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惠民城考(一)

惠民县自秦置厌次县以来,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期间共经历有五处治所。一是秦汉时期的厌次城。秦始皇三十二年(前215)秦始皇东游碣石,厌(yà,读压音)天子之气,路过此地,并次舍于此。因桑枝偶落,名桑落墅,并在此设县,名“厌次”。城址大约在今桑落墅镇桑落墅村附近。汉时富平侯国迁此,故亦曾名富平城。至北魏时期迁至马岭城,共使用670多年。

二是北魏时期的马岭城。北魏时期乐陵郡、厌次县治所由厌次古城迁马岭城。《魏书·地形志》载:“厌次,治马岭城。”但没有迁城时间。自东晋大兴四年(321)厌次陷于后赵的石勒后,相继又被慕容俊的前燕、苻坚的前秦、慕容垂的后燕所占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北燕录三·冯宏》中记载北魏太延二年(436),“乐陵公邈如降魏”。即于此年,厌次被北魏所据。据此可以认为,迁马岭城应是在北魏太延二年(436)以后。马岭城大约位于今何坊街道二郎堂村一带。至北齐天保七年(566)厌次并入阳信,共使用100年左右。

三是隋唐时期的先棣州城。隋开皇十六年(596)复置厌次县。这时,马岭城已为棣州,阳信县治所。所以新设立的厌次县移到徒骇河北岸(今辛店镇先棣州村附近)建新城。唐贞观十七年(643)将棣州治设在厌次县。《武定府志》载:“在惠民县东南四十里。唐贞观中置棣州于厌次县,城外周九里,内惟一里。土人谓内址为王府紫城,盖唐历封其子为棣王者四,故西北有通天台,东南有斗鸡台。”唐朝先后有李洽、李惴、李祤三位王子(注:在原县志中记载有李琰、李洽、李惴、李祤四位皇子封于棣州。然而据《旧唐书·列传五十七·李琰传》载:“开元二年十二月封为鄫王,十二年三月改封棣王,仍改为洽。”故“李琰”“李洽”为一人,故唐朝封棣王的皇子应为三人。)封于棣州,是为王城。此城自隋开皇十六年(596),至后梁开平元年(907),历时311年。

四是五代时期的古城。五代后梁开平元年(907),华温琪任棣州刺史,为避河患,将州、县城迁至现清河镇古城马村附近。据嘉靖《武定州志》记载,当时州城南距黄河仅十几里,其地形低洼,大清河水多次为患。州城的西南十里为鱼城口,南十二里为马博口,大堤都曾多次决口,每次决口州城就成水洼。由此可知,后来的迁城也就在情理之中了。后梁华温琪来知棣州,见州城地势低洼,每年为河水所威胁,市民大多不堪其苦,便上表移城。朝廷准奏后将厌次城迁至今清河镇古城马。此城自后梁开平元年(907),至北宋大中祥符八年(1015),历时108年。

五是北宋棣州乐安城。唐景福二年(893),黄河在惠民上游的聂索改道向北,经沟盘河、马颊河道在无棣与沾化之间的套儿河入海。由于河道湾急,聂索成为险工段。北宋大中祥符初,坐落在黄河险工以下十几里的棣州城受到黄河的威胁,大中祥符五年(1012)春正月,河决棣州聂家口,知州上书请求迁城,皇帝以“州城距河还有数十里,一方老百姓在一个地方安家已经很久了,不可随意迁徙”为由驳回。大中祥符七年(1014)十一月,大清河洪水为虐,威胁州城。河北转运使李士衡上奏重提迁城旧事,请将州城北迁至阳信县南八方泊的南岸乔氏庄。朝廷急诏准奏。大中祥符八年(1015)正月十七日,棣州治正式迁至阳信县乔氏庄。明洪武初,棣州为散州,归济南府管辖。按明制散州不设附郭县,撤厌次县由棣州直接管理。自此,厌次一名就进入了历史档案。此城是为州城。明洪武六年(1373)六月,改棣州为乐安州。明宣德元年(1426),宣宗以武力平定朱高煦叛乱,遂改乐安州为武定州。清雍正十二年(1734),武定升州为府,是为府城。设附郭县为惠民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山东一个县,建县2200多年未改名,县名得自韩信
山东省县级以上行政区划历史沿革完全篇9
地名文化展播①滨州市和各县区地名来历
河南省的一个地级市和山东省的一个县,名字正好倒过来!
历代都有哪些朝代以开封作为都城?
北道刊误志(第二部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