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口疮(复发性口腔溃疡)医案

中华易医

       男,43岁,复发性口腔溃疡11年,反复不愈,此起彼伏,苦不堪言。

       诊时诉:口腔溃疡经久不愈,反复发作,口干口苦口臭,胃胀怕冷,大便溏泻,每天3~4次,舌质淡苔黄腻,脉沉。

      予半夏泻心汤加味。

      处方:清半夏10克 ,干姜10克 ,黄连6克,黄芩10克, 党参15克 ,大枣4枚,炙甘草6克 ,升麻10克 ,藿香10克。7剂而愈。

       按:半夏泻心汤为什么可以治口腔溃疡?

     《伤寒论》第149条:“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俱,而以他药下之,柴胡证仍在者,复与柴胡汤。此虽已下之,不为逆,必蒸蒸而振,却发热汗出而解。若心下满而硬痛者,此为结胸也,大陷胸汤主之。

       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

      《金匮要略·呕吐哕下利病脉证治》谓:“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

        中焦的病变,有单纯的虚寒证,如理中丸证;也有单纯的实热证,如白虎汤证、承气汤证,这就是“实则阳明,虚则太阴”。

      还常见脾胃同病,虚实互见,升降紊乱,而痞、呕、利并见。

     脾主运化、升清。脾病则多虚多寒,脾虚则生湿,清气不升。

     胃主受纳、降浊。胃病则多实多热,胃实则浊气不降。

     脾气不升,胃气不降,气机壅塞于中焦,则为痞;脾气不升则见下利,胃气不降则见呕吐,胃热上熏则见口疮、口干、口苦。

     脾湿与胃热合,则见湿热之象,如舌苔黄腻,口粘等。再者,湿热中阻也可形成痞、呕、利。

     “泻心法”因此而设,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

      方中半夏辛温而散,燥湿化痰开结,降逆止呕;干姜辛热,温中散寒;姜夏辛温而散而升脾气。

       黄芩、黄连苦寒,泻胃热,降胃气;姜夏芩连并用,即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的配伍。

       脾阳复,脾湿除,脾气升,胃热清,胃气降,升降复常,诸证自愈。

      人参、大枣、甘草以补脾胃之虚,复升降之职,以绝后患,又是攻补兼施配伍方法。

       “泻心法”是寒温并用,辛开苦降,攻补兼施,既是恢复脾胃升降,治疗痞、呕、利的经典方法,也是治疗中焦湿热的经典方法。

口腔溃疡的诊疗思路

复发性口疮,大多数患者表现为上有口疮,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临床医案练习【第1752期】
口腔扁平苔藓总治不好?试试甘草泻心汤,北中医李平教授医案解读
复发性口腔溃疡为何难缠?
顽固口疮几年,65岁女子以半夏泻心汤治疗医案解读,值得收藏
经方自医案数则(口腔溃疡、额窦炎)
认识经方甘草泻心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