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读理解专题

日 常 训 练

一、(江西赣州八下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 分)

家 常 豆 腐

迟子建

①凡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对豆腐房该是不会陌生的。村子小的至少要有一爿

① ,而大一些的

则有两三爿。我童年生活的村子有百户人家,却有两爿豆腐房,一爿在村西,另一爿在村东。

在村东的那爿就在我家的前一趟房。

②豆腐房都临着水井,这样取水方便。做豆腐的人在前一夜就泡好了黄豆和纱包,当我

们还在梦乡中时,他就得起来和驴拉磨。驴被蒙上眼睛,拉着石磨艰难地转圈,人就得不时

地往磨眼里填泡涨了的黄豆。待到人们呵欠连天地从炕上爬起来时,两爿豆腐房里的豆腐就

都压好了。

③我常常是在睡眼惺忪时就被父母喊起来去豆腐房换豆腐。盆子里装着黄豆,黄豆上又

放着零钱,我便端着它们没精打采地去豆腐房。那时吃豆腐的人多,常常要排队,豆腐房里

满是雾气。有时能换着,有时排到我这恰好就没了。卖豆腐的人称过黄豆后就将秤盘一掀,

黄豆咕噜噜进了一口缸里。一斤豆腐才一毛钱,每块豆腐是二两。一般情况下,我都是端着

五块豆腐回来。我在地上走,豆腐则在盆子里走;我走出了汗,而它走出了一汪淡黄的水。

它在盆里显得颤颤巍巍,但那不是老态龙钟的表现,而是充满生机的跃动。豆腐进了灶房不

是调了汤,就是被炒成糊状,名为“鸡刨豆腐”,或者就是将葱花撒到豆腐上,佐以盐或香

油,吃它个爽爽快快的“一清二白”。

④土豆、白菜、萝卜和豆腐把我养育成人。由于常吃豆腐,就有腻的感觉,所以上师专

以后每逢食堂做豆腐,我就拿着饭盒犯愁。

⑤如今,豆腐又走俏起来了,物美价廉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些医学专家对它的营养

的充分肯定。于是各大副食品商场里总有十几种的豆腐制品。豆腐干、豆腐泡、素什锦、豆

腐鱼、豆腐鸡等等,品种繁多,不一而足。拿平凡的豆腐做了大文章。豆腐已经不仅仅是豆

腐,它被包装成鸡、鱼、鸭等形状。

⑥豆腐在农村还有另外一种讲究,那就是除夕夜的饭桌上要有一道豆腐做的菜,意谓“逗

福”,仿佛是伸出一根长长的饵线将满年的福气都钓到自家门中。除夕夜的豆腐不能做汤,

汤上不了席面,最好是切成方方正正的六片或八片,用油煎透了,使之泛出金黄色,然后一

片片相挨着摆在盘中。六片是“六六大顺”,八片是“八仙过海”,有要平安的,也有要沾

染仙气的。

⑦大概由于豆腐是寻常百姓家的惯常食品,所以现在饭店里有一道菜就叫“家常豆腐”。

“家常”二字极为准确和形象地概括出了豆腐的特点。豆腐那莹白的颜色比得上蟹肉,它的

2

鲜嫩也敌得过野生的鲜蘑,所以它能美誉不减。有土地在,就有黄豆可打;有河流在,就有

永不枯竭的水源。有了豆子和水,豆腐的生命力将长盛不衰。豆腐的大众化还体现在它不欺

老凌弱,老人牙齿老化和松动后嚼不动肉,可豆腐却以温柔的品性体恤他们的难处;幼儿未

生牙时,对待许多美食要由母亲的口先嚼成泥状后方能下咽,而豆腐却让人省了这一层麻烦,

它永远不会噎住小孩子。

⑧既然豆腐这般好,那么我也重续与豆腐的缘分了。只是城里的豆腐不如家乡的鲜美,

大约是水质不同的缘故吧。漂浮着漂白粉的自来水显然比不上清冽的井水好吃。而且现在的

豆腐不用豆子来换了,花上一元钱就可以提回一块,少了一种交换的乐趣。

(有删改)

【注】①爿(pán):古代做围墙用的木柴。引申为(围起来的)疆域、边界。

1.本文围绕“豆腐”写了哪些内容?作者对豆腐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分)

主要内容:做豆腐— — —豆腐走俏—豆腐的寓意— —对豆

腐的期待

情感变化:喜爱(爽爽快快)—腻(犯愁)— (重续缘分)

2.说说作者对豆腐有哪些期待?

答:

3.文章说“既然豆腐这般好,那么我也重续与豆腐的缘分了”,试说说豆腐“好”在哪里?

(4 分)

答:

4.豆腐是百姓家的家常菜,作者笔下的豆腐也描绘得有滋有味,请选择一个你最喜欢的家常

菜,并说说喜欢它的理由。(3 分)

答:

【参考答案】

1. 主要内容:换豆腐 吃豆腐 家常豆腐的特点 情感变化:怀念与期待

2.希望豆腐的生命力长盛不衰,希望环境(水质)不受污染,希望豆腐能给人们带来乐趣。

3.①物美价廉,营养充分;②意谓“逗福”,寓意福气;③平凡,大众化,贴近百姓,老幼

皆宜;④生命力长盛不衰,品性温柔。

4.示例:我最喜欢的家常菜是西红柿炒鸡蛋。因为西红柿和鸡蛋都是比较常见的食物,简单

易做,富有营养价值,味道鲜美,可口下饭。

3

二、(河南南阳油田八上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4 分)

冬至的饺子

①小时候一到入冬,就盼着冬至早点儿来到。“冬至饺子夏至面”,我们家是传统家庭,

父母对中国的传统节日及民间习俗一向很重视。即使平时日子过得多么节省,冬至这天也必

定会为我们包饺子吃。

②包饺子时,父亲负责剁馅、调馅,母亲负责和面、擀皮,然后两人一起包饺子。后来,

我和姐姐也加入了包饺子的队伍,这样就节省出了不少时间。而父亲的任务多年来一直未变,

包饺子中最费劲的力气活儿——剁馅,总是由他一人承担。

③那时不像现在,有现成的肉馅卖,还可以买好肉让卖家代为加工,绞肉馅,切肉丝、

肉片都可以。那时是计划经济时代,物资匮乏,不但买肉要凭票供应,而且将肉买回家后需

自己动手剁馅。所以冬至那天,父亲便会一早出门,到肉店排队买回肉之后,回家自己剁馅。

④父亲剁肉馅有一手绝活,即双手执刀,双管齐下。先将买好的肉洗净后切成薄片,摊

在案板上,然后两手各拿一把菜刀,“咚咚”“铛铛”地剁起来。用他的话说,这是提高效

率,不然一大家子七口人的饭,慢条斯里地要剁到几时啊!

⑤说来也怪,那时我们姐弟五人年龄虽不大,饭量却一个比一个大,可能是困难年代肚

子里缺油水吧?!每到冬至包饺子的时候,我们家总要准备一大盆馅和一大盆面。

⑥剁好肉馅,就要往里面掺菜了。那时冬季包饺子主要用白萝卜或大白菜,不像现在,

一年四季都有韭黄、韭菜、芹菜等新鲜蔬菜可以用。我们家冬天包饺子比较偏爱白萝卜大肉

馅,母亲说白萝卜营养丰富、清热去火、健脾顺气,吃了对身体有益。可能是从小养成了习

惯,至今我吃饺子仍偏爱萝卜馅。

⑦父亲将洗净的萝卜切片下锅煮,照例先将青的那头最好的部分留下让我们生吃。白萝

卜脆生生、水灵灵的,比现在的水果萝卜还好吃。那时候生活困难,家里轻易不买水果吃,

萝卜就是现成的水果了。在困难的岁月里,脆甜的白萝卜真的带给了我们与吃水果一样的感

觉。

⑧煮萝卜也要掌握好火候,不能太生也不能煮太过了。等到用筷子一扎即烂时,捞出沥

水晾凉,用笼布裹起,压干水分倒在案板上,父亲便又施展起他的“双刀”功夫。一阵有节

奏的响声过后,萝卜就变成了萝卜泥。再加入葱、姜和肉馅,放入盐、酱油、五香粉、小磨

油等调料,搅拌均匀,一盆香味四溢的饺子馅就调制好了。

⑨晚上掌灯时分,全家人已吃上了热腾腾、香喷喷的饺子。父亲在厨房忙碌着,一锅锅

地下着饺子,母亲一盘盘地往外端着,催促我们趁热吃。等到他俩终于忙完坐到桌边时,父

亲总会为我们讲起冬至吃饺子的来历。

4

⑩窗外寒风嗖嗖,屋内暖意融融。全家吃着热腾腾的饺子,幸福极了。母亲说:“吃了

冬至饭,一天长一线。”父亲说:“过了冬至,长一绳子。”的确,吃过冬至饺子后,白天

渐长,黑夜渐短,季节的轮回便又开始了。

⑪一年又一年,我们走过了多少个冬至,吃过了多少次饺子。父母虽已远赴天国,但每

年的冬至,却仿佛仍和我们在一起。父亲“咚咚”“铛铛”地剁着饺子馅,母亲在灶边忙活

着,准备下饺子……

1.文中详写了包饺子的哪些步骤?请根据要求将下面空缺的部分补写完整。(4 分)

排队买肉— — — — —调馅

2.请说说画线句子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 分)

(1)照例

..

先将青的那头最好的部分留下让我们生吃。

答:

(2)父亲在厨房忙碌着,一锅锅

...

地下着饺子,母亲一盘盘

...

地往外端着,催促我们趁热吃。

答:

3.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全文作简要分析。(3 分)

答:

4.幸福是什么?根据全文内容和你的感悟,探究它的含义。(3 分)

答:

【参考答案】

1.剁肉馅 煮萝卜 剁萝卜 掺菜

2.(1)“照例”在这里指父亲每次都是将青的那头最好的部分留下让“我们”生吃,表现了

父亲对“我们”的爱。

(2)“一锅锅”“一盘盘”运用叠词,形象地写出了困难时期“我们”饭量大的特点,以及

父母为儿女的饭食不停忙碌的情景,表现了父母对“我们”的爱。

3.总结全文,照应题目;点明主旨,表达了“我”对父母深深的思念之情;首尾呼应,结构

严谨。

4.示例:其实幸福很简单,一家人一起忙活,一起吃饭,就是幸福。有父母的陪伴和关爱,

有一桌热腾腾的饭菜,就是幸福。

5

三、(湖南娄底娄星八下期末)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8 分)

跛脚羊的冬天

夏京收

①他出生的那个年头,或许是因为营养匮乏,反正和他同龄的孩子都遍地跑了,他还是

不能站起来走路。又过了几年,他终于离开了母亲搀扶他的那双手,但也没能像两个哥哥那

样在田野上撒欢儿般地奔跑——他的右腿是跛的。

②贫穷的屋檐下,从有记忆开始,他觉得父亲好像就没正眼看过他一下。食物匮乏的饭

桌上,偶尔出现几次令他垂涎欲滴的面食时,幼小的他不敢伸出手。即使忍不住想尝一下时,

也是像那只跛脚羊吃奶那样,颤颤巍巍,躲躲闪闪。他盼望有一天,父亲能亲手递给自己一

个面馍。

③那年的冬天特别冷,他家那头大黑羊却立在皑皑白雪里“咩咩”地叫着,痛苦地生产

了。

④大黑羊一连生下了三只小羊崽,其中有一只却是畸形的——有一条腿没有蹄。鲜红的

雪地里,满头大汗的父亲提起腿部畸形的小羊崽,淡淡地对母亲说,扔掉吧,成不了材的,

况且,留下来恐怕老羊的奶水也不够!

⑤听到父亲说要扔掉小羊,他急忙抢到父亲的面前,苦苦哀求父亲,说:“少脚的小羊

会长大的,再说,它也不一定会长得比那两只瘦呀。”那天,父亲沉默了许久,默默地将小

羊留了下来。

⑥晚上,饭桌上摆放着炖好的大黑羊生产后留下的胎盘,父亲破例递给了他一碗最多的。

⑦以后的日子,饭刚吃了一半的他,常常揣起块煎饼或者菜饼之类的饭食就去打草,他

说饭在路上吃;深更半夜里,他常以去院子里大解为由,披着破棉袄偷偷为那只腿部畸形的

小羊加夜餐——淡淡的月光下,他像喂孩子似的将白天从自己口中省下来的饭食,一口一口

地嚼碎,细心地喂给跛脚的小羊。

⑧日子一天天过去,几只羊渐渐地长大了。正如他所说的,那只腿部畸形的小羊果然不

比另外两只羊瘦,整天活蹦乱跳的。一向不苟言笑的父亲抚摸着小羊笑着说:“这家伙,没

想到比那两只长得还大了,还是个母羔儿,不愁生上几窝羊崽。”一旁的他听了心里美滋滋

的。

⑨第二年的春天,父亲做了个惊人之举:将家里的四只羊一并牵到集市上去卖。他躲在

一边偷偷地流了泪,那只跛脚羊身上有多少他用心裹着的梦啊!

⑩但令他和母亲都没想到的是,父亲只卖掉了三只羊,他将那只腿部畸形的羊又牵回了

家。

⑪“这只羊人家羊肉馆不要。”父亲淡淡地说。可是,卖给宰羊的又不是卖给户里养羊

6

的,人家怎么会不要呢?

⑫更令他们预料不到的还在后头,一段时间后,父亲用卖那三只羊的钱把他送进了“东

庄小学”。一直以来,包括他在内的村里人早就认为,这个家里上学的资格在他二哥身上。

二哥能干,人又机灵。

⑬父亲的这一举动,令村里人大惑不解的同时,也令他感到震惊……

⑭时光荏苒,十年寒窗后,他听从了父亲的建议,走进了市里一所普通的医校。这是父

亲对他学业唯一的一次过问。

⑮后来,他学医所在的城市便多了一个有名的医生,这个医生的右腿是跛的。再后来,

他成了省城里在国内医学界最具有权威的一所医学院的院长,他的医学论文多次在业界引起

轰动……这年中秋,他特地从省城赶回乡下老家与年迈的老父亲团聚。

⑯那夜,皓月当空。红酒与月饼香飘四溢的酒桌上,他与满头银发的父亲对饮着。这时,

院子里忽然进来几只活蹦乱跳的小羊,是当年那只跛脚羊的后代,那只跛脚羊早已去世多年。

他曾听母亲悄悄地说过,当时那只跛脚羊死去时,父亲的眼圈红红的。面对这几只活蹦乱跳

的小羊,他咂了满满一口酒,咽下,对父亲说:“爸,你知道当年那只跛脚羊为什么会比其

他两只肥吗?”

⑰父亲淡淡地一笑:“还不是你当年半夜出去偷偷为它加了口粮。”

⑱他一下子愕然了,多年来这一直是他心中的秘密啊!

⑲父亲用手摸了摸嘴,接着说:“当年半夜起来小解,月光下,知道了你小子给那只跛

脚羊开起了小灶。那年集市上怕卖掉它伤了你的心,所以就又把它给牵回了家。你升学时,

觉得你做事细心,暗地里又有股犟劲,对只羊就那么好,何况对人呢,就建议你从了医……”

⑳泪,刷地一下淹了他的面庞,他突然明白,自己,原来竟是父亲心中一直用爱喂养着

的一个梦啊!

(有删改)

1. 阅读全文,根据提示梳理情节。(4 分)

情 节 “他”的心理或表现

父亲“无视”因跛脚而自卑的他 ①

② 苦苦哀求

父亲默许留下跛脚小羊 默默精心照料

③ 震惊

父亲与“他”中秋对饮,说出“他”心

中的秘密

7

2. 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的“他”。(4 分)

答:

3. 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中的父亲是个怎样的人。(4 分)

答:

4. 文章题目“跛脚羊的冬天”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章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

何面对自身的某些缺陷。(6 分)

【链接材料】世上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过一口的苹果,都是有缺陷的。有的人缺陷比较大,

是因为上帝特别喜欢他的芬芳。因此,上帝是公平的,慷慨给予的同时也有无情的剥夺。世

界文化史上有著名的三大怪杰——文学家弥尔顿是双目失明,音乐家贝多芬是双耳失聪,小

提琴演奏家帕格尼尼后期不能说话。如果用“上帝咬苹果”的理论来推理,那么,他们都是

受到了上帝特别的喜爱,被狠狠地咬了一大口。

答:

【参考答案】

1.①盼望、期待 ②父亲想要扔掉跛脚小羊 ③父亲卖掉三只小羊送他上学

④愕然、感动

2.运用心理描写和神态描写,通过“不敢伸出手”“颤颤巍巍”“躲躲闪闪”“盼望”等词,

生动形象地写出“他”因为跛脚而胆怯自卑的特点,表现出他渴望得到父亲关注的心理。

3.①从父亲轻视跛脚的“他”、想扔掉跛脚小羊到沉默着将小羊留下,并在饮食上开始关怀

“他”,可以看出父亲看似冷酷实则心软,是一个通情达理的人。

②从父亲赞许“他”照顾小羊的成果、怕“他”伤心而不卖掉跛脚小羊中可以看出父亲体谅、

关爱儿子。③从父亲将“他”送去上学、建议“他”去学医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善于观察、

有远见的人。④从父亲因老羊死去而眼圈发红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重感情的人。⑤从父亲

多年来替“他”保守秘密,一直在背后辛勤付出中可以看出父亲是一个含蓄深沉、默默付出

的人。(答出 4 点即可)

4.含义:①既指那年冬天,小羊因为跛脚经历了险遭抛弃等苦难,但在“他”的精心照料下

度过了困难的日子,茁壮成长;又指“他”因为跛脚而自卑,却在父亲无声的关怀中走向成

功。②文中的小羊和“他”都因为跛脚而受到影响,但最终在关怀中成长,走向成功。

如何面对:文中的小羊和“他”都有身体的缺陷,链接材料中三大怪杰也有一些缺陷,但他

们没有放弃,经过不懈努力后成就自我。这告诉我们,在面对自身与生俱来的缺陷时,我们

不要放弃自己,要坚持不懈,努力达成自己的目标。

8

四、(山东聊城莘县八上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7 分)

向一棵树鞠躬

王崇亚

①我突然被一棵榆树惊呆了。说突然,是因为我在这条小巷的尽头住了十年,天天从它

旁边走过,竟没有注意到它的存在。那天早晨,我无意识地朝路边的砖垛上扫了一眼,一下

子就看到了这棵树。

②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

③它长在一堆砖垛上,周围是林林总总的大树小树。砖垛有两米多高,我不知道这些砖

在那里堆了多少年,表层的砖被一层青苔覆盖着。

④它只有一米多高,稀稀疏疏的枝杈恣意地伸展着,无法形成高大伟岸的姿态,却展示

了旺盛的生命力。它站在高高的砖垛上,鸟瞰着这个喧闹的世界。它小心地经营着自己的生

命。它当然希望拥有高大伟岸的身躯,但命运却把它交付给一堆砖。它知道躲避现实只能毁

灭自己,安于命运,顺势而长,才是生命的该有的样子。

⑤即便如此,它肯定也受过无尽的苦痛。雷电轰击过它,狂风摧残过它,霜雪侵蚀过它。

最难耐的还是干旱和贫瘠。它也曾挽留过雨水,雨水却对它不屑一顾,匆匆而去;它也曾挽

留过露珠,露珠只轻轻吻了它一下,就无影无踪了。脚下那座高原似的砖垛,贫瘠得难以供

给它起码的养料。它只得自己努力,让主干变粗变矮,让枝叶变小,尽量节衣缩食,减少消

耗,拼命把根往下扎,尽可能吸收营养,这是它生存的策略。厄运使得它青筋突出,浑身伤

疤,形体佝偻,但它从不屈服。无论生活怎样艰难,总得面对,总得一步一步走下去。

⑥我久久地伫立在那里,为这棵榆树而感动。

⑦一天傍晚,我下班回来,发现那砖垛已经不见了。一个老人背着一棵树蹒跚而行,这

棵树正是砖垛上的那棵树。老人告诉我,这砖垛堆了十八年,当初准备盖房子用,儿子突然

得病死了。媳妇改嫁,他领着孙子孙女度日,房子就耽搁了。现在孙子孙女已长大成人,会

挣钱了,政府又补贴了一部分钱,房子终于可以翻修了。在老人平静的叙述中,丝毫不见其

悲凉,仿佛生活就是如此。

⑧我怔在那里。十八年,我不知老人是如何艰辛地度过的。老人边走边自言自语道:“你

看这棵树,咋就恁耐活呢?缺水少土的,竟活了十八年,真要活成精了。”蓦地,我仿佛觉

得眼前的这棵榆树,就是老人的化身。蓬蓬松松的枝叶,是老人稀疏的乱发;褶褶皱皱的树

干,是老人饱经风霜的脸;还有那地下柔柔细细的根,是老人随风飘起的胡须。

⑨老人背着那棵老榆树走了,一个自言自语的老人背着另一个不言不语的老人,走了。

泪水模糊了我的双眼。我默默地伫立,向老人背上的那棵榆树深深地鞠了一躬。

9

(有删改)

1. 第②段“这是一棵不同寻常的树”,这棵树的不同寻常表现在哪些方面?请结合全文简要

概括。(4 分)

答:

2. 你是否认同第④段画线句子的这种观点?请简述理由。(3 分)

答:

3. 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的画线句子。(3 分)

答:

4. 第⑧段画线的句子写出了老人与树的许多外在的相同之处,他们还有哪些隐形的相同之处?

(3 分)

答:

5. 文章写榆树,为什么要花较多的笔墨去写老人?请简要分析。(4 分)

答:

【参考答案】

1. ①生存环境恶劣,长在一堆砖垛上,极其贫瘠,没有雨露滋润;②外形矮小、纤弱,却展

示了顽强的生命力;③坚韧不屈,承受了雷电轰击、狂风摧残、干旱折磨;④顺势而长,懂

得生存的策略。

2. 示例一:认同。因为受环境条件的限制,有时是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的。生活要讲究实际,

像那棵树一样在恶劣环境中顺势而为,也不失为是一种生存智慧。如果一味追求过高的、不

切实际的目标,反而容易使自己陷入痛苦的迷茫之中。

示例二:不认同。因为一个人需要有更高的追求,生活才有动力,生命才会更精彩。一个人

的命运是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的。安于现状、听天由命是懦夫的行为,是一种消极的

人生态度。

3. 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榆树没有雨露滋润而忍受着干旱煎熬的痛苦情

态,说明了榆树的生长环境恶劣,表现了榆树的坚韧不屈。

4. ①都有极其恶劣的生存环境;②都有不向困难低头的坚强意志;③都有顺势而为的生存智

慧;④都有面对现实的乐观精神。(答出三点即可)

5. 借老人之口引出这棵树的生长年龄,突出了树的不同寻常;以树象征老人,赞扬了老人不

畏生活艰辛,乐观面对挫折的精神,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10

五、(江西赣州石城八下期末)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5 分)

故乡的番薯

孙善文

①春雨绵绵中,一批成长于故乡土地里的番薯一个个被锄头从温润的泥土中唤醒。秋日

落地,春日回阳,这是南方番薯与大地亲密交流的轨迹。

②地是自家的地,番薯却是老家的伯母所种。为了传递深情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一麻

袋番薯从家乡坐三轮车出发,先是到我们村子所在的镇上,又从镇上坐上长途客车,辗转五

百多公里来到我这。我驱车把这袋番薯接回家中,母亲刻不容缓地按每人一个的分量,将番

薯洗干净,放进锅里,约半个小时,一盘裂开嘴香喷喷的番薯被端上来,真的是粉而甜,甜

而糯啊!母亲和父亲边吃边笑着,那笑容像我记忆中的番薯花,虽不起眼,却是那样旺盛地

开着。他们不停地赞叹着,这就是当年的味道,这才是真正的原生态食品。母亲告诉我们,

伯母为种好这一季番薯,给番薯施的全是有机肥,似乎就想证明,来自故乡的味道,那香那

甜,都是朴素且发自内心的,独一无二。

③把番薯种到瓶子里,任其生出蓬勃的叶,长成一帘绿色,这却是受好友的启发。那天,

好友在社交平台上晒了在自家书房一个玻璃瓶里种出的番薯苗,据说,这棵番薯他已经种了

三个春秋。看他拍的照片,这哪里是一棵薯苗啊,简直就是一幅水彩画,紫色的薯藤,绿色

和淡黄色相间的叶子,相互纠缠,既呈现生机,又藏有诗意。如此诗情画意,我是记在心上

了。

④这天,母亲又在阳台一角挑番薯,准备送到锅里,我看到一个已经发了芽,便让母亲

给我留下。我要带回单位去,要种番薯了。

⑤水乃生命之源,水润万物。我把水装进玻璃瓶里,装了满满一瓶。薯块的五分之一泡

在水中。母亲对我说,只要根长出来,番薯就算养活了。这让我对此甚是期待。每天早上我

都要看看薯块上是否有根冒出来。直到一周后,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出来,

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舒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薯根越长越多,

越长越快,不曲不折地伸长着,倒有点像南方的榕树根,一条一条,却是清晰可见,洁白而

纯净。

⑥紧接着,又有一个个新芽从薯块上翘起来,嫩嫩的,每片嫩芽似乎都是一张笑脸,尽

管娇柔,却饱含真情。

⑦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在农村长大的人,对番薯叶或许都有共同的记忆,那时的番薯大

多用于煮番薯饭。而到如今,番薯叶已是城里人餐桌上的环保菜。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农村的

岁月来,那年月的我们是无论如何也不敢想,番薯会有如此“尊贵”的待遇。

11

⑧番薯叶长出来,一间陋室仿佛都抹上新的色彩。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

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枝上有枝,

枝而不蔓,每片番薯叶都被一枝枝叶柄举着。同一棵番薯上长出的叶子形态各异,有的呈裂

片宽卵形,有的是三角状卵形,有的就像一颗心。叶子越长越密,紧随着时光,南方惯有的

艳绿与北方秋季同步的黄,就这样结在了同一藤枝上。经遇风霜,整个瓶子也就变成一幅画,

这与好友家的已有几分神似。有同事经过我办公室门口,站在远处好奇地问那是什么花时,

我总会暗自得意,笑着让他们先看看,最后他们也都忍不住笑,怎么这么像一枝花啊?

⑨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因为一份机缘而得以存活,并像花一样活着,让故乡的味道,

在异乡散发开来,既喂养我的目光,也温暖了我的情思。有时我在想,那叶柄上举着的或许

就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前世,尽管不是花,但来到一座陌生的城市,便也努力地生发,像花一

样绽放,没有那份娇媚,却也多一份随遇而安。

⑩玻璃瓶种上了番薯,自然成不了薯田,因为番薯属于根茎植物,薯块其实就是它根的

一部分。但从一个供人果腹的农作物到一盆赏心悦目的植物,番薯已换了角色。

⑪换了角色,同样活好,让叶子像花儿一样绽放,这或许也是我们所需要的生活。

1. 阅读文章第④~⑧段,完成下面表格。(3 分)

番薯的生长变化 “我”的心理发展变化

番薯发芽,被泡水中 甚是期待

根从薯块中挤出来 ①

② 想轻轻抚摸一下

叶子越长越密,长成一幅画 ③

2. 文章第③段采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4 分)

答:

3. 文章的语言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请按照要求赏析下列句子。(4 分)

(1)一片片苍绿的番薯叶顺着不断伸长的薯藤,长得认真而有序,像小孩儿伸出的小巴掌,

让人忍不住想轻轻抚摸一下。(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

答:

(2)当我看到第一条银白色的根从薯块中挤

出来,像一条尾巴在水中摇摆起来的时候,我才

舒一口气,心头忍不住一阵欢喜。(从加点词的表达效果角度赏析)

答:

4. 第⑨段中写道“一个来自故乡的番薯……也温暖了我的情思”,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一个

来自故乡的番薯为什么可以温暖“我”的情思。(4 分)

12

答:

【参考答案】

1. ①忍不住一阵欢喜 ②番薯叶长出来 ③暗自得意

2. 插叙。交代了朋友分享自己把番薯养成一幅水彩画的事,表现了朋友对番薯的喜爱、眷恋,

为后文写“我”在单位把故乡的番薯养成花做铺垫。

3. (1)运用了拟人、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番薯叶人格化,并且把长出的番薯叶比作“小孩

儿伸出的小巴掌”,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番薯叶整齐有序、长势可爱的情形,表达了“我”对

努力生长的番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2)“挤”字刻画出番薯根从薯块长出来时非常艰难的情形,写出了番薯根生长的不易,突

出了番薯根顽强的生命力,表达了“我”对番薯生根的期待与欢喜之情。

4.①远道而来的番薯传递了亲人深切的牵挂和浓厚的情意,亲情温暖了“我”的心;②故乡

的番薯唤起了“我”和家人记忆中的味道,缓解了我们的思乡情,让“我”感到温暖;③“我”

种的番薯,生根长叶,像花一样,让“我”心生欢喜;④故乡的番薯,在陌生的城市,努力

生活着,让“我”得到启迪。

六、(河北保定顺平八下期末)阅读文章,完成问题。(15 分)

竹 笋 印 象

仇士鹏

①我对竹笋的印象,一直是励志和积极的。

②在黑暗中积累了一季的力量,竹笋用根握紧了大地的脉动。正所谓厚积而薄发,当春

雨洒落,它便猛地抬头,捅破大地,一跃而上。或许从蚂蚁的视角来看,那就如一座座巍峨

的金字塔拔地而起,直入云霄。

③高中时一位同学很喜欢竹笋,不仅在课桌、墙边贴满了竹笋的卡通贴画,还写下座右

铭“像竹笋一样,一鸣惊人”。他也是这么做的。

④在高一,他算是班里的“拖油瓶”,时常挂在成绩单的最底下。那应当是他生命里的

冬天。他基础很薄弱,听课时经常掉线,但他并没有自甘堕落,和顽劣者沆瀣一气,而是如

13

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竹子一般,牢牢地坐在自己的座位上。无论我什么时候看他,他都在低头

刷题。终于,在高二摸底考的时候,他冲入了班里的前二十;在高三,更是直接迈入了年级

前十。那时候,他已经从一根不起眼的竹笋,长成了翠色欲滴的青竹。

⑤他很喜欢吃竹笋,尤其喜欢吃竹笋炒肉,素雅和荤腥相遇,鲜味便在猛烈中有了更加

悠久的余韵。《诗经》有言:“其蔌维何?维笋及蒲。”竹笋虽是幼年期的竹子,却有极佳

的口感。“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只有亲口品尝了竹笋的滋味,才能真正明

白苏东坡流连忘返的原因,才会理解陆游“味抵驼峰牛尾狸”的感叹。竹笋炒肉和酸辣土豆

丝作为当年我们食堂里的常客,也成了我们青春回忆里一枚盘子大小的印章。想来,竹笋确

实很像那时候的我们,青涩而又灰头土脸,未来的光芒都还在体内深藏,我们自以为的伶俐,

在如今看来也是如此笨拙而又天真。

⑥“嘴尖皮厚腹中空”,竹笋着实其貌不扬。母亲时常对我开玩笑说:“你以后要像竹

笋一样,做事有冲劲,但又不招摇。”她说,不能像花花草草那样,个子长不高,心思全都

放在花香上了。看看竹笋,不妖不艳,踏踏实实,长大后还十分虚心。当然,还要有足够厚

的脸皮。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赶着一个地冒了出来——它们只会把谦逊留给大地和阳光,

却绝不会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早一点破土,多长高一点,就能吸收到更多雨露。

⑦母亲说她以前因为害羞,错失了某次上台的机会,单位领导因此便没能发现她这匹“千

里马”。她经常对我念叨,不管心里多么不好意思,也要像竹笋那样,该出手时就出手。不

知道竹笋听到母亲的评价会是如何表情?或许在那满是泥泞的外皮下,也有一张因害羞、紧

张而红扑扑的脸吧。

⑧我最喜欢的,却是看父亲挖竹笋。

⑨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在竹林里走来走去也发现不

了被泥土抱在怀里的竹笋。而父亲不一样,在乡野中土生土长的他,目光一扫,便能找到笋

的痕迹,锄头一刨,就把竹笋挖了出来。在我看来,这简直就是从无变有的魔术。所以每次

和父亲上山,都像是一场邂逅惊喜的旅程。我虽然只是一个旁观者,也能分到一点竹林的恩

泽——当母亲用山泉水把父亲挖到的竹笋做成汤,我一口口地喝,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

因为这时,春天好像也从我体内,破土而出了。

(有删改)

1.选文围绕竹笋写了哪几件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补全。(3 分)

(1)高中同学贴竹笋贴画,写座右铭。

(2)

(3)

14

(4)

(5)我喝竹笋汤,又与自然达成默契。

2.请对选文第⑥段中画线的句子进行赏析。(4 分)

每次下雨后,竹笋就一个赶着一个地冒了出来——它们只会把谦逊留给大地和阳光,却

绝不会把生存的机会拱手让人。

答:

3.第⑨段先说“我和竹林之间早已经没有了默契”,后面又说“似乎又和自然达成了默契”。

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为什么有这样的变化。(4 分)

答:

4.当前,一些青少年衣食富足,未经风雨,也没有了“竹笋精神”。请结合文本,简要说说

当代青年应如何重拾“竹笋精神”。(4 分)

答:

【参考答案】

1.(2)我们当年在食堂吃竹笋。(3)母亲教育我要像竹笋一样有冲劲、不招摇,也要勇敢

表现自己。(4)我看父亲挖竹笋。

2.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一个赶着一个”“拱手”等赋予竹笋人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

地写出了竹笋雨后生机勃勃的特点,赞扬了竹笋不甘人后的精神。

3.说“没有了默契”是因为我长时间生活在高楼上,不能发现土里的竹笋;说“又和自然达

成了默契”是因为我看到父亲能很快找到竹笋,并在品尝竹笋汤的时候,唤起了我一直以来

对竹笋的印象,又重新和竹笋达成了默契。

4.面对学习,要不断积累,厚积薄发;面对困难,要坚韧不拔,顽强拼搏;面对目标,要坚

定不移,不改初心;做人既要踏实、谦逊,又要抓住机会,敢为人先。

15

七、(江苏常州溧阳八下期末)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6 分)

归途灯火暖

王国梁

①我加班到很晚才回家,一个人走在冬夜寂寞的长街,心中颇有几分凄寒。长街空旷,

车辆和行人已经稀少,偶有车辆从身边飞驰而过,带来一股更深的凉意。人世浮沉,生活艰

辛,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属于自己的寒夜。

②就在不经意间,忽然看到前面楼群的万家灯火。密密麻麻的窗子里,几乎所有的灯火

都亮了起来。那些灯火,散发出来的光都是一样的,温馨、静美、暖意四射。这样的灯光连

成一片,使得一栋栋楼房都散发着一种诱人的光彩。我想,如果没有灯光,黑漆漆的楼群该

是多么恐怖,就像一棵棵森然的老树一般,沉默得让人窒息。万家灯火,是这个世界温暖的

聚集地,是人最温暖的归宿。无论外面的世界有多寒冷,无论你的归途有多漫长,只要有一

盏为你而亮的灯火,你便会觉得再苦再累都是值得的。

③万家灯火让我眼前一亮,心中升腾起无边的暖意。我忽然想,此刻我的家中一定也是

灯火通明。母亲和妻子每晚必定会等我回家,无论多晚她们都会等。寒夜清寂,两个人一定

先把孩子哄睡了,然后一同到客厅看电视。电视的声音很小,她们一边看一边聊,说话的声

音也很小,夜晚显得更加安静。母亲一定会时不时起来,朝着窗外张望,然后轻叹一声说:

“唉,这么晚了,咋还不回来!”灯光安静无言,照彻夜晚,也点亮我心中那盏灯。我跟母

亲和妻子说过很多次,让她们不要等我,先睡。可她们从来不听,为了让我回家能够看到自

家亮着的灯,为了让我开门后有人相迎。

④汪曾祺说:“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我觉得,只有人在归途,才能更深切地感受到

灯火可亲,不管我们的归途多寂寞,最终赶往的都是家。只有家的灯火,对我们的诱惑力才

是最大的。想想有家人为你守候,有灯火为你而亮,连脚步都会变得轻捷。

⑤朋友老李独自在异乡打拼,一个人租住在简陋的房子里,他经常不回家,说家有啥可

回的,里面连个人都没有。我理解他的感受,没有一盏为他而亮的灯火,家充其量只是房子。

有了灯火,有了为你点亮灯火的家人,家才是真正的家。我亲眼见过春节前老李归心似箭的

样子,每天跑东跑西买礼品,忙得满头大汗都不肯休息会儿。每年他都是第一时间抢购车票,

为抢车票不惜使出浑身解数。因为,千里之外,有一盏为他而亮的灯火。

⑥归途灯火暖,人间温情在。我抬头凝望着一扇扇灯火通明的窗子,觉得那种光亮是那

么柔和、温馨,像是慈爱柔情的目光一样,让人恨不得一下奔过去,投入家的怀抱之中。家

的灯火可亲,还在于它的无限包容。我在想,这一盏灯火在等谁?那一盏灯火在等谁?一盏

盏灯火,都在等待属于自己的夜归人。无论你在多么卑微的角落里,充当着多么微不足道的

16

角色,家都会给予你最温暖的拥抱。家中没有人会嫌弃你的人微言轻,没有人会嫌弃你的懦

弱无力,你永远都是家人的天。

⑦归途漫漫,灯火暖暖。心中的灯火被点亮,力量陡然升起。

⑧这样想着的时候,我到了楼下,抬头看到自家的窗子,那柔和的灯光让我的眼睛湿润

了,鼻子有点酸。我使劲吸吸鼻子,迈开大步,向家走去……

(有删改)

1.请分析本文标题“归途灯火暖”的含义。(4 分)

答:

2.请按要求赏析下面两句话。(6 分)

(1)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第②段中画线的句子。

我想,如果没有灯光,黑漆漆的楼群该是多么恐怖,就像一棵棵森然的老树一般,沉默

得让人窒息。

答:

(2)从描写方法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画线的句子。

母亲一定会时不时起来,朝着窗外张望,然后轻叹一声说:“唉,这么晚了,咋还不回

来!”

答:

3. “家人闲坐,灯火可亲。”请结合全文,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 分)

答:

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

A.文章以“归途灯火暖”为线索,饱含深情地叙写加班夜归的“我”面对楼群里的万家灯火

时的感触。

B.文章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巧妙地将叙述经历、描绘见闻、抒发情感、表达看法融为一

体。

C.第⑤段老李在异乡经常不回租住房与春节前的归心似箭形成鲜明对比,突出有家人的地方

才是真正的家。

D.第⑧段写“我使劲吸吸鼻子,迈开大步,向家走去……”是因为冬夜极其寒冷,“我”想

尽早回家取暖。

17

【参考答案】

1.“归途灯火暖”是指加班夜归的“我”面对万家灯火时的感触;同时暗含了文章的主旨:

万家灯火是我们最温暖的归宿,家的灯火能够点亮心中的灯火,给人力量。

2.(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黑漆漆的楼群比作老树,突出楼房没有灯光的恐怖,

衬托出万家灯火是这个世界最温暖的聚集地,是人最温暖的归宿。

(2)这句话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写出了母亲等候“我”回家时的焦急和担忧,表现

了母亲对“我”的爱,体现了家的温暖。

3.“家人闲坐,灯火可亲”是说,一家人闲坐,旁边一盏灯照亮了居所,此时就连静默都饱

含温暖。在本文中指的是万家灯火是人最温暖的归宿;家中的灯火带给我们的是温馨、慈爱、

包容;家中的灯火能够点亮心中的灯火,给人力量。

4.D

解题攻略: D 项错误,结合文章内容可知,作者是因为看到家里亮着灯,想到家人温暖等候

而备受感动,才急切想回家,并不是因为天气寒冷。故选 D。

八、(山东济南历下八下期末)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3 分)

一架纸飞机

陈嘉宝

①小男孩低头望着纸飞机,我低头望着他,他开心地把纸飞机向我推来,灿烂的笑容让

我欣慰,他就像多年前的我一样。那时,小小的我正抬头看着教室窗前在风中摆动的纸飞机,

而我的老师恰好走进了我的视线。

③ 知道怎样折一架飞得很远的纸飞机吗?我的老师这样问过我。

③我很笨,学东西永远慢半拍。小时候上手工课,我从来没有折出成品。我记得在最后

一节手工课上,老师教我们折纸飞机。同学们陆陆续续把作品交给老师,背起书包回家去了。

我却死活做不出东西来,只能坐在教室里,看着那些被挂起的手工作品,看它们在窗前摆动。

老师走近了,坐在我身旁,突然用手臂环绕着我,把我拥进她的怀抱里,又在我眼前,变魔

术般地折了一架纸飞机。临走时,我看着那架写着我名字的纸飞机,悄悄地把老师满载爱与

温柔的笑容嵌入到了我的心里。

④后来,我上了大学,跟随学院助残志愿队去残疾人托养中心,被分配到多重障碍部。

18

那天天有些阴沉,空气中浮动着燥热的气息。在多重障碍部,我见到了我的学员:一位与我

身高相近的男孩子。他长得清秀,戴着黑框眼镜,远远望见我,便低下头羞涩地笑,就像邻

家的小弟弟一般可爱,我微笑着跟他打招呼。下一瞬,他走过来,身子却突然扭曲了,像摆

了不同砝码的天平一般左右摇摆,又像身处暴风中的羸弱小树,仿佛就要被吹倒。再下一瞬,

他突然朝我“嘿”了一声,又羞怯地笑了。

⑤我赶忙上前搀扶住他,领着他走向操场。

⑥“你叫什么名字呀?”

⑦“嘿。”

⑧“别走太快,别累着了。”

⑨“嘿。”

⑩“我们去那边看看,好不好?”

⑪“嘿。”

⑫我与小男孩之间的对话,大抵如此。他如果很开心,就会笑着点头说“嘿”;如果难

过或是抗拒,就会皱着眉头说“嘿”。我与他之间,仿佛阻隔了一道墙。

⑬“好了,接下来我们进入最后一个环节:折纸飞机。”

⑭我们并排坐在小桌旁,小男孩抬起了头,好奇地看那一沓五彩缤纷的纸。我挑了一张,

把它摊平在桌上,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开始。但是若我能折出这一架纸飞机,小男孩是不是会

开心起来呢?这样想着,我将手中的纸对折,翻转,一架纸飞机竟也从我的手中变了出来。

⑮“嘿!”小男孩又露出了笑容,他小心翼翼地抚摸刚刚成形的纸飞机,一会儿看看我,

一会儿又盯着这凭空变出的东西。

⑯他快速地捡起一支画笔,又开始说“嘿”了。他拿着画笔不停地涂,我感觉到他正努

力地把色彩填满机翼,却怎么也涂不完那大片的空白。他像一团不知如何是好的火,不安地、

焦躁地、混乱地跳动着。

⑰“来,我教你。”我用手臂环绕着他,还能感觉到他的躁动。我抓着他颤抖的右手,

将画笔的笔触带向纸飞机的空白之处。当看到纸飞机的空白处被增添上颜色时,他安静下来

了,手不再那么颤抖,身子也稳稳地停在椅子上。

⑱过了一会,纸飞机画好了,它立在桌上,一副即将启程的模样。

⑲在细细碎碎的光影中,我望见小男孩回过头来,对我一笑。我又望见我的老师似乎也

在朦胧的光影中走来,看着我,对我一笑。他们俩的笑容重叠在一块,他们一同把那纸飞机

递给我,一同等着我的回答。

⑳我拿起这架纸飞机,透过阳光去看它,让它在空中翱翔,滑出曲线,轻轻地撞向小男

19

孩的心窝。他“嘿”了一声,抬起那双亮亮的眼睛望着我,手里捏着纸飞机的一角,开心地

把纸飞机向我推来,近了,更近了。我接住了纸飞机,欣慰而适意地让它贴在我的心窝。

㉑当然,它不是十几年前的那架纸飞机。

㉒但是,它不是十几年前的那架纸飞机吗?

㉓曾经,有一架纸飞机,满载着爱与温柔,轻轻地嵌入一个笨小孩的心里。后来,小孩

长大了,有一天,她也学会了折纸飞机,也想尽力把这爱和温柔嵌入到另一个小孩的心里。

这一天,我体察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叠与传递,在那些细微却有力的时刻,慢慢汇聚成无

形的力量。而我,于是也想在他人的世界里坚持播撒下这些细微的时刻,坚持留下一些美好

的生命印记。

㉔我相信,这一架纸飞机一直都会存在,存在于过去,存在于当下,也存在于未来。

(有删改)

1.文章围绕“纸飞机”写了两件事,根据提示,概括文章内容。(2 分)

小时候,老师教“我”叠纸飞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学时,__________________ __ _____,“我”感受到欣慰而适意。

2.品味语言,回答下面的问题。(4 分)

(1)请从人物描写的角度,赏析第③段中的画线句子。

老师走近了,坐在我身旁,突然用手臂环绕着我,把我拥进她的怀抱里,又在我眼前,

变魔术般地折了一架纸飞机。

答:

(2)结合语境,赏析第⑳段中加点词。

我接住了纸飞机,欣慰而适意地让它贴

在我的心窝。

答:

3.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第㉓段中的画线句子的理解。(3 分)

这一天,我体察到生命与生命之间的交叠与传递,在那些细微却有力的时刻,慢慢汇聚

成无形的力量。

答:

4.本文采用倒叙的写法,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其作用。(4 分)

答:

20

【参考答案】

1.“我”感受到老师的爱与温柔 “我”教小男孩折纸飞机

2.(1)运用动作描写,形象传神地写出老师教“我”折纸飞机时亲切的样子,表现了老师的

温柔及其对“我”的关爱。

(2)“贴”是“紧挨”的意思,写出“我”把承载着温柔与爱的纸飞机放在紧挨心窝的位置,

表现了“我”对它的珍视。

3.老师给了“我”爱与温柔,“我”又把爱与温柔传递给了小男孩,这种爱与温柔也将会传

递下去,存在于未来,这让“我”感受到生命的交叠与传递。这句话告诉我们应尽力去传递

爱与力量,在他人的世界留下一些美好的生命印记。总结全文,深化主旨。

4.文章开头从小男孩开心地将折好的纸飞机向“我”推来写起,引出小时候老师教“我”折

纸飞机的回忆,接着又叙述“我”教小男孩折纸飞机的故事,突出了老师对“我”的影响,

她让“我”懂得应尽力去传递爱与力量,在他人的世界留下一些美好的生命印记。倒叙手法

避免平铺直叙,使文章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九、(广西崇左江州八上期末)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 分)

儿时的打麦场

李阳海

①一天晚上,在公园遛弯,听到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在朗诵白居易的诗歌:“夜来南风

起,小麦覆陇黄……”一想,芒种已经过了三四天了,麦子也该熟了。于是我的脑海里出现

了一幅幅画面: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黄澄澄、齐刷刷、籽粒饱满的麦穗,在轻柔的夏风中摇

曳多姿,给人们送来阵阵诱人的麦香。

②特别是儿时记忆中的打麦场,那一方平整光滑的场面,那热闹非凡的打麦场景,在我

的梦里摇曳,散落一地故乡泥土的情味。

③故乡的打麦场就建在村南的河边上,宽敞而平坦。随着麦收的到来,一捆捆、一车车

的麦子运进场内,麦场四周堆起一人多高的垛,看上去像是堆成的圆形小长城。它,承载着

乡亲们对丰收的期盼,映衬着乡亲们的一张张笑脸……

21

④鸡第一次打鸣,社员们就到了打麦场上,他们把四周的麦个子均匀地放到场内,一个

个解开,摊开,再用木杈把它们挑得匀匀实实。之后,妇女们忙着回家做饭,男人们接着维

修碌碡(liùzhou)、擦子等打麦的工具,忙得不亦乐乎。

⑤上午十点左右,毒辣辣的太阳炙烤着金灿灿的麦子,几个妇女手持木杈不停地翻动着

麦子,一直干到中午才收工。人们回家赶紧吃罢午饭,就牵上毛驴或者黄牛进入麦场。黑蛋

爷爷是公认的打场把式,他一手牵着牛缰绳,一手把皮鞭甩得啪啪作响,膘满肉肥的黄牛,

拉着碌碡在打麦场上欢快地奔跑碾压,碌碡的木框子发出吱扭吱扭并带着韵律的声音;牵驴

的女人秀英婶子握着缰绳,毛驴拉着擦子气宇轩昂地走在厚厚的麦秸上,还不时听到她“嗒

嗒”的催促声。每压、擦一遍后,几个妇女麻利地把麦秸挑起来翻个身,抖落掉麦子,摊平

展,再碾压、擦,三四遍之后,把打尽的麦秸挑到麦场边,码成麦垛。

⑥接下来是扬场,这可是个技术活,通常都是由多年的扬场把式来操作。扬场时,迎着

风头,用木锨将铲起的麦子向空中扬成抛物线形,也叫扇面形状。麦粒重,直落下来,麦糠

轻,被风一吹,飘到远处。扬几锨后,两个妇女在两边用扫帚把麦粒与麦糠连接处掠一掠,

使麦粒和麦糠分开。有时,白天没风,晚上有风,提上马灯去扬场。马灯闪烁着橘黄的灯光,

照在几个面孔黝黑、满脸皱纹、光着脊梁的老农身上,仔细瞅瞅,他们的眼睛笑得眯成了一

条缝。

⑦麦子扬完之后,他们迅速到小河里洗个澡,洗去满身的尘土,洗去多日的劳累,他们

心里都是乐滋滋的,有时候还哼唱上几句,结果跑了调,引起一片哄笑声。

⑧打麦场边,几棵枝叶茂密的黑枣树和柿子树,张开绿色的大伞,给乡亲们送来一丝清

凉,树上的斑鸠、布谷鸟、黄鹂等偶尔叫几声,像是在赞美和讴歌勤劳质朴的乡亲们。

⑨我清楚地记得,夜幕降临之后,队长派几个人去看场。夜色下的打麦场里,他们常常

围坐在一起,一边喝着茶水,一边聊着丰收的情景,还断不了相互间逗个乐子,朗朗的欢笑

声打破了乡村的寂静,给宁静的夜晚平添了几分热闹和情趣。

⑩麦收时节,也就到了多雨的时候,有时候看着万里无云,猛然间就会有一阵疾风骤雨。

记得有一年,刚碾完麦子,还没有起堆,突遇一场大雨的侵袭。乡亲们心里急呀,一年的希

望、一年的盼头,绝对不能因为一场大雨都泡汤啊。于是全村都出动了,人们带着扫帚、笤

帚、簸箕和油布拥入麦场。有扫的,有推的,有盖的,有往布袋里装的,总算没有让大雨把

麦子冲走。看吧,他们一个个快成了落汤鸡,说不清的雨水还是汗水,顺着脸颊往下流淌,

但是一个个都是喜悦的笑脸。

⑪故乡的打麦场,碾走了曾经艰苦的岁月,碾碎了我思念故乡的愁绪,碾来了现在幸福

的好日子。

22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阅读文章第④~⑨段,仿照示例,在下列横线上依次填写相关的情节。(3 分)

(1) —不停翻晒、碾、擦—(2) —(3) —夜晚看场

2.阅读本文后,有同学将自己喜欢的两个句子摘抄下来,并给其中一个做了批注,请你仿照

他的批注,给另外一句也做批注。(3 分)

句子 批注

一望无际的田野里,黄澄澄、齐刷刷、籽粒饱

满的麦穗,在轻柔的夏风中摇曳多姿,给人们送来

阵阵诱人的麦香。

通过景物描写,展现“我”记忆中麦

田的美好景象,表现了“我”对麦田的怀

念和喜爱。

麦场四周堆起一人多高的垛,看上去像是堆成

的圆形小长城。

3.请根据你的理解,从内容和结构上具体说说第⑪段在文中的作用。(4 分)

答:

4.本文和《背影》都属于回忆性的散文,两篇文章在叙事视角上有何相同之处?请联系文章

内容作简要分析。(4 分)

答:

【参考答案】

1.挑匀小麦 老农扬场 洗澡休息

2.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麦场堆的垛比作圆形的小长城,生动形象地描绘出麦秸堆起来的

样子,暗示了小麦的丰收,侧面烘托出人们的愉悦心情。

3.从内容上看,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揭示了故乡的打麦场在“我”人生岁月中的重要影

响,表达了“我”对儿时岁月、对故乡的打麦场以及对故乡深深的怀念之情;结构上,照应

文章标题,收束全文,揭示文章主旨。

4.都运用了第一人称叙述。《背影》用第一人称叙述了“我”离开南京到北京读书,父亲送

“我”到浦口车站,照料“我”上车,并替“我”买橘子的情形。本文用第一人称回忆了打

场、扬场、夜收、看场的情景。

23

十、(河北廊坊广阳八下期末)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15 分)

父亲像个孩 子

范会新

①父亲突然变得像个孩子了。

②比方说,很热的天,他都不知道换薄衣服。母亲说,“大热天的,把外套脱了吧,是

不是傻了,不知道冷热?”父亲笑了笑,慢吞吞地脱下外套,安静地坐在椅子里,半天也不

说一句话。阳光洒在父亲的脸上,像洒下一层金粉,父亲那张皱纹密布的脸,看上去又天真

又纯净。

③又比方说,他患了小感冒,头晕目眩,吃不下饭,便以为活不成了,十万火急地打电

话招呼我回去。他一脸戚容,躺在床上,碎碎念,头晕得厉害,走不成路了。我带他去看了

医生,医生把把脉,然后慢条斯理地说,老人家没事,就是感冒了,有点发烧,我给你开点

药,吃吃就好了。父亲很乖地点点头。他脸上的笑容,像迎春花触着春风,一点一点张开来。

④父亲老了,这是不争的事实。老得像个胆小怯懦的孩子。他走路小心翼翼。说话小心

翼翼。连微笑,也是小心翼翼的。从前笔直硬朗的身体,现在已经弯腰驼背。从前博学睿智

的大脑,现在变得迟钝麻木。母亲出去买菜或者散步,他亦步亦趋地跟在后面,一步都不肯

分开,生怕把自己弄丢。他再也没有从前的利索和能干了。我看着父亲,百感交集,想起了

年轻时的父亲。

⑤那时候,他脚下生风,嗓门比谁都高。浑身总有使不完的劲,扛起锄头,几亩地,一

上午就给锄完了。挑着百十斤的担子,在田埂上健步如飞。秋收过后,老黄牛拉着上千斤的

粮食,他站在牛车上,啪啪两鞭子,“嘚——驾”高声吆喝着老黄牛去乡里送公粮。

⑥年轻时的父亲是村子里的能人,瓦工、木工样样都会。他成立了一个建筑队,农闲时,

就带着建筑队的几十个人在十里八村包活,给人家盖房子、干装修。父亲种庄稼也是一把好

手,他常常学习科学种田,玉米、大豆间作透风。每到暮秋时分,常有乡邻到我家取经,父

亲笑眯眯地一点一点给人家讲解。因为父亲的勤劳和智慧,全村第一个盖新房的是我家。大

家吃不饱饭的时候,我们家先吃上白面。有些孩子因贫困辍学时,我们兄妹三人,初中、高

中、大学,一个接着一个读。在我的记忆中,我们家第一个装上电话,买上黑白电视机。我

们家是乡邻们羡慕的对象。父亲年轻时,压根没吃过药,也不休息。以父亲看,人的身体就

像锄头,放一放就生锈了,他干活,从不惜力惜身。

⑦父亲非常爱学习,听奶奶讲,他小时候穿着新布鞋去几十里以外的老街上读书。那时

家贫,父亲临出门穿上新鞋,走上一段路就脱下来拎着,赤脚走在坑洼的土路上。到校门口

时,再把鞋穿上。一年到头,爸爸的那双鞋仍然崭新,双脚却磨出了很多血泡。在他高中毕

24

业那年,学校停学了。但父亲一直渴望学文化,劳作空闲时间,就会捧上一本书来读,读到

兴头上,还会记上笔记。素有文化人之称的父亲常替乡邻写信,写春联。

⑧而现在,他不再看书、看报,更别提写字了。整日里就木木地坐在阳台上,晒太阳,

一辆一辆数着过往的车,一坐就是半天。我怕他闷得慌,抽空陪他聊天,聊聊从前的乡村,

聊聊新近发生的事,他也只是“嗯”一声附和着我。我对他说,爸,你没事的时候写篇自传

吧,练练手,练练脑,权当给我提供一个写作的素材。父亲嘴角微微上扬,默不作声。此时

的夕阳,正穿过一扇透明的窗,照得他头上的发、腮旁的鬓发和下巴的胡茬儿都白得刺目,

似点点霜花落。

⑨曾经的父亲,只手撑天;如今的父亲,对付不了筷子。曾经的父亲,以自己的智慧给

我们创造了富裕生活;如今的父亲,事事离不开我们的照顾。曾经的父亲,像棵大树似的,

替我们抵御风寒;如今的父亲,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匍匐到大地上。风风火火无比干练

的父亲,一生心高气傲的父亲,在岁月的年轮中,早已走过他的花木葱茏,回到生命的最初。

从现在起,我要把他当孩子来宠。

(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

1.结合全文,说说父亲“像个孩子”都表现在哪里?(3 分)

答:

2.根据要求回答下面的问题。(6 分)

(1)他走路小心翼翼

....

。说话小心翼翼

....

。连微笑,也是小心翼翼

....

的。(分析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答:

(2)曾经的父亲,像棵大树似的,替我们抵御风寒;如今的父亲,如一株耗尽生机的植物,

匍匐到大地上。(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句子)

答:

3.你是否同意将文章第④段中的画线句子删去?请说明理由。(3 分)

我看着父亲,百感交集,想起了年轻时的父亲。

答:

4.文章以“父亲像个孩子”为题,有什么妙处?(3 分)

答:

【参考答案】

1.很热的天,父亲不知道换薄衣服,需要母亲提醒;患了小感冒,就十分紧张,听到医生诊

25

断后又变得轻松愉快;在母亲出去散步或买菜时,紧跟在母亲后面,生怕把自己弄丢。

2.(1)“小心翼翼”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这里连用三个“小心翼翼”,突出

强调了年老的父亲在生活中“胆小怯懦”的状态。

(2)运用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将年轻的父亲和年老的父亲分别比作“大树”和“耗尽生

机的植物”,并将两者进行对比,生动形象地表现出父亲的巨大变化。

3.不同意。因为画线句子在文中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如果删去会过渡不自然,下文的内容会

显得过于突兀。

4.“父亲像个孩子”点明了文章的写作对象,是对文章主要内容的概括;设置悬念,引起读

者的阅读兴趣;与结尾句遥相呼应,表现出作者对父亲的感恩与关怀。

十一、(浙江杭州富阳城区八下期中)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4 分)

腊 月

光其军

①日子被脚步撵着,一转眼就是腊月。腊月里,年关在心头晃悠,影子一天比一天短。

等影子完全消失,年也就来了。但现在的日子过得天天如年一样,腊月就只是一种存在了。

细数着时光,我却经常想起以前的腊月和腊月里忙碌的母亲来。

②那年月,腊月里的母亲,每天总是用眼角的余光丈量着窗前光影的长短。那是白天渐

长的季节,却是一年中最寒冷时分。当寒气威逼着母亲不住地呵气时,那些为过年准备的东

西就齐齐地摆满了老屋的一角,门轻轻地一关,年味就从木门缝里飘了出来。

③那时,忙碌是腊月的代名词。一跨进腊月的门,空当了整整大半年的老屋,突然变得

拥挤,气味也芜杂起来。中堂前的八仙桌下,一个老旧的瓷坛子里,被摆放进了满满的一坛

腐乳,淡淡的清香氤氲着整个老屋。大柜的顶上,几只洋铁箱里装满了新年招待来客的米糖、

花生、瓜子等零食。那老式的木格窗子底下,有一个大龙缸,那些在冬至前腌上的大白菜,

早已遍体通黄,散发出一种酸酸的味道,它们将是吃完油腻食物后餐间最可口的菜肴。紧挨

着的是小一点的缸,里面是腌制的腊肉、咸鸭和咸鱼等等,有太阳的日子,母亲总是将它们

从缸里拿出来,拿到院子里晾晒。院子里,也总有一些筛子,上面晾晒的是由石磨磨出来的

米粉。米粉发出淡淡的糯米香味,阳光下白得耀眼,它们将被用来做汤圆和糯米粑等食物。

觅食的麻雀们常常不请自来。自由的院子,麻雀总在上空飞来飞去,有时趁母亲不注意,从

空中扎下来,啄一点食物就跑。母亲并不生气,一脸慈祥的望着麻雀飞走后那高而阔的天

26

空……

④冬天的院子,本是凄清和贫乏的,草枯萎,树骨感,而有了这些食物,就有了冬日的

充实。暖阳下,母亲眯着眼看着这些喷香的腊货、白白的淀粉、飞来飞去的麻雀,嘴角总是

掠过一丝微笑。

⑤街上也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车如流,人如织,四乡八镇的人汇聚其间,让整个腊月都

充满着喧嚣。母亲也来了,她挤在人潮中,仿佛是一个微小的标点。她一手抹着额头的汗,

一手拿着商品问价格,认真和专注的样子宛若一幅画。有时,我偷偷跟在母亲身后,一看到

摊上有好吃的,就冷不防从人缝里钻出来,拉着母亲的衣襟吵着要买。母亲似乎一点也不生

气,总是买上一些,以满足我的嘴馋。

⑥逢着连日的晴天,院子里就挂满了花花绿绿的被单和换洗的衣物,就像是在开万国博

览会。阳光淡淡地飘过,上面就浸染了阳光的味道。晚间我钻进被子,非常地温暖,隐隐地

就明白,这不是被子的暖和,而是这暖和里浸润着母亲的辛勤汗水。

⑦雪花飘了,腊味浓了,屋子打扫干净了,年货也备齐了,远归的人也就被年的灵魂招

回家了,这时,年就真的来了。腊月里,我放假回家,在桌前做作业,看着忙碌的母亲,鼻

头往往一酸:腊月里的母亲真是太辛苦了!是的,母亲在一天天不知疲倦的忙碌中,走过了

一个个腊月,看着我一天天长大,她脸上的皱纹却被岁月将皱纹刻得深深。

⑧母亲,在腊月,是辛苦也是幸福的。她用辛勤的汗水,在腊月的一个个日子酿出浓酽

的香甜和喜悦!

⑨又到腊月,也就自然想到腊月里的母亲,它总是让我魂牵梦绕。在愈来愈近的年味中,

腊月里的母亲,也在心中愈来愈清晰。

(有删改)

1. 通读全文,一起来认识“以前的腊月里忙碌的母亲”。请按序号完成以下表格。(3 分)

腊月的忙碌 母亲的样子

备办腊货 充实满足、慈祥微笑

购买年货 (1)

(2) (3)

2. 结合语境,根据要求,品味下列句子。(4 分)

(1)阳光淡淡地飘过,上面就浸染

..

了阳光的味道。(句中的加点词有什么表达效果?)

答:

(2)街上也突然变得热闹起来,车如流,人如织,四乡八镇的人汇聚其间,让整个腊月都充

满着喧嚣。母亲也来了,她挤在人潮中,仿佛是一个微小的标点。(从修辞手法、句式或其

27

他角度赏析语句)

答:

3. 题目是“腊月”,但是作者在文章第③④段描写在院子里觅食的麻雀,这是否多余?请说

明理由。(3 分)

答:

4. 本文曾发表于某杂志。阅读下面的链接材料,结合文本,思考本文能被录用的原因。(4

分)

【链接材料】

某杂志征稿要求:

1. 作品体裁为记叙性散文或小说;

2. 内容积极向上,能够反映幸福美好的生活场景或优秀的人物品质;

3. 作品情感真实,感人。

答:

【参考答案】

1.(1)认真专注、温柔耐心 (2)晾晒衣物 (3)充满温暖、饱含辛勤

2.(1)“浸染”是“液体渗入而使染上颜色”的意思,这里指阳光渗入棉被,生动传神地写

出了被子带给我的暖和、母亲带给我的温暖,表现了母亲的辛勤、贴心与慈爱。

(2)运用比喻和衬托的手法, “车如流”“人如织”,句式整齐,生动形象地写出腊月里街上

车辆多得如流水、行人多得如丝线的热闹与喧嚣,衬托母亲的微小。

3.不多余。因为麻雀是为了觅食而来的,天上飞来飞去的麻雀,表现了腊月里食材准备得丰

富和香甜,与冬日原本的凄清形成对比,侧面烘托了母亲勤劳能干的形象。母亲对待麻雀的

啄食并不生气,反而“一脸慈祥”,表现了母亲的温柔善良,这一情节丰富了母亲这一人物

形象。

4.本文属于记叙性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紧紧围绕“腊月”“母亲”进行叙述、抒情;本文

内容和谐美好,作者通过描绘腊月里老屋内食物的丰富、街上的喧嚣等,表现了一种幸福美

好的生活场景;作者记叙了腊月里母亲晾晒腌制食品、置办年货、换洗被单衣物等场景,刻

画了一个忙碌、勤劳、朴实、慈祥的母亲形象;全文抒发了作者对母亲的怀念,情真意切,

令人动容。

28

真 题 实 战

一、(山东聊城中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20 分)

庄 客

王振东

①庄客,旧时茶庄派往外地采购或销售茶叶的人。

②那时候,学徒进号,只管吃住,不开工钱。三年期满,给掌柜的进过茶、磕过头,便

是号里的伙计了。从伙计升到庄客,没个十年八年,门儿都没有,有的甚至一辈子都当不上。

③赵全却是个例外。

④赵全自幼聪明伶俐,酷爱动脑,对什么事儿都充满好奇,总爱刨根问底,十四五岁时

被人保荐到赊店大升玉茶庄当学徒,吃苦耐劳,虚心好学,分内分外的活儿都抢着干。掌柜

常士杰看到眼里,喜在心上,把他当成苗子,重点栽培。

⑤这年,常士杰让赵全随同茶庄的徐庄客到福建崇安收茶叶,让他开开眼界,长长见识。

收茶时赵全又动起了脑筋,他见收上来的茶叶都是散装,体积大,易破碎,运输肯定不便,

便想着要是解决了这些问题,运输成本将会大大降低。他一边收茶,一边琢磨,还别说,最

后真让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第二年,常士杰便按赵全的设想,在崇安开设茶坊,将收上来的

茶叶精制加工成茶砖,不但解决了茶叶易碎的问题,体积也大大缩小,运输成本节约了一半

以上。

⑥那年,赵全刚满十八岁。

⑦赵全的能力,常士杰看在眼里。一天,他对着赵全,用下巴朝凳子一戳,说了声:“坐

吧。”

⑧赵全一激灵,搓着手说:“掌柜的,不敢!”

⑨常士杰哼地笑了声:“这都不敢,怎么当庄客?”

⑩ 赵全一下子怔住了。

⑪见赵全一时没反应过来,常士杰说:“从今天起,你就是庄客了,今年由你带队去崇

安收茶。”

⑫ 赵全这才明白过来,赶紧抱拳推辞:“掌柜的,我年纪尚轻,阅历还浅,带队去收茶

叶,恐难胜任!”

⑬ “让你当,就说明你能胜任,不要推辞了。”

⑭ 就这样,赵全只当了三年伙计,就升为大升玉茶庄的庄客。

⑮ 过罢春节,赵全便带上银票,去了崇安。

29

⑯ 谁知这年崇安的茶树遭了灾,茶叶几近绝收。完全靠卖茶叶解决生计的茶农,个个脸

色像阴暗的天空,唉声叹气。见此情景,蜂拥而来的各路茶商一个个鞋底抹油,溜之大吉。

⑰ 出师不利,赵全十分沮丧,也准备打道回府。他默默地收拾行装,脑海里却不时浮现

出茶农因为没钱买粮而陷入饥饿的情景。倏地,一个大胆的想法在他脑海里闪现……他住了

下来,挨家挨户走访,摸排茶农的受灾情况,决定禀报常掌柜,对茶农施以援手,但崇安距

赊店两千余里,那时的通信手段只是步行和骑马,禀报掌柜并获准许,需花很长时间,茶农

们还要继续挨饿。冒着被开除出庄和赔偿损失的风险,赵全当机立断,将携带的银票兑换成

银子,分发给茶农,作为下年收购茶叶的预付订金。茶农对赵全感激涕零。

⑱ 回到赊店,赵全扑通跪到常掌柜面前。常士杰大为错愕地说:“你……这是干什么?”

⑲ “赵全不敬,做了越俎代庖之事,请掌柜的发落。”赵全磕了三个响头,向常士杰说

了他自作主张的事儿。

⑳ “做得好!我就说我没有看错人嘛!”常士杰笑容满面,双手扶起赵全。

㉑来年,崇安一带风调雨顺,茶山恢复了往日的生机,新茶上市季节,各路茶商纷至沓

来,准备大收一场,弥补去年的亏空。谁知茶农却拒绝售茶。茶商大惑,问是何故。茶农们

说:“赊店的赵庄客还没到,所以不能开秤!”

㉒茶商更加疑惑:“为什么他没到就不能开秤?”

㉓“赵庄客为我们茶农着想,我们不能知恩不报!”

㉔“……我们出价高一点儿,怎么样?”

㉕“多高也不行。”

㉖直到赵全到达崇安,茶农们纷纷将上好的茶叶挑到他的茶坊,直到茶坊收满,才卖给

其他茶商。

㉗自此以后,茶农们每年都要等赵全来到后再开秤,并把最好的茶叶卖给他。茶庄赚得

盆满钵满。

㉘人们十分感慨,便问赵全当时给受灾茶农发放银两出于什么动机,他想都没想,说:

“要想取之,必先予之。当别人遇到困难的时候,你心里要装着他们的冷暖,并施以援手,

人家自然记在心上。一旦我们遇到困难,他们也会助一臂之力的。说白了,帮助别人就是在

帮助自己!”

㉙人们瞬间开窍,纷纷点头。

㉚不久,大升玉茶庄在裕州开了一家分号,赵全成了分号掌柜。

(有删改)

30

1.概括小说的主要情节。(3 分)

受举荐做伙计—___________—被重任为庄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简析下面句子的作用。(4 分)

“做得好!我就说我没有看错人嘛!”常士杰笑容满面,双手扶起赵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作者为什么要在第㉒~㉖段写茶农与茶商的对话?(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小说内容,从赵全、常士杰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位,谈谈人物取名的艺术性。(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结合小说谈谈你对“要想取之,必先予之”的理解。(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提议精制茶砖 预付茶叶订金 升任分号掌柜

2.内容上,是常士杰对赵全预付茶叶订金这一做法的赞许和赏识;情节上,与下文茶农知恩

图报前后照应,为赵全被提拔为分号掌柜埋下伏笔。

3.对话描写,从正面写出茶农不唯利是图、知恩图报,从侧面写出了赵全的善良和目光长远。

4.示例一:“全”意味着德才兼备。一方面赵全做事考虑周全,如将茶叶制成茶砖、赊钱给

受灾茶农。另一方面他全心全意为他人着想,如主动想办法解决茶易碎、运输不便的问题,

冒险对茶农施以援手,助茶农渡过难关等。

示例二:士杰谐音“识杰”,暗示常士杰善于识人,知人善任。他发现赵全吃苦耐劳,虚心

好学,能干,就对他重点栽培;赵全三年就被升为庄客,面对赵全越俎代庖、预付茶叶订金,

他赞赏称许。

5.这句话意思是要先给予再索取,在文中意思是“帮助别人就是在帮助自己”。从情节上来

说,赵全先给受灾的茶农银两,帮他们渡过难关,来年得到了茶农的丰厚回报;从赵全的经

历来看,他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和辛苦付出,由小伙计逐步成为分号掌柜,也验证了这句话。

31

二、(江苏宿迁中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6 分)

勇士的背影

宋子洵

①虽已进入春天,风却也卷挟了几分寒意。朦胧的金光洒落在山顶的薄雪上,氤氲出几

分雄壮悲凉。连绵陡峭的山岭在云层中若隐若现,远处传来几声鸟鸣,却未见飞鸟。夹金山

的每一个清晨都是这般景象。

ㅤㅤ②一条陡峭的山路向上延展,在视线所及之处骤然急转,消失于云层雾气中。藏族小伙

扎西一早就站在路边。

ㅤㅤ③他在等待着一位执意独自登山的老人。

ㅤㅤ④“咚、咚、咚……”沉重的脚步声自远处传来,扎西探出头,仔细打量着来人。一个

略显佝偻的身影,逆着光走来。虽然脚步有些蹒跚,但每一步都像巨石一样重重地压在地上。

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就是他!”扎西赶忙跟

上,一路上躲躲闪闪,生怕被发现。

ㅤㅤ⑤突然,他发现老人停下了脚步,回过头来,注视着他。

ㅤㅤ⑥“糟了,被发现了!”心一横,扎西硬着头皮凑上前,用蹩脚的汉语向老人解释道,

是小金县的桑杰书记让自己悄悄跟着的,因为担心他一人登山有危险。扎西一脸诚恳的模样,

让老人原本紧皱的眉头缓和了些许。

ㅤㅤ⑦“你回去吧!”老人转过身去,背朝扎西摆了摆手。

ㅤㅤ⑧“我不走,我答应桑杰书记要照顾好您的。”扎西倔强地站在原地一动也不动。

ㅤㅤ⑨老人动了动嘴角,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攀登。看着老人沉重的背

影,扎西知道了老人默许了。

ㅤㅤ⑩100 米,100 米,又 100 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

ㅤㅤ○

11 “您不要再往上走了。”见状,扎西有些着急。

ㅤㅤ○

12 老人的喘息声越来越急促,听起来像是即将报废的拉风箱,光听着都让人心慌。对于

扎西的话,老人置若罔闻。

ㅤㅤ○

13 “您撑不住的……”扎西的声音因焦急而轻微地颤抖着。

ㅤㅤ○

14 终于,老人停了下来。

32

ㅤㅤ○

15 “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

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替我敬个军礼吧。”

ㅤ ○

16 敬礼?扎西没听懂。

ㅤㅤ○

17 “就像这样。”老人边说,边颤颤巍巍地举起右手,庄重而又虔诚地向大山敬了一个

军礼。

ㅤㅤ○

18 或许是不想老人继续攀登,扎西没有拒绝这个请求。

ㅤㅤ○

19 随着一步步攀登,扎西的体力渐渐透支,汗水湿透了单薄的衣衫,他的牙床都在冷风

中打战,腿像灌了水泥一样,豆大的汗珠顺着脸侧滴落。空气越来越稀薄,呼吸也被逐步掠

夺,扎西已经接近窒息了。

ㅤㅤ○

20 终于行至一片开阔处,扎西累得连动一下手指的力气都没有了。喘息间,扎西记起了

老人的嘱托。

ㅤㅤ○

21 咬住因寒冷而颤抖的牙齿,扎西缓缓地举起右手对着那片天空敬了个军礼。

ㅤㅤ○

22 下山时,扎西又遇到老人。老人坐在路边,定定地看着远方。扎西一时间有些手足无

措,只好静静地走到老人身边坐下。

ㅤㅤ○

23 “累吗?我们当时也很累!”扎西的耳边传来老人粗粝沙哑的声音。

ㅤㅤ○

24 “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红军吧?”扎西突然意识到什么。

ㅤㅤ○

25 老人深邃的眼神给了扎西答案。

ㅤㅤ○

26 ……

ㅤㅤ○

27 太阳落山时,老人走了。凝视着老人踉跄却坚毅的背影,扎西的内心突然汹涌起复杂

的情感。有种念头在他心里升腾而起,久久不散。

ㅤㅤ○

28 离开之前,面向无数英魂在这里长存的夹金山,他又敬了一个郑重的军礼,并许下了

自己一生的承诺。

ㅤㅤ○

29 那之后,扎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二十几年过去了,老

人的背影一直烙

在他的心底。夹金山上,仿佛一直有一个勇士迎着落日的余晖,凝望着远方。

(选自《解放军报》,有删改)

1.文雅准备以对联形式概括小说情节,并写好上联,请你写出下联。(3 分)

33

上联:老人登山怀念革命战友

下联:

2.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按要求作答。(5 分)

(1)100 米,100 米,又 100 米,老人脸颊涨红,额头的青筋不停地跳动。(文博认为这句

话中的前两个逗号改为顿号更合适,说说你的看法。)(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十几年过去了,老人的背影一直烙

在他的心底。(请你从词语的表达效果方面为加点

词语做批注。)(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雅认为这篇小说前有伏笔后有照应,请你从文中找出一组伏笔与照应的语句,并分析其

作用。(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栋认为扎西是小说的主人公,文雅认为老人才是小说的主人公,请谈谈你的看法及理由。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示例一:扎西敬礼告慰红军英魂

示例二:小伙参军传承先辈精神

2.(1)我认为用逗号更合适,逗号能表明环境恶劣,老人行进的艰难,老人的体力消耗巨大,

能突出老人的顽强坚毅。

(2)“烙”字在句中指深深铭刻的意思,写出老人的背影给扎西留下的印象之深,突出老人

对扎西影响之大(老人精神之可贵)。

3.示例一:伏笔:只见老人一边走一边用留恋的眼光注视着周围,像是在回忆什么。(或:

老人动了动嘴角,想说点什么,却又什么也没说,继续向上攀登。 “我走不动了,这夹金山,

是上不去了,真想再上去看看你们。”他看向前方喃喃地说,“小伙子,帮我个忙,到上面

替我敬个军礼吧。”)

照应:老人深邃的眼神给了扎西答案。(或:“老人家,您一定是老红军吧?”扎西突然意识

到什么。)

作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前后照应,使揭示老人身份的情节自然合理;使老

34

人的形象逐渐鲜明。(答出两点即可)

示例二:伏笔:有种念头在他心里升腾而起,久久不散。

照应:那之后,扎西报名参军,成为一名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人。

作用:设置悬念,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前后照应,让扎西报名参军的行动自然合理;凸显

了扎西思想境界的升华。(答出两点即可)

4.示例一:我认为老人是小说的主人公。小说的主要情节是替老人上山敬军礼,赞美的是老

人及红军战士的革命精神;扎西报名参军正是受到老一辈革命精神(红军精神)的感召;标

题“勇士的背影”赞美的正是从这位老红军战士为代表的革命前辈。

示例二:我认为扎西是本文的主人公。小说以藏族小伙儿扎西的见闻和感想组织材料;小说

用大量笔墨来描写扎西,表现他的性格和精神;小说通过扎西来表现革命精神代代相传这一

主旨。

三、(湖南永州中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8 分)

第一次吆喝

金佩庆

①吃过早饭,我们挑起担子走出了长兴县城的一家小吃店,开始了谋生的一天。为了避

开行人的目光,我跟在芳相哥的后面,把头压得很低。

① 修雨伞哎——补雨伞,补雨伞哎——修雨伞!”

③走到居民区,芳相哥突然用方言吆喝起来。我大吃一惊。这悠悠的吆喝声如同一个闷

雷,顿时使我明白自己此行的一个严重疏忽。

④那是 1983 年暑假,49 岁的父亲病故后的第二年,我高考落榜。大病三天之后,母亲

含泪劝我放弃再考,帮她支撑这个濒临绝境的家。说实在的,为赡养年迈的婆婆,供养五个

子女读书,母亲拼命在六亩多责任田里劳作,一分钱掰成两半花,我这个全家唯一的全劳力

再任性也没有勇气向她要学费复习了。

⑤无奈,在农忙过后,我拜当年父亲的徒弟芳相哥为师,挑起父亲留下的雨伞担子,登

上北去的列车。

⑥那时的义乌老家,农闲之际上“三府”(杭嘉湖地区)修补雨伞是成年男子的传统项

目之一。而我此行的目的就是想挣到复习的费用。于是,就有了刚才所说的那一幕。

35

⑦此时此刻,“曲线高考

....

”的如意算盘,似乎一下子被芳相哥的吆喝打碎了。我只想扔

掉肩上的担子,找个地方躲起来。

⑧原以为修雨伞不过是风餐露宿、走街串巷辛苦而已,没料到还得满街吆喝。如果事先

考虑到这点常识,我绝不会有勇气出来的。然而后悔已晚,除了硬着头皮往前走,我别无选

择。

⑨不一会儿,便有几个顾客拿了伞打招呼。简单地讨价还价后,芳相哥便在大腿上铺了

块厚布修理起来。他一面修补一面向我指点要领。过了一会儿,就叫我到附近的居民宿舍招

揽生意。

⑩毕竟是刚出校门的中学生,脸皮薄。我在居民区转来转去总也张不开口。在一个无人

的地方,我憋足了气:“修——”后面的声音连自己也听不见了。赶紧落荒而逃。

 ⑪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啊。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芳相哥说。

我感到这个世界太残酷了,强忍住委屈的泪水。

 ⑫ 然而,委屈也只好委屈。慢慢地,从轻轻地喊到大声地喊,从无人处喊到有人处喊,

我战胜了自己,总算过了修伞的第一关。

 ⑬ 三天之后,芳相哥让我独自上路。

 ⑭ 后来发现,当我在街头巷尾吆喝时,并没有人在旁边讥笑我,于是吆喝得越来越带劲,

生意自然也源源不断。

 ⑮ 雨伞的种类繁多,有的还相当复杂。开始时,顾客送来的伞,本来凑合着还能用,经

我一修理却面目全非了。不过实践中我很快成为行家,最困难的仍是每天出门的第一声吆喝。

 ⑯ 在近两个月的时间里,我和芳相哥同宿一个旅店,早散晚聚,跑遍了江浙皖交界处的

近十个城镇的大街小巷。在与形形色色的顾客打交道中,我尝到了人生的酸甜苦辣,也发了

笔小财,挣了 120 多元。

⑰ 丹桂飘香的时候,我向芳相哥吐露了想复习再考的秘密。

 ⑱ “原来如此,那我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⑲ 当母亲终于明白我外出学手艺是为了挣学费考大学时,长叹了一声也就没有反对。第

二年,我考取了杭州的大学。

 ⑳ 这段艰苦的谋生生活犹如一次青春的洗礼,改变了我的命运,也让我终身受益。

(有删改)

1.请你说说第⑦段加点词“曲线高考”在文中的含义。(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

2.我的心理随着“吆喝声”的不同情景而发生变化。请根据下面的提示填空。(3 分)

吆喝时的情景 “我”的心理感受

听到芳相哥的吆喝时 (1)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异常尴尬

感觉没有人讥笑我吆喝时 (3)__________

3.第④段运用了哪种记叙顺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请从描写方法的角度赏析第 ⑪ 段画横线的句子。(4 分)

“怎么没有?生意从口中出,你要胆大些喊啊。不喊谁知道你干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对于第 ⑳ 段,有人主张删除,有人主张不删除。你赞成哪种说法?请说明理由。(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曲线高考”是指“我”外出修雨伞想自己挣钱复习再高考(或外出学手艺挣学费考大学)。

2.大吃一惊 “我”第一次吆喝时 无比高兴(或越来越带劲)

3.插叙。插入了“我”的家庭状况和“我”高考落榜等内容,既丰富了文章内容,交代了“我”

外出修伞谋生的原因,又解释了“我”为什么对芳相哥的吆喝声感到非常吃惊。

4.示例一:运用语言描写,“怎么没有”用反问语句,写出了芳相哥为“我”因脸皮薄无法

挣钱谋生而焦急的心理,表现了芳相哥对“我”的关心和他的朴实善良。

示例二:运用语言描写,芳相哥的话语既在教导“我”沿街吆喝招揽生意,也在鼓励“我”

勇敢面对生活,表现了芳相哥面对生活的勇气和担当。

5.示例一:可以删除。①文章故事情节完整,主旨明确。“我”上街吆喝补伞到考入大学的

经历足以说明:有时牺牲了一些自尊,但最终却能活得更有自尊。文中“从轻轻地喊到大声

地喊,从无人处喊到有人处喊,我战胜了自己”的话语已经明确点出主旨。②文章以“第二

年,我考取了杭州的大学”作为结尾,为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所以第⑳段显得多余,

可以删除。

示例二:不可以删除。①第 ⑳ 段照应开头,有力地收束了全文。②第 ⑳ 段升华了文章主旨。

“我”从上街吆喝补伞到考入大学的经历告诉人们一个道理:有时牺牲了一些自尊,但最终

却能活得更有自尊。把牺牲自尊、接纳委屈看作“战胜了自己”,把这段牺牲自尊但又诚实

无愧的劳动生活视为“一次青春的洗礼”。这是对人生的深刻体悟,让人终身受益。

37

四、(山东东营中考)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6 分)

点亮灵魂的灯

李汉荣

①李叔同(弘一法师),是近代中国少有的圣人之一。我读他的传记,知道他也是由迷

而悟,由俗而圣的;需要修行,也需要不断突破、升华,并在升华而达到的境界里全身心沉

浸,身心俱净,表里清澈,灵与肉均进入另一种状态。那或许是荣辱皆忘、魂天归一的大化

之境,或许是悲天悯人、慈爱盈胸的大爱之境。

②在他未成圣之前,也即他“俗”着的时候,从他的照片里看,他那时不过是一个高雅

的、有出息的“俗人”而已。而到他心有所属以后,李叔同渐渐变成了弘一法师,从照片上

看,他终于完全退尽俗气,整个儿看,从形与神,灵与肉,从看不见的精神内核的深处,透

露出的是无比高洁的、完全精神化了的气息。那个肉身的李叔同、世俗的李叔同似乎已经蒸

发了,留下的是一个纯粹的弘一法师——一个从自己内心深处发出精神之光来照耀这个世界

的人——这样的人,就是生命被信仰照亮的人,也就是“道成肉身”。他的身体成为了一座

庙宇,守着这座庙不是他活着的目的,他是要在这庙里点亮一盏心灯,供奉一颗伟大的灵魂,

并用这心魂的光芒照亮存在的暗夜,照亮一切未明的事物,让生命和宇宙彰显出神圣的意味

——这才是活着的目的和意义。

③说到“肉身”这座庙,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一座。现在的人越来越注重肉身、越来越轻

淡灵魂,以至于许多人仅有一具无灵之躯了。肉身的装饰、肉身的充填、肉身的快感,成了

唯此为大的事,而肉身之内,只剩下层出不穷的欲望和本能冲动。许多哲学家说现代商业社

会的人不过是一些没有灵魂的“欲望之躯”,可谓点中要害。我们看到,多少人把肉身这座

庙装饰得五色迷眼,打造得金碧辉煌,而庙里除了欲望,却没有灵魂的位置,没有灯的位置,

基本上是一座空庙、一座黑庙。想来,真是有些虚妄,我们千方百计收拾着一座这样的庙,

到头来庙一倒,就什么都没有了。天生了人的肉身这座庙,人一方面要维修好这座庙,同时

要在庙里点敬灵魂之“灯”。点亮灵魂的灯,能使我们意识到头顶的星空和内心的道德律的

深沉召唤;点亮灵魂的灯,能让我们感悟到不因我们离去而消失的永恒的东西——那种庄严

感、神圣感。

④试想,如果肉身这座庙里,没有“灯”的光芒,这座庙会是怎样的庙?几面肉墙,一

堆脂肪之外,还有什么呢?或许围绕肉身,会得到一些短暂的快感,但不会有那种意味深长

的美感;会得到一些浅薄的满足感,但不会有那种天长地久的意义感。人生的意义,必须在

“灵魂到场”的境况下才会发生。物质并不能自动生成意义,石头是硬的、静止的,水是软

的、流动的,在一双物质的眼睛里,它们只是物而已。而在一双灵魂的眼睛里,石头是建造

38

宇宙神庙的材料,它见证了宇宙运动的神秘过程,它是时间的密码;水起源于我们的想象力

不能抵达的上游,水流过世世代代人的身体和眸子,水里面保存着智者的眼神,保存着孔子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叹息和他投进水里的沉思的眼神,水保存着多少流泪的眼神和

喜悦的眼神。与水相遇,你是与多少眼神相遇?掬水在手,你是把多少流逝的人生掬在手中?

你看月亮升起,你会想起唐朝的月亮如何升起,唐朝的月光是怎样盛满诗人们的酒杯;你看

见山路上的车前草,你会想起《诗经》里的车前草,想起世世代代车轮前,那摇曳着、芬芳

着的车前草,于是这车前草就连接起古今的道路,我们不过是行走在古人的脚印里。由于灵

魂的到场,事物就逸出了它实用性、有限性的枷锁,我们透过世界的物质运动的轨迹,感悟

到更深奥和庄严的精神运动。就这样,到场的灵魂,主持了我们与世界相遇的仪式,人生是

有意义的过程。反之,如果灵魂不在场,一切都是幽暗的、混乱的,都是无意义的。

⑤再回到李叔同。他的传记里,写他每次入座前,都要拿起凳子抖一抖,然后才落座,

他怕压死歇栖于凳子上的小虫子。圣人之心,既至大可以包容宇宙,又至小竟然怜悯一粒小

虫。他的灵魂告诉他,众生平等,无论一个巨人一头大象还是一粒昆虫,都是无限宇宙中“呼

吸的一瞬”,都是无数磨难经历中才拥有的生的一瞬,何其不易,何其当惜。他知道,在无

限巨大的宇宙里,那些小的、弱的随时被忽略,随时都会受伤害,它们更值得同情和怜惜。

⑥李叔同晚年有一幅背影照,他行走在小路上,前面是幽深的林木,他正往林中走去,

那安静无言远去的背影,都像写满了话语。如果他转过身来,我会看见一张怎样的脸呢?那

脸或许与背影一样安静,甚至看不到确切的表情,但是,如果我们用心凝视,用灵魂解读,

会从他的表情里,看到月亮从夜的深处投来的表情,看到盐从海的内部提炼出的表情,看到

莲从淤泥里面升起的忧伤而芳香的表情。

⑦灵魂就这样为生命引路,并且塑造着生命的姿态和表情。我从李叔同的前后照片,清

楚地看见灵魂是怎样深刻地改变一个人,包括他的情感、行为、气息,甚至面貌和背影。点

亮灵魂的灯,那是荣辱皆忘、魂天归一的大化之境,那是悲天悯人、慈爱盈胸的大爱之境。

灵魂到达怎样的境界,生命才拥有怎样的境界。只有高处的灵魂,能引领我们到达生命的高

处、深处。

⑧这样形神兼备的脸和仪态,显然不只与营养和服饰有关,更主要与信仰有关,与教养

有关,与德性有关。当信仰缺席,教养荒废,道德退位,沸腾的欲望乘虚而入成了主角,而

它,欲望,如狼似虎的欲望,如油煎火烧的欲望,又能塑造出怎样的脸,雕刻出怎样的表情

呢?

1.简析“点亮灵魂的灯”的含义,说说文章以“点亮灵魂的灯”为题有哪些作用。(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9

2.探究第⑦段“灵魂就这样为生命引路,并且塑造着生命的姿态和表情”在全文中的作用。

(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选取“点亮灯”这一具体常见的行为来阐释生命感悟,该思维视角妙处何在?(3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试就本文语言的一种显著特点及表达效果谈谈你的理解。(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含义:点亮灵魂的灯,那是荣辱皆忘、魂天归一的大化之境,那是悲天悯人、慈爱盈胸的

大爱之境。作用:①概括全文主要内容,李叔同因为点亮灵魂的灯而成圣;②点明文章主旨,

呼吁读者点亮灵魂的灯,让灵魂为生命引路,并塑造生命的姿态和表情;③形式新颖,激发

读者阅读兴趣。

2.总结上文,灵魂为李叔同的生命引路,并塑造了他生命的姿态与表情;引出主旨,号召读

者点亮灵魂的灯,让灵魂引领我们到达生命的高处、深处。

3.用具体常见的行为来阐释生命感悟,以小见大,由浅入深。把深奥的道理阐释得通俗易懂,

亲切自然。

4.本文语言生动形象,深刻隽永,如“石头是建造宇宙神庙的材料,它见证了宇宙运动的神

秘过程,它是时间的密码”。

五、(广西贺州中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5 分)

晨曦里的莫高窟

李宝堂

①记得第一次到莫高窟,是在上世纪 70 年代初,我在甘肃师范大学学习的时候。从那以

后,莫高窟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几十年间不分春夏秋冬,数十次到访。或参观洞窟,或

临摹壁画,或现场写生,或学术交流,每次都有新的感悟和收获。

40

②在莫高窟,我瞻仰过雄伟壮观的弥勒大佛,临摹过美丽善良的九色鹿、慈眉善目的菩

萨和神采飞扬的飞天,描绘过姿态万千的“反弹琵琶”,欣赏过张议潮统军出行收复河西的

雄强之气……正是在这“东方民族之文艺渊海”,我寻到了中国美术的古老渊源,确立了“心

随敦煌”的艺术追求。

③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关心支持下,经过几代人的精心保护和整理,莫高窟成

为全世界瞩目、光彩熠熠的古代美术“博物馆”。作为甘肃的本土画家,我们有责任用画笔

表达对于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④我们阅读了有关史料与书籍,领略了敦煌艺术的伟大与神奇,深为常书鸿、段文杰、

樊锦诗先生的艺术人生和“夜夜敦煌入梦来”“一画入眼中,万事离心头”“我心归处是敦

煌”的炽热情怀所感动。经过反复探讨,我们确定创作一幅以莫高窟为主体形象的绝版套色

木刻版画。为增强现场体验,在动笔之前,我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感受金秋时节莫高日出的

壮美。

⑤大约清晨七点钟,我在朋友的陪同下来到莫高窟,登上莫高窟对面的三危山。站在山

顶,微风吹拂,山色朦胧。三危山巅有个牌坊叫南天门,由此俯瞰群山,逶迤连绵,莽莽苍

苍,一派雄风。而鸣沙山和莫高窟则静静地沉浸在黎明的晨曦里。

⑥很快,天边泛起了红色,群山渐渐亮了起来。我知道太阳就要出来了,连忙来到正对

莫高窟九层楼的宕泉河畔,在当年常书鸿先生写生过的地方,等待莫高日出的动人时刻。

⑦八点二十几分,太阳出来了,最先沐浴到阳光的是鸣沙山主峰。高峻厚重的山体,连

绵起伏的沙丘,自然流畅的流沙线条,温暖厚重的赭红色彩和涌动着的大漠气息,在明亮的

晨光里呈现出勃勃生机。这时,就像一块大幕缓缓拉开,阳光渐渐下移,刹那间照在了依崖

而建的九层楼上。只见宏伟的九层楼渐次变得清晰,高耸的攒尖宝顶、错落的彩绘窟檐、挺

拔的红色立柱和高深莫测的红门,在阳光下光彩熠熠,亮丽夺目。陡峭的崖壁和一个个洞窟

也瞬间显现,凹凸有致,光影斑驳,如梦如幻。

⑧很快,阳光倾泻于莫高窟前繁茂蓊郁的树丛上,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

般闪耀,飞鸟凭空翱翔,天地一片辉煌,呈现出史诗般壮丽的图景。

⑨看着眼前的美景,我激动地挥动画笔,记录下这醉人的绝美瞬间。

⑩回到兰州,带着激情,我和朋友投入了创作。我们商量后决定这样描绘:一位画家伫

立在莫高窟前,画架已经支起,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凝望

..

九层楼,激情涌动,

一切尽待挥洒。

⑪ 画面上的人物形象不是很大,但姿态优美,非常醒目。和煦的阳光把九层楼、石窟、

崖壁和秋树染得绚丽灿烂,人物与环境自然融合,形成优美的情调和意境。

41

⑫ 经过半年多紧张创作,作品终于完成了。展出后画界朋友评论,主题鲜明,形象生动,

色彩强烈,具有较强的视觉冲击力和艺术感染力,使人在美的享受中产生无限遐想。

⑬ 而对于我来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了一幅画作,更是把莫高窟的秋天、把敦煌之美,永远

镌刻在了心中。

1.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列表格填充完整。(3 分)

文章脉络 “我”的情感态度

自从求学时期第一次到莫高窟至以后几十

年间到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想用画笔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

与理解

回到兰州完成与莫高窟相关的画作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⑧段画线句子。(3 分)

亮黄色的树叶在明媚的晨光里如金子般闪耀,飞鸟凭空翱翔,天地一片辉煌,呈现出史

诗般壮丽的图景。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读第⑩段画线的句子,赏析加点词语的妙处。(3 分)

ㅤㅤ一位画家伫立在莫高窟前,画架已经支起,画布尚是空白,他在起笔之际深情凝望

..

九层

楼,激情涌动,一切尽待挥洒。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以“晨曦里的莫高窟”为题有哪些作用?请说说你的看法。(2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把敦煌之美,永远镌刻在了心中。”请说作者镌刻在心中的美指哪

些美?你在初中阶段一定也有镌刻在心中的美,请简要写下来。(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我”确立了“心随敦煌”的艺术追求(或:莫高窟成了“我”魂牵梦萦的地方) 作为

本土画家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或:“我”又一次走进莫高窟欣赏晨曦里的莫高窟) “我”

42

把莫高窟以及敦煌之美镌刻在心中(或:“我”通过创作作品表达对敦煌艺术的崇敬与理解)

2.示例一: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晨光里亮黄色的树叶比作闪耀的金子,生动形象地写

出了树叶在阳光下光彩熠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的惊叹与喜爱之情。

示例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眼前的美景比作史诗般的图画,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晨曦

里莫高窟前的壮丽景象,表达了作者的惊叹与赞美之情。

3.示例:“凝望”是目不转睛地看或注目远望的意思,写出了画家深情投入创作的状态,表

达了画家对敦煌艺术伟大与神奇的惊叹和崇敬之情。

4.示例:选文题目含义丰富,“晨曦里的莫高窟”交代文章内容或写作对象,“晨曦”一词

表现特定情境下莫高窟独特的美,蕴含莫高窟在新的时代焕发出新的生命活力之意,莫高窟

是文章的线索,也是作者感情的出发点。(答对两点即可)

5.作者心中的美:①晨曦里的莫高窟的风景之美;②莫高窟的洞窟、壁画等艺术之美;③为

莫高窟做出贡献的情怀之美。

我心中的美:老师坚持带我们晨练,迎着朝阳,向着梦想。太阳初升,我们脸上洋溢着笑容,

向未来前进,这情景是美的,永远镌刻在我的心中。

六、(广东东莞中考)阅读文章,回答问题。(15 分)

在地图上旅行

张凌云

①作为地理爱好者,我醉心于长时间地盯着地图,或者索性闭上双眼,在脑海里描摹出

地图的模样,持续一场场精骛八极、心游万仞的神游。只要对着地形图,我就会熟练地穿越

时空的罅隙,腾挪跃动,自由飞翔……

②我站在一小块深绿色之上。绿色代表着低海拔,200 米以下是深绿,200 米至 500 米是

浅绿。此时,我身在中国正东部的长江三角洲。一望无际的平原,是中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接下来,我将由东往西,去做绿、黄、棕、褐、紫等色彩不断变幻的游戏,将平原、丘陵、

盆地、高原、山地等地貌不断地更换。

③我决定不按直线,稍打破常规,折向西南。平坦的地势渐渐消失,眼前山峦起伏,穿

插着各种平地缓谷,这里是中国三大平原的终点,通称“江南丘陵”,横亘在长江以南的一

大片土地上。颜色也由浅绿变成浅黄,不少山峰要用深黄色标注,海拔已超过 1000 米。我腾

挪在江西、湖南的腹地上。在庐山、井冈山、衡山之间任意切换,满面扑来的是清凉的山风

和连绵的翠竹,还有偶尔飘过的茶香和辣椒香。

43

④越过雪峰山,我进入中国地势的第二级阶梯。这里颜色以深黄为主,但我瞥过云贵高

原,又折向西北,寻找天府之国──四川盆地。在广袤的中西部有它的存在,近乎于一个奇

迹。这块浅绿色的圆形盆地,地势平缓,环境宜人,自有文明起,就一直是西部重镇,巴蜀

之间的各种演义,除了金戈铁马和风云际会,更多的还有酒楼茶肆和滚滚红尘。

⑤告别四川盆地,我径直北上,穿越汉水谷地、关中平原,到达陕北高原。陕北高原是

黄土高原的重要组成部分。黄土高原沟壑纵横,土塬广布,地表覆盖着厚达几十米的松软黄

土。站在陕北苍茫的大地上,我仿佛听见来自蒙古高原的北风,年复一年地默默搬运堆积着

黄土,又仿佛听见头扎白毛巾的老乡,远远地唱着苍凉的信天游,还仿佛听见铿锵的安塞腰

鼓,精壮的汉子们手执鼓槌,鲜艳的红丝带来回飘舞……

⑥离开陕北高原,我向西向南,踏上了中国地势的第一级阶梯──青藏高原。这里有着

世界上最伟岸的高原,也有着地球上最雄峻的山脉。地图上的黄色不见了,代之以浅棕、深

棕、褐色、紫色,每变换一种颜色,海拔上升 1000 米。青藏高原平均海拔 4000 米以上,有

的地方居然用白色标注。哦,终年积雪的雪线!凡间的色彩已不能说明高原的挺拔,那是接

近天穹的地方。

⑦我像一个朝圣者艰难地跋涉着,依次穿越汉民族的万山之祖昆仑山和藏民族的各座神

山阿尼玛卿山、唐古拉山、念青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脚下也越来越高,最后到达世界屋脊

喜马拉雅山。对着地图上 8848.86 米的珠穆朗玛峰,我知道,现实世界里,今生今世都不可

能攀上这座最高的山峰,但在想象的空间里,此刻我正如高山兀鹫,自由翱翔在世界之巅,

俯瞰所能见到的一切。我看到十多座超过 8000 米的高峰一路排列,它们就像不发一言的巨人,

矗立在冰清玉洁的世界里,时间仿佛就此凝固,唯有离太阳最近的阳光照耀着这片永恒之域。

⑧或许是其境过清,不宜久居,我向北轻轻一跃,飞越了整个青藏高原,进入新疆境内。

此时,我正在昆仑山下,即将踏进塔里木盆地的主体──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往今来,文人

墨客留下无数关于沙漠的诗篇,如著名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_______,_______”

等,但背景多是发生在阳关、玉门关以西,至多北疆一带,提及塔克拉玛干的很少。

⑨我略作停留,随即翻越天山,来到遥望阿尔泰山的准噶尔盆地。中国真是一个神奇的

国度,既有莽莽高山,也有浅洼低地,准噶尔盆地的最低点艾丁湖,低于海平面 154 米,其

周围的一圈陆地,也不得不标注以低于海平面的军绿色。在这片人称中国死海的地方,我定

定地站住了。

⑩惠风和畅,浅草依依,三三两两的飞鸟掠过湖面,又停在不远处的芦苇之上。远山连

绵,牛羊聚集,这田园牧歌般的风光,让我忘记了自己身处遥远的北疆。那么,就让这里成

为此行的终点站吧,我将找个幽静处躺下,轻轻逍遥走一段宁静时光。

(有删改)

44

1.第①段画线的句子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回答。(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第⑤段中画线的句子。(4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诗句填入第⑧段横线处,符合语境的一项是 ( )(2 分)

A.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B.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C.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4.选文描述的是一场虚拟的旅行,为什么能带给人真实的感受?请结合选文简要分析。(5

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内容上,交代了本文的写作内容,即在地图上游览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地。

结构上,呼应标题,“对着地形图”与标题 “在地图上旅行”形成呼应;也为下文“我”在

想象中自由穿梭于中国的各大美景做铺垫。

2.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我”在想象中游历陕北高原所见到的独特自

然风光和鲜明的人文文化,既写实般写出了陕北独特的风光,又好似作者真的在游历陕北,

使读者也身临其境,又能表达出作者对陕北高原以及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C

解题攻略:根据“古往今来,文人墨客留下无数关于沙漠的诗篇”可知,所补写的诗句与“沙

漠”有关。A 项描写的是黄鹤楼周围的景色;B 项描写的是长江景色;C 项描写的是沙漠景色;

D 项描写的是泰山景色。故选 C。

4.①作者按顺序从我国的第三级阶梯写到第一级阶梯,在整体上为我们展现了中国地理的全

貌,让读者容易产生熟悉感。②作者在文中所写的四川盆地、青藏高原等都是为我们所熟知

的美景。③作者在描写自然美景时,并非单纯描写景色,而是融入了主观情感,如写到青藏

高原时感叹到“我像一个朝圣者艰难地跋涉着”,使用第一人称,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也能

让读者进入“我”这个角色,引起情感上的共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首届行参菩提散文奖参赛作品】过年/刘世军
孩子,请听我说
看后我流泪了,相信你也会,看看吧!
“锈”恩爱
一美元签名酒吧 加油最贵的地方
他用30年的时间,记录父母72年的爱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