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玄宗与杨贵妃(十一):皇帝向左宰相向右—蒙曼.20131206

唐玄宗与杨贵妃(十一):干儿子的反目—蒙曼.20131207

安禄山在唐玄宗面前善于表现,加上本人也有一定的军事能力,很快受到了唐玄宗的重用,不仅手握重兵,而且也有很大的权力,但他并不满足于做朝廷重臣,他还有更进一步的野心,所以安禄山在暗中一直进行着谋反的准备。表面风平浪静的大唐王朝,其实已经面临着暴风雨的袭击,那么,这场迫在眉睫的暴风雨,究竟会何时爆发呢?)天宝十四载,安禄山手下常吃好的。十一月份,谜底揭穿了,召集手下,有密旨,令将兵入朝,讨杨国忠,都跟着我去。过了几天准备到九日率领十五万人打着讨伐杨国忠的名义造反。安史之乱就此爆发了。这种变局,玄宗会做出什么反应?玄宗一开始不信。他甚至幻想着还是慌报军情,他在华清宫照旧。可是几天后,攻城陷地的消息密集而来,十五日明白了,是安禄山真反了。离起兵过了一星期了,皇帝才相信。这是迟钝。杨国忠第一反应是得意。果然反了,证明我聪明吧。有得色。国难当头,宰相居然幸灾乐祸。杨国忠判断,将士皆不欲也,不过旬日,保证内部造反,把他的脑袋拿过来。这是痴人说梦。武将呢?当时安西节度使入朝,问他怎么样?他判断今太平积久,故人望风惮贼,封常清说得轻松,人们不习惯战争,开始吃力是可以理解的,逆总胜不过顺,形势会出其不意地变化,您派我到洛阳招募士兵,我会有信心把他的首级拿到眼前。豪迈。玄宗有底了,看来问题不大。朝廷中乐观。打吧,玄宗回到长安,部署。封常清令为范阳节度使去招募士兵。希望他打到范阳去。封常清去洛阳准备迎击。主力部队呢?玄宗任命荣王李琬为大元帅,率军东征,这是禁军,节度使来勤王的藩军,五万多人,这是能拿得出来的全部兵力了。高仙芝实际指挥。这个部署还不错,特别是人选好,封常清与高仙芝都有战争经验,最有实力的了。长期合作,配合也应该不错。事实上,对两人也寄予厚望。能不能消灭呢?封常清明白不可能了,兵太少,在洛阳募兵,打开府库也招不到人,半个月招到六万人,对十五万,不敌众。兵素质太差。全是市井子弟,打仗不行。要命的是面临的困难是安禄山推进太快。安禄山是河北道采访使,河北的官任免都在他,他过河北时没遇到过什么抵抗。到了河南,兵器都老化了,抵抗不行。兵不行,打荥阳时,守军抵抗了,但是他们没见过战争,吓得纷纷掉下墙来。不到一个月就打到洛阳了。没遇到有效抵抗。

怎么打呢?封常清知道洛阳有虎牢关,险峻关口,在这儿驻扎。安禄山的兵来了。骑兵精锐,封常清是步兵,经不过冲击,连连败退,退到洛阳边上。洛阳本地的市井子弟拼命了,但是实力相差太远,打不过。唐朝惨相,史载,又败,又败……天宝十四载十二月十二月,四方突入洛阳城。封常清觉得不能拼了,跑了,向西撤退。放弃洛阳。安禄山大肆抢掳,李白写诗《古风》,俯视洛阳川……居然成了这个样子,谁能不痛心?封常清撤到陕郡,与高仙芝会合。一看见高仙芝手下的兵,他彻底失望。左思右想中,封常清出主意,不如引兵先据潼关以拒之。高仙芝想,没错。高仙芝决定直接撤军,赶紧撤到潼关去,准备死守。这个决策太对了,这时站稳脚跟,安禄山前锋就到了。如果不是这样,安禄山就入关了。好险呀。可是,潼关虽然守住了。这与朝廷设想相距远了。天宝十五载正月,安禄山称帝,建国号大燕。

这时安禄山气盛,唐朝出现利好迹象。一是潼关守住了。往西推进难了。二是安禄山后方出现不稳定因素。这是唐全盛时的叛乱,与官逼民反不一样,百姓不恨唐朝,甚至留恋。没过多久,百姓怀念唐朝,开始纷纷抵抗。河北到河南到处起兵反抗。最著名的是颜真卿。最早就拉起抵抗大旗。玄宗也为此感慨,没想到书生可以报国。有十七个郡脱离安禄山的统治。后方不稳了。安禄山向西进不行,后方不稳,实际上,封常清说事有奇变没准就会出现。但是这种利好局面最终坏在了一个派往前方监军的宦官手上。

边令诚不是好人,每天跟高仙芝索要贿赂,高仙芝没搭理他。边令诚负责汇报情况的。边令诚说,常清以贼摇众……夸大贼兵势力,高仙芝主动放弃了几百里地的河山。还盗用军粮。大肆污蔑。玄宗应该怎么做?他没。勃然大怒,不管是非,马上让边令诚去军中斩首两人。边令诚得意洋洋,到前线。高仙芝不在,拿封常清,请求递交一份遗表给皇帝。写的是,臣所将之兵,皆是乌合之徒,素未训习……臣死之后,望陛下不轻此贼,无忘臣言。这相当感人。战败不是因为不好好打,实在是实力太悬殊;为什么没殉国,因为怕长了他们的威风;如今死不足惜,希望吸取轻敌教训不要轻视敌人;生是大唐人死是大唐鬼,志节不变。交上后,封常清从容赴死。高仙芝回来,边令诚带着人跟上了,说皇帝有恩命。边令诚宣读,判处你死刑,立即执行。高仙芝说,我撤退可以处死,要说我盗用军粮冤枉呢。打开大门,喊话,现在说我盗用军粮,喊冤枉吧。将士们大声呼喊。反正将士是承认高仙芝的。高仙芝看看封常清,从寒微到显赫,我见证,没想到你死在面前。说完后也是引颈受戮,二位同时陨命。玄宗为什么要杀他们呢?是宦官,但不是关键。关键是玄宗太急于求成了,他想不到晚年出这样的大问题。想迅速平定,维护自己的威望,承受不了。心态有问题。安禄山造反,他对武将情绪变了。先前是一味地信任,现在是一味地不信任。与宦官冲突时宁可相信宦官。玄宗的急躁专横轻信杀了二人。杀了没用,是安史之乱来的第一个重大失误。损失实力了。这是不可多得的将军,与安禄山交过手知道对方实力。损失人心。这两个是心系国家的不计私利的人。朝只看结果不问缘由叫以后的将军寒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马嵬驿,一个改变了盛唐命运的地方!
安史之乱:中华帝国的剧烈转身
人物春秋 唐玄宗李隆基
李隆基
英明神武的李隆基,开创了开元盛世,又亲手毁了一切
市井之徒为何能当上宰相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