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战期间在法华工罕见照

一战期间在法华工罕见照



  


  在法国的一处英军华工营

  1914年8月,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以英法俄为核心的协约国同德奥为核心的同盟国在比利时与法国西北部摆开了主战场。随着时间的推移,巨大的伤亡使交战各方兵员锐减,后方与补给线上的劳力极度匮乏。特别是1916年的凡尔登战役和索姆河战役,使得英法等协约国人力资源紧张的局面进一步加剧。为挽回颓势,法国和英国相继将目光转向中国,投向那些“干活不知疲倦”的中国人身上,力图通过招募华工来解决其战争需求。

  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直隶、山东、江苏等8个省招募华工14万多人,而自威海卫转运的华工即达54000多人,成为一战期间最大的华工输出地。华工抵达后即被编为华工军团(也称华工队),经过短期军训后配属到英法联军作战部队从事战地作业和后方战勤服务。

  战后那些为战胜国作出贡献的中国华工并没有享受到战胜国国民待遇。他们不但很长时间没人过问,而且还被视为危害地方治安的替罪羊,于1919年秋被陆续遣返。资料统计,实际上回到祖国的华工只有11万人,另有 3000多华工选择在法国定居,并成为中法关系史上第一批移居法国的华人。
  


  华工由法国寄回的平安家信

  “众弟兄,大家来听,你我下欧洲,三年有零,光阴快,真似放雕翎。人人有父母弟兄、夫妻与子女,天性恩情,亲与故、乡党与宾朋,却如何外国做工。……”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传于威海卫的一首华工出洋歌。一战期间,英、法两国在中国招募了14万多华工到欧洲战场,仅从威海卫出发的就有5万多人。

  


  英国军官检查华工佩戴的作为身份标志的手镯

  各地征招的华工到达威海卫后,便被送进华工待发所,进行报名登记和体格初检。英方规定了21条病例,只要有一条不合格,华工便会被辞退。体检合格正式定招后,华工便被要求与英方订立合同,每人用中外文编定一个号码,用机器打印到铜片上,然后卷成一个镯子套在劳工的右手上,合同期满回国后,才用机器把铜镯卸开取下。

  


  住在大厂房里的华工

  


  华工在帐篷外干活

  


  在造船厂工作的华工

  


  挑水的华工

  


  华工与法国人在河边干活

  


  华工用独轮车运送物资


  


  在煤厂工作的华工

  


  华工用轨道车运送木材

  


  在营地里做厨师的华工

  


操作机床的华工

  


  操作机床的华工
  


  在货轮上工作的华工

  


  华工参与水上巡逻

  


  吹号指挥列队的华工

  


  华工准备用餐

  


  华工营的卫生员

  


  华工们在异国他乡欢度春节

  


  华工们在异国他乡欢度春节

  


  爱好音乐的华工

  


  华工与法国妇女一起在后方的军工厂工作

  


  华工在法国军工厂领取工资

  华工工资分两地支付,一半在欧洲交付本人,另一半在国内按月交付家属。
  

  
  


  圣诞节的聚餐

  


  做机师的华工

  


  1917年中国对德宣战后,部分华工参加了英法军队

  


  闲暇时间,施展一下拳脚,娱乐大家

  


  华工们送给队长的礼物

  

  


  华工在装填沙袋

  


  华工与法国指挥官在宿舍里

  


  华工在修建房屋

  


  华工生活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农民为国取胜
一战英法鄙视中国劳工,战后两千高傲的法国女郎,争相嫁给华工
挖战壕、送弹药、埋尸体,一战中国派出了一支什么队伍令世界敬佩
中国前外交部长李肇星参加法国总统阅兵仪式 将参加在法中国劳工追思活动
龙潜欧洲:被历史忽视的14万华工
一战15万华工:被鲁迅称为目不识丁,却在巴黎和会为中国赢得2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