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0种阳痿的症状,总有一款适合你

关于阳痿,石志超医生写得很全面,写了10种症状,自己辩证下是否对症。以下摘自《石志超》,文中中成药最好是去同仁堂购买或者让同仁堂配置,药效才会更有保障。

1.命门火衰证
症状:始由早泄,渐举不坚,后成阳痿不举,伴精薄清冷,面色[插图]白,头晕耳鸣,腰酸肢冷,精神萎靡,或夜尿较频,尿后余沥,舌淡苔白,脉沉细。


分析:房劳太过,早婚纵欲,精气日见耗损,终至命火衰微,故见阳痿早泄,精薄清冷。精气亏耗,髓海失养,则见头晕耳鸣,精神萎靡;精气不能上华于面,则见面色[插图]白;命火衰微,失于温煦,则肢冷腰酸,夜尿频多,尿后余沥;舌淡苔白,脉沉细,均为命门火衰之象。


治法:温肾壮阳。


方药:右归丸、赞育丹、五子衍宗丸、八味肾气丸、壮火丹、扶命生火丹等皆可加减选用。诸方中既有温肾壮阳的药物,如鹿角胶、鹿茸、肉苁蓉、淫羊藿、菟丝子、巴戟天、仙茅、韭子、杜仲、附子、肉桂、破故纸、蛇床子等,又配伍养血滋阴的药物,如熟地黄、枸杞、山茱萸、当归、五味子、覆盆子等。


2.肾精亏损证
症状:阳痿,头目眩晕,咽干便燥,腰酸膝软,舌红而干,脉沉细或细数,两尺微弱。


分析:多因素质阴亏,又兼有后天斫丧,阴精不足,宗筋失养则阳痿不起;阴精不能上奉,则头晕目眩;失于滋润则咽干便燥;腰为肾府,肾阴不足,则腰酸膝软,舌红而干,脉细尺弱等症,皆为肾阴亏损征象。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六味地黄汤(有中成药)加味,或左归丸。


若肾精亏甚,髓海大虚,症兼见目眩发落,耳轮焦枯,两胫酸痛不能任地者,治宜峻补肾精,方宜河车大造丸、全鹿丸等。


若阴虚不能配阳,相火妄动者,症见阴茎偶可勃起,但甫交即泄,终至痿废,伴精液稀少,五心烦热,目赤耳鸣,夜梦遗精。治宜滋阴降火,方宜大补阴丸,或知柏地黄汤。
诸方皆以滋阴补肾之品为主,药如:二地、二冬、枸杞、五味、山茱萸等,而每据肾精亏耗程度,加入血肉有情峻补之品,如:紫河车、全鹿、龟胶、鹿胶、龟甲、猪脊髓等,取阴阳相济之意,又用巴戟、菟丝子、锁阳、杜仲、补骨脂、肉苁蓉、人参等壮阳益气药物配用而相得益彰。而阴虚有火者,每以知母、黄柏加用,以清泄相火,保护真阴。



3.恐惧伤肾证
症状: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精神苦闷,惊恐难释,胆怯多疑,心悸易惊,寐不安宁,舌质淡青,苔薄腻,脉弦细。


分析:恐则伤肾,可致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情志内伤,胆气虚怯,不能决断,则精神苦闷,惊恐难释,胆怯多疑,心气耗损,神不守舍,则心悸易惊,寐不安宁。

治法:壮肾宁神。


方药:大补元煎酌加枣仁、远志、龙骨、磁石,或用启阳娱心丹、宣志汤加减。诸方中巴戟、杜仲、菟丝子、枸杞、熟地黄益肾,人参、白术、山药、当归、白芍补气养血;远志、茯神、枣仁安神,龙骨、磁石镇惊。


大补元煎:人参(3~60克),山药(6克),熟地黄(6~90克),杜仲(6克),当归(6~9克),山茱萸(3克) 枸杞(6~9克),炙甘草(3~6克)。

4.心肾不交证
症状:阳痿不起,虚烦不眠,潮热盗汗,目眩耳鸣,头晕神疲,腰酸梦遗,舌红少苔,脉虚数。


分析:思想无穷,意淫于内,久则心肾阴亏,君相火旺,宗筋失养则阳痿不起;阴虚内热,则虚烦不眠、潮热盗汗;阴亏精损则目眩、耳鸣、腰酸;火扰精室则梦遗;气阴不足,则头晕神疲;舌红少苔,脉虚数等症,皆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交通心肾。

方药:远志丸合交泰丸,并加柏子仁、生枣仁、二地、二冬。

药用远志、菖蒲、茯苓、茯神、柏子仁、生枣仁养心安神;龙齿、辰砂重镇安神;人参补气;二地、二冬滋阴;黄连清热护阴;肉桂引火归原。

5.心脾两虚证
症状:阳痿不举,倦怠懒言,精神不振,劳则气促,面黄不泽,夜寐不安,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腻,脉细。


分析:思虑忧郁,损伤心脾,气血两虚,则见阳痿,倦怠懒言,精神不振;气血不能上荣于面,则面黄不泽;心神失养,则夜寐不安;脾气虚弱,则劳则气促;病及阳明,脾胃失运,则食少便溏;舌淡,苔薄腻,脉细,皆为心脾气血不足之征。


治法:补益心脾。


方药:归脾汤(有中成药)、人参养荣汤(有中成药)、七福饮等。诸方中人参、黄芪、白术、茯苓、炙甘草补脾益气;熟地黄、当归、白芍益精养血;枣仁、远志、龙眼肉养心安神;肉桂温阳,五味滋肾;共奏益气补血,养心健脾之功。


若单以脾胃损伤,阳明虚弱,气血化源不足,宗筋失养而致阳痿者,症见: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食少倦怠,腹满便溏,苔薄腻,脉缓无力。治宜强壮阳明,方药:补中益气汤(丸)加九香虫、露蜂房等。


6.湿热下注证
症状:阴茎痿软,阴囊潮湿,燥臭,小便赤涩,下肢酸困,苔黄腻,脉濡数。


分析:湿热下注,宗筋弛纵,阴茎痿软;湿热阴滞下焦,则阴囊潮湿,下肢酸困;湿热内蕴,则见小便赤涩,阴囊臊臭;苔黄腻,脉濡数,皆为湿热内蕴之征。


治法:清化湿热。


方药:龙胆泻肝汤(有中成药),方中龙胆草泻火燥湿,两擅其功;黄芩、栀子清肝泻火,木通、车前、泽泻清热利湿,柴胡疏肝达郁;生地黄、当归养血益阴,与前药配伍,既可润养宗筋,又防苦燥伤阴。


7.痰湿阻遏证
症状:阴茎痿软,龟头常有白垢,形体丰肥、头昏嗜睡,抑郁忧闷,脘闷食少,苔白厚腻,脉濡滑无力,或弦滑。


分析:恣食豪饮,奉养过厚,则形体丰肥;脾胃失运,聚湿生痰,痰湿阻遏,气血不输宗筋,命火不能用事,则阳痿不起;痰湿上蒙清窍,阻遏气机,则头昏嗜睡,抑郁忧闷,脘闷食少;苔白厚腻,脉濡滑无力或弦滑,皆属痰湿内盛之征。


治法:化痰利湿。


方药:胃苓汤(有中成药)合二陈汤(有中成药),酌加蜈蚣9克、九香虫9克。合方中苍术、白术健脾燥湿;川朴、陈皮、半夏燥湿化痰行气;云苓、猪苓、泽泻渗利湿浊;桂枝通阳利湿,白术、甘草健脾扶正;加蜈蚣、九香虫走窜宗筋,起痿展势。


8.肝气郁结证
症状:阳痿不起,胸闷太息,急躁易怒,抑郁不乐,腹胀食少,苔白腻,脉弦缓无力,或弦细。


分析:肝脉环绕阴器,肝气郁结,经脉闭阻,宗筋气血难达,则阳痿不起;肝失疏泄,气机不能畅达,则胸闷太息,急躁易怒,抑郁不乐;肝气郁结,脾胃受伤,则腹胀食少;舌苔白腻,脉弦缓无力或弦细,皆属肝气郁结而脾气受损之象。


治法:舒肝解郁,通络起痿


方药:逍遥散(丸)、越婢丸、四逆散(有中成药)等皆可选用,均加九香虫6克、蜈蚣6克以助通经达络。诸方中柴胡、香附、薄荷、枳实、行气开郁;当归、白芍柔养宗筋; 白术、云苓、甘草补脾益气;川芎行气活血,苍术健脾燥湿,栀子清泻郁热,神曲健胃消食;九香虫、蜈蚣以虫药善窜之性,畅达宗筋,共起痿废。


若阳痿不起,阴茎痿软,或阴茎缩小;兼见精神疲惫,意志消沉,目眩头晕,肌削筋挛,不耐疲劳,舌淡脉弦细弱,则为肝虚筋弛之证,治宜润养肝脉,展势起痿;方宜夺天丹,蜻蛾展势丹,杞菊地黄汤(丸)加白芍、蜈蚣等药。


9.精血瘀凝证
症状:阳痿不举,或举而不坚,腰部、足跟、足掌、少腹、睾丸刺痛,阴毛部皮肤麻痒刺痛。精出不爽,或精道刺痛,尿中时有白浊,久服补肾益精药物不愈反重,舌质紫黯,脉沉涩或弦涩。


分析:兴动被抑、合之非道、外来伤损等,皆可致精血瘀凝宗筋、肝、肾而患;宗筋失其血气畅荣,则成阳痿不用;败精瘀血凝滞于肝肾经脉,则见腰部、少腹、足跟、睾丸刺痛,阴部皮肤麻木刺痛;败精内停,阻滞精道,则见精出不爽,排精刺痛;败精瘀血不去,新生精血难荣,每致愈补愈瘀,症情反重;舌质紫黯,脉沉涩或弦涩皆为精血瘀凝之象。


治法:活血通精。


方药:化瘀起痿汤。方中水蛭、桃仁化瘀通精;当归、牛膝通补并行;蛇床子、淫羊藿、川断、紫梢花补肾;熟地黄填精;共收兴阳起痿之效。或用血府逐瘀汤加韭菜子、蛇床子亦效。


化瘀起痿汤:水蛭3~5克,当归20克,蛇床子、淫羊藿、川续断、牛膝各15克,熟地30克,紫梢花5克,桃仁、红花各10克(水蛭、紫梢花各研细末吞服)。


10.寒凝肝脉证
症状:阳痿不举,甚则阴茎短缩,同时伴有少腹牵引睾丸冷痛坠胀,或者阴囊拘急掣痛,得热则舒,受寒则甚,舌质淡胖或隐青,舌苔白滑,脉沉弦或迟。


分析:感受寒邪,凝滞肝脉,肝之经脉络于阴器而循行于前阴及小腹,寒性收引凝滞,从而导致宗筋无以伸展,阳痿不举,阴茎短缩,同时伴有少腹牵引睾丸冷痛坠胀,或者阴囊拘急掣痛。寒为阴邪,得热则舒,受寒则甚,舌脉所见均为寒凝肝脉之征象。

治法:暖肝散寒温经起痿

方药:暖肝煎加九香虫、露蜂房各9克。方中小茴香、肉桂温经驱寒止痛;乌药、沉香温肾散寒行气;枸杞子、当归温补肝肾;茯苓健脾扶正。加九香虫、露蜂房温经通阳,展势起痿。


温肝煎:当归9克、枸杞子12克、小茴香6克、肉桂6克、乌药9克、沉香6克、茯苓9克、生姜3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血脂症的中医治疗
成人失眠的中药治疗
阳痿病因及论治(中医)
巧用中成药与亚健康说拜拜
辨证体质后,一剂名方稳定高血压
常见病的辨证论治举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