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耗时一周,把这些保险问题给捋清楚了

上周小财女发了一篇文章,有提到保险,没想到留言的粉丝特别多,五花八门啥都有。看来大家和小财女一样,都想进一步了解保险,避免踩坑。

不过,在看留言的时候,我也发现一些朋友踩了坑。先给大家排出几个保险重雷区。

雷区一

买了分红型的保险,发现收益少,资金流动差

保险是保险,理财是理财。买保险的关键点在保障,每年投入一笔小钱,日后一旦出事,保险能帮上大忙。指望保险公司帮忙理财或当储蓄,还不如把钱给基金公司。都是代客户理财的行业,基金公司盈利远远没有办法和保险公司比,大家想想背后的原因。

雷区二

小孩保障齐全,大人却只买了个医疗险

这位粉丝给小孩买了医疗险+终身重疾险+意外险,算很高配置了。但自己和伴侣,却只买了个单位的补充医疗保险,年保费7500元,估计有一半花在孩子身上。

这是本末倒置的一个做法。

因为大人一旦在家庭责任期发生不幸,给整个家庭带来的经济危机,是远大于孩子遭遇不幸的。家庭保单中,大人应该是占大头的。先把大人保障全了,小孩和老人再根据剩余的钱准备。

而且选择的产品也不太充足,泰康的补充医疗保险,只能作为医保的补充,生大病了确实能报不少钱,缓解治疗压力。报销之前要掏的钱从哪儿来先不提,生病期间的非治疗费损失,比如护理费、误工费等是完全保障不到的。而且这都是一年期的,买一年管一年,今年给你买,明年不一定了。

成人的大病保障,要“医疗险+重疾险”组合着买才够。

雷区三

买了“全家桶式”的重疾险 /

 图省事,觉得能一张保单解决所有问题最好

 

这位粉丝朋友,买的其实不是一份重疾险,而是一个“全家桶”套餐。看着什么都有,重疾、医疗、意外,但其实性价比非常低。

23岁买30万保30年的重疾保障,一年保费1、2千就够了。至于意外险,一年1、2百块就能买到同样的保障。送的那个医疗险,也是1、2百块钱就能买到的。满打满算,这份保障如果分开买,不到3千块就能搞定。

根据大家的留言,把几个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做个解答。

问题一

保险各个险种的区别是什么?要怎么挑选?

商业保险分2类,保人身和财产,人身保险>财产保险,因为生命最宝贵。人一生会遇到“重病、死亡、伤残和一般疾病”这4类人身风险。对应险种是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医疗险这“四大金刚”。

简单解释一下:

重疾险,确诊某些疾病,赔保险金:我们被保人初次确诊患有合同规定的疾病,保险公司就会立刻支付我们合同约定的保额,比如50万。可以用来治病、后续康复、生活,由被保险人自由支配。

寿险保障期内去世或全残,赔保险金。定期寿险只保到一定岁数(比如60岁),保费便宜,保额高,适合普通人。终身寿险是任何时候去世都能赔付,但很贵,适合有钱人做资产传承用的。

意外险,因意外伤害事故死亡或残疾,按约定的比例赔保险金。

医疗险,报销部分医疗费:我们被保人因病或意外伤害产生的治疗费用,合同约定范围内的部分,可以报销。

 这4个险种的区别,小财女整理了一个表格:

 

问题二

一家人或某个家庭成员的保险,怎么搭配?

不管是给一家人买,还是给自己买,给小孩买,给老人买,都可以用一个“四步投保法”——定、算、计、选。

 

四步投保法示意图

第一步,确定各个家庭成员的需求

重疾险、定期寿险、意外险、医疗险是保险的四大金刚。但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买这几类保险的。

一发生就会“天塌下来”的风险,优先买保险转移。

本着“先生存,后生活”的原则,小财女整理了一张《家庭保障规划图》,大家可以参考:

总结下来,大多数人的保险基础配置=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如果是家庭支柱,一定买寿险。理财险的需求,是在完成以上配置之后再去考虑的。

第二步,算保额

算一下要需要多少保额,才能转移这个风险发生是带来的经济损失。比如,需要买多少保额的重疾险,才够治病。买多少寿险保额,才够还剩余房贷和供子女教育等等。

第三步,计保费

你能拿出多少钱,或者愿意花多少钱买保险。特别是对普通人来说,保险开支不应该影响到日常生活保障。

第四步,选产品

这一步最难,最纠结。很多人会看身边的朋友买啥,自己也跟着买。

但不同的人投保,好产品的标准是不一样的。

比如,身体好的人买重疾险,可以挑保费便宜,性价比高的。对身体有小毛病的人来说,好产品的标准不是便宜,是能带病投保的产品。

所以,在产品选择上,一定要选最适合自己的,而不是最便宜的,或者大家都买的。

问题三

消费型、返还型、分红型,究竟怎么选?

三者的区别,如下:

假设,1000元保额的重疾险,成本价是1元。消费型的会卖1元,保障期内生病发起理赔,保险公司赔钱。没有理赔,这1元就算是消费了,保险公司不会归还。

返还型的会卖3元,1元是成本,2元是储蓄投资。保障期内发生理赔,那就赔保额,如果没有生病理赔过,就去世了。也会返还保费或赔保额给家人。

分红型的保费是5元,1元的成本和4元用作投资。保证了产品能够有病赔钱,没病还钱,但分红多少钱是不保证的,可能比5元多,也可能比5元少,甚至是0元。

消费型的,杠杆最高、性价比高。适合预算不高的,或者不想在保险花太多钱的。

返还型的,买到了应有的保障,还能确保没获赔能返还保费或保额。适合预算较充足,自己又不善于投资的人。

分红型的,带点理财性质。因为不确保收益,很容易踩坑。适合很懂保险这一行,知道怎么确保自己受益最大化的人。

不过政策原因,大陆的重疾险是不能设计为分红型的。如果有人给你推荐一款重疾险,是保健康和分红双保障,要提高警惕,大概率是个坑。

问题四

有了社保、公司团险,可以不买商保了?

社保 PK 商保:

商保和社保其实不冲突,不管你买不买商保,社保是一定要上的,这是个国家福利。

但光有社保还不够。用过社保看病的=都知道,社保不是所有医药费都报销的,有自费项目、自费药、起付线和封顶线等限制。看大病肯定是不够用的。不然也就没那么多人,被逼上轻松筹。

公司团险 PK 商保:

一些朋友是在银行或外企工作的,公司会以员工福利的形式额外购买团险,是很好的福利,但也还不够。

首先是,保障额度太低,遇上事儿不够用。比如,很多公司的团险重疾才30w保额。重疾险要50w才算及格。

还有,离职或退休了,保障就没有了。这个是隐患。年纪大了,对保障的需求更大,但身体状况往往也会变差,可能就买不到保险。因为一时的侥幸心理,错过有好选择的时机。

问题五

香港保险和大陆保险的区别?

香港保险的优势在于,是美元保单,抗通胀强。如果出险,理赔款是美金,海外就医也更方便,免了兑换外汇的麻烦。适合想配置海外资产、高净值的人群。

其次,香港保险卖的几乎是分红型终身寿险,或分红型的重疾险。由于政策的关系,内陆重疾险不能被设计为分红型,但香港可以。这个分红多少是不确定的,跟保险公司的投资成果挂钩。

同时,也要注意潜在的汇率风险和政策风险。

今天的答疑,只挑了一些高频的共性问题,做个简单解答,不能把大家关心的问题一次性说完。

至于究竟怎么挑产品,哪款产品好,产品之间要怎么组合,三两句话也说不清楚,后面会持续讲解。

大家对保险有别的需求,或者遇到的坑都可以留言告诉我们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不同阶段买保险有不同侧重点 _ 保险频道 _ 东方财富网(Eastmoney.com)
最全儿童保险配置方案
最全保险攻略!如何给全家人买到性价比最高的保险
【十步读财】少儿保险怎么买?最好的是这3套方案
【十一巨献】成人保险最全攻略,一次买对立省十几万
一文读懂四大保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