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海豫园 三
五、玉华堂景区
涵碧楼
涵碧楼隔池与听涛阁相望。“涵碧”一词取宋朱熹“一水方涵碧,千林已变红”诗意。为二层建筑,全部木构材质为缅甸上品楠木。典雅华丽,藻饰精美,梁坊上雕刻了牡丹、梅花、百合、水仙、月季等一百种花卉图案和四十幅全本《西厢记》故事图案,故该楼又称“楠木雕花楼”。
玉华堂
玉华堂面对玉玲珑,这是明时豫园主人潘允端的书斋。潘允端十分钟爱玉玲珑,为便于朝夕观赏,特意盖了这座建筑,并以玉玲珑石上的“玉华”两字命名。匾额上的“玉华”两字,系集明代书画家文征明的墨迹所成。现堂内仍按明代书房摆设,陈列的书案、方桌、靠椅、躺椅都是明清遗留下来的红木家具,雍容典雅。
得月楼
玉玲珑西有“衬玉玲珑”圆洞门,进门是一座两层楼,因楼西近荷花池,取“近水楼台先得月”之意,故名得月楼。月明之夜,登楼欣赏池中月景,心胸为之开朗。楼上陈设名贵文物家具。楼下的大厅名绮藻堂,取“楼台近水,水面风来,水波如绮,藻采纷披”之意。
藏书楼
藏书楼,又名绿杨春榭、书画楼,上海的书画名家曾在此组织“豫园书画善会”,任伯年、虚谷、吴昌硕、高邕、蒲作英、钱慧安等经常在这里聚会,展出作品,是海上画派的发源地。解放后,上海著名书画家沈尹默、吴湖帆、刘海粟、谢稚柳等多次到豫园书画楼雅集,临池挥毫,切磋书画艺术,并为书画楼题额。
环龙桥及照壁
环龙桥位于玉玲珑南,用青石建造,单孔拱形,式样古朴。照壁用于衬托玉玲珑,砖制。照壁上四个篆字为“寰中大快”。
六、内园景区
内园入口
内园建于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年),五十年代末修复豫园时,把内园与豫园相连,成为园中之园。内园面积仅二亩一分八厘六毫,但十分精致,亭台花木,池沼木石,妥为修整,是保存较好的清代小园。
静观
静观大厅,亦称晴雪堂,深广高敞,是内园的主要建筑,面对假山,取古语“静观万物皆自得”、“动观流水静观山”之意。对面林立的奇石,堆叠多姿,有的如九狮盘球,有的如孔雀展翅,有的如犀牛望月,还有如象、虎、猴、鹿、羊、龟等形象。据说,如果静静观之,可以辨出一百多种动物的形象。石峰间的黄杨、石榴、白皮松等,都是已有一二百年历史的古树。静观东侧是一小院落,池水一泓,老树横卧,修篁数竿,回廊盘曲,环境幽绝。
古戏台
豫园古戏台原系闸北钱业会馆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所建的古典戏台,俗称“打唱台”(1949年后,因市政建设迁至南市豫园内)。这是目前上海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清代戏台,对研究我国古时“歌台舞榭”建筑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这座石结构清代戏台高两层,歇山屋顶,飞檐陡翘,气势壮观。古戏台不仅藻饰华丽,而且其藻井等建筑结构具有良好的传声效果。当年钱业会馆常假古戏台作祭供和宴请演唱,热闹非凡。戏台东西两厢为两层看楼,前后与戏台大殿相连,戏台与正殿之间留有一片广场,广场铺青砖地面,可容纳数百名观众。
古戏台坐南朝北,雕梁画栋,被誉为“江南第一古戏台”。戏台7米见方,左右两边有栏干,台柱高约2米。台正面有狮子、凤凰、双龙戏珠、戏文人物等木雕图案,全部贴有金箔。戏台顶部的藻井呈穹隆状,上有二十二层圆圈和二十道弧线相交,四周二十八只金鸟展翅欲飞,中心是一面圆形明镜。戏台后部有六扇木屏门,门上雕有山水、人物、花草图案。两侧石柱上镌有对联:“天增岁月人增寿,云想衣裳花想容”,为著名戏曲表演艺术家俞振飞先生的手迹。戏台前的院落中,有一块特大金砖,这是浙江嘉善古典瓦厂特意为古戏台烧制的,砖每边长123厘米,厚16厘米,堪称金砖之最。
可以观
可以观为一方形小厅。厅前有砖雕,旁有龙墙,北接“洞天福地”、凤凰亭,南连“别有天”,周围树木蔽天,山石秀润,十分恬静。“别有天”处还有《重修内园记》等五块石碑。
观涛楼
观涛楼是三层全木结构高楼,昔有“小灵台”之称,清时为上海最高建筑物,登高可望见黄浦江。昔年“沪城八景”之一的“黄浦秋涛”,在此观赏最佳。
耸翠亭
船舫南有耸翠亭。为双层双顶亭,造型独特,在苍翠的林木之中耸立于假山之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按图索骥观赏豫园美景(中)
豫园,秀甲江南的海上园林(下)
中国十大名园之上海豫园(二)
中国历代名园简介(二):中国十大名园之上海豫园
探寻上海老建筑:上海豫园
豫园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