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徵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老子列传》附译文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译文:
【原文】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释义】
大道没有形象,天地得以生育;大道没有情感,日月得以运行;大道没有名称,万物得以长养。
【原文】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释义】
我不知其以何为名,勉强命名为“道”。
【原文】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释义】
大道之分,有清与浊、动与静之别。
【原文】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释义】
天为清,地为浊;天为动,地为静。男为清,女为浊;男为动,女为静。
【原文】
将本流未,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释义】
将者生也,本者始也;流者死也,未者终也。生之始为清,死之终为浊。从生到死,即由清至浊;从始到终,即自静而动。
【原文】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释义】
天为清,地为静。人能常清常静,自然合乎天地。如此则天地之炁(qi 同:“气”),皆可归与我身。
【原文】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释义】
吾人元神,本来清纯,可是往往被心念搅扰;吾人本心,原来贞静,可是往往被欲望牵缠。
【原文】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释义】
为了获得清静,就要修正自己的心念和欲望。经常消除自己的欲望,自然本心贞静;经常澄清自己的心念,自然元神清纯。
【原文】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释义】
自然能够去掉“六欲”、“三毒”。六欲指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欲望,眼欲视则肝炁泄漏于外,耳欲听则肾炁泄漏于外,鼻欲嗅则肺炁泄漏于外,舌欲尝则脾炁泄漏于外,意欲思则心炁泄漏于外,身欲动则体炁泄漏于外。三毒指三尸阴神,居于人身尾闾、夹脊、玉枕三关,皆属阴气闭锁,阻塞吾人修炼之路。六欲、三毒皆为障道之魔,只有遣其欲、澄其心,才能降服魔障,清静修真。
【原文】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释义】
所以不能降服六欲、三毒之魔障,乃是因为心念未澄、欲望未遣的缘故。
【原文】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其形,形无其形;远观其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健见于空。
【释义】
能够遣欲澄心的人,就能产生这样的效验:往内观看自己的本心,本心归于虚无;往外观看自己的形体,形体归于虚无;往远观看周围的物象,物象归于虚无。明白了内在本心、外在形体和周围物象三者的虚无状态,则一切归于空空洞洞。
【原文】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释义】
以空空洞洞之心进一步观之,则空空洞洞亦无形象可言,仍是空空洞洞,而归于虚无;空空洞洞既归于虚无,虚无亦须归于虚无,而无虚无之象;虚无既归于虚无,则吾人本心元神湛然澄彻,常处清寂;澄彻清寂而不滞于澄彻清寂,则欲望岂可能够产生?欲望既不能够产生,自然就是真正清静,此既道家之“清静心”。
【原文】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释义】
用以上修持之清静心,再去应和万物,而能依然保持清静,则谓之“真常”。如此真常,则自然清静本性。真常之中,应和万物,而能常常保持清静不动,自然就是常清常静了。
【原文】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真者,可传剩道。
【释义】
如此常清常静,渐渐合于真道。既然合于真道,既可名为得道。虽然名为得道,其实并未得到什么。因为大道无形无象,得道之后还是没有形象可言。但是为了教化众生,所以名为得道。能够领悟这一道理的人,就可以传授圣道。
【原文】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明道德。
【释义】
上士、上德指修道的人,下士、下德指失道的人。上士之人与世无争,顺应自然;下士之人争强好胜,忤逆自然。上德之人淡泊名利,不以有德自居;下德之人执着求德,自以有德标榜。执着求德之人,其实并不真正明白道德的真谛。
【原文】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即惊其神,即着万物;既着万物,既生贪求;既生贪求,既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释义】
众生,指人们。人们之所以不能得到真道,因为存在违背自然妄求之心;既然有了妄求之心,就会惊扰自己的本性元神;既然惊扰本性元神,就会迷恋于外在物象;既然迷恋于外在物象,就会产生贪求之心;既然产生贪求之心,就是一切烦恼的根源。烦恼和妄想,使人们的身心忧愁苦恼。于是遭受浑浊玷辱,迷失自然本性,流浪于生死之中,自心不能做主。如此常常沉沦于苦海之内,永远失去真正大道。
【原文】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释义】
真正常在之大道,能够领悟的人自可得到。悟得大道的人,自然就是常清常静了。
   《老子列传》译文:
    老子,楚国苦县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任周王室掌管藏书之史官。
    孔子前往周朝都城,向老子问礼之事,老子说:“你所提之事,那些人及其尸骨都已腐朽了,只有他们的话还在。而且,君子遇有时机,就服事君主,驾车而行;没有时机,就如蓬草随风而动。我听说,善于经商者深藏其财如同没有;君子有盛德,其容态就象愚夫。去掉你身上骄气和多欲,以及矜持态度和过多志向,这些对你毫无益处。我只能告诉你这些,仅此而已。”孔子回去后,对弟子说:“鸟,我知其能飞;鱼,我知其能游;兽,我知其能走。走兽可以网捕,游鱼可以线钓,飞鸟可以箭射。至于龙,我就不知道了,它可以乘风云而直上九天。我今天见到老子,他不就像是龙吗?”
    老子研究“道德”,其学说以自隐无名为主张。他在周王室任官已久,见周室日趋衰落,便弃官离去。走到城关,守关的关尹对老子说::“先生就要隐逸了,请务必为我著书。”于是老子就著书上下篇,讲“道德”之意,有五千余言,然后离去,世人便不知其以后怎样了。
    有人说:老莱子也是楚国人,著书十五篇,讲道德之用,与孔子同时。
    可能老子活了一百六十余岁,有人说,活了二百多岁,因为他修道养身而长寿。
    在孔子去世一百二十九年之后,有史书记载周王室的太史儋来见秦献公,说:“秦开始与周合,合五百年后离,离七十年后将有霸王出现。”有人说,太史儋就是老子;也有人说,太史儋不是老子。
    老子其人,是位隐逸君子。
    老子之子名宗,是魏国将军,被封于段干。宗之子名注,注之子名官,官之玄孙名假,假在汉孝文帝时有官职。假之子名解,任胶西王刘卬的太傅,所以其家在齐。世上学老子者,贬黜儒学;而学儒学者,则贬黜老子。“道不同,不相与谋”,难道真是这样吗?
    老子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文征明小楷《太上老君说常清净经》, 含译文
老子《道德经》后40章原文及译文
元代赵孟頫《兰亭十三跋》三种并注释
老子《道德经》原文及译文1-9章
太上老君内观经(原文 译文)在线阅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