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寒亭区疆域村落及人口变迁

 寒亭区疆域村落及人口变迁

寒亭区历史悠久,远在四、五千年的原始氏族社会,就有人类在此生息蕃衍。

    1973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对里疃乡(现开元街办)鲁家口古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地层叠压关系清晰:第一层为耕土,第二层为战国时代文化层,第三、四层为龙山文化层,第五、六、七层为大汶口文化层。在龙山文化层中,发现10座房屋遗迹,出土许多陶器,为鼎、樽、壶、杯、盘等;在大汶口文化层中,出土了古器,为石刀、石斧、石铲、石矛、石纺轮等,以及骨器,有骨刀、骨罐、骨针等。其中彩陶器物,图案精美,色彩绚丽,充分显示了当时人们的智慧和艺术造谐。这些文物,经测定,经系四千余年前的实物遗存。

    寒亭区疆域,有史记载可追溯到夏朝。据《潍县志稿》载:“溯自大禹治水,潍淄其道。厥后潍西平原始建四国:曰斟鄩、斟灌、曰寒、曰三寿(即平寿)。”寒亭区即属夏代寒国。本区现有385个自然村,由于建村年代久远,社会变迁,徙居频繁,本文列述本区历代政区名称的演变,并列举典型村落,说明其来历沿革,以窥见其余村落的产生和发展。区内夏代建材的有寒亭、冯家花园、二戈官庄。例如寒亭,为夏代寒浞称王之都邑。据《后汉书、郡国志》载:“寒亭,古寒国,浞封此”。又据《续山东考古录》云:“寒国故城在(潍城)东北三十里,今寒亭”。再呈二戈官庄,为寒浞次子的封地。据《左传》注云:“封浇(寒浞长子)于过(今莱州市过西乡),封豷于戈(今南孙乡二戈官庄)”。又载:“少康元年(约公元前2079年),灭浇于过,灭  于戈”。均证明夏代已有此村。

    本区汉代初期属下密县(隶书属胶东国),后属平寿县(隶属北海郡)。今河滩镇后吉家为汉代下密县治所,三国时又为胶东县治所。据《汉书·地理志》载:“(北海郡)下密,前汉属胶东国”。又据《补三国疆域志》云:“北海国,汉置郡,(三国)魏太和六年(公元232年)改作国,统县四:平寿、下密、胶东、即墨”。今后吉家村东南里许,为古下密城遗址,并有以大殿、桃花店、荷花湾命名的地片。再如北张氏村,据《潍县志稿》载:“张氏出土汉镜”(原书附有汉镜照片二幅),这说明汉代此处已有村落。

两晋、南北朝时,寒亭区属下密、胶东二县地。据《魏书·地理志》载:“北海郡,汉景帝置,治平寿城。领县五:下密、剧、都昌、平寿、胶东”。后吉家仍为胶东县治所。而此时下密县治所为今潍城西关(平寿县治所自北魏时移置今潍城区符山镇平寿村)。此期间新建村落如双杨店镇王固庄,为北朝时立村。据《潍县志稿》“北齐尼静恭等造像祀”原先载(此原先出土于王固庄井中):“大齐天保五年(公元554年)为静恭等七世师造像”。又如洪福寺(村),古称寺上庄,亦为北朝时建村。据《潍县志稿》“北魏映房等造像碑”注云:“(碑)在县西北乡寺上庄洪福寺”。

隋代,境内属潍水县,由胶东县改置,治所仍在河滩镇后吉家。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又将潍水县改为下密县,俗称东下密。村落如开元街办隋家庄子,其建村时间,据民间传说:“先有隋家庄,后有孟遐寺”。而孟遐寺为唐代所建,故该村当为隋代村庄。再如朱里镇亓家庄,为隋代柳氏立村。据《潍县志稿》载:“柳氏一族始祖隋开皇五年由蜀东迁……今潍县齐家庄柳氏系萼之后”。

唐初,属寒水县(治所寒亭)、潍水县(治所后吉家),后属北海县(治所潍城)。本区唐代新建村庄已较多见。如开元街办唐代村董家杨孟,据《潍县志稿》载:“董家杨孟庄后,有福圣院(原名孟遐寺),相传唐代所建,有唐槐一株”。此村古称孟遐村,据《潍县志稿》载:“潍州北海县逄陵乡孝陵保孟遐村(宋元平三年)”。再如固堤镇固堤(村),迹建于唐代,据《潍县志稿》载:固堤“俗传古代拟设县未果,有画像记得石及相传之唐宋古寺,蔚然一方重镇”。此村金代称固底镇,据《金史·地理志》载:“潍州,县三镇一:北海、昌邑、昌乐:镇———固底”。又载:“北海县有固底镇”。又如双杨店镇龙抓树(村),亦为唐代村。据《潍县志稿》载:“龙抓村在龙抓树村外,乃古之倒垂槐也。相传唐(代)张亮征东时遇雨,曾晒甲于此”。树旁原有石原先一幢(文化大革命时遭毁),系1803年(清嘉庆八年)立石,上刻《龙抓树碑记》,书曰:“干之盘转犹村,当系华、宋二姓之村;据本村孙家街出土的唐代石碑载有“华宋村”;又据《潍县志稿》东岳庙碑载:“华宋村有百户孙姓(即孙百户)”。

五代寒亭区属北海县,县治所潍城。此时村落如开元街办南纸氏,据口顺手牵羊记述,张姓唐代同四川成都府调任莱阳居职,在五代动乱时(张姓现已传至39世,即繁衍达1100余年)。又如高里镇高里村,古称高累村,为五代晋立村。据《潍县志稿》“后晋东明寺碑”载:“北高累村都维那越可,南高累村杨景”。此村宋代又称高垒店,据《潍县志稿》载:“金氏一族自宋、元祖居高垒店”。又载:“李氏一族祖居高垒店。元末大乱,唯李、金二氏仅存”。

宋代寒亭区属北海县,治所仍在潍城。此时建村较多。如开元街办北杨村,古称北阳村,即建于宋代。据《潍县志稿》“北阳村造香炉祀”载:“维大宋国潍州北海县儒教乡望台保修文里北阳村。(宋)庆历五载(1045年)”。碑记中载有:“社人李江、社官徐暹”,故该村当系李、徐二姓立村。再如固堤镇东横沟,据《潍县志稿》载:“牟使君尝于宋太祖时潍州刺吏,为政有声,勒赐使君神祠,……遂卜佳地于潍州北距四十里横沟村建茔迁祖而厝之礼”;该镇大流河,据《潍县志稿》“宋(代)流河香炉祀”载:“大宋国京东东路潍州北海县儒教乡修文里息丘保流河村”,均系宋代建村。还有双杨店镇的宋代村耿家,原名黑家庄,为黑氏立村。据《潍县志稿》“耿氏墓碑”载:“其先世居寿邑之东乡慈家小庄,及大元至元二年(1265年),其令祖(耿)朝公迁潍邑黑家庄,黑氏亡,遂命曰耿家村”。

金代寒亭区仍属北海县。南宋高宗偏居江南以后,寒亭区域为金国占有,历时一百余年。此时村落如高里镇一空桥(村),古称大刘家庄,为金代建材。据《潍县志稿》“大刘家庄创修石桥记”碑载:“大金国山东东路潍州北海县儒教乡第十都大刘家庄创修石桥,都纠首安固村董法全,副纠首本州烟脂王全。(金)明昌三年(1192年)九月十五日永记“。再如范家庄子,古称南黄埠庄,亦为金代立村。据《潍县志稿》载:”范氏一族金代同昌邑县众义村迁北海(县)第一都南黄埠庄(原书注:即今东北乡范家庄)”。又如朱里镇周家庄,据《潍县志稿》载:“高氏一族,辽金时同登州迁潍州周家庄”。

元代寒亭区仍属北海县,历时近百年。此时建立村庄100余个,仅次于明代。明代央子镇固堤场(村),曾有元代鼓楼碑,据碑文载:“固堤场创自元至元己卯(1279年),斥衍而繁卤户”。再明河滩镇河滩(村),古称辛章村。据《潍县志稿》“元代松岩寺碑”载:“本都辛章村于三公父子……(元)至正三年(1343年)立石”。又如双杨店镇扈家村,据《潍县志稿》载:“扈氏一族,元至顺四年(1333年)由汴京迁临淄县,后又迁入潍县”。该镇庞家(村),据《潍县志稿》载:“庞氏一族始祖,元至元二年(1336年)由昌邑县庞家庄迁潍州庞家庄”。还有开元街办枣林村,据昌邑县塔耳堡乡高阳村《张氏族谱》载“先世原籍潍县枣林人。自元(代)居邑南仁义乡大庄社高阳镇”。据此,张姓元代居此无疑。

明初,寒亭区地域属潍州,1377年(明洪武十年)降潍州为县,始属潍县,县治所潍城(潍县之名称一直延续到1983年撤销潍县,设立寒亭区为止,前后达606年之久)。明代长达270余年,本区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有大批外省乡民播迁来此定居,以及其后迁来者,新建或重新建村庄多达200余个,占现有385个自然村的一半以上,为历代建村最多的朝代。明朱里镇袁家庄,据《潍县志稿》载:“袁氏一族明初同山西洪洞县迁潍县袁家庄”。该镇东于渠,《潍县志稿》载:“张氏一族明洪武中同山西洪洞县迁潍县东于渠庄”。再如泊子乡大泊子(村),据《潍县志稿》载:“王氏一族明洪武初由阳信县桑落村迁潍县后埠头庄”。郭家官庄乡郭家官庄,古称西官庄,据<张氏族谱>载:“吾张氏由明(代)居潍,屡迁移而处赵家埠,后迁西官庄”。固堤镇后别化,古称别画,据《潍县乡土志》载:“别画庄西有别画湖,……自明季河道西移,此地遂成活壤”。明初,张姓由山西迁来在湖畔立村,遂名别画(村),今演称别化。

清代寒亭区域仍属潍县。清朝290余年,此间本区新建村庄较少(民国时期未建)。如双杨店镇冢子(村),清乾隆年间张姓由华疃迁此立村,因村北原有一古冢,故取村名冢子。原该镇西家屋子,此处清末为潍城西宅收租庄院,后形成村落,故称丁家屋子。再如开元街办小辛庄,清初徐姓由大辛庄到此看管桃园落户,因村小称小辛庄。南孙乡小西王庄,清乾隆年间王姓由大西王庄迁出一支来此定居,以姓氏称小西王庄。

1984年撤潍县设寒亭区以来,区内陆邻潍坊市区的一些村庄,又陆续有部分村庄划归开发区。寒亭区建区初期有405个自然村,其建村年代为:“夏至隋唐时建村21个村,占5%;宋、金、元时建村142个村,占35%;明、清时建村242个村,占60%。这说明,明、清新建村庄占大多数,但也表明,明、清以前各代建材数目,远不止此。由于历史久远,乡民辗转迁徙,村落多变,加之历代朝迁只注重撰修郡志、府志,而无视县志和村志,只是到明末清初,本县才有《潍县志》出现,县无完整村史记载;再加封建社会中,人民贫寒交加,无心无力修村志、家谱;又因“文化大革命”,那些具有历史印证的碑碣、家谱等,多遭摧残,因而不少村的来历沿革,还没有达到理清历史渊源的地步,故有待地名和文史工作者继续深考。

随着村落的建立,必然有人口的繁衍与变迁。寒亭区境域人口,秦代以前无史籍可考。但在秦时属齐郡,由于秦始皇的高度集权和奴役,乡民大批流亡,人口锐减。西汉建立后,注意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相对减轻了徭役,人民生活较安定,人口增加。公元前73年(西汉本治元年),北海郡辖26县,12.7万户,593519人。此时寒亭区境域约1万户,4.7万人(按本区新占原潍县面积大小推算,下同)。公元39年(东汉建武十三年),北海国辖18县,158651户,803640人。寒亭区域约1.7万户,8.9万人。东汉末年,灾荒严重,战争连年,人口骤减,时寒亭区域约有3000户,1.4万人。两晋、南北朝时,由于水、旱、虫害和墨守成规绵战争,人口锐减。隋文帝统一中国后,政局暂时稳定,人民得以生息。此时北海郡辖73148户,402740人。寒亭区域时约5000户,2.5万人。唐朝建立后,农业生产恢复发展较快,人口开始回升,寒亭区域约有6000户,3.4万人。宋代,潍州辖3县,44677户,109549人。寒亭区约为5100户,1.2万人。元代末年,人口聚减。至1337年(元三年),寒亭区域约2500户,7200人。

从历史上看,元代末年,潍州连年蚯灾水害和兵祸,乡民饿死流亡他乡。寒亭区域人口降到最低。1367年冬(元至正二十年),朱元璋派徐达率兵北征,攻克济南,复下潍州。徐达命令官吏抚慰百姓,恢复农业秩序。于是蒙古族遗民和当地流亡外乡的百姓开始返回原籍。特别是明太祖朱元璋统一中国以后,为安顿民众,振兴农业,以求纳取粮赋,于洪武年间(近三十年时间),竭力推行皇诏播迁政策,多次迁徙大批乡民到穷乡僻野和人口稀少的地区进行耕垦。当时从云南、四川、江苏、河南等省播迁乡民在山西洪洞县聚集,然后经河北省进入山东省,分赴各地。在明代初期由上述各地迁徙潍县居住者达数千户,新立村庄415个,占原潍县809个自然村的一半以上。据统计,由山西迁来建立村庄317个,由河北(直隶)迁来立村37个,由四川迁来立村18个,由云南迁来立村12个,由江苏迁来立村10个,由河南迁来立村7个,由浙江迁来立村6个,由安徽、辽宁迁琰立村各2个,由福建、江西、湖北、宁夏迁来立村各1个。其中,寒亭区域由外地迁入立村206个(占现有405个自然村的一半以上),计1976户,8982人。这些村庄的建立与恢复,以及农业生产的相应发展,潍县人口迅速增长。到1573-1620年(明万历年间),全县有11917户,21769人(按当系成年人丁数,总人口应为6.5万余人)。寒亭区域约有5800户,3.1万人,为元代末年人口数的4.3倍。据《潍县志稿》载:潍县共有258个姓氏,已详载族谱的164姓,其中有128姓由外地迁入,占全县姓氏的50%。

清代中期,社会相对安定,资本主义商品经济也有新发展,潍县人口增长迅速。1760年(清乾隆二十五年),全县人口155021人,寒亭区域约7.4万人,比明代末年增长1.4倍。到1907年(清末光绪三十二年),潍县有79742户,497328人,寒亭区域约为3.8万户,23.8万人,每户平均6口人。

民国时期,胶济铁路通达,潍城商业繁茂,轻工业发慌较快,外地商人、工人流入潍城定居,促进了人口增长。1933年(民国二十二年),潍县有114个乡(镇),1033个村,226条街巷,116772户,647086人。寒亭区域为42个乡(镇)444个村,约5.1万户,28.2万人。时过26年,比清代末年增4.4万人,增长18%。

新中国建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产力得到解放,社会安定,经济繁荣,人民生活提高,人口增长加快。1949年,潍坊市从潍县划出,全县有98400户,420337人。寒亭区域约4.7万户,20.2万人。1958年,全县有863个村,114393户,512129人;1980年为809个自然村,寒亭区域约63500户,293325人。1983年10月,潍县建制撤销,1984年1月成立潍坊市寒亭区,1984年全区405个自然村,79104户,334781人。时过35年,比1949年增加13.2万人,增长了65%。但是自然村较民国时期有所减少。其原因,有的村合并,有的村因水利建设而搬迁,有的村划归领近市、区。如1981年,央子镇的南岭子与河北岭子合并,泊子乡的后崖子与前岭子合并,小许家与东官亭合并;再有固堤镇的小钱家搬入西北魏,寒亭镇的李家道搬入齐家埠。类似此情况,前者村庄名称消失,以后村庄名称出现。还有自然消失的村庄,南孙乡的典史村与赵家庄子同为一村,逐渐为以后者名称所代替;又如开元街办的李家道,原为村名,因与东里疃同为一村,其村名现已消失。再者,经上级批准;1980年郭家官庄乡的9个自然村划归了潍坊市,2004年寒亭街办、开元街办、双杨镇有15个村划归开发区。属于人为减少。

寒亭区总面积789平方公里,东南部丘陵面积22平方公里,占3%,人口5.9万人,占总人口33.4万人)的17%,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268人;中西部平原面积334平方公里,占42%,人口21.2万人,占64%,每平方公里634人;北部涝洼地盐碱面积433平方公里,占55%,人口6.3万人,占19%,每平方公里145人。这清楚地表明,人口繁衍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本区中部地理条件优点越,人口最多,密度最高;东南部次之;北部人口最稀少,但近些年随着北部开发和北港及滨海新城的建设,北部借自然优势,经济振兴繁荣,定居人口聚增。

区内主要河流有潍河、白浪河、虞河、浞河、桂河等,历人人口多沿河流聚居。流域内水源泉充足,土地肥沃,易于安家落户,繁衍生息。因而,古老村庄多分布在河流岩边。在白浪河流域,两岸村庄大都在唐代(例如华疃、杏冢子)、宋代(为安固)、元代时(为东、西常寨)立村。再如虞河流域,唐代村有北张氏,宋代村有范家庄子,元代村有东、西分营埠、大张家埠等。又如夏代村寒亭,有浞河贯穿村中,宋代村东杨家埠定居浞河东岸,元代村仓上位居东、西浞河交汇处。

寒亭区为潍坊市新建直辖县级区,其政区源泉于潍县,地方史籍均以潍县著述。为鉴古知今,古为今用,特从古潍县典籍中析出以本区范围阐述其疆域、村落及人口变迁,以及区情、乡情和村情,为我区的社会主义四化建设服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说说寒亭区的来历
'寒亭'的来历
寒亭区简介
探寻夏寒浞冢
潍城区大柳树和平寿车拍散记
“风筝故里·画乡寒亭”诗词征文获奖名单及作品公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