经兴废,现存为一座明代无梁建筑。
万佛堂依山而建,有殿宇3座,为青砖发券无梁殿。该殿始建于唐朝,曾名“大历禅寺”,现称“大历万佛龙泉宝殿”,为明万历年间重建。殿内墙壁上有唐大历五年镶嵌的长23.08米,高2.47米、由31块汉白玉镌刻的“万菩萨法会图”巨幅浮雕,其人物神态各异,栩栩如生,是我国难得的一件唐代浮雕艺术珍品。
万佛堂的下面是天然形成的溶洞--孔水洞。洞中有泉,水势汹涌,其源头深不可测,房山八景之一“孔水浮舟”便指此地。洞口有碑记,洞内岩壁有隋唐时期的刻经和石佛造像。1982年孔水洞一度干涸,清淤时出土7条小金龙,又为此洞增添了神秘色彩。
相传,孔水洞的水来自黑龙观的白龙潭。因白龙败阵,便一头钻进山在孔水洞出山露面。孔水洞早年水流充沛,水质甘甜。当年拥有4千多人的房山煤矿,主要以孔水洞做为水源。在孔水洞的东侧,原建有水泵房。1950正式更名的房山东矿,扩建的是日本人开凿的万佛堂平硐。房山煤矿自50年始驻地万佛堂,至21世纪初政策性破产。在动乱的年代,为保护这一重点文物做出贡献。
龄公和尚塔建于元代,高约18米,塔身为七级密檐。此塔已严重倾斜,成为斜塔。万佛堂左前侧,还保留一寺庙古建。一棵古松枝杈斜伸,老态龙钟。
万佛堂花塔是万佛堂孔水洞的组成部分。花塔建于辽咸雍六年(1070),是中国现存准确年代最早的花塔。塔坐北朝南,砖结构,通高约24米。下部平面八角形,上部呈笋状。须弥座高5米,笋状塔身,下侧嵌镶两层楼阁。往上至顶是佛龛,内各供佛像。每龛下,均有伸头向外的砖雕吻首或大象的头。
八角形塔身的四个正面砌出券门,南门可入塔心室。其馀三面是假门,塔外壁有浮雕菩萨、力士像。塔身四个斜面上砌出直棂窗。
塔身之上有腰檐和平坐各一层,平坐以上即为华美的大塔刹,塔刹外形如一根竹笋,轮廓是弧线状,其表面用砖砌成八层相叠的龛室,最下一层仿城墙,并具有城门和城楼。上七层都是单层佛龛,龛内有佛像,龛下托以圆雕的狮、象等形式的龛座,上下层龛位互相叠错,具有渐变的、有韵律的图案组合。最上即是刹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载]北京房山万佛堂
【徐行】万佛堂、孔水洞及龄公和尚舍利塔
访古巡幽大房山
秋寻万佛堂:这里的花塔是北京乃至全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古塔
去房山看古迹【下】佛庙、水洞、花塔
北京房山万佛堂龄公塔(元·国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