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书法的传统派——曾印泉书学述略

题引

曾先生诸帖文发表在2003年以后十年间。2016年,我在“中国书法网”浏览曾先生诸帖,颇为心折,即随观随录,编为此文,以为学习交流之便。题为《书法的传统派——曾印泉书学述略》,述者则我,作者则曾先生也。


书法的传统派

——曾印泉书学述略

文 | 王波涛

首师大古文字专业在读博士


透过笔迹个性表现出书者的修养是书法的一种独特魅力。士人对书法的迷恋除了诉诸视觉的美感因素外,传统的“尚友”心理也不可忽视,前者体现了对客观技法的肯定,后者强调了书法中厚重的人文内涵。曾印泉,江西南丰人,1956年生。大学时代即发愤学书,数十年间寝馈法帖,穿穴古典,其书风亦随学识而屡迁,终归复于平和醇谨,含有至味,耐人观赏。时下书风,在艺术观念指引下,愈演愈奇。曾先生有慨于心,在“中国书法网”等网络论坛发表其学书心得,言论每一出,辄引起新旧学人惊骇,往复论难,而曾先生书学思想愈益明晢。至今振聋发聩,愈久而愈亮,是其中自有不可磨灭者在。但除各别专文已收入随笔集《新元集》中外,网络上未经掇拾的零金碎玉往往而在,散无友纪,殊为可惜。曾先生诸帖文发表在2003年以后十年间。2016年,我在“中国书法网”浏览曾先生诸帖,颇为心折,即随观随录,编为此文,以为学习交流之便。题为《书法的传统派——曾印泉书学述略》,述者则我,作者则曾先生也。

题目“书法的传统派”,是针对“现代派”而言的,书法有没有现代派呢?有的,现在大行其道的书学观主要是“现代派”的。我说的“大行其道”是指专门从事书法教学和研究的学院派,以及受学院派影响的不学书法的普通人,还有业余学书法的江湖派,这些人的书学观,或者是现代派的,或者主要受现代派的影响,或者对传统书法很陌生。书法现代派的倾向是把中国的书法纳入到西方的“艺术”范畴里,把书法当成跟绘画相似的一个美术部门来同等看待。曾先生的书学观与此向左,他不太注重所谓的“艺术创新”,而更强调从传统中来的传承性,这种“传承性”是方方面面,不一而足的。他强调书家要有士大夫一样的精神和文化修养,注重对文房具的研究。他对典范的书法传统派有一套充实的观点。这是本文打算主要叙述的内容。

一、对现代书法的检讨

下面摘录两条曾先生在中国书法网上发的帖:

当代书法笔法有一特征,即以我为主(着重号为引者所加,下同)。民国以降,从丧乱时代过来,于右任、沙孟海、林散之开方便狂肆之门,而到2000年遂变成沃兴华一类群魔乱舞——还自比为西人的艺术创造——因此,松(引者按,曾先生在书法网笔名松滋侯,所以自称“松”。)说曹宝麟教授鹤立鸡群,精神得汉学滋养,脚步未尝稍离故地,高。当今书法——主要是后生辈书法,因印刷品随处可得,又多在古人信札(比如二王)中讨生活,笔法一变为浮弱。其实沙、林与今日后生之失一也,皆因偏离正书轨道,不在根本。前者因为建国前数十年造反不断,西风披靡说书法是艺术要创作,时风所染,不得不尔。今日则因为专事虚荣展览,心中笔下皆空虚无生气……(2012)

这些年书法界太多人熟悉西方哲学与美术,而且表现得比西方人还熟悉,常常借此为书法创作说辞。这没有什么不好,但是过头了,如果连自己的东西都没弄懂,就以半瓶醋的西方观点来宣传审察之,这就不好,开浮浅不学之门。还有一类人,明明因为有了书法,他才有点儿生活的乐趣,知识才有所聚集。但是常常将先贤们的艺术与对时政现实的不满联系起来批判,这很可悲。因为现实不会因为您的批判而改变,而您对不住您承续的一点儿古典。有网友说,世界上任何文明邦国不会要求传统前贤承载自己对现实的不满而批判之,只有中国。(2011)

这里提到了两个问题:一个问题是现代书法面貌大变的时代背景是民国以来的丧乱年代,首先是于右任这些前辈“开方便狂肆之门”。还有些人把对现实的不满情绪甚至祸及了古典艺术,对古典的批判使书法发生转变。这种转变并不是有书法内部自然演进而是外力强制改变的结果,现代书法的新面貌开始于此。另一个问题是书法从业人员对西方的哲学和美术很熟悉,并以此出发进行“书法创作”。强调创作就等同于“开浮浅不学之门”。就是说,书家可以通过所谓的“创作”来掩盖自己的粗疏和没文化。

书法现代派最典型的例子是“日本书法”,有人说曾先生对日本书法有研究,他的回答是:

“老实说:日本书法根本不值得研究,没有向大村西崖,本田成之,内藤湖南那样的人物,现而今充其量他们书法画画得比我们狂肆一些,吓唬吓唬西方人,帮我们传播传播文化,愚以为实际价值不大……凡无本的书法都像日本人。”(2011)

这里提到了传统书法和现代书法的重要区别,由于受西方艺术的影响,现代书法在学院中的性质跟绘画是相似的,在学科属性中,书法很大程度上是另一种形式的“绘画”,所以曾先生说:“现而今充其量他们书法画画得比我们狂肆一些。”而这种“书法画”是没有“本”的,所谓“无本”,就是缺少对古代经典书家的临习,其表现出来就是看不出它的来源。纯任是自己的东西(“以我为主”),没有深厚的根基。所以他说日本书法不值得研究。从“书格”上来说,也是等而下之的。

二、对传统书法的认识

2003年他发了一篇叫《短命的“书法艺术”》的帖。其中有两条说

“古典像名吃,只有地道不地道的问题,没有现代性问题。数千年培植起的艺术,比一帮大学教授学问的命长多了。河在流,山峰仍在那儿。

这个帖子一直有人参与进来,2005年曾先生在与网友的讨论中进一步表述了他的观点:

我大概是说,将书法列在现代艺术教育的系列中来“操办”,严重地忽略了作为文人笔迹的资源性魅力,因此当代书法艺术偏离了书法传统的方向,反而可能是“短命”的。

我的意思是:现在没有国士,也没有了文人(当年齐白石有人称其为国士,晚近的启功、林散之、陶博吾辈有人说他们是文人),所以没有修养品行良好,发乎内心的“心迹”——此为书法魅力的真正要害,只剩下一帮艺术系培养的艺术人才在假模假式地摆弄字,还说美其名曰是艺术。

拙意是指中国书法生存的土壤在今天的逼仄,不敢对一门流传了几千年的艺术,妄下死亡的短语。但对现在人所做得的所谓书法艺术则不怎么看好,原因是他们“离开了土壤”。

书法不同于绘画。我买画可以不问作者,只要画好就行,一切明摆着。而书法不是这样,我得看看是谁写的。因为书法说到底是非凡人物的心迹留痕。哦,您花几个月甚至半年做出一张字来,全国得个一等奖,我就买了?没有这样的事。书法的妙处就是不能做,一切暴露无遗。一做就不是书法,有违这门技艺的根本。这是为什么很多人的字写得很艺术,别人也并不理睬的原因。您不纯粹,书法不是美术,是仅次于您本人的第二副嘴脸。很多人的字写得很艺术,很作品,但是它已经与这个人没有多大的关系。

另外,我们不能小看了日本二战以后书法对中国的影响。那是一帮没有文化的日本人狭持了西方美术观念对书法带有摧毁性的影响。中国真正能抗拒这种影响的只有启功、沙孟海先生等数人而已。幸好,我们国力在强大,国人的自信心也在恢复,我们不须借助罗丹毕加索,也能懂得自己艺术不一样的妙处。

三、理想的书法家

上面是偏于“破”(批判)的一面,在这个批判的基础上,曾先生提出他理想的书法家。2007年他发了一篇帖子叫《我心目中的书法家》,要点如下:

1.书法家应该有书法以外的自己的专业。弘一法师曾说道:人若以书传,是很可耻的事情。这句话对鄙人影响至深,也是鄙人不愿入现代书法这个局的原因。书法在传统艺事中,至为简当,技法上入门的阶梯很低,如果书家本人没有风采,书法再好也无足取。

2.书法家应含蓄而谦虚,至少应象哲学家或者道人那样,有一种恬退之风格。一个书法家喋喋不休于展事,又是谈创作又是谈体会等等,在鄙人看来,是件很不体面的事。因为人们挂你的字理由,首先是这幅字的作者人风可人。书法家在所有艺术家应是最自重的一群。简静明澈,与其相对,令人意消。如果一个书法家的情性热烈而奔放,那与书法特性颇为不宜。

3.最称职的书法家应该会吟诗作对,出口成章。如果他不能在古典文学上有胜长,卖字的理由就很牵强。

4.书法家最不宜援引西方学术名词,应为那会使书法立刻变得不伦不类。中国书法的特点与其所流传的理由,世界文化史几无可援例者。

5.书法家可以是文学家、政治家或者宗教领袖,最好不要是画家。画家的书法应该最不值钱。

6.作为一个书法家,除了不能常写错字外,须有专精之正书,即篆、隶、正楷会其一也。当年黄鲁直遇朋友索书,他其常说的一句话是:待有机会,给您钞一篇小楷去。因为此是难得但对人有益的事。换句话说:书法家的字,若无法让人可效,那就只是玩物,无足珍贵。

7.理所当然书法家应该通古典文房。我认为这不是个人爱好问题,而是应尽的责任。过去我偶尔到一些书法名家中去做客,大院子、名车、时髦玩意儿比比皆是,唯独案上没有一件可珍贵的文房具,我深感惊讶。其行为与一个戏剧演员的荒腔走板,穿错了行头没什么两样。因此,我觉得书法家有了钱的第一件事,就是收藏文房四宝。这样做不仅有益于写字,也会使得数千年的文房器具,有人使用而得以延续。

四、关于摹古

由上述这些观点可以看出,曾先生努力追寻的是传统书法,主张继承、有所本。他写黄山谷有三十年,所以他在山谷体上靠得很牢,别人一眼就能看出他的字是从黄山谷来的。有一次他晒字,下面有人评论说他“得山谷真意”,但“不若放开怀抱,走自家面目为佳,纵无成,亦无悔矣。”他回答说:

“当代中国阿猫阿狗都有个性,少勤恳老实个性,更少乐古不反之徒。故此,愚以为您的意见不很美妙。”(2011)

他在另一处也说过相似的话:

“松何尝不知山谷之'随人作计终后人语’?所以守此不去,以我辈人年幼缺教养,毛笔写字实为半路出家故也。若过早惦记本人面目,松认为,除了落个粗野不文,不会有好的结果。因此,松愿终老在黄山谷书中打转……”

有人在书法网上贴字向他请教,他说:

“您的临作比自己写得好,好得远。换句话说:跟着大人行走还可以,自作主张了,即故态复萌,无复有君子意。那么您说,这是写字的问题吗?设法将自己平日的字弄得接近临作,为您当务之急。我这句话的意思为:书写时的速度和认真求好的明晰态度。”

临过帖的人都知道,往往照着名家的临,写得还不错,自己写就不好。这就是曾先生说的“跟着大人行走还可以,自作主张了,即故态复萌,无复有君子意。”他在另一处也说过:

“每一种书体后面都有一种精神支撑,找不到这个点就写不像,碰巧像了也不过打扮而成,极容易忘记,离了字帖,又回到自己散漫的人生上来。如果在这一点上有所收获,就能神似,再说,即便书法写不出来,对自己的人生也不无益处……唯有这样,才是学习古典艺术的正途。”

我们常说形神兼备,形似是很容易做到的,而什么是“神”,怎样做到神似?一般人就不大清楚了。曾先生在这里说清了,其实就是获得古人的精神状态,要修身做君子。

“黄山谷晚年屡屡言之,书道之妙全在'沉着痛快’。我们最大的毛病是只听懂了后面两字,人人写字都痛快——一种庸俗的肆无忌惮,沉着二字却没有功夫理会。甚至年纪轻轻都如此,展览获了奖,便越来越痛快,越来越没法看了,呵呵……松花了三十年光阴,才稍稍知道'克己’乃入书道之门径。”

书法在形式上是非常简单的,技法也很好学。所以光练书法真的很没意思。有人写字已经写得相当好了,曾先生建议说:

“不需要这么早有自己的面目。a.您得时时回到古典临摹中去。b.可少分精力认真读书,祈书法有所附丽。”他这样评价自己:“论字,松已经写得够好的了,自愧德业不修,无所附丽。”

总之,在曾先生看来,学习书法对自己的好处是得到一种进德修身的途径,书法的妙处在于从笔迹的层面暴露出书者心灵的痕迹。最后引用刘熙载《艺概》里的一句话结尾:“书者如也,如其志,如其学,如其才,总之,如其人而已。”

2016年10月


曾印泉先生书法选登



临《圣教序》选页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姚国瑾:取三家要旨,成一家观念
当代作家书法漫议
书法乱弹
尤中会 在传承中求创新
欧阳中石先生千古
文化参考报•大美术周刊│1233期:论文——范桂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