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蒙古族服饰展陈列随拍(一)

蒙古族服饰展陈列随拍(一)

 

内蒙古博物院去过多次了,但里面陈列的展品一直没有看过。春节期间参加了一个民族服饰展活动,结束后专门上去看了馆藏服饰陈列,让人获益匪浅。作为一个蒙古人,很喜欢本民族的服饰,但了解甚少。通过这次看展出,让我开了眼。同样都是蒙古袍,但各地区的蒙古袍不尽相同,都打上了深深的地域印记。亮丽的蒙古族服饰是蒙古人为世界服饰之林涂抹出的一幅斑斓的画卷。请分享我拍摄并剪辑的一组服饰展陈列片及其背景介绍。记住这些图片就可以对号入座认识各地区的蒙古族服饰了。

鄂尔多斯

鄂尔多斯部原为来自大蒙古国各万户、千户长选派的对成吉思汗最忠诚的人员组成的宫帐护卫队。公元十四世纪,守护成吉思汗陵寝的护卫们,改自己“艾马克”(部)的含义,始称鄂尔多斯部。清天聪九年(1635年)鄂尔多斯内附归清,各授札萨克,共六旗,(后在雍正九年增设一旗,即七旗),所部六旗自为一盟,称伊克昭盟。现主要分布在今鄂尔多斯市的1个辖区和7个旗内。

扎赉特一词源于部落名称扎剌亦尔,为其复数形式。扎剌亦尔是蒙古历史上著名的部落,成吉思汗时代名将木华黎便出自此部。元朝时期,扎剌亦尔是“五投下”之一,后成吉思汗弟哈布图哈撒尔第十五世孙博第达喇九子阿敏与兄齐齐克、纳穆赛等邻牧,其所部为扎赉特。归附满清后设扎赉特旗,归哲里木盟管辖,为今天兴安盟扎赉特旗前身。

乌拉特部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代后裔,属科尔沁部的一个分支,顺治五年(1648年),清廷叙从战功,将乌拉特部分为乌拉特前、中、后三旗。顺治六年(1649年)将乌拉特三旗由科尔沁、呼伦贝尔迁至清廷所赐牧地河套北、阴山、狼山、乌拉山(木纳山)之间。乌拉特部现主要分布于巴彦淖尔市乌拉特三旗境内。

土尔扈特部在12世纪末,由克列亦惕部王罕脱翰邻勒的宫殿和贴身警卫队形成。后以展成为卫拉特四部之一。17世纪初期,大部分西迁至伏尔加河一带。现土尔扈特部后裔主要分布于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等地和俄罗斯、蒙古国、美国、法国、瑞典等国家。

四子部落系元太祖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形成于哈布图哈萨尔第十五代孙诺颜泰奥特根时期。由诺颜泰奥特根四子执政而得名为“四子”。四子部自顺治六年(1649年)从呼伦贝尔迁徙到现在的四子王旗境内驻牧,已有300余年的历史。

达尔罕部属喀尔喀蒙古土谢图汗部之一部分,清初迁至今达尔罕茂明安草原。1653年内附,设达尔罕旗。1952年与茂明安旗合并为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属乌兰察布盟,1996年,划归包头市管辖。

和硕特部是成吉思汗胞弟哈布图哈萨尔后裔,属清卫拉特四部之一,并居其首位。原驻牧于塔尔巴哈台和斋桑湖一带。后由于历史原因迁至西藏、青海和西套(阿拉善)一带。现和硕特部后裔主要分布在青海、内蒙古阿拉善、新疆、蒙古国等地。

很喜欢鄂尔多斯的民族服饰,感觉非常有特点。从网上找到一篇不错的文章,配合图片和大家共同分享。

鄂尔多斯蒙古族服饰的特点

鄂尔多斯蒙古族的服饰实用、美观,从头到脚都有一定讲究。在鄂尔多斯地区,未出嫁的女子都留一条独辫,垂于身后。只有在出嫁的前一天,在隆重的婚礼上,才特邀德高望重的两位长者为“分发父母”,举行庄严的分发仪式,仪式上将姑娘时一条发辫散开,顺着两鬃梳成两根辫子,然后在辫子上系戴上由新郎送来的华丽贵重的首饰。

鄂尔多斯蒙古族称首饰为“陶勒甘久甘”,汉意为头带,头带用松石、玛瑙、珊瑚以及宝石、金、银等贵重材料组合而成。已婚妇女戴上这样贵重的饰物,显得高雅、富丽。当然,要准备一副好的头带,价格是相当昂贵的,所以,从头带上完全可以看出一个家庭的贫与富。一般家庭的女子或小伙子成亲,只是配备重约三、四斤,价值约三、四百个银元的头带,而富家女子出嫁或小伙子娶亲都要配备重约十余斤,价值可达上万个银元的头带。这样贵重的头带,往往要以几群好马或数百峰好驼才能换取。但头带无论昂贵的还是廉价的,都是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必备而且不可随意离身的饰物,只有到夜晚入睡时方可将头带解脱。平常若是随意取下不带,会被认为是对父母、长辈和邻里客人的不尊敬。团此,头带在鄂尔多斯蒙古族已婚妇女的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鄂尔多斯蒙古族妇女的头饰主要以“连垂”和“发套”两大部分组成。连垂,蒙古语称“西布格”,是用布和棉絮制成的两个扁圆形物和其下伸出的两截约五寸长的木棒,系戴在已婚妇女脸庞两侧梳留的发辫上。后来,妇女们又在小木棒上制作了精致的圆锥形外套,上面还绣有各种美丽的花纹图案,缀上金、银制作的工艺品,使其成为精美而绝妙的头饰。在小木棒上部的扁圆形物的外面,又加做了蒙古语称“敖日雅德格”的布垫,其上缀满珊瑚、金银制品。

鄂尔多斯蒙古族男女老少都喜欢穿长袍,俗称蒙古袍。由于气候、自然条件和野外放牧生活的需要,鄂尔多斯地区的蒙古袍与内蒙古自治区其它地区蒙古族的长袍在式样上不同。鄂尔多斯蒙古族的蒙古袍较长,两侧开衩,大襟右边系扣,男式长袍较肥大,穿时系腰带,前胸腰带上部可装东西。长袍袖子长,领子高,冬天骑马持缰时可以起到防寒的作用,夏天则可避蚊蝇咬蛰。女式蒙古袍则做得比较紧身,以显示女子身材的苗条与健美。男子喜欢穿蓝色或棕色袍,女子喜欢穿红、粉、绿、天蓝色绸质袍。夏季穿的单、夹蒙古袍颜色较淡,有浅蓝、乳白、粉红、淡绿色等。鄂尔多斯蒙古族认为,象乳汁一样的颜色是最为圣洁的,因此,在隆重场合很多人都穿这种颜色的长袍,以示纯洁、高雅和美好。又说黄色是至高无上的皇权的象征,所以过去除活佛和受到皇帝恩赐的王公贵族穿黄色长袍外,其他人都不能穿。便服一般比汉服宽大,袖子也较长。便服没有穷富之分,但衣服的质料却因贫富而不同;富者多用绸、缎、绢、帛,贫者春夏多用棉布,冬季多用老羊皮袍。蒙古袍不但白天供穿着用,夜间还可当被子盖。腰间带子可长可短,骑乘、行走、带东西都很方便。

鄂尔多斯蒙古族穿蒙古袍,不论男女,一般都备有腰带,而且扎腰带有一定的讲究和规矩。未婚女子扎腰带,要在身后留出穗头,一旦出嫁,便成“布斯贵”。布斯贵为蒙古语,汉意是没有腰带,代替腰带的则是紧身短坎肩,以此来分辨未婚与已婚,穿上坎肩就说明这个妇女可以生育了。男子均扎腰带。扎时将袍子向上提,为的是骑马方便,也显得矫健潇洒。腰带上还要系上鼻烟壶、蒙古刀、手巾等,颜色各种各样,多用布、绸、缎等料。

坎肩是鄂尔多斯蒙古族成年男子和已婚女子喜欢穿用的服装。姑娘出嫁,以穿坎肩为做妇人的标志;鄂尔多斯坎肩分长短两种,多为色彩艳丽的绸缎质料,上面镶嵌着富有民族特色的花边,式样十分美观。据说,早些时候,鄂尔多斯妇女出嫁时要在长袍外边还要穿上一种前后四开襟的长坎肩,蒙古族称之为“乌吉”。乌吉当时是已婚妇女的礼服,现在这种坎肩已不多穿,但也能时常见到。长坎肩庄重富贵,小坎肩则小巧精美,草原上的妇女至今喜欢穿用。穿坎肩也有说法,已婚妇女若不穿坎肩,会被认为是对客人和长辈不尊,对自己放纵。男子坎肩较肥大,一般不镶嵌花边,黑色、棕色为多,穿起来庄重、大方、潇洒。

鄂尔多斯妇女都喜欢罩头巾。头巾颜色多种多样,以年龄段不同各取所好。头巾大约丈余长,质料有布、麻、绸、绢等。姑娘们很喜欢将头巾在头上缠一圈,然后在右侧挽一个小结,把头巾的穗头垂下来。头巾不封顶。已婚妇女用头巾包住头顶后,缠一圈,不留头巾穗头。传说,这种习惯始于成吉思汗时期,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落之后,下令每个人都要罩头巾,以表示头颅上飘有旌旗之角,希冀强大的精神常在,这在《马可?波罗纪行》一书中也有记载。男子一般戴礼帽,也有扎头巾的。冬天,牧民们一般戴鹰式皮帽,其形若苍鹰,用羔羊皮做成,里边加一层布。据历史记载,这种帽子是皇后为方便元世祖打猎而特制的,后来传到草原上,成为牧民喜欢的一种帽子。

鄂尔多斯男女都喜爱穿靴子。靴子分布料和牛皮两种。用布料做成的靴子,蒙古语称为“马海”,汉意为马上穿用的靴子。牛皮做成的蒙古语称为“古图勒”。布、皮靴子各有所长,布靴子轻便,皮靴子可防水、防寒。一般每个人都备有两种靴子。靴身宽大,上面还刺绣有各种精美的图案,靴子内可套棉袜、毡袜;穿靴子除与蒙古袍协调外,还方便骑马踩踏马蹬,能护踝骨,夏季在草地上行走能防蛇咬、防露水,冬天有踏雪、防寒等好处。所以,牧民们一年四季都离不开靴子。鄂尔多斯蒙古族有一整套的独特的民族服装,它以实用、质朴、精美、庄重的风格立于五彩缤纷的世界民族服装之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草原雄鹰网站 蒙古族的服饰
【图说内蒙古】蒙古族28个部落服饰,你了解几个?(三)
低调而实用的奢华—蒙古服饰|西行文化
蒙古族服饰包括长袍、腰带、靴子、首饰等。
蒙古族传统服饰---靴子
【哈萨克族服饰】男女老幼皆穿皮,图案着色有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