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那些钢材的热处理方法您知道多少?

1

  退火 

1.处理方法:

将钢件加热到Ac3 +30~50℃或Ac1+30~50℃或Ac1以下的温度,经透烧和保温后,一般随炉缓慢冷却。

2.目的:

①降低硬度,提高塑性,改善切制加工与压力加工性能;                              

②细化晶粒,改善力学性能,为下一步工序作准备;

③消除热、冷加工所产生的内应力。  

3.应用:

①适用于合金结构钢、碳素工具钢、合金工具钢、高速钢等的锻件、焊接件以及供应状态不合格的原材料;

②一般在毛坯状态进行退火。

2

正火 

1.处理方法:

将钢件加热到Ac3或Accm 以上30~50℃,保温后以稍大于退火的冷却速度冷却。

2.目的:

正火的目的与退火相似。

3.应用:

正火通常作为锻件、焊接件以及渗碳零件的预先热处理工序。对于性能要求不高的低碳和中碳的碳素结构钢及低合金钢件,也可以作为最后的热处理。对于一般中、高合金钢,空冷可导致完全或局部淬火因此不能作为最后热处理工序。

3

淬火 

1.处理方法:

将钢件加热到相变温度Ac3或Ac1以上,保温一定时间,然后在水、硝盐、油或空气中快速冷却。

2.目的:

淬火一般是为了得到高硬度的马氏体组织,有时对某些高合金钢(如不锈钢、耐磨钢)淬火时,则是为了获得单一均匀的奥氏体组织,以提高其耐蚀性和耐磨性。

3.应用:

①一般均用于ω大于0.30%的碳钢和合金钢;

②淬火能充分发挥钢的强度和耐蚀性潜力,但同时会造成很大的内应力,降低钢的塑性和冲击韧度,故需进行回火以得到较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4

回火 

1.处理方法:

将淬火后的钢件重新加热到Ac,以下某一温度,经保温后,于空气或油、热水、水中冷却。

2.目的:

①降低或消除淬火后的内应力,减少工件的变形和开裂;

②调整硬度,提高塑性和韧性,获得工作所要求的力学性能;

③稳定工件尺寸。

3.应用:

①保持钢在淬火后的高硬度和耐磨性时用低温回火;在保持一定韧性的条件下提高弹性和屈服强度时用中温回火;以保持高的冲击韧度和塑性为主,又有足够强度时用高温回火。

②一般钢尽量避免在230~280℃,不锈钢在400~450℃之间回火,因这时会产生一次回火脆性。

5

调制

1.处理方法:

淬火后高温回火称为调质,即钢件加热到比淬火时高10~20℃的温度,保温后进行淬火,然后在400~720℃的温度下进行回火。

2.目的:

①改善切削加工性能,提高加工表面光洁程度;

②减小淬火时的变形和开裂;

③获得良好的综合力学性能。

3.应用:

①适用于淬透性较高的合金结构钢、合金工具钢和高速钢;

②不仅可以作为各种较为重要的结构件的最后热处理,而且还可作为某些精密件,如丝杠的预先热处理,以减小变形。

6

时效

1.处理方法:

将钢件加热到80~200℃,保温5~20h或更长一些时间,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

2.目的:

①稳定钢件淬火后的组织,减小存放或使用期间的变形;

②减轻淬火以及磨削加工后的内应力,稳定形状和尺寸。

3.应用:

①适用于经淬火后的各钢种;

②常用于要求形状不再发生变形的精密工作,如精密丝杠、测量工具、床身箱体等。

7

冷处理

1.处理方法:

将淬火后的钢件,在低温介质(如干冰、液氮)中冷却到-60~-80℃或更低,温度均匀一致后取出均温到室温。

2.目的:

①使淬火钢件内的残余奥氏体全部或大部分转变为马氏体,从而提高钢件的硬度、强度、耐磨性和疲劳极限;

②稳定钢的组织,以稳定钢件的形状和尺寸。

3.应用:

①钢件淬火后应立即进行冷处理,然后再经低温回火,以消除低温冷却时的内应力;

②冷处理主要适用于合金钢制作的精密刀具、量具和精密零件。

8

火焰加热表面

1.处理方法:

用氧乙炔混合气体燃烧的火焰,喷射到钢件表面上,快速加热,当达到淬火温度后立即喷水。

2.目的:

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3.应用:

①多用于中碳钢制件,一般淬透层深为2-6mm;

②适用于单件或小批生产的大型工件和需要局部淬火的工件

9

感应加热表面淬火

1.处理方法:

将钢件放入感应器中,使钢件表层产生感应电流,在极短的时间内加热到淬大温度,然后立即喷水冷却。

2.目的:

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3.应用:

①多用于中碳钢和中碳合金结构钢制件;

②由于集肤效应,高频感应加热淬火淬透层一般为1-2mm,中频感应加热淬火一般为3-5mm,工频感应加热淬火一般大于10mm。

10

渗碳

1.处理方法:

将钢件放人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并保温,使钢件表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2.目的:

提高钢件表面硬度,耐磨性及疲劳强度,心部仍保持韧性状态。    

3.应用:

①多用于碳含量,为0.15%~0.25%的低碳钢及低合钢制件,一般渗碳层0.5~2.5mm;

②渗碳后必须经过淬火,使表面得到马氏体,才能实现渗碳的目的。

11

渗氮

1.处理方法:

利用在500~600℃时氨气分解出来的活性氮原子。使钢件表面被氮饱和,形成氮化层。

2.目的:

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3.应用:

多用于含有铝,铬,钼等合金元素的中碳合金结构钢以及碳钢和铸铁。一般氮化层深度为0.025~0.8mm。

12

氮碳共渗

1.处理方法:

向钢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

2.目的:

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耐磨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3.应用:

①多用于低碳钢,低合金结构钢以及工具钢制件。一般氮化层深度为0.02~3mm;

②氮化后还需淬火和低温回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常用热处理方法之整体热处理
金属表面处理工艺
零件热处理方法及其应用范围
1.1122耐磨性和韧性怎么样
45号钢
5点,机械零件感应淬火的主要目的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