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无公害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可行性研究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名称及单位
项目名称:无公害优质中药材产业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山西省恒山黄芪有限公司
项目负责人:李先生
1.2  项目建设地点
本项目建设地点在山西省晋东北地区,项目区由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和黄芪深加工基地组成。种植基地包括优质黄芪、台党参、甘草等道地中药材最适宜生产区的周庄、李庄、文家沟、北家岭、小庄、义兴 、李寨、柏家庄、等二十多个村庄;项目深加工基地选择在晋东北城西村。
1.3  建设性质
新建
1.4  可行性研究编制依据
1.4.1原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二版);
1.4.2中国电力出版社的《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1.4.3山西省建设厅、山西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发布的《山西省建设工程其他费用标准》;
1.4.4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的《中草药种植技术指南》;
1.4.5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AP)》;
1.4.6恒山黄芪有限公司提供的有关资料。
1.5  项目建设内容及生产规模
1.5.1  项目建设内容
本项目建设内容包括以下4方面构成。
(1)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40万亩,其中黄芪30万亩,甘草5万亩,台党参5万亩;
(2)建设GAP种植示范基地5000亩;
(3)中药材育苗基地3000亩;
(4)建设优质中药材深加工工业园区一座。
1.5.2  生产规模
项目设计,种植基地年产优质黄芪 5万吨,甘草2万吨、台党参1.5万吨;黄芪酮100吨;黄芪多糖150吨;向社会提供黄芪系列产品及黄芪饲料添加剂1550吨。
1.6  项目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60000.0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50000.0万元;流动资金投资10000万元,建设期利息89.0万元。
1.7  资金筹措
本项目公司前期已投入3000.0万元,尚需新投入60000.0万元。拟从三个渠道筹措,一是融资10000.0万元做流资;二是自筹资金3000.0万元(已投入);三是申请国家投资50000.0万元。
1.8  经济效益
项目实施后,恒山黄芪有限公司年加工干黄芪5万吨,其中出口规格黄芪药材(包括直片)2万吨,提供黄芪优质药材2万吨;黄芪皂甙100吨,黄芪多糖150吨,黄芪系列产品、饲料添加剂1550吨。估算年销售收入106300.0万元。
1.9 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本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列表1。
表1    项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
名    称
单位
数 据
备注
设计规模
1
黄芪药材
20000
2
黄芪甲甙
100
3
黄芪多糖
150
4
饲料添加剂
5500
5
优良种子
600
经济数据
1
总投资
万元
60000
2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50000
3
固定资产投资方向税
万元
0
4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5
流动资金
万元
10000
6
资金筹措
万元
60000
其中:申请专项扶持资金
万元
6000
流动资金借款
万元
10000
资本金
万元
44000
资本金比例
%
83.02%
7
年平均销售收入
万元
101238
8
年平均销售税金及附加
万元
204
9
年平均总成本费用
万元
85113
10
年平均利润总额
万元
15921
11
年平均所得税
万元
3980
12
年平均税后利润
万元
11941
13
年平均增值税
万元
2040
财务评价指标
1
投资利润率
%
26.54%
2
投资利税率
%
30.28%
3
资本金净利润率
%
27.14%
4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
%
28.58%
5
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
4.98
6
全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
%
22.55%
7
全部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
5.73
8
自有资金内部收益率
%
28.54%
9
借款偿还期(建设期起)
12.00
10
盈亏平衡点(生产能力利用率)
%
43.41%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项目区位于山西省东北部。地理坐标在东经113°09′—113°58′,北纬38°58′—35°53′之间。东西长68公里,南北宽34.8公里,总土地面积2382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1.5%,农业自然条件尚为优良,为北芪、台党、甘草等道地中药材最适宜传统产区。
项目区东、北、南三面高山环绕,并覆盖着大片森林。地势由东北向西南逐渐倾斜。北部为山脉,中部为河谷地,全区平川区面积285.3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的11.98%;丘陵区面积462.42平方公里,占19.4%,土石山区面积1634.28平方公里,占68.6%。
该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平川区冬长夏短,山区则冬长无夏,春秋相连。全县冬寒雪少,春旱多风,夏季多雨,秋季晴爽。区境地形复杂,气候多样,全区年平均气温5.4至9.8℃之间。温暖的河谷区平均气温7—10℃;较暖区中西部平川区,平均气温6—8℃;冷凉区年平均气温0℃以下;其余平川丘陵区4—7℃,浅山区 0—4℃。全区的无霜期随海拔的增高而减少,平均在5月15日至9月25日,共134天。区内多年平均降水量较低,且时间分布和地理分布不均匀。南部山区年平均降水量500—1000毫米,恒山部分山区500毫米左右,平川区中东部最少,在400毫米以下,丘陵区在400—500毫米之间。一般是随海拔高度的增高而增加。降雨时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区内光照充足,太阳辐射总量为144.3千卡/厘米2。
全区辖10乡2镇,401个村民委员会,总人口24.48万人,农业人口21.70万人。截至2003年底,全区耕地总面积47217公顷,按总人口平均人均2.9亩。农作物播种面积32380公顷,黄芪播种面积4万亩。历史上是我国北芪的主产区之一,所产北芪质优道地,名扬中外。长期以来黄芪是全区农业经济中最主要的经济作物,是农民收入的主要产业之一。
2.1.2  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恒山黄芪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4年,注册资金50万元,企业性质为股份制民营企业,是本地的中药材龙头企业。主要经营范围包括黄芪、党参、甘草等中药材的种植、加工和购销。主要加工产品有黄芪饮片、黄芪酒、黄芪茶等。公司位于繁峙县繁城镇,占地面积33300平方米。其中办公大楼600平方米,加工车间面积1300平方米,锅炉房200平方米,车库400平方米。公司拥有各类机械设备46台(套),其中符合GMP标准生产设备12台(套),辅助设备1套,办公设备33台(套)。公司实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下设办公室、财务室、技术部、生产部、基地部、供销部等6个职能部门。公司拥有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70人。其中管理人员10人,技术人员10人,生产人员50人。公司聘请山西省中医药研究所、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山西中医学院等有关单位的专家作为公司的技术支撑。2009年9月,公司专家团应邀出席了第三届中国科学家论坛大会并被录入《中国科学家论坛专刊》。
2.1.3项目国内外基本情况
中草药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各族人民用来防病治病的主要药物,对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及发展壮大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虽然世界上较为知名的传统医药体系有四个,即中国、埃及、罗马和印度,但随着历史的变迁,唯独中医药体系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一花独秀,闻名全球,并且越来越成为世界药坛上的一盏耀眼的明灯。当今世界,不仅13亿中国人及大量华裔应用中医药,而且包括亚洲许多国家和欧美发达国家也都不约而同地把希望的目光投向中国的传统医药。因此,中医药冲出世界,担当医学主流,已经是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了。
诚然,西药在世界近代医学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不可否认,西药产生的毒副作用很大,且许多西药治标不治本。随着世界人民“回归自然”热潮的兴起,人类追求绿色健康的呼声日高,天然植物药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宠爱。因此,世界各国对天然药物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从世界药品销售总量的市场走势分析,就完全可以说明这一点。近年来全球植物药销售总量正在逐年加大。据报道,1996年全世界草药市场销售总值高达160亿美元(不含中国市场),并预测未来正以每年15%以上的速度迅速增长。据统计1999年亚洲植物药销售总额为45亿美元,欧洲65亿美元,美国为43亿美元。再加上其他国家和地区,全球交易量约为300亿美元左右。印度Exim银行最近发表的医药分析报告认为全球天然药物每年的贸易额远不止这个数,已高达600亿美元,并指出天然药物的原料供应商主要为中国、印度和巴西。据Freedonia Group公司估计天然药物的市场需求将每年按13%的速度增长。尤其亚洲、欧洲和美国三大区域发展势头迅猛,业内专家认为,西方国家对天然药物需求量的增大,是带动天然药物市场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中国是中医药的故乡,中药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今天世界中医药热的兴起,为中国中医药的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契机。然而在今天世界中药市场交易中,我国的中药出口额只占国际天然植物药市场的5%,而且主要是中草药原料为主,这与我国是中草药原产国、中草药大国的地位极不相称。尤其是我国的中药出口主要是以牺牲自然生态环境为代价,乱采乱挖自然野生中草药资源,对中药资源造成毁灭性的破坏。可见保护生态、发展科学中药材种植业业刻不容缓。
另一方面,在中医药不断被世界上其他国家认可后,尤其发达国家,发展速度迅猛,中国中药生药生产将面临严峻的挑战。例如,今天世界上50强制药企业已有30多家在我国注册了分支机构,发展势头不可低估。日本、韩国已抢占国际中草药市场份额90%左右,令人发怵;银杏原产我国,占全球产量70%以上,但德国斯瓦普公司从我国大量进口银杏叶,生产EGB761,年销售额达60亿美元,使中国十分尴尬。今天,中国中药产业如不大抓快上,将会落在世界后头。
2.1.4  项目前期准备工作
几年来,公司为了把这一优势资源得以进一步开发,把黄芪项目做大做强,做出了不懈的努力。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建立了GMP种植示范基地800亩。对土壤、水质、大气等生态因子进行严格监控,所用肥料、农药均为绿色化,种植技术规范化、标准化。所产黄芪达到优质高产,绿色标准。通过示范带动1000余户农户种植黄芪4万亩,2009年户均增收900元。公司资产总额941.27万元,实现销售收入252. 66万元,经济效益非常可观。并且2009年公司建立优质苗木基地800亩,为今后恒山黄芪生产大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在产品开发方面也有一定的进展和突破,近年来公司开发的黄芪酒、黄芪茶,供不应求,经济效益很高。公司的这些努力,为承担和完成本项目具备了能力和条件。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 是落实2010年一号文件,“增收惠民”的需要
国家连续七年发布一号文件,显现出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问题的高度重视。明确提出:要千方百计,提高农业、农民的收入,把“增收惠民”放在突出位置。增收从何入手?关键何在﹖我们认为:首先应抓住发展县域经济这个龙头。从中国经济的阶段性视角看,新世纪新阶段县域经济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阶段性的必然选择,区域经济是以区域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城镇为中心,乡镇为纽带,广大农村为腹地,城乡一体,工农共进,由各种经济成分和不同产业构成的区域经济。区域经济是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单元,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既是城镇经济与农村经济的结合部,又是工业经济与农业经济的交汇点。加快搞好县域经济的发展,利于统筹城乡发展、缩小城乡差别;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利于统筹经济社会发展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利于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搞活;利于最终解决困扰我们的“三农”问题;利于更快更好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实现。
发展区域经济,就要紧抓特色不放。我们认为:特色是区域经济的主攻方向,从竞争的态势看,特色就是竞争力,特色就是生命力,特色就是经济发展的原动力。鉴于本区的历史优势、民众经验,抓住了黄芪的大面积种植和深加工,就抓住了地区农业发展的特色经济。本区是优质黄芪的原产地,有着生产优质黄芪的独特自然条件,所产黄芪,质优量大,化学成份协调,是全世界最优质黄芪,长期以来被国人称为地道黄芪——恒山黄芪。因此,我们应该发挥这一传统优势,加以培植,大力进行“恒山黄芪”产业化开发,打造一流的世界级黄芪生产基地,不仅非常必要,而且非常切实。
2.2.2是落实《纲要》,发展中药产业、中药农业的需要
中医药作为民族文化的传统瑰宝,为我们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受到国人的普遍信任,有着广泛的民众基础和巨大市场潜力。2007年1月11日我国十六个部委以国科发社字〔2007〕77号文件发出《中医药创新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中药产业。发展中药农业,提高农民收入,扶助贫困地区,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发展绿色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促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这为我们指明了方向,是跨世纪发展的难得机遇。
中药产业一直以来都是我国的传统优势产业,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中药以其产量多、分布广、毒副作用小等优势占据着我国医药产业的半壁江山,我国的中药产业迎来了希望的曙光,国家扶持政策为我国中药产业的发展带来新机遇。
2009年在国际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药产业不受冲击。中投顾问行业研究中心公布:仅从上半年已经发布的医药类经济数据来看,整个中药行业,包括中成药及中药饮片等子行业的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的增长都超过行业平均水平,中药产业在国家政策的支持以及资金的倾斜下仍然稳步发展。郭凡礼研究员指出:上半年,中成药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4%,净利润增长44%;中药饮片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5%,净利润增长73%;医药商业子行业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8%,净利润增长34%,整个行业运行良好!
2009年我国中药出口冲破金融危机影响,逆势增速,首次突破14亿美元!
就国内中药产业的组织结构来看,在可预见的时段内,将会出现大规模的兼并重组、收购、强强联合、强势参股或控股经营等现象,使优势更为突出、发展更具力量。
应当看到的是:我国的中药产业必然融入国际化的大产业中去。它不仅是中药要走向世界,更为现实的是国外的“汉方药”、植物药将大步进入世界和我国市场。美国FDA已批准近200余种新中药进入临床研究阶段,其中有50%以上来自美国内部,我国申请被批准的仅有5项。可以预料,这些新中药一旦上市,对我国国内国外的中药市场将是一个值得关注的冲击。这一发展趋势,同样给了我们压力和动力,我们必须具有紧迫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大做强去发展它。
中药农业是中药产业的基础,中药产业发展的辉煌成就,使我们进一步坚定了发展黄芪种植的信心,决心把黄芪种植业推向更高新境界。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落实《纲要》规划的宏伟蓝图。
2.2.3  项目建设有利于生态改善
本区有着独特的自然地理条件和丰富的生物资源条件。据调查,全区境内野生中药材种类多达450余种,自古以来是山西、河北、内蒙、陕西、天津、安徽、广州等省(市、区)中药材市场的一个重要的生产基地县。尤其是该区生产的“恒山黄芪”(又称北芪),是道地中药材,品质优良,驰名中外。但长期以来,当地农民乱采滥挖,一方面导致土壤、植被破坏,另一方面大量破坏中药材资源。更为严重的是全区的矿产资源金、铁、硫、铜、镍、铝等。过多的短期行为,致使没有长期与短期合理计划,一哄而上,盲目无序开采。致使水土流失严重、植被被破坏、尘土飞沙四起,使原来就比较脆弱的生态环境,几乎陷入被破坏殆尽的境地。我们必须改变这种破坏环境,掠夺资源的落后面貌,尽快以科学规范的黄芪种植、生产知识武装当地药农,起到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恢复和保护资源,同时得到丰厚回报。因此在“北芪”原产地繁峙大力建设优质黄芪生产基地是十分必要的。
2.2.4晋东北是黄芪的天然适生地,具有悠久种植历史
晋东北是黄芪的天然适生地,种植黄芪具有悠久历史。据清.道光年间的《县志》记载,那时已种植黄芪,至今最少有200多年。晋东北黄芪驰名中外,国家工程院院士肖培根主编的《药用动植物种养加工技术》巨著在黄芪的介绍中,晋东北黄芪以有效成分含量高、限制成分含量低而名列前茅,且量大质优,销全国并出口。现在主要出口东南亚,如果种植30万亩黄芪,年产黄芪 5万吨,能供给需要黄芪的许多国家,扩大恒山黄芪,在国际市场的半径。
2.2.5中药产业发展面临难得新机遇
(1)新医改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2009年新医改中明确指出,3年内,我国将投入8500亿元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等五项医改重点工作,这些都表明了中央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老百姓切身利益问题的决心,也反映出深化医改对当前保持经济平稳发展的重要性。未来几年,我国的医药市场将继续扩容、国家基本药物将会作为制度推行、中医药事业扶持力度将继续加大、而创新将继续成为行业发展的主题。
(2)国家政策倾斜为中药产业带来的机遇:
国务院最近发布的各项中药产业支持政策都提出了要坚持中西医并重的方针,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并扶持有条件的中医药企业、医疗机构、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开展对外交流合作,将中医药推向世界。它不但表明政府将逐步增加对中医药产业的投入,扶植中药产业的建设,还从根本上保护中药企业的发展,有利于整个中药产业水平的提升。随着新医改的持续推进,国家相继出台的这些政策对中药的发展有很大的好处,也将对中药产业业带来利好影响。
(3)我国推行的中医“治未病”工程,为中药产业带来新机遇:
注重提前预防,是一种积极的健康观。我国建立“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不仅有利于推动医学模式的转变,还可以扩大中药服务的领域,促进中药产业的健康发展。“医治未病之病”是中国传统中医的理论核心,新医改方案重视中药的作用和地位,并在医药务体系的建设方面提出要积极推广中药“治未病”。到2010年,中国将初步形成具有中医特色、形式多样及服务规范的“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框架。新医改方案中提出促使卫生服务对等化,并充分发挥中药的作用,这说明政府将国民健康的重点放在病前的控制而非病后的治疗。我国传统的中药在养生保健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随着人们保健意识的增强及新医改的促进作用,人们会越来越多的选择中药产品,这为中药行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机遇。
(4)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带来新机遇:
“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这是国务院日前通过的《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的两大亮点。《意见》指出,积极促进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发展,形成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方式多样化的办医格局。鼓励有资质的中医专业技术人员特别是名老中医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符合条件的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同时,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将制定中药产业发展优惠政策此外,《意见》提出,要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加强对中药资源的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合理调控、依法监管中药原材料出口。同时,加强中药产业发展的统筹规划,制定有利于中药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组织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加大支持力度。《意见》还提出,鼓励中药企业优势资源整合,建设现代中药产业制造基地、物流基地,打造一批知名中药生产、流通企业。
(5)新版《医保目录》(2009、11、30)、新《药典》为中药产业带来新机遇:
2009年8月份国家发布了基本药物目录,其中中药品种有102种,占了整个目录的三分之一,中药饮片也首次进入,对中药企业来说是一次较大的发展机遇。而此次新医保目录中成药品种又增加近20%,说明了中药企业将再次受益于新版医保目录,迎来又一个发展高峰。新编制完成的2010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将中药饮片的标准由13个增至355个,这一切都表明了国家对中药饮片给予了高度重视,中药饮片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6)疑难病、新发病为中药带来新机遇 :
中药作为天然植物药的代表,应该有良好的行业成长性。中医药在全球的地位也在发生着悄悄地但却是深刻的变化,从民间的认同发展到官方的认可,全球已进入对传统药和植物药立法管理的时代。中医药已发展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国际上形成的“中医热”“中药热”,随着新发生疾病的出现,受到世界各地前所没有的重视。运用中药防治艾滋病与国外达成的合作,取得良好进展。2003年是防治“非典”的主药,后是防治“禽流感”的良品,现在又成为防治“H1N1”的首选。预计今后仍是防治各种疑难病,新发病的先锋。中药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向世人证明了“有效性、廉价性”,中药进入世界医药主流之势不可逆转,为今后发展带来天机。
(7)国家强有力的支持和有关期望:
2001年党参、黄芪、柴胡、远志、款冬花五种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国家种植基地品种。
2009年8月我省又被科技部认定为国家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为发展我省中药产业走上快车道创造了坚实条件,为我省“转型发展”、大力进行产业结构调整,提供了广阔空间。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药室钱忠直主任建议:“山西应制定道地药材的药品标准,争夺中药材的话语权,因为山西具备这样的优势。山西各级政府应将制定道地药材标准作为战略来抓,要保住自己的优势。资源有限、老药无价’山西切不可再等下去了,把老祖宗留下的资源充分盘活,这是山西发展中药产业的最优增值点”。国家科技部社会发展司副司长杨哲指出:“从已经认定为中药现代化产业基地的省份看,领导越重视,部门间合作越协调的省份,中药产业就搞得好。山西要加强基地建设,就需要领导给予更多关注,是部门间通过合作,将山西的中药产业做大做强。”我们认为这些话,说的非常衷恳、朴实、亲切,给予了殷切期望。我们没有理由不去通过努力把这一利国惠民好事做大做强。
第三章  市场分析
3.1  国际市场分析
今天,随着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和经济的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就越来越追求健康长寿。这样,人们的注意力和首要任务是如何做好自身保健和有效的防病工作。由于长期以来人们注意到化学合成药有巨大毒副作用,就不得不寻求医学疗效好,副作用小的替代药品——绿色生态医药产品。于是这种愿望,使人们兴起了“崇尚自然,返璞归真”的新潮流。这种潮流与中医药防病治病方法不谋而合。从而为中草药产品的迅速发展提供了前年未有的国际大舞台。因此近年来中药产业在国际医药行业中发展很快,德国、中国和印度都有悠久的草药使用历史,法国和德国有40%的草药产品在全球销售。草药正为越来越多的患者所认同,其作为替代疗法已经为WHO、美国和欧洲的药品管理部门认可。中药产业在各国政府的关照和推动下,促进了全球中药市场的发展。中草药在全球市场销售有了很大的增长。2004年,我国政府对中医药产业开发加以重视,政府出台的一系列加快中药现代化、促进产业升级的倾斜性政策,推进中药农业、产业化步伐迅速加快。
如美国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9%左右的疾病西医无法治疗,有20%左右的人因服西药出现毒副作用而停药,有不少外国人改服中药,他们认为通过以天然植物为原料的中药进行保健是安全的。世界性的中医药热已渐成气候,世界范围的中草药市场也在迅速增长。近年来,欧盟植物药市场发展快于化学药,美国市场每年亦以高于20%的速度递增。世界卫生组织评价“中医药是世界传统医药的榜样”,并向各国郑重推荐。据资料显示,全球植物药市场份额每年已达500亿美元。国际上中草药市场的年销售额已超过160亿美元,并仍在以每年15%的速度增长。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具备众多的先天优势和广阔的消费市场。由于我国中药材质量好,药效奇特,国外商家一致看好,出口品种达100多个,出口量逐渐呈现强劲的势头,很少出现质量问题。目前中药材出口美、日、韩、德、法、意等95个国家和地区,日、韩是主要市场。以天津口岸为例,2000年出口中药材46780吨,货物总值约3363万美元。
今后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中草药的新品种和新疗效不断被人们发现。特别是随着我国与WTO各成员国之间的贸易、我国与东盟已实现的自由贸易,信息交流将增强,关税减少或无关税,国内外市场趋于一体化,会有更多的国外商家、病患者了解中医药,对中药材的需求将会明显增强,因此积极应对国际市场对中药材的品质要求和对中成药的壁垒障碍,中药材的出口前景广阔。
3.2  国内市场分析
黄芪是我国盛名的大宗传统中药材,也是当前中药临床处方和中成药中用量最大的中药之一。在我国使用频率最高、用量最大的60个品种中,我省有6种而黄芪名列第一位。以黄芪为原料生产的各种中药剂型品种已达200种以上。全国年需要量1000多万公斤,出口150多万公斤,随着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需求量将逐年不断增加。
我国中药产业近年来保持持续高速增长,2004年全国中成药生产企业达1020家,总产值达3349亿元,所需药材原料数量巨大,另外,中药材还是我国传统大宗出口产品。但真正高品质的“绿色”中药材并未形成规模,远不能适应中成药产业发展和国际市场的需要。因此,黄芪、甘草、台党参等优质名牌中药产品国内市场也前景广大。
3.3  产品营销策略
3.3.1树立企业形象
良好的企业形象,在市场营销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可以为企业开拓市场,打开销路,树立品牌。本企业要始终将公众和消费者的健康利益放在第一位,以质量、绿色、服务、诚信和不断求实创新的精神赢得客户。
3.3.2扩大国际市场
加深与香港、新加波等老客户的联系,巩固现有渠道,扩大新的市场。
3.3.3搞好系列系列产品开发
在目前已有产品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开发黄芪系列化产品,以满足不同消费者需求,扩大市场份额。
3.3.4注重包装
方便消费者服用是对本项目产品包装的基本要求。包装以既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又有现代气息为基调,可设计出各种规模的礼品包装、精品包装和普通包装等不同包装档次,以吸引消费者。
3.3.5挖掘黄芪文化
挖掘黄芪文化,将历史故事、黄芪传说、历代应用、配方组合、现代研究、名人轶事等广为宣传,打造恒山黄芪品牌。
3.3.6申请原产地保护
积极收集有关资料,申请原产地保护。扩大影响,以质量占领市场。
3.3.7拓宽销售渠道
(1)加强广告宣传。利用电视、报纸等新闻媒体,精心策划广告宣传,树立企业品牌形象,提高产品知名度和群众认知度。
(2)建立销售网点及代销处。和城市药店超市、代销点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公司根据定销量按时送货。
(3)建立销售网络信息系统。利用现代电脑联网技术,进行网上联系,然后寄赠样品,待对方认可后,进行网上销售(网上结算,运货方式在网上协商)
第四章  项目场址选择与建设条件
4.1  种植基地规划
本项目规划黄芪种植面积30万亩,甘草5万亩,台党参5万亩,种植范围包括周庄、李庄、山寺、文家沟、北家岭、小庄、义寨、松家庄、等二十多个村庄。
4.2  加工基地选址
黄芪加工基地选址在城西村,无铁、煤等污染性生产加工企业,无污染源。总面积18平方公里,我们只用150亩建厂,即可满足全县黄芪生产加工的需求。
4.3  项目建设条件
4.3.1  自然条件
项目区地处温带大陆性气候区,地形复杂,气候多样,总体上讲气候凉爽,适合黄芪、甘草、党参等中药材生长。尤其是北、东、南广大浅丘陵山区,山大坡广,土壤肥沃,覆盖着大片森林。宜林宜药面积大,且浅丘陵山区降水量较高,平均400—500mm,平均日照时数1588.3小时,能够满足黄芪生长的需要。黄芪喜凉爽气候,耐旱耐寒,怕热怕涝,本区的农业自然条件正好是生产优质黄芪的最理想条件,因此被确定为中国优质黄芪最适应生产区。本区广大地区都可以大规模种植。该县从古到今就是一个重要的中药材生产基地。尤其是黄芪,生产历史长,产量大质量优,被世人称为久负盛名“恒山黄芪”(又称北芪)。长期以来被世人称为地道中药材,品质优良,驰名中外。
4.3.2  社会经济条件
(1)区位优势
项目区地处山西东北部,矿产资源丰富,经济较为发达。本区中部平川区地肥水美,水资源丰富,为工农业生产提供了水源保证。加工基地地势平坦,生态环境优美,是建厂的理想地方。
(2)交通优势
本区的交通优势较为明显,境内有京原铁路,主要公路有京原线,108国道等。
(3)政府支持
近年来项目区县政府对发展农业产业化极度重视和大力扶持,尤其是对本区传统产业中药农业产业化发展更加重视。各级政府对黄芪开发项目的立项、实施等工作,十分支持。在项目的指导思想、经营原则、总体设想、运行机制、开拓市场等方面,都给予充分的支持和具体指导,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为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了极好的软环境。
(4)群众种药积极性大
上文已述,历史上本区就是一个盛产黄芪的地方。群众有丰富的种植经验和种植积极性。长期以来黄芪是本区农业经济中的一项重要的经济作物。许多农民靠种植黄芪发财致富。这些为全区黄芪规模化生产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技术优势明显
公司在原有科技队伍的基础上,聘请了山西省中医药研究院专、山西省农科院药用植物研究专家、山西省医药保健品进出口公司中药材科等专家组成专家组,作为公司的技术支撑,为项目的实施提供技术保证。
4.3.3  厂区建设条件
(1)厂区地质条件
厂区地质条件条件较好,地震列度7度。
(2)水电供应条件
厂区内新打水井1眼,出水量50T/h,能满足项目用水需求。电力充裕,设施配套齐全。
(3)交通、通讯条件
厂址距市区2公里,距108国道500米,距火车站 3 公里,交通方便,通讯设备齐全。
第五章  项目建设内容及生产方案
5.1 项目建设内容
5.1.1  种植基地建设内容
农业种植,土壤是基础、水利是命脉。要想建设好种植基地,首先必须按照GAP规范的要求,整理土地、建设水利、修通山地的基本交通条件。40万亩的大范围又是山地,这就需要一定的挖掘、平整的机械设施和进行的硬化物质。因此,农田基本建设占有相当大比重,需要较大投资。
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内容包括黄芪、台党参和甘草种植。其中北芪30万亩;台党参5万亩;甘草5万亩。建设GAP种植示范园区5000亩;中药材苗木快繁基地3000亩。
5.1.2加工基地建设内容
中药材深加工基地建设内容包括土建工程总面积89500平方米。其中:生产车间1.5万平方米;原料库3万平方米;成品库2万平方米;晒场6000平方米;化验室1500平方米;综合科研楼5800平米,高低压配电室、锅炉房等辅助设施500平方米;综合办公楼5000平方米,食堂1000平方米,浴室500平方米,职工宿舍3200平方米等,公用设施1000平方米。
5.2  项目建设方案
5.2.1  种植生产方案
本项目计划年种植优质黄芪30万亩,年产优质三等以上干黄芪5万吨;台党参5万亩,年产干台党参1.2万吨,甘草5万亩,年产优质甘草2万吨。
5.2.2  黄芪加工产品方案
项目实施后,恒山黄芪有限公司年加工干黄芪5万吨。其中出口规格黄芪药材(包括直片)2万吨,黄芪皂甙100吨,黄芪多糖150吨,提供黄芪系列产品及黄芪饲料添加剂1550吨。优质台党1.2万吨,优质干草2万吨。因黄芪需提取分离,故黄芪加工生产方案详见附表1。
5.3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及加工工艺流程
5.3.1  中药材GAP种植园区技术方案及生产流程
中药材示范园区严格按GAP种植技术体系生产流程操作。技术方案为:
采用现代化中药材种植管理技术和现代化栽培技术对园区进行栽培管理。品种以膜荚黄芪为主;种植密度45000—48000 株/亩。配方施肥、模式化栽培、标准化加工。示范园区为了加强现代化管理,配备人工智能专家系统,对园区进行全新的现代化人工智能化模式管理。见下图。
图5-1  中药材种植技术方案及操作规程
人工智能专家系统智能化模式化管理
基源鉴定
选地整理地
田间管理
病虫害防治
精 细
加 工
5.3.2  辐射区中药材种植技术体系及操作规程
辐射区中药材种植技术体系基本参照GAP示范园区的技术路线执行。由于全县区域种植面积大,涉及范围广,种植农户多,需要大量严格按照GAP培训。许多山庄窝铺达不到人工智能专家系统管理水平,根据各地实际情况由公司派专职技术人员进行指导,但必须严格按照GAP规范生产。为了广大农户应用方便,制定中药材生产技术操作规范,免费下发。列表5—1。
表5—1     项目区中药材标准化种植操作规程一览表
序号
项  目
操  作  规  程
1
基源鉴定
2
选地整地
选择土层深厚疏松、沙质壤土地,阳光充足地块。亩施农家基肥3吨,深耕35公分以上,建立排灌系统。
3
繁  殖
3.1
种子处理
温水浸泡:80℃水中浸泡3—5分钟;机械处理:采用碾米机研磨,催芽两天播种。
3.2
直  播
可以春播和夏播,15天出苗。
4
田间管理
4.1
浇灌与排涝
苗期保证水分,出苗后降低水分,遇有洪涝及时排水。
4.2
中耕定苗
苗高达10—15cm时,要进行一次中耕。如有缺苗应带土补植。
4.3
追肥
从第二年起每年都要在垄间开沟追施肥料两次。
5
病虫害防治
5.1
白粉病
发病前,每15天喷一次0.2—0.3波美度石硫合剂,连喷2—3次。
5.2
蚜虫
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不与其他豆科作物轮作。
5.3
黄芪蛀茎虫
发生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
5.4
黄芪食心虫
开花初期用40%氧化乐果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每隔一周一次,连续3次。
6
采收加工
播种后4—5年收获。也可2—3年收获。时间过长黑心、腐松。收获时间为秋季封冻前。
6.1
加工方法
切下根头(根茎)晒干,剪去侧根和须根,扎小捆。
6.2
干黄芪标准
圆柱形、单条、去疙瘩和喇叭头,表面灰棕色或淡褐色。
5.3.3  黄芪加工工艺流程
(1)黄芪黄酮和黄芪多糖生产工艺流程
黄芪 → 破碎 → 入罐 → 提取 → 分离 → 包装 → 入库 → 残渣处理
(2)黄芪饲料添加剂生产工艺流程
粉碎 → 配料 → 混合 → 分装 → 外包装
5.3.4  加工生产设备选型
黄芪的加工生产设备,包括了从前的饮片生产、炮制,中草药有效成分提取、分离,中药提取物的生产线及现代化检测手段等一系列公用设备和专用设备。比较复杂,品种较多。我们请山西省医药规划设计院给以提供了名录。
第六章 环境保护及节能
6.1  主要污染源及污染物
本项目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为:
(1)废水:主要为清洗黄芪污水和生活废水。
(2)粉尘:少量锅炉产生的粉尘。
(3)废渣:药渣、炉渣。
6.2  治理措施
废水主要是生活废水和清洗黄芪的废水,无公害,日排放量仅为24立方米,厂内净化循环利用。
炉渣在固定场所采取洒水湿润密闭存放,适当粉碎用于栽培基质土的利用。
6.3  治理采用标准
6.3.1《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8978—88
6.3.2《农田灌溉水质标准》GB5048—85
6.4  节能
本项目所消耗的一次能源主要是太阳能、辅助用锅炉,二次能源主要有水、电等。
经测算本项目建成后,总能耗9115吨标准煤,能源消耗估算见表6-1。
表6-1  能源消耗估算表
序号
名称
单位
年耗量
折算系数
折算标准煤(kg/G)
能耗比例(%)
1
T
42500
0.11kg标煤/T
4675
0.03
2
Kwh
5760000
0.4kg标煤/Kwh
2304000
16.11
3
kg
16800000
0.714kg标煤/kg
11995200
83.86
合计
14303875
项目设计时主要考虑的节能措施包括:一是各类设备选择国家推荐的节能设备;二是加强对职工的宣传教育,增强职工的节能意识。
第七章  项目组织管理
7.1  项目组织管理
项目组织管理本着规范管理,落实责任的原则,严格实施各种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项目由县级行政分管领导协助争取项目的立项、项目资金争取及合理使用,并负责对本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监督管理、竣工验收等。项目负责人,对本项目申报、立项、资金争取、建设实施、资金使用及建成后的运行管理等总负责。
7.2  项目工程建设管理
目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的管理办法,实行招投标、工程监理制及竣工验收制度。工程建设要坚持先勘察、后设计、再施工的原则,严禁边勘察、边设计、边施工。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仪器、设备、材料的采购要依法实行招标,同时要依法订立合同,明确质量要求,履约担保和违约责任。建设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审批文件,不得擅制变更建设地点、建设性质、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建设标准等。项目建成后,由省级主管部门、当地城建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对项目进行验收。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7.3  项目财务管理
项目建设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基本建设项目资金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财务管理的规定。建设资金必须按规定转账管理,专款专用。严格按照《会计法》和《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规定,指定专人负责基本建设财务会计工作,规范会计行为,严禁白条入账,严禁以虚假的经济业务事项或资料进行会计核算。项目区政府有关部门要加强对资金使用的检查和监督,同时接受上级有关部门的检查。
7.4  项目资产管理
项目建成后,所形成的固定资产全部属于项目建设单位所有,项目建设单位对所形成的固定资产负责保值与增值,并登记造册,专人管理,订立管护、使用管理办法,同时自觉接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财政部门和审计部门的业务指导和监督检查。
7.5  招投标管理
本项目仪器设备购置均进行招标。大型仪器设备按照国家部有关规定进行招标,小型仪器由承担单位自行招标。项目仪器设备均采用公开招标的方式进行招标和采购。
7.6  项目运行管理
项目建成后拟按照公司+农户模式,实行黄芪产业化经营。公司与农户签定协议,并形成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机制。公司负责基地农户的选择,负责为农户提供黄芪种子,提供技术服务,负责回收农户的产品,并制定保护价。当市场价高于保护价时,按市场价收购,当市场价低于保护价时,按保护价收购,以保证农户的利益。
农户必须按协议要求种植黄芪,并保质保量地将黄芪出售给公司,以保证公司的利益。
第八章 建设工期及进度
本项目建设期3年。初步设计3个月,施工设计6个月、土建施工及基地建设24 个月,在土建工程主体基本建成时,交叉进行设备招标、采购及安装12个月,人员培训5个月。 见表8-1.
表8—1    项目建设实施进度表
序号
项目
第一年
第二年
第三年
1
2
3
4
1
2
3
4
1
2
3
4
1
种植基地
——
——
——
——
——
——
——
——
——
——
——
——
2
加工基地
2.1
初步设计
——
——
2.2
施工图设计
——
——
2.3
土建施工
____
____
__________ ____
____
____
_____
_____
——
2.4
设备安装
——
____
______________
2.5
试车投产
____
_____
第九章 组织机构、劳动定员及训
9.1  组织机构设置
项目实施后,公司管理机构根据生产需要组织机构下设:基地部、供销部、技术部、生产部、财务室、办公室。负责对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
9.2  人力资源配置
9.2.1  人力资源配置的依据
(1)国家有关的劳动法律、法规及规章。
(2)项目建设规模。
(3)生产运营复杂程度与自动化水平。
(4)人员素质。
(5)组织机构设置与生产管理制度。
(6)国内同类企业的情况。
9.2.2  人力资源配置方法
本项目按岗位计算定员,按组织机构职责范围,业务分工计算管理人员的人数。
9.2.3  人力资源配置
根据配置依据和配置方法,本项目建成后企业劳动定员为636人,其中管理人员87人,辅助人员36人,生产工人513人,企业定员及人员构成见表9—1。
表9—1    企业劳动定员编制表
序号
部门或岗位
人员编制
备注
1
管理人员
87
1.1
经理
1
1.2
副经理
3
1.3
财务室
6
1.4
办公室
6
1.5
基地部
16
1.6
技术部
10
1.7
供销部
15
1.8
生产部
30
2
辅助部门
36
2.1
库房
10
2.2
食堂
10
2.3
电工
6
2.4
其他
10
3
生产部门
513
合计
636
9.3  人员来源及培训
项目实施后需各类人员,总人员636人。企业现有人员70人,需新增566人。其中新增管理人员、生产技术人员从专业院校招聘具有大专以上学历的专业技术人才,生产人员及辅助生产人员从职业技校或社会招聘具有高中以上文化程度和敬业精神强的青年职工。
拟在投产前聘请有关专家及技术人员到企业进行培训,主要培训黄芪生产技术,黄芪加工操作规程,掌握质量标准及检验程序。上岗前对全体人员进行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有关组织管理,参照前章规定。
第十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10.1  固定资产投资估算
10.1.1 编制说明
该项目固定资产投资包括加工生产项目、苗圃建设项目、农田水利工程、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生活福利设施、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工器具购置等,建筑工程费、设备购置安装费以及其它工程费用分别进行估算。
10.1.2 估算依据
(1)国家计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与参数》;
(2)国家现行税收、财会制度规范;
(3)设备购置安装费用按厂方报价附加5%估算,建筑工程费用按当地现行市场价格估算,各项建设内容所需用工投入按当地劳动力报酬标准计入投资;
(4)项目基本预备费记取比例为8.0%;
(5)项目建设期2年,项目计算期12年。
10.1.3 估算结果
(1)设备购置费8325.0万元,其中加工生产设备3800.0万元,公用工程配套设备400.0万元,生活办公及福利等125.0万元,生产基地配套设备4000.0万元;工器具购置费46.0万元,共计8371.0万元。
(2)估算建筑工程投资30615.0万元,包括主要加工生产车间与设施4490.0万元,育苗基地建设1235.0万元,公用工程1200.0万元,办公生活福利设施2690.0万元,GAP生产示范基地建设1000.0万元,生产基地建设工程20000.0万元。
(3)项目所需其它工程费用7310.0万元,其中加工生产车间建设需征用土地150亩,按当地土地征用补偿标准26.0万元/亩计算需3900.0万元;前期工作、勘察设计与规划、工程监理等待摊投资300.0万元;生产基地组织协调费800.0万元,技术转让与协作开发费410.0万元,其它无形资产投入060.0万元;递延资产1300.0万元,包括生产职工与农民培训费500.0万元、建设单位管理费800.0万元。
(4)估算项目基本预备费3704.0万元。
估算项目固定资产总投资50000.0万元,详见附表1:固定资产投资估算表。
10.2  流动资金
该项目流动资金采用详细法进行估算,主要原辅材料库存以保证生产所需确定,在成品、产成品等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估算正常生产年份需使用流动资金10000.0万元。
10.3 其它费用
本项目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为零税率;
本项目不使用固定资产投资借款,建设期利息0万元。
10.4 投资总额及资金筹措
10.4.1投资总额
估算项目总投资60000.0万元。
10.4.2资金筹措
本项目所需资金拟通过3个渠道筹措:固定资产投资使用专项扶持资金6000.0万元,企业自筹并通过社会融资解决固定资产投资44000.0万元,申请银行贷款解决流动资金10000.0万元。详见附表3:投资使用计划及资金筹措表。
第十一章  效益分析
11.1  总成本费用估算
11.1.1 成本费用估算依据和说明
(1)外购原辅材料、燃料、动力均为到厂价。
项目正常生产年份干黄芪协议收购量23500吨,包括运费单价按26000元/吨计算,年费用61100.0万元;其它加工原料年用量4000吨,含运费单价6000元/吨,年费用2400.0万元;包装材料年用量1500立方米,含运费单价8000元/吨,年费用1200.0万元;饲料添加剂辅料年用量2500吨,单价3000元/吨,年费用750.0万元;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年用量50000吨,含运费并经加权平均单价为2000元/吨,年费用10000.0万元。估算正常生产年份年外购材料费75450.0万元,进项税6106.0万元。
该项目加工生产与生活用水12万吨,可由配套给水管网供给,水资源补偿费及排污费按2.0元/吨估算,估算年费用24.0万元;年用电800万度,单价为0.70元/度,年费用560.0万元;项目生产及生活年燃煤8500吨,单价500元/吨,年费用425.0万元。估算燃料动力费总计1009.0万元。
(2)本项目经济服务年限为12年,固定资产中房屋建筑和设备机械残值率为4%,按直线法进行折旧。
(3)本项目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在计算期内完成摊销。
(4)本项目生产定员530人计算(临时用工、季节性用工按劳动量折算后按生产定员考虑),工资按1.2万元/人·年计算,管理人员20人,工资按1.5万元/人·年计算,技术人员50人,工资按1.8万元/人·年计算,福利按工资总额的14%计算,年费用总计862.0万元。
(5)本项目基地补贴与管理费按2344.0万元/年计。其它费用包括设备制造、管理和销售费用等,估算结果为5685.0万元。
11.1.2 总成本费用估算
以第五年为例:
年总成本费用=89319.0万元
年固定成本=12860.0万元
年可变成本=76459.0万元
年经营成本=85350.0万元
本项目总成本费用中可变成本所占比例较大,是决定成本费用高低的关键。
详见附表4: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12.2 财务评价
11.2.1 财务评价的依据和说明
(1)生产负荷
本项目拟订建设期2年,建设期结束当年(第二年)生产负荷30%,第三年生产负荷70%计算,第四年及以后生产负荷按100%计算。
(2)产品产量、价格及税金
本项目正常生产年份优质黄芪药材年产量20000吨,销售价格40000.0元/吨,年销售收入80000.0万元;黄芪甲甙年产量100吨,销售价格800000.0元/吨,年销售收入8000.0万元;黄芪多糖年产量150吨,销售价格600000.0元/吨,年销售收入9000.0万元;饲料添加剂年产量5500吨,销售价格6000元/吨,年销售收入3300.0万元;黄芪等中药材优质种子年产量600吨,加权平均销售价格100000元/吨,年销售收入6000.0万元,估算年销售收入106300.0万元,年销项税8248.0万元,增值税2143.0万元,销售税金及附加214.0万元。
详见附表5: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估算表。
(3)本项目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本项目以税后利润的10%提取盈余公积金,5%提取公益金。
11.2.2 主要报表分析
(1)财务现金流量表
通过全投资现金流量表可知:本项目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为28.58%,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为48893.0万元(I=12%);全投资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为22.55%,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为30023.0万元(I=12%),计算结果表明,项目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大于行业基准收益水平,在财务上是可以接受的。
(2)损益表
在项目计算期内正常生产年份利润总额16767.0万元,年所得税4192.0万元,计算期内累计税后利润为125378.0万元。表明项目具有较强的盈利能力。
(3)资产负债表
通过资产负债表可知:资产负债率在整个生产经营期逐步下降,流动比率、速动比率逐年增加,表明项目的净资产能够抵补负债。
11.2.3 财务评价的主要指标
(1)静态指标:
投资利润率=26.54%
投资利税率=30.28%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5.73年
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前)4.98年
(2)动态指标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前)=28.58%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前)=48893.0万元(I=12%)
全投资财务内部收益率(所得税后)=22.55%
全投资财务净现值(所得税后)=30023.0万元(I=12%)
11.2.4 不确定性分析
(1)盈亏平衡分析
生产能力利用率=(年固定成本)÷(年销售收入-年可变成本-年销售税金)=43.41%
计算结果表明,整个项目计算期内生产能力利用率(BEP)在45%以内,该项目具有很强的抗产量波动能力。
(2)敏感性分析
在项目计算期内可能发生变化的因素有产品售价、原材料价格、可变成本、建设投资等。各单项因素变化±10%时对财务内部收益率影响见附表10:敏感性分析表。
计算结果表明,销售收入变化对财务内部收益率影响较大,但销售价格下降10%时,内部收益率仍大于行业基准收益率,同时原材料价格与产品销售价格呈正相关,风险概率相对较低,项目具有一定的抗风险能力。
第十二章  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评价
本项目建设对于环境的影响是良性的,由于中药材资源的保护和种植,山区水土流失现象可以减弱,植被状况向好的方向转化,本项目加工建设已经充分考虑到环境保护的影响。本项目有效好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
12.1 项目生态效益
本项目推广的黄芪、甘草、台党参药用植物,不仅有良好的经济价值,而且又是水土保持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优良品种,秸秆还是优良牧草。项目的建设对于区域内植被保护、防风固沙、涵养水源将发挥明显的生态效益,有利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12.2  项目社会效益
本项目的实施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具体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符合保护生态,发展低碳经济的需要
长期以来,本区的主要经济支柱产业集中在金矿和铁矿资源的开采。这不仅造成资源的消耗,同时也引起了严重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进而导致生态失衡,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从而阻碍了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中药材产业化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符合循环经济发展的要求和低碳经济的发展需要。符合新农村建设的需要,是农村及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项目之一。
(2)有利于扩大农民致富
通过本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加强了黄芪等中药材后续产业的开发,为打造和完善中药产业链,通过技术开发,提高附加值,变资源优势为商品优势和经济优势。充分挖掘山区资源开发,对推进中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起到良好的示范和推广作用,为农民整体致富创造有利条件。
项目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黄芪生产发展,使周边县辐射区成为全国最大的黄芪种植基地。
(3)社会就业利国利民
该项目加工基地需636名员工。种植基地的建设可以吸纳大量的劳动力投入到农业上来,为当地提供至少几万人(以人均十亩需40000人)的就业机会。为当地年创造几十亿元的经济收入,并可以加大税收来源,增加财政收入,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第十三章  结论
项目建设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可以使宝贵的农业资源得到合理的开发利用,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建设规模适中,投资结构合理,中药材种植、加工技术措施有保障,产品市场前广阔。项目财务内部收益率高于行业基准收益率,财务净现值大于零,表明抗风险能力强。研究表明,该项目具有可行性,建议批准立项建设。
2010.2.10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万亩茯苓GAP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
中药材基地建设——山西省五寨县纪实
浅谈中药材种植基地建设(一)
中药材GAP生产基地建设体系与检查认证 - 中国乡村经济网
济南市长清军威中草药种植合作社,万农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