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灵石历史沿革

景茂礼

  要  灵石县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从远古文明走向了现代文明,而灵石这个名

字,在隋开皇十年(590)始得。经查,灵石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行政建制

与政区名称随着政权的更替不断变化,易制更名,纷纷不一,相互错出,如治乱

丝,使得有些史籍在某些历史阶段,对灵石的历史沿革存在不同的解释。笔者在

查证了大量史料后,结合本县实际情况,按照历史阶段对灵石的历史沿革分别进

行了考证。灵石,古为昭余祁,春秋属邬县,战国名平周,秦置界休县,晋改介

休县,东魏名永安,隋改置灵石。

关键词  昭余祁  邬  平周  界休  介休  永安  灵石

灵石县位于山西省中部,太岳山屹立在东,吕梁山雄峙于西,同蒲铁路、大运公路与汾河纵贯南北,结伴平行穿境而过,是华北通往西北的交通咽喉,素有“秦晋要道、川陕通衢”之称。境域东与沁源县毗邻,西和交口县接壤, 南临汾西县、霍州市, 北连孝义市、介休市,东西长54公里,南北宽39公里,总面积1206平方公里。境内自然环境优越,地理位置独特,阴地(今南关)、冷泉两关扼雀鼠谷(今称为灵石峡)之南北,韩信、秦王二岭控汾水关(今夏门村南)之东西,山高水深,沟壑纵横,地势险要,易守难攻,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

灵石县历史非常悠久,是先民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从境内出土的文物证明,远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聚居繁衍,从事农业、畜牧业生产。从三皇到五帝,自商周历秦汉,经唐宋至元明,几千年厚重的历史, 创造出了光辉灿烂的千秋文明:旌介商墓,展现出远古文化的辉煌; 西许周槐,记录了时代发展的变迁。登绵山而凭眺,介子推早著高风;过西河而遐思,卜子夏久留教译。高壁汉淮阴侯墓,演奏着千古悲歌;苏溪唐资寿古寺,诉说着历史兴衰,举不胜举的宋元文物古迹,蜚声中外的明清建筑奇葩,都在向世人展示着灵石地灵人杰、物华天宝、钟灵毓秀、天人和谐的一方水土。

灵石县这块热土,在漫长的历史阶段,从远古文明走向了现代文明,而灵石这个名字,在隋开皇十年(590)始得,在此之前它还叫过些什么名字呢?它的建置沿革又是怎样演义变迁的呢?这些问题引起笔者的很大兴趣。经查,灵石在数千年的发展进程中,行政建置与政区名称随着政权的更替屡兴屡废,历史沿革不断变化,易制更名纷纷不一,相互错出如治乱丝,使得有些史籍在某些历史阶段对灵石的历史沿革存在不同的解释,甚至同一年的同一件事,也相互不同,各有所述。针对出现的这些疑问,笔者在查证了大量史料后结合本县实际情况,按照历史阶段,对灵石的历史沿革进行了认真考证,得出灵石古为昭余祁地、春秋属邬县、战国名平周、秦置界休县、晋改介休县、东魏名永安、隋置灵石县漫长的历史沿革,现就初考情况阐述如下,愿和广大文史爱好者共同探讨、研究、交流。

五帝(前26002100

尧时属冀州,尧都平阳,县地在畿内。

冀州为我国中原上古行政区划九州之一,系大禹治水后所划分。据《汉书·地理志》载:“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旁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尧遭洪水,怀山襄陵,天下分绝为十二州,使禹治之。水土既平,更制九州。”九州,《书·禹贡》作:冀、兖、青、徐、扬、荆、梁、雍。冀州,《中华历史大辞典》释为:“古九州之一……今山西、河北二省全境。”县地隶属冀州。

舜时,县韩信岭北属并州、南属冀州。

舜就禹所置九州分置并、幽、营三州,合为十二州。《书·舜典》作:冀、并、幽、营、兖、青、徐、扬、荆、豫、梁、雍。蔡注:“舜以冀地广,分冀东恒山之地为并州,冀东北医无闾之地为幽州,冀州止有河内之地。”《周官·职方氏》云:“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太山;正北曰并州,其泽薮曰昭余祁。”霍太山即太岳山(包括灵石介山、石膏山),昭余祁即晋中盆地,本县地处两州之间,按照刘伟毅先生“并州文化区为灵石韩信岭以北、河东文化区为韩信岭以南”的观点,县地分属并、冀二州。

禹时属冀州。

禹废十二州制仍复为九州。清康熙版《霍州志》载:“禹更制,仍为九州。”县地属冀州之域。

(前21001600

属冀州。

夏因禹制,县地隶冀州。

(前16001046

属冀州。韩信岭北属丙国、南属商王国。

1976年,本县静升镇旌介村,首次发现商代墓葬。1985年,又在原墓葬附近发现两座商墓和一座车马坑,经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发掘,出土了大量青铜器、玉器和其它文物。根据170余件有同一种铭文的青铜器,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专家认为:青铜器上的铭文为族徽,可释为“鬲”,说明灵石一带为鬲族方国所在地,墓主为其统治者;《灵石旌介商墓》考古报告作者认为:青铜器上的铭文应释为“丙”字而非徽识,并判定是与商王朝有着较为稳定的臣属关系之友好方国丙国的遗址,并根据出土文物推测霍山以北灵石地区、以及灵石以北地区,分布着一批以牧马为业的国族,丙国也可能包括在内。这也印证了刘伟毅先生依据“自然与人文情况”的“地区差异”提出的灵石县韩信岭以北为并州文化区、以南为河东文化区的划分,印证了李元庆先生划分的灵石县韩信岭以北是以雁门古文化为代表的北方游牧文化、以南是以河东古文化为代表的中原农耕文化的地域文化形态。按此,县地北属丙国、南属商王国。

西周(前1046771

县韩信岭北属并州昭余祁地、南属冀州霍国。

《周官·职方》:“河内曰冀州,其山镇曰霍太山;正北曰并州,其泽薮曰昭余祁。”

周灭商后,鉴于夏商二代损益,将徐、梁二州并之于雍、青,分冀州之地为幽、并二州。调整后的九州《周官》作:并、冀、幽、雍、兖、青、豫、荆、扬。县地韩信岭仍为并、冀二州之分界线。县北属并州昭余祁地。

清道光版《直隶霍州志》云:“周武王十三年(前1046),封其弟叔处于霍。”《辞海》亦载:“霍国,古国名。始 封之君为周武王弟叔处,在今山西霍县西南。”霍国被晋国灭亡后为晋卿阴饴甥的采邑,称为阴地,县南关镇原名阴地关,即因属阴地而名,县南为冀州霍国所隶。

春秋(前771475

先北属并州昭余祁地、南属冀州霍国;后属晋国。北属祁、属邬,南属霍、属阴,东属狄、属铜鞮。

晋平公时(前557533),历任景公、历公、悼公、平公四代要职的贵族大夫姬奚告老归乡,晋平公把昭余祁地(今晋中盆地)封给其作为他的食邑,称为祁地,因地为姓姬奚亦改为祁奚,县北遂为祁地所隶。《辞海》:“祁奚,春秋时晋国大夫,食邑在祁。”晋倾公十二年(前514),祁奚之孙祁盈因罪被杀,晋夺祁氏采邑置七县,邬居其一,司马弥牟为邬大夫,县北归属于邬。《左传·昭公二十八年》记:“魏献子为政,分祁氏之田以为七县,邬、祁……,司马弥牟为邬大夫,贾辛为祁大夫……。”县北初属祁、后属邬。

晋献公十六年(前661),霍国被晋国所灭,晋将其地封给晋大夫吕甥作为其的食邑,称为阴地,县南遂为阴地所隶。《史记·晋世家》云:“晋献公十六年,灭耿、灭霍、灭魏。”《左传·僖公十五年》:“晋阴饴甥会秦伯于王城。”杜预注:“阴饴甥即吕甥也,食采于阴,故曰阴饴甥。”《中华历史大辞典》云:“阴,春秋晋邑。在今山西霍县东南。”县南初仍属霍国,后属阴地。

晋景公二年(前598),众狄苦于赤狄之役,遂服从晋国。晋景公六年,派正卿荀林父灭赤狄,置铜鞮邑,县东始隶铜鞮。晋悼公三年(前570),晋将羊舌赤封于铜鞮,作为他的食邑,《太康地记》:“铜鞮,晋大夫羊舌赤邑,世号赤曰铜鞮伯华。”《中华历史大辞典》:“铜鞮,古邑名。春秋晋地,在今山西沁县南。”县东初属戎狄,后属晋国铜鞮邑。

战国(前475221

属晋国平周县,三家分晋后,韩信岭北属赵、南属魏、东属韩。

战国初年在本县境域始设县的行政区划,置平周县。《十三州志》:“平周城,在介休西南五十里。”《清一统志》:“古平周县,在汾州介休县南五十里。”《中华历史大辞典》:“平周,县名。西汉置,治所在今介休县西(一说在今山西灵石境)。”清嘉庆版《灵石县志》:“十三州志说,平周县在介休县西五十里。据此,则平周即隋割益灵石地。……今介休西止有二十里,盖古之介休县自隋开皇时己尽属灵石矣。”公元前453年,韩、赵、魏三分晋地,平周县地处交界被一分为三,北属赵,南属魏,东属韩。《山西通志》:“战国时期,各国领域时有变化,甚至有三国同在一地设郡的现象,难免一地两属或三属。”赵国原都晋阳(今太原),从《山西通志》查有邬、祁、阳邑、中都、平周等地名;魏国原都安邑(今运城),有平周、百邑等地名。

(前221206

属太原郡界休县。

秦灭群雄,兼并四海,统一天下,总结周制不力终为诸侯所弃的教训,废除分封制,建立郡县制,在今山西境内置五郡(代、雁门、太原、河东、上党),将介山改名为界山,将平周县改置界休县,隶属于太原郡。《中华历史大辞典》载:“界休县,秦置。治所在今山西介休东南。界山,在今山西介休东南。”《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界休,有界山、有绵上聚、有千亩聚。”《元和郡县图志》:“灵石县,本汉界休地。”《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灵石县,汉为界休县地。”

(前206—公元220

西汉初属代国太原郡界休县、平周县,后属并州刺史部太原郡界休县、西河郡平周县。东汉属太原郡界休县。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在沿袭秦制的同时又在部分地区恢复“封土建国”,把一些故旧功臣分封到各地,形成郡与国并存、辖区犬牙交错的局面,于今山西中部置代国,县地西南又复置小平周县,与界休同归太原郡辖。汉武帝元朔四年(前125)置西河郡,平周划归西河郡辖。王莽篡汉后改界山为界美山,改界休县为界美县,东汉复原名。《汉书·地理志》:“太原郡界休,莽曰界美。”《后汉书·郡国志》:“太原郡界休,有界山,有绵上聚,有千亩聚……。西河郡,武帝置。十三城:……平周。”东汉中叶后,中原群雄混战,西河郡部分地区为羌人所占,废平周复入界休仍归太原郡辖,县属太原郡界休境域。《读史方舆纪要》:“灵石县,汉太原郡界休县地。”

曹魏(公元220265

属并州西河郡界休县。

东汉末年,在镇压黄巾起义的过程中,各地逐渐形成军阀割据局面,今山西全境均属曹魏。黄初元年(220)曹丕称帝建立魏国,郡县一仍东汉末旧制,山西中北部属并州,县地由隶并州太原郡改属西河郡界休县。

《魏书》无地理志,《水经注》记:“晋西河恭王司马子盛碑载:魏黄初二年置西河郡,领离石(离石)、隰城(汾阳)、中阳(孝义)、界休(灵石)四县。”

265386

属并州西河国介休县。

晋国在今山西境内设9郡(国),改西河郡为西河国,改界休县为介休县,仍隶并州所领。《中华历史大辞典》:“界休县,秦置。治所在今山西介休东南,西晋改为介休县。”《辞海》:“介休,县名。秦置界休县,晋改介休县。”《晋书·地理志》载:“并州西河国,汉置。统县四:离石、隰城、中阳、介休。”

北魏386550

初属无考,后隶汾州西河郡介休县、永安县。

南北朝时期,群雄四起,天下大乱,山西长期陷于十六国之燕、赵等国的分裂割据之中,行政区划非常混乱,本地建置沿革已难考证。东晋太元十一年(386),鲜卑拓跋氏建立北魏;神麚元年(428),山西全境为北魏所领;太和八年(484),介休建制始恢复,划归汾州西河郡辖,县地所隶如故。《魏书·地形志》:“西河郡,汉武帝置,晋乱罢。太和八年复,治兹氏城。领县三:隰城(汾阳)、永安(孝义,太和十七年分隰城置)、介休(灵石)。”

永熙三年(534),北魏分裂为东魏、西魏,山西大部分地区属东魏,县地隶属如旧。东魏孝静帝元象元年(538),析介休地置永安县。《魏书·地形志》:“永安,元象元年置。”新版《山西通志·地理》:“汾州西河郡永安,在介休东南。”清道光版《直隶霍州志·沿革》:“元象元年置永安,即今灵石。”县地分属介休、永安二县。

北齐550557

属南朔州西河郡永安县。

北齐承魏末丧乱与周抗衡。天保之初,总加并省,在山西境内置1224郡,改汾州置南朔州,并介休入永安县,隶属于南朔州西河郡。《元和郡县图志》:“后魏孝文帝太和八年,复于兹氏旧城置西河郡……高齐又于此城置南朔州。”又“高齐省介休入永安。”《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介休,北齐并入永安县。”新版《山西通志·总述》:“灵石县,春秋属晋,北齐天保年间县城并入永安县。”县地独隶永安所辖。

北周557581

初属介州介休郡永安县,后属汾州介休郡永安县。

北周在山西境内设1628郡,废南朔州改置介州,复置介休郡。介州辖西河、介休二郡;介休郡辖平昌(今介休)、永安(今灵石)二县。《北周地理志》:介州介休郡,(辖)平昌、永安二县。《隋书·地理志》:“西河郡,后魏置汾州,后齐置南朔州,后周改曰介州……后魏置定阳郡、平昌县,后周改郡曰介休。”《元和郡县图志》:“周武帝省南朔州,复置介休县(郡)。”《读书方舆纪要》:“后周改郡(定阳)曰介休。”县地当属介州介休郡永安县。

周宣帝时,废介州仍置汾州,辖平昌、永安如故。《元和郡县图志》:“周武帝废南朔州,宣帝于此置汾州。”县地又隶汾州介休郡永安县。

581618

初隶汾州,后属西河郡,末属霍山郡。

隋文帝亡周灭陈统一全国后,于州一级设总管府,取消郡一级建置。开皇十年(590)北巡太原,傍河开道获“灵石”,因以为瑞,遂改永安而置灵石县,隶属于汾州所辖。《元和郡县图志》:“隋开皇十年,因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置县,因名灵石。”《灵石县志》:“隋开皇十年,文帝驾幸太原,傍汾河开道获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为瑞,遂于其地建设县治。”隋炀帝时,并省诸州,改州为郡,在山西境内设1488县,灵石县由属汾州改隶西河郡所领。《隋书·地理志》载:“西河郡,统县六:……灵石,开皇十年置。有介山,有静岩山。”

隋大业末,群盗蜂起,郡县沦陷,户口耗减。义宁元年(617)置霍山郡,改本县属西河郡而隶霍山郡。《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灵石县,隋初属西河郡,义宁初属霍山郡。”《读史方舆纪要》:“灵石县,义宁初属霍山郡。”

“隋割介休西南地置灵石县”之说,《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均所不载,之所以后来史籍《山西通志》、明万历版《灵石县志》如是说,是未弄清南北朝时本地历史沿革,以为《元和郡县图志》说“灵石本汉介休县地”就是指今介休而言。如若不然,秦汉魏晋之介休县地在北齐天保(551559)时已改为永安县,而今介休市在北魏末到隋开皇十八年(598)间属定阳郡平昌县,灵石建县是在隋开皇十年(590),那来的介休地可割呢?

“隋割平昌西南地置灵石县”之说,《隋书·地理志》《元和郡县图志》亦均不载,之所以如新版《灵石县志》等如是说,看来是其明白了灵石建县在前,今介休得名在后,“割介休地置灵石县”不能成立。但同样未理清南北朝本地较为混乱的历史沿革,把灵石县的前身此永安县误认为是今孝义市的前身彼永安县。这样,相连之地就只有平昌了,也只能是割平昌之地了。

造成这些史籍记载相互错出,究其原因主要有四:其一,《隋书·地理志》对灵石置县记载较为粗略。其二,后代修史之人大都为朝廷命官,主要依靠资料编撰,很难了解当地自然地理之实况。其三,南北朝时,群雄割据,统辖无常,侨置寄治,纷纷不一,各县名称、领域时有变化,同名异地、一名数地现象同时存在,难免造成张冠李戴。其四,北魏置郡县名永安者就有14个,而与今灵石地土相连的霍州、孝义亦名永安县,同朝、同名、同时存在于一块土地上。今霍州市,从东汉阳嘉三年(134)就名永安县,历晋、魏、周、齐至隋开皇十八年(598)才更名霍邑,历时460余年;今孝义市,北魏太和十七年(493)分隰城(汾阳)而置永安县,历东魏、北齐、北周、隋,到唐贞观元年(627)才更名为孝义,历时130余年;而今灵石前身之永安,东魏元象元年(538)始析介休地而置,北齐天保介休并入其内,隋开皇初改为灵石,在战火纷乱中仅存在了52年,而除《隋书》外众多史籍的编修均离灵石置县相去甚远,误将灵石此“永安”以为是孝义彼“永安”,误把古今介休两个县、两码事混为一谈,将自古至今均为独立县的灵石隋朝之前的历史沿革记到今介休名下,从而推导出今灵石为割今介休西南地而置县之说,以致不是把完全在今灵石的雀鼠谷记到今孝义名下,就是把灵石境内的冷泉关记到今介休的名下,造成了灵石历史境域沿革千余年以讹传讹、一出错再错直至今日的结局。

而“得瑞石置灵石县”之说,《隋书》隋文帝纪、地理志虽不载,但《元和郡县图志》却有:“隋开皇十年,因巡幸开道得瑞石,遂于谷口(今县城所在地)置县,因名灵石”的记载;明万历版《灵石县志》记载较为详细:“隋开皇十年,文帝驾幸太原,傍汾河开道获一石,有文曰:‘大道永吉’,因以为瑞,遂于其地建设县治。”也就是说,之所以隋文帝将永安县改置灵石县、将千余年本地政治经济中心——县治,由今灵石东“介林古治”迁移到发现“灵石”的地方(今县城所在地),是因为傍汾开道得到了显示祥瑞的“灵石”,认为它有灵性,是国家祥瑞的象征,寄托了他渴望帝业永固的美好愿望。故事是否属实,姑且不论,而所谓“灵石”,从置县至今1400余年仍巍然屹立在县城,灵石县名也一直沿用至今却是不争的事实。

618907

初属河东道吕州,后属河东道汾州。

唐朝初期,改郡为州,改太守为刺史,又置都督府。武德二年(619),改霍山郡为吕州,灵石隶吕州。贞观元年(627),鉴于所置州郡颇多,始命并省,又因山川形便,分天下为十道,实行道、州(府)、县三级制,山西为河东道,有19州(府)106县。贞观十七年(643)废吕州,灵石复归汾州所领。《山西历史地名词典》:“灵石县……唐武德初属吕州,贞观十七年属汾州。”《读史方舆纪要》:“灵石县……唐初属吕州,贞观中州罢,县属汾州。”《旧唐书·地理志》:“汾州……以废吕州之灵石来属。”

天宝元年(742),改汾州为西河郡,乾元元年(758)又复西河郡为汾州,县地仍隶如故。《新唐书·地理志》:“汾州西河郡灵石,上等县,有贾胡堡,宋金刚拒唐兵高祖所次。西南有阴地关,又有长宁关。”

五代907960

属后唐、后晋、后汉,均隶汾州无变。

五代十国时期,山西中北部为晋、唐所据。后唐庆宗同光元年(936),后晋灭后唐,山西除北部少数地区外,皆归后晋。后汉高祖天福元年(947),刘知远取代后晋,改为后汉,境域基本如旧。后周太祖广顺元年(951),郭威代汉称周,山西中北部为与后周同时所建立的北汉所据,灵石行政区划基本无变。

9601126

属河东路汾州。

北宋地方行政区划实行路、府(州、军)、县三级制,山西全境除西南部属永兴军外其它地区均属河东路,设有3府、14州、8军、82县,本县为河东路汾州所领。《宋史·地理志》:“河东路汾州灵石县,有阳凉南关、阴凉北关。” 《读史方舆纪要》:“灵石……县属汾州,宋因之。”

另清嘉庆版《灵石县志》载:“政和六年(1116),改霍州为霍邑,县隶平阳。”据考,政和六年,升平阳郡为平阳府,降霍州为霍县,隶平阳府辖。查《宋史·地理志》,霍州降为县时属中等县,与灵石县地位相同,灵石仍为汾州所领,并未隶霍,更未隶平阳。是否因嘉庆《县志》断句不同,理解有异,应是“政和六年,改霍州为霍邑县,隶平阳”,与灵石应该没有关系。

11261279

初属河东北路汾阳军、汾州,又隶河东南路平阳府霍州,后属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平阳路霍州、汾州元帅府。

金行政区划承袭辽、宋旧制,分为路、州(府)、县三级,山西全境分西京、河东二路。天会六年(1128),析河东为南、北路,各置兵马都总管,汾州又置汾阳军节度使,领灵石县如旧,称属汾州者有之,称属汾阳军者亦有之。199511月,今介休市龙凤乡张壁村出土的一块墓志铭就写有:“维大定四年(1164)岁中二月丙辰朔十一月丙寅,汾州灵石县张壁村(本地自古至元均属灵石县辖)祭主张竧伏为安葬祖父母……”字样,而现存大定十五年(1175)灵石文殊西乡誌则刻为:“维大金国河东北路汾阳军灵石县。”

金贞祐三年(1215),升平阳府霍县为州,县地改隶河东南路平阳府霍州。贞祐四年,又复隶河东北路汾州。《宋书·地理志》:“灵石县隶河东北路汾州,贞祐三年割隶霍州,四年五月复隶汾州。”又“河东南路平阳府霍邑,贞祐三年七月升为霍州,以赵城、汾西、灵石隶焉。”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亦载:“灵石县,金贞祐三年属霍州,四年还属汾州。”

金至宁元年(1213)即元太祖八年,山西中部被元朝占领,元太祖置河东山西道肃政廉访司汾州元帅府,割灵石县隶平阳路霍州,又析灵石地置小灵石县(今灵石东北即今介休市龙凤乡一带)划归汾州元帅府所辖,至元二年(1265)小灵石县并入介休。《元史·地理志》:“汾州,金置汾阳军,元初立汾州元帅府,割灵石县隶平阳路之霍州,仍析置小灵石县。后府废,至元二年复行州事,省小灵石入介休。” 《山西历史地名词典》:“元初以灵石县析置小灵石县,至元二年并入介休县。”

12791368

属中书省平阳路霍州、晋宁路霍州。

元朝行政区划为行省、路、府(州)、县四级制,今山西全境均属中书省,置上都、大同、冀宁、晋宁路。县地初隶平阳路霍州,大德九年(1305)以地震改平阳路为晋宁路,逐隶晋宁路霍州。《元史·地理志》:“晋宁路,元初为平阳路,大德九年以地震改晋宁路。”“霍州,领三县,霍邑、赵城、灵石。”

13681644

属山西布政使司平阳府霍州,汾州府,平阳府。

明朝的行政区划为承宣布政使司、府(州)、县三级,山西境内为53直隶州,县地隶山西布政使司平阳府霍州,万历二十三年(1595)五月汾州升为府,改属汾州府,四十三年又隶平阳府。《明史·地理志》:元晋宁路,洪武元年(1368)改为平阳府……灵石,在府北,元属霍州,万历二十三年改属汾州府,四十三年还属府,东有绵山,即介山也,又北有灵石口巡检司,西南有阴地关,又有汾水关。

16441911

初属山西省平阳府,后属山西省霍州直隶州。

清朝地方行政体制承明旧制,省下辖府和直隶州,府下辖县和散州,山西境内总计领9府、10直隶州、6散州、86县、12直隶厅。县地初属平阳府,乾隆三十七年(1772)升霍州为直隶州,又由属平阳府改隶霍州直隶州。《清史稿·地理志》:霍州直隶州,乾隆三十七年升,领县二,赵城、灵石。

民国19121949

属山西河东道、山西第六行政区、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七分区、晋冀鲁豫边区太岳行政区第八专区、大岳行署第九专区、华北人民政府太岳行署第一专区。

民国初年,地方行政废除府的建制,改州为县,省下设道,由道辖县,为三级制。山西设雁门、冀宁、河东3道,辖105县,县地属河东道。

民国十六年(1927),撤道的建制,县直属于省。抗日战争时期,实行游击县长制,全省按自然地理形势划分为7个行政区,县地属第六行政区。

民国二十六年(1937),八路军建立民主抗日统一战线政权,称山西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民国三十年(1941),第二游击区行政公署改为晋西北行政公署。民国三十二年,晋西北行政公署改为晋绥边区行政公署,县地属晋绥边区吕梁行署第七分区。

民国二十九年(1940),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成立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决定全区分为22个专区,县属大岳行政区第八专区。民国三十年,太岳行署成立,县属太岳行署第九专区。民国三十七年,成立华北人民政府,撤销晋冀鲁豫边区设太行、太岳等区,县属太岳区第一专区。民国三十八年(1949)太岳区撤销,县划入山西省。

共和国1949—?)

属榆次专区、晋中专区介休县、晋中地区、晋中市。

新中国成立后,山西的行政区划作过多次调整。194910月,全省分为7个专区,县属榆次专区。1958年,全省分为4个专区,1个省辖市、5个专辖市、41个县,县属晋中专区介休县辖,撤销灵石县,改为灵石协作区。1961年,全省行政区又作了重大变更,全省分为5专区、3直辖市、4专辖市,合并的41个县又分为88个县,灵石恢复县建置,复隶晋中专区。1971年,晋中专区分为晋中、吕梁两个地区,县属晋中地区。2000年,晋中地区撤区设晋中市,灵石自此隶山西省晋中市。

参考文献:

1]李吉甫.元和郡县图志.北京:中华书局.1986

2]山西通志.北京:中华书局.2002

3]中华历史大辞典.延边人民出版社.2001

4]辞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79

5]乐史.太平寰宇记.北京:中华书局.2000

6]霍州志.道光五年版.

7]灵石县志.明万历版.清嘉庆版.1992年版.

8]山西省中学乡土教材.历史晋中册.新华出版社:19911995

9]汉书.晋书.魏书.隋书.唐书.读史方舆纪要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卷一百十六
中国晋中市概况
两区八县一市的晋中
山西有个全国唯一以陨石命名的县 这块陨石还在
华夏九塞之大汾关
诗词地图|介子推——谁念绵山上 千秋义士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