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安福窑出土的几件器物
龙泉青瓷博物馆中几件安福窑器物。
明弘治七年(1494年)成书的陆容《菽园杂记》记载:“青瓷,初出于刘田(今龙泉大窑),去县六十里。次则有金村窑,与刘田相去五里余。外则白雁、梧桐、安仁、安福、绿绕等处皆有之,然泥油精细,模范端巧,俱不若刘田。”可见,直到明中期,安福窑仍在烧造青瓷。
安福村现属龙泉市东部的安仁镇管辖,离龙泉市区不到20公里。该村位于通向瓯江的龙泉溪南侧,自然环境和地理条件比较优越,溪流两旁林木茂盛,瓷土储藏蓄藏丰富,为烧瓷提供了充足的燃料和瓷土,也为瓷器沿瓯江水路输往温州、宁波提供了便利的水运通道。
20世纪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对龙泉东区古窑址进行发掘、调查时,发现当地宋代窑址有20余处,元代的有50余处,明代的有20余处,可见安福地区古代窑场之多。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浙江组曾在安福金霸坨窑址发掘出南宋前期的一座龙窑,长72米,1.85~2.30米,根据保存在窑底上的匣钵计算,一窑可装烧碗盘3万多件,说明南宋时安福窑的产量已经很大。
安福青瓷古窑址延绵近百处,谣谚“十八座水碓、三十六条桥、七十二窑主、九十九门窑”,说明安福村一带古时瓷业之兴盛。至今保存在石大门、大栗山二处的古窑址工场、窑床遗迹仍在,瓷器残片堆积成山,令人惊叹昔日的辉煌与制瓷技艺。安福至安仁口古窑址群位于安仁库湾,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从安福至安仁口的仙宫湖畔,散布着大大小小的龙泉青瓷古窑址二十几处,均系宋、元、明时代的古窑场,当湖水退落,被湖水冲刷过的古窑址就显现出一堆又一堆的古瓷片,蔚为壮观,让人们恍如看到瓯江两岸瓷窑林立、烟火相望,江中运瓷船舶往来如织的繁华景象。
元明时期龙泉安福窑产品釉色虽不如大窑青瓷晶莹滋润,但在瓷器装饰纹样技法上似胜其一筹。这一时期,安福窑青瓷装饰技法多样,包括刻花、印花、贴花、露胎、镂雕等,装饰技法更趋完善,图案精美而多样化。安福窑元明时期生产的青瓷主要销售对象为普通百姓,所以题材不受约束,更富民间艺术特色。这一点,从许多瓷片和完整的器型中可以得到印证。
元明时期龙泉安福窑常见的纹饰植物类纹饰有菊花、莲花、牡丹、蕉叶、月季、桃花、梅花、秋葵、兰花、灵芝、芙蓉、枇杷、桃子、水草、松、竹……动物类纹饰有龙、凤、鱼、羊、鹿、龟、马、猴、蜜蜂、蜻蜓、蝴蝶、知了、十二生肖……
上面这几件是唐宋时期的器物,粗朴无华,几无纹饰。
龙泉青瓷原料
龙泉青瓷以“章生一,章生二”哥弟二窑闻名于世,弟窑温润如玉,色泽青翠欲滴;哥窑“紫口铁足”,为世人所称道,这些重要的艺术特征都与紫金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紫金土--因其色紫而得名,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粘土。紫金土是宋代配制哥窑、官窑和龙泉黑胎青瓷瓷胎的重要原料,也是明、清时期景德镇配制酱釉和仿龙泉系列青釉的重要原料。
现在很多地方都在仿龙泉青瓷的釉色,但无论如何都和龙泉本地有差距。原因就在当地的特产——紫金土。龙泉的紫金土含铁量极高,而铁的氧化还原正是青瓷之“青”的奥秘所在。并且,龙泉的紫金土还含有三种非常特别的稀有元素——锂、镓、铯。它们恰到好处的含量,对龙泉青瓷的呈色起到了“点睛”作用。可以说“没有紫金土,就没有龙泉瓷”。
虽然现在科技发达,龙泉紫金土的成分早已破解,从理论上说,其他产区也可以进行仿制,但一是成本太高,二是“配出来”的青瓷和龙泉本地浑然天成的青瓷,差距不是一点半点。
龙泉瓷土原料中一部分属于瓷石类,它们主要含有大量石英和一定数量的高岭土和绢云母等矿物。另一部分属原生硬质粘土类,其中亦含有大量石英和一定数量的高岭石矿物,即通常所谓的高岭土,其化学成份的范围为:SIO含量约在61~75%,ALO含量在16~22%,Fe?O?含量在0.3~1.3%,大碱金属化物(k?O+Na?O),瓷土是坯料中主要组成部分,它使坯料有可塑性并赋予坯料必要的成型性能以及制品在干燥后具备一定的干燥温度和小的孔隙度。
在坯料和釉料中掺和的紫金土原料,系由石英、长石、含铁云母以及其他含铁杂质矿物组成。其含铁量高,因而可以作为胎釉的着色原料,是龙泉瓷独特的天然原料,其化学成份尤其值得研究,虽然它SiO2的含量较低,但因其含有较高的AL?O?、Fe?O?和碱性物质,其含铁量一般为3~5%,高者可达15%左右,它不仅是青瓷釉的主要原料,而且又是制造青瓷朱砂胎和黑胎或“紫口铁足”的主要原料。
青瓷原料中,还有石灰石和糖灰等。石灰石在釉料中是作为助溶剂,降低釉的溶点和高温粘度,促使釉和坯结合得更牢固,增加釉的强度和硬度,并使釉具有光泽。糠灰,由谷壳烧灰所得,主要成份为Sio?,含量在95%左右,它是制釉原料之一,在釉料中它与金属氧化物作用形成玻璃相。
明代陆容在《菽园杂记》中记载:“青瓷初出于琉田,去县六十里......,泥则取于窑之近地,其他处皆不及。油由取诸山中,蓄木叶烧炼成灰,并白石末澄取细者,合而为油。”“油”即为釉,它以草木叶烧炼成灰以澄细的白石配合而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泉青瓷 | 南宋官窑特征一一“薄胎厚釉”
龙泉鉴定---断代与新老
龙泉青瓷 | 龙泉青瓷的胎究竟有何说道?
宋代龙泉青瓷鉴识
真正的龙泉窑到底是什么样的?
从馆藏瓷器看北宋时期龙泉窑的风格特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