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毛泽东之路·晚年岁月(1956
精彩章节
 
第一章 走自己的路
  19世纪末,一名叫李提摩太的英国教士在一篇中文译文中偶尔提到了“马克思”、“恩格斯”。据考证,这是中文书刊上第一次出现这两位科学社会主义之父的名字。李提摩大当然不是为了让中国人去接受马克思的学说,这位基督教的布道者做梦也想不到,半个世纪后的1956年初,中国为建立马克思所预言的社会主义制度而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已经接近尾声……【详细】
·一 《论十大关系》
·二 “起宏图”
·三 一种新的社会主义观
·四 新境与误区
第二章 社会蓝图
  飞机在跑道上高速滑行之后,抬头升空,冲上蓝天,向北飞去。
  机上是毛泽东率领的中国代表团,此行去苏联参加庆祝十月社会主义革命40周年的一系列活动。代表团成员有:宋庆龄副委员长,邓小平总书记,李先念副总理,乌兰夫副总理及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陆定一,中央书记处候补书记杨尚昆、胡乔木等。【详细】
·一 莫斯科之行
·二 热风吹雨
·三 东方“太阳城”
·四 庐山风云
第三章 大梦初醒
  1959年10月。
  国庆节刚刚一过,毛泽东即乘车南下视察。与天安门广场万民欢腾的景象截然相反,毛泽东沿途所见,一片萧条。专列开到曾经宣布三年建成共产主义的范县所处的山东省时,映入毛泽东眼帘的不是“新乐园”,而是龟裂的土地和地上泛起的一层白花花的盐碱。接着到安徽,田野里除了飘散着青烟的小土炉和在轻风中无力摇曳着的红旗之外,根本不见丰收的庄稼。随同毛泽东南下的卫士长曾这样回忆:【详细】
·一 苦果与读书
·二 一篇老文章
·三 又上庐山
·四 “未必认识的必然王国”
第四章 转 折
  七千人大会后不久,毛泽东离开北京,到南方去了。
  从1960年下半年起,毛泽东卧薪尝胆,沉痛自责。经过一年多深入调查和紧张工作,形势已出现了明显的转机,毛泽东沉重的心情逐渐开朗。1961年8月,他在动身前往庐山参加中央工作会议时,曾对秘书田家英说:“这次要开一个心情舒畅的会。”七千人大会中,尽管有使他不如意的地方,但刘少奇报告中所说“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这一代表中央认识的重要判断,却与他的认识相同,使他感到宽慰。【详细】
·一 “一个很困难的经济形势”
·二 “包产到户”“包产到户”
·三 从“甄别平反”到“脱帽加冕”
·四 心事浩茫
·五 新模式的确立
第五章 对一个老问题的新答案
  科学社会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详尽地分析了资产阶级中央集权国家政权的特征和弊端。他们指出,最能体现这个国家机器特征的有两种机构,即官僚和常备军。这两种机构同资产阶级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是资产阶级社会躯体上的“寄生虫”,是腐蚀着这个社会的内部矛盾所滋生的寄生虫。由此,马克思得出结论说,无产阶级革命的任务,应当是打碎、摧毁现成的国家机器,而不是简单地夺取这个机器。【详细】
·一 一个老问题
·二 “我们能跳出这周期率”
·三 大跃进的一个后果
我要评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初中历史总复习资料
毛泽东是否借鉴了马恩《共产党宣言》的写作结构与思想方法?
毛泽东是在什么情况下,集中在哪段时间学习《共产党宣言》的?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资料 (简答/论述题)
共产党宣言读后感3000字 四篇(2)
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八个关节点及其简要史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