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伯集村志(3)

 第一编 村域环境

 

大伯集村位于宁阳城西6公里处;南距东疏镇驻地6公里,东南距曲阜儒家历史文化圣地35公里,东北距五岳之首泰山68公里、距泉水名城济南11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6°72″,北纬35°78″。村境北与东疏镇胡家大伯、西南与范家庄、南与刘家庙村、西北与滩头村接壤,东与宁阳镇周家临邑村、东北与伏山镇黄冯村毗邻,西隔“中小”公路与小伯村相对。2008年,村域总面积2.914平方公里,占东疏镇总面积的0.034%;耕地面积2850亩;村庄规划占地面积588亩。

 

 

第一章 建置隶属

第一节  建置

村碑

大伯集村建置历史悠久。隋开皇年间,毕氏一长者捷足先登迁此地定居,取名“大毕村”。至唐中期,大毕村发展规模已具宁阳县12个村落群伦地位。明清《宁阳县志》卷九里社中记载:“宁阳编户自元时为汶上、泰安所侵,……,明洪武初始复旧境,为三乡二十九社四屯。”从记载看,元时即使为汶上、泰安所侵,只是版图的归属问题。大毕村位于宁阳城西,西临汶上之间,人口众多、村落为大。元时,宁阳县有村落39个,大毕村当属之一。元朝中期,大毕村始有集市发展,至晚期市场体系发育成熟,正式命名为“大毕集”。元朝至正年间,大毕集改称“大伯集”。解放战争时期,曾设立大伯集村公所。1955年,由大伯集、胡大伯、张大伯、赵刘大伯四个村联合并成立大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大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改称大伯生产大队。1961年大伯集独立为生产大队。19835月,撤销生产大队,建立大伯集村民委员会。

第二节  隶属

明初沿元社制,宁阳县设331社,大伯集隶属城西青川乡临邑社。清康熙年间,实行里社制,大伯集隶属未变。清咸丰11年,宁阳县划分3281屯,大伯集隶属西乡临邑社。民国初期,保留社制,社以上置乡,全县划分8乡,大伯集隶属瞻云乡。民国21年,改乡社制为区乡制,全县划分9区,大伯集隶属一区大伯乡。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宁阳县划分为8个区,大伯集隶属于一区。1951年,全县设8区、92个乡,大伯集村隶属于一区大伯集乡。195611月,全县合并为49个乡(镇),大伯集隶属大伯乡。19572月,撤区并乡,大伯集隶属大伯乡大伯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19589月,实行人民公社化,建立生产大队,大伯集隶属大伯红星人民公社大伯生产大队。19592月,大伯红星人民公社、西疏人民公社合并成立东疏人民公社,大伯生产大队(大伯集)随属之。1961年大伯集独立为生产大队,隶属东疏公社。19835月,撤社改区建乡,生产大队改建行政村,大伯集村属东疏区大伯乡。198511月撤区并乡,建立东疏镇,大伯集村属东疏镇。20012月东疏镇、西疏乡合并建立新的东疏镇,大伯集村隶属至今。

第二章 自然环境

第一节 地形地貌

大伯集村地处鲁西南平原,自然地势北高南低,西高东低,坡度在千分之一以内,地势比较平坦,海拔6061米。村域地形,与滩头村接壤的西北岗一带,为村境地势最高点;顺势往东,越来越低,村西南北走向的一段洼地,即为故赵王河支流河床。再往西南有凸高沙丘。村北面地势比较平整。村东门外地势顺势东下400米处最洼,复往东又增高至村界,中间洼地为故赵王河河床,现已成为东河河底;东坡南高北低,四组的罗锅腰地、村小窑皆为东南部凸高点;村东的地梨洼,是一片洼地,多数年份雨季积水。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农业合作化后,田地归集体,道路重规划,地块多调整、整平,加上植树造林,形成了树成行、地成方的地貌地形。但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至二十一世纪初,由于地下沙资源过度开采,在村西南沙丘地块出现了大沙坑2处。另外,1985年村东建粘土砖厂,130亩土地被挖的千疮百孔,形成了两个六七米深的大坑,致村域地形凸凹,地貌完整性受到影响。

第二节 河流坑塘

村域属淮河流域泗河水系,河流坑塘较多。流经村域的河流有古赵王河、南下河、东河,还有引汶灌溉工程——西干渠。水塘有西大坑、东大坑、老妈子坑、南门坑和村西北的万坑等

一、河流

赵王河  该河发源于云山以南,村境以北以东,由村后至村西南,流经沙岭店东出村境,向西南穿蒙馆公路桥,过青川中,东至陈家大孟东改流东南,经乔家庄东南入洸河。据清咸丰元年重修《宁阳县志·山川》记载:“赵王河,宋时为山东段水上交通入汴贡道。河势迂折,当地人称为“九折十八汇”,帆樯相望,数日不出宁阳县境。自元开会通河,而其流渐塞矣。”赵王河与宋时赵王河一脉相承,而河名始于宋时,已近千年,至今沿袭。由于自然和地理的演变,宋赵王河曾多次改道,终以干涸而渐成为沃土良田。

南下河  该河发源于村境西部的“十八张村”和滩头一带,从滩头村东南水沟向东南方向,流向本村西入古赵王河旧河道。河道又从现在的西干渠涵洞由西向东,经沙岭店村后流入古赵王河主河道。因位于村南部俗称“南下河”。该河属季节性排水支河道,以排除大伯集村西及西北方向村庄的积水。1964年,东疏人民公社曾三次抽调民工,对南下河清淤和疏通,排除了村西村南的积水。1980年后,因天气干旱,西干渠以西河道被人工填平复垦,涵洞以东南下河遗迹至今犹存。

东河  该河位于在村东0.5公里处,俗称“东河”,为南北流向。宁阳城西北高南低,云山一带的积水从山西面顺着云山店、纪刘庄南下至大伯集村东,顺势南下,形成自然河道。1960年后,丰水年较多,遍地积水,县水利部门于1963年冬组织伏山公社、东疏公社民工,在村东原赵王河道,挖排水沟排水。它北起纪家庄南(纪家庄南是一片洼地,由云山西、南山脚下来的水积聚在此),南通沙岭店、红庙东和后向东注如洸河,河宽10米,底宽2米,深2米。一般情况下,雨季可完全排尽上游下来的积水。至今20年内,因天气干旱,雨水稀少,遂成为干涸河道。

西干渠 该渠北起李家户的泄水闸,经吕兴、汪泉屯、程家海、鹁鸽楼、孙家庄,过大伯集,流向东疏、小屯、大孟集入洸河,全长22公里,其中流经大伯集境内约1公里。过村干渠段,于1958年农历516日动工修建,农历618日竣工,且一次放水成功,使村内400多亩土地得以自流灌溉。1973年,由地上河改为地下河,现仅作雨季排水和旱年引汶河水补充地下水之用。

二、坑塘

西大坑  该坑位于原村西门以里,现卫生室以西,大致形状呈“7”字形,总长100多米,宽25米,总面积约2500平方米,为村内第一大水塘。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至七十年代的丰水年间,坑内有大量的积水,夏季为村民洗衣、洗澡提供了方便。在1975年,搞土地整平和改造街道,大队统一安排劳力从沙岗运来沙土将其填平,村把地皮租给了部分村民,现已建起了商业店铺。

东大坑  该坑位于村东门以外,原为围子河临近的一段,长约56米,宽12米,面积670多平方米,为村内第二大坑,是目前村内保持原始状态的水塘之一。

 东大坑

老妈子坑  该坑位于围子墙北门以里,形状为圆形,直径约29米。过去是村内储存积水灭火的水塘之一,后因村庄规划,被人工填平,现为村民的宅基地。

南门坑  该坑位于围子墙南门以里,呈圆形,直径约28米,面积630多平方米,是南村自然降水储存积水的水塘之一。后因村庄规划,被人工填平,成为村民的宅基地。

万坑  该坑位于村西北角西干渠以西,传说为明朝以前大富户万氏族人“打响场”人工挖掘而成,名曰“万坑”。其形状大致呈不规则的“丁”字形,西头长约56米,宽15米,向东一段长65米,宽为14米,面积约1750多平方米。因地势低洼,遂成为蓄积水的水塘,是目前村内保持原始状态的水塘之一。

万坑

 

第三节 气候物候

一、气候 

村境气候属北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

温度和蒸发  春季,气温上升快,变化剧烈,降水稀少;夏季,高温多雨,天气炎热,降水不均,常有伏旱、内涝、暴雨、冰雹、连阴雨等灾害天气;秋季,天高气爽,气温下降快,降水偏少,常发生秋旱;冬季,天气寒冷,雨雪稀少。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境内一般年份平均气温为13℃左右,1月份平均气温最低为-2℃左右,7月份平均气温最高为26℃左右。境内极端最高气温为41.3℃,出现在1992年;极端最低气温-19.0℃,出现在1981年。月气温变化,4月份回升最快,比3月份平均气温高7.0℃左右,一般平均为34天升高1.0℃;11月份降温最快,比10月份平均气温低78℃左右,一般平均为3天降温1.0℃。

境内陆处北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水分蒸发量较多,年平均约1170多毫米,最大蒸发量出现在1968年,为1435毫米,最小蒸发量出现在1980年,为896毫米,78月份降水量多于自然蒸发量,湿度大于1,是土壤储藏水分的重要时期。9月份至次年6月份,降水量少于自然蒸发量,土壤的含水量逐渐减少,其中9月份干燥度为0.7,属于半湿润期,10月至次年6月份干燥度为0.20.4之间,属于湿度不足,为干旱或半干旱期.

地温和冻土  村境内陆面平均温度为16℃左右,5厘米以下地下温度为15左右,1月份为最低,78月份最高;12月至次年1月份,地下5厘米处地温高于地面温度;12月份,地下5厘米处地温略高于地面温度;48月份,地温低于地面温度23℃左右;1011月份,地面与地下5厘米处的温度大致相当。地面最高温度在58月份,极端最高值为65,出现在1964627日,一般年份均未超过64℃;地面最低温度在12月份至次年2,极端最低值为-21.6,出现在1981127,一般年度都在-15.0℃左左。.

日照  村境显著的特点是光温同步,气候温和,热量资源较为丰富。年平均日照2679小时,日照率为60%5月份最多为281小时,1月份最少为177小时。7月份,阴雨天气偏多,日照时间短,平均每天不足8小时。

降水  村境降水量平均在660720毫米之间。降水量最多的年份1964年,为1513毫米,最少年份为1968年,仅有381毫米。全年降水量,7月份最多,平均为200毫米以上;1月份最少,平均仅为6毫米左右。一般情况如下,夏季降水多集中在6月下旬至8月下旬,降水量在460毫米左右,占年降水总量的60%多;秋季降水常在120毫米左右,占全年降水量的18%;冬季降水常年偏少,平均25毫米,占全年降水量的4%左右。

云量  材境云的分布特点是白天多于夜间,以14时云量最多,2时云量最少;夏季云量最多,平均云量云量占总云量的六成以上,7月份平均七成以上;12月份最少,平均云量占总云量的四成以下。低云量以78月份最多,平均两成以上,10月份至12月份最少,平均一成以下。

雾和轻雾  村境平均每年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雾10次左右,以11月、1月份次数最多。能见度小于1万米的轻雾每年出现80次之多,以11月、12月和1月份次数最多。199419972003年,境内年连续出现大雾天气曾多达3次,为新中国成立后最为典型的年份。2007123日早晨出现的大雾天气,曾持续到下午的五点多钟。

二、物候

动物物候  在村境,家燕,历来是谷雨北来,立秋南去;大雁,春分北飞越境,秋分南飞过境(谚语有:大雁不过九月九,小燕不过三月三);青蛙,谷雨初鸣,立冬冬蛰;蛇,立冬冬眠,惊蛰出洞;蝉,夏至初鸣,秋分终鸣;蜜蜂,春分开始群飞;布谷鸟,小满、芒种鸣叫;萤火虫,立秋出现;家禽,秋分、寒露开始更换羽毛。

 春天的燕子

植物物候  村境栽培的农作物类主要是小麦、玉米和棉花。小麦:每年101日至10日为最佳播种期;第二年平均气温稳定在0℃左右时,小麦开始返青;日平均气温在5℃时,适宜浇返青水;日平均气温10℃时,小麦开始拔节、抽穗、开花;花后10天,即510日前后为小麦的胚芽形成期,此时气温在18℃至20℃在右。525日至62日,小麦灌浆最快,千粒重日增3克左右,适宜气温为20℃至25℃,光照为912小时;芒种前后进入成熟收获期。玉米:每年小满播种,白露收获,适宜气温34左右,生长期100天左右。棉花:清明播种,小满现蕾,小暑开花,白露吐絮。

树木类:枣树,立夏萌芽,小满开花,白露枣子红熟;杏树,春分开花,芒种杏子成熟;桃树,清明开花;柳树,雨水泛青,惊蛰柳芽萌动,立夏飘絮;迎春花,立春开花,春分开始发青。

桃树开花

第四节 土壤植被

土壤 村境域由于受县境东部和西部钙质岩石区的影响,土壤多属于褐土、沙粘黑土和混合型土壤等类型。村东北部(老地梨洼)系砂粘黑土,表层为后期黄土覆盖层,黑土层最粘重,雨多时滞水渍涝,干旱时地裂漏水,易旱易涝;土壤呈中性或微碱性,湿时泥泞,旱时坚硬,耕作困难,影响作物产量。村正东部和东南均为黄土覆盖的微沙与土混合的土壤,但土壤中的氮、磷、钾比例有所失调。地处南下河两旁的地块土壤为褐土,碳酸钙含量较高,石灰质较强,钙质层明显,大量出现碳酸盐新生体——假菌丝体,酸碱度呈微碱性,ph值在7.5左右;土层深厚属表层轻壤,保水保肥较好,易受干旱威胁,属于高产稳产农田。村南部有约1/3的土壤属沙土混合型轻壤,表层土层比较薄,沙层较高,透水漏肥易干旱。通过多施有机土杂肥,现已逐步改良为20厘米厚的地表层。村西部系潮褐土,心土层较粘重,1米土层内有铁、锰结核及明显的锈纹锈斑,通体有微酸的石灰反应,呈弱碱性土壤,熟化度高,耕层厚度在20厘米,地质比较疏松,20厘米下有坚实的犁地层渗水性差,心土层紧实多孔,属于上松下实的“蒙金型”土壤,通体无障碍,层次耕作性良好,养分丰富,属于稳产、高产田。村北部大多属亚级型棕壤,其表面发育不完全,无心土层,ph值较低,呈微酸性,土壤空气空通度偏高,毛管孔隙偏低,保水性、供水性差,养分含量偏低,耕层地质多为微沙黄土壤,保肥性差,属于冲积棕壤,地势平坦,质地适中,能灌能排,适宜多种作物生长,但氮磷钾比例偏单失调。在经历多年耕种,这类土壤的特征及地中的氮磷钾的含量多寡,予以合理施肥,已成为相对稳产的三级土壤。

植被 村境原生植被基本绝迹,现有自然植被为次生草本、灌木等植物和生长在河道、沟渠、闲散角落的野生杂草。村西北角的围子墙遗迹处,还有少量酸枣灌木丛。新中国成立前,人工植被以种植的小麦、玉米、谷子、高粱、大豆、芝麻、棉花、小杂粮、花生和食用蔬菜为主,树木以村中庙宇内、农户宅院和村外坟地栽植的柏树、杨树、椿树、榆树为多。新中国成立后,人工植被除种植的粮食、油料、蔬菜、棉花及小杂粮等作物外,林木以用材树种、经济树种为主,主要有杨树、槐树、榆树、椿树、枣树、柳树等。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速生杨、墩桑(园)、泡桐、槐树等经济树种,道路林网、沟渠林带覆盖面积逐步扩大。至2008年,西干渠、东河、古赵王河河道和村东、村北围子河道及田旁植树面积460亩,林木覆盖率20.35%,农作物覆盖率65%

第五节 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  村境域土地由原始状态逐步被开垦、改造和耕作利用。2008年,全村土地总面积4370亩。其中,耕地面积2850亩,占总面积的65%;非耕地面积260亩,占5.9%;村庄占地588亩,占13.4%;村交通用地245亩,占5.6%;河道、水塘、砖厂、沙场等面积380亩,占8.6%。按县土地等级划分标准,村境绝大部分地块为一级地。全村人均耕地面积为1.09亩,但各生产小组之间人均亩数多少不等。其中,一组人均面积1.5亩,二组人均1.8亩,三组人均1.2亩,四组人均1亩,五组人均1.5亩,六组人均1亩,七组人均1.1亩,八组人均1.4亩,九组人均1亩,十组人均1.1亩,十一组人均1亩,十二组人均1.2亩,十三组人均0.9亩,十四组人均1.1亩,十五组人均0.8亩,十六组人均1亩。

水资源  村境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水位深度一般在89米处,水资源总量在87146万立方米之间,PH值为6.7左右,属于中性弱碱。丰水年和平水年均能保障人畜饮水和农业灌溉,枯水年地下水位下降,农田灌溉机井上水量减少,对生产生活略有影响。

生物资源  境内生物资源主要包括野生动物资源和植物资源两种。野生动物资源主要有兽类、鸟类、爬行类、两栖节肢类、鱼类、昆虫类6种。兽类常见的有黄鼠狼、刺猬、老鼠、野兔、蝙蝠,此外还有狐狸、野狸、獾(近些年来比较少见)等。鸟类常见的有斑鸠、啄木鸟、猫头鹰、鸽子、乌鸦、喜鹊、家燕、麻雀、大雁、野鸡、鹌鹑等。爬行类和

班鸠 大雁 乌鸦 野鸡                                

两栖类常见的有壁虎、蜥蜴、蚰蜒、蛇、土鳖、蟾蜍、青蛙、蚯蚓、蝎子、蜈蚣、蜘蛛、千条腿、潮蝎底等。昆虫类主要有蝴蝶、蜜蜂、蜻蜓、蝉、土蜂、黄蜂、黑蜂、蚂蚱、蟋蟀等。野生鱼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鱼等,上世纪六十年代前境内常见,以后基本绝迹。

植物资源主要有木本植物、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3种,其中不少具有药用价值。木本植物常见的有白腊、铁扫帚、酸枣、葡萄、银杏、胡柳、紫穗槐等;草本植物常见的主要有茅草、托秧草、蛤蟆酥、黄蒿、胡萝卜蒿、野菠菜、苦苦菜、荠菜、白蒿、灰灰菜、扫帚菜、金针菜、牤牛墩、蓑衣草、节股草、掐不齐等;水生植物常见的有苇子、蒲草、苲草等。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主要有党参、瓜蒌、山药、香附、地黄根、茅草、白头翁、茵陈、蒲公英、益母草、避风草、青蒿、薄荷、附子、丝瓜子、草决明、黑芝麻、蔓菁子、甜瓜、苍耳子、花椒、硬蒺藜、核桃、冬葵子、菊花、金银花、鸡冠花、艾蒿、桑葚等。

 

紫穗槐银杏树蒲公英香附

矿物资源  村境域矿物资源主要有沙、粘土和煤炭等。沙,储量比较丰富,主要分布在村西南的沙岗地下。粘土,储量丰富,村四周均有不同程度的分布。煤炭,国家对境内陆下煤炭资源勘探证明,煤带呈东北西南走向。

第六节 自然灾害

旱灾  历史上,村境旱灾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自洪武年间至2008年的六百多年中,境内有记录的特大旱灾有23次。1942年至1944年,境内连续三年大旱,下种苗不出,苗出即干枯,粮食颗粒无收,加之蝗灾爆发,大多数村民缺粮断炊,因饥饿、疾病死去多人,逃荒要饭者不计其数。新中国成立后,境内一般中旱五年一遇,大旱十年一遇。至2008年的60年中,境内发生较大的旱灾有17次,分别年份是1954年、1957年、1959年、1961年、1966年、1968年、1972年、1977年、1979年、1981年、1983年,1987年、1989年、1992年、1998年、2000年、2002年,平均3年一遇。在上世纪五十至七十年代,由于机械化程度比较低,少部分地块因遭大旱减产或绝产;八十至九十年代以后,排灌机械化程度提高,最终都能战胜灾害,夺得丰收。

 

1954年春旱村东坡小麦基本枯死

涝灾  清代至民国年间,村民有记忆的特大洪涝灾害三次,即1648年、1716年、1846年的雨季多日大雨暴雨,致汶水决堤,全村房舍、田禾被淹。1949年至200860年间,村境发生较大涝灾有9次,分别为1949年、1960年、1961年、1963年、1964年、1974年、1985年、1998年、2001年。尤以1964年灾情最重,境内全年降水多达1513毫米,相当于常年份降水量的2倍以上,曾有一日最大降水量150毫米,致农作物受灾2000多亩。1985833时和17时,境内曾两次遭受暴雨袭击,持续一小时以上,降雨70毫米,农作物受灾面积500多亩,造成直接经济损失5万多元。200184日,村境遭特大暴雨袭击,降水量多达258毫米,农作物受灾200多亩。

 

2001年村境暴雨灾害玉米受损

风灾  村境风灾主要是干热风、大风。干热风,俗称“干旱风”,多出现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对小麦产量影响比较大。干热风集中出现在521日至23日和26日至31日,62日至6日和8日至—10日,以526日至31日和62日至6日这一时日危害最重。此时,正值小麦灌浆期,均造成小麦严重减产。历年干热风出现的平均日数,5月中旬为0.1天,5月下旬为1.3天,6月上旬为2天。其中,重干热风5月下旬为0.2天,6月上旬为0.6天。1964年至1966年,每年干热风连续出现日数多达七天以上;1967年至1968年,每年重干热风连续出现天数竞持续4天。干热风危害较重的年份有1955年、1960年、1962年、1966年、1967年、1968年、1970年、1975年、1978年,轻干热风几乎每年发生,重干热风一般10年二至三次。

大风,一般指瞬间风速大于或等于17/秒,最大风力达到或超过8级,境内多出现在春夏两季。春季大风多西南风、西北风,持续时间长,往往造成小麦倒伏减产、春播农作物缺苗断垄。夏季常伴有雷雨闪电,风力多达78级,风向偏北,多为阵风,持续时间较短,但范围较广。新中国成立后,造成农作物减产20%30%的大风,每年均有出现,尤以1961年、1962年、1980年较为严重,受灾面积均在几十亩、几百亩不等。从八十年代起,村内发展黄瓜制种,制种纱罩大棚在春夏季常被大风刮倒折断,给制种户造成不同程度的经济损失。19951175时,村境遭受大风袭击,风力超过8级,电力、通信一度中断。

 

2001年初秋风灾西坡玉米遭损

雹灾  村境属雹灾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冰雹灾害出现。冰雹云层多从北面的鹤山乡,经路家庄、东山前、柳园等村进入境内,向东南过沙岭、青川等地入兖州县内,时间一般持续210分钟。198574日,境内出现大风暴天气,风雨夹带着冰雹,持续20多分钟,致使农作物受灾严重。1993629日下午,境内降冰雹并伴有龙卷风,黄瓜、豆角制种产业受灾严重,造成直接经济损失8万多元。

 

19857月村境风暴灾害

低温连阴雨  新中国成立前,村境域低温连阴雨灾害严重,损失较大。新中国成立后,低温连阴雨虽多次发生,但由于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增强,每次都把损失降到最低限度。1959年至2008年,境内共出现低温连阴雨灾害8次,除1965年低温和连阴雨同时出现给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外,其余年份或只出现低温或连阴雨,但危害较小。连阴雨天气平均七至八年一遇,其中六十年代多于七十年代。低温天气一般十年一遇。

境内夏秋季低温连阴雨多发生在7月、9月、10月三个月份,以10月份最多,损失最重。1959年至2008年,每两年一次,尤以19671974198419992005年较为严重,持续天数多达六至七天,造成玉米大面积减产。连阴雨出现集中在10月上旬的,平均三至四年一遇;10月中旬的,平均七至八年一遇;10月下旬的,五至六年一遇。夏季低温,上世纪七十年代多于六十年代,20年中有12年出现低温天气,其中七十年代有八次出现,占67%

冻害  境内冻害多发生在早春或秋末。早春冻害,一般年份发生在326日至31日。如,1987326日至31日,受强冷空气影响,境内气温突然降到零下4摄氏度,小麦和蔬菜遭灾严重;2001328日,由于强冷空气影响,境内出现最低气温6.9摄氏度,地面最低气

2

001328日小麦严重冻害

 

温降至零下7.4摄氏度,全村500多亩小麦冰害严重,特别是是未浇水、不抗冻的小麦品种,冻死大约50%,减产四成以上。个别年份,早春冻害还出现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如,1953430日,地面最低温度降低到零下4摄氏度,小麦普遍受到冻害。秋末冻害,最早发生在925日前后,最晚为1117日左右。如,19931121日至24日,受较强冷空气影响而持续低温,境内24日最低气温降至零下10.3摄氏度,冬小麦和大白菜受害严重。

虫害  新中国成立前,境内虫害以蝗虫为最重。1928年,蝗虫暴发,瞬间禾苗、树叶被吃光,为历史罕见。新中国成立后,加强植保和虫灾预报,实施农药喷洒,境内再无大面积虫灾发生。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红蜘蛛、棉花和玉米钻心虫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使粮食、经济、蔬菜制种和蔬菜都受到一定影响,有的减产一成以上。

玉米红蜘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离奇民间故事:灵船
海南史志网4
吉隆坡每月气候、天气和平均温度(马来西亚)
阿拉尔每月气候、天气和平均温度(哈萨克斯坦)
这里是流溪河的源头 也是广州最美乡村之首!
揭阳民间故事·望兜村·篮兜村的由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