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土地已醒来,斯人却远离

 


 土地已醒来,斯人却远离……


  吕述谡


  最近几年来,我越来越讨厌冬天,特别是立冬之后的西北风,吹得让人心烦。讨厌冬天最主要的原因是,冬天里,很多身体原本孱弱的老人,无力抵抗无情的寒流,他们或许会跟随这个季节而去。


  这个冬季来临的时候,我就隐约的担忧着,更担忧我的一个忘年文友——肖长源老师。


  肖老师的病情最早是从韩华林那得知的。去年,华林说,肖老师的脑子里长了不好的东西。我当时听了一愣,但是又想,现在医疗条件这么好,不会有事的。和肖老师通了几次电话,老人家声音依旧洪亮,依旧那么健谈。和我谈人生、谈文学、谈他热爱的西南岗的文学事业发展……我问起他的病情,说准备去看望他。肖老师说,没事,现在我还能写稿子呢,有机会我再参加你们的活动。的确,这阵子,我在好几个报刊上都看到了肖老师发表的散文,有游记、有人生回忆,发稿量之高,让我们年轻人都望尘莫及。我也就相信了肖老师的话,委托司奋秘书长和几位文友送去花篮,之后和肖老师更多的是电话联系,每次聊得都很开心。


  初识肖老师,是在十六年前。那也是一个冬天,我和报社的顾青龙等朋友到悦来的韩华林、孙含笑家去玩。文友们提议,集体到肖长源老师家去看看。对肖老师,我只是久仰大名,却素未谋面。这次也是很好的机会,大家自然非常高兴,我们乘着马自达三轮摩托车一路颠簸,来到了肖老师在悦来镇上的家中。那时肖老师刚退休,又刚出版了一本自己的诗文集《醒来的土地》,我们也就很荣幸的得到了一本签了名的作品集。从谈吐中,我能感受到老人家对文学事业的热爱。他不但对沭阳的作家作品如数家珍,还对市内、省内作家及文学期刊都有着自己的独到的分析。躬耕乡舍,却胸怀天下,这种襟怀,绝不是一个乡村教师的视野。


  此后,我数次邀请肖老师参加我们的活动,老人家也欣然前往,每次都不吝赐教,让大家受益匪浅。最让我感动的是,肖老师不但关心我的文学创作,还关心我的个人生活,每次交流,他都和我聊很多生活的感悟,在我的人生转折期,给了我很多启发和鼓励。


  最后一次见到肖老师,是今年诗词协会悦来分会成立大会上。那时,肖老师说话已不怎么利索,但是作为名誉会长的他,依然畅谈了对悦来,对西南岗这片热土上的文学事业的期盼。拳拳之心,让人为之动容。我知道,肖老师是撑着身体来的。之前,医生说,他的病情已经很重,不适合外出参加活动。但是这次,他接到华林的邀请后,仍然坚持来到会场。


  我知道,肖老师心里一直惦记的是悦来的文友们,是悦来文学事业的发展。一直以来,作为悦来乃至西南岗文学,肖老师一直是一面旗帜。


  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肖老师用作品来证明的。但是我私下里把他的创作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那时他多为学校或乡村毛泽东思想文艺宣传队演出写些“东风万里红旗飘,革命形势无限好”之类的演唱材料,大多发在县文化馆编印的《文艺宣传材料》和以后改版的《石榴花》上。也编过剧本,那时县里还为他出一个叫《落网记》的单行小剧本,在县里有关公社演出。


  第二阶段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是肖老师自己认为真正从事文学创作的时间。其时,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中华大地,人们被禁锢的思想解放了,倍受鼓舞,肖长源再次拿起笔来写乡土题材诗歌,偶而也写散文小小说寓言等文学作品。作品大都发表在沭阳报和淮阴日报上。其中《乘凉》一诗发在《中国农民报》上,《赶集》等几首发在省《致富报》上;还有几首先后发在《乡土诗人》杂志上,并因此由著名诗人刘章介绍加入“中国乡土诗人协会”。小说《邂逅》发表在《新华日报》上。那是我还是学生,记得肖老师就是《沭阳报》紫藤副刊的“常驻大使”,和当时一起成名的诗人袁沭淮一同成为那个时代的文学符号。


  第三阶段是地级宿迁市成立后,他又有一些散文和短诗发在宿迁日报、宿迁晚报、《宿迁广播电视报》和《新宿迁》杂志上,并加入宿迁作家协会。千禧之年出本诗文集《醒来的土地》。2001年小说《露馅》获得江苏省第六届报纸副刊好作品二等奖,这也是肖老师获20多个奖项中的最高奖项。肖老师回忆说,奖金500元,相当于当时月工资的一半,他还为此小喜了一阵。肖老师的文学创作路子更广,文笔更为成熟,不但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作品,还发表了很多经典的散文。特别是他的乡土散文,有着很浓郁的泥土芬芳,成为不少初学者的范本。但是,遗憾的是,那几年,报刊风气不好,在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或给报纸副刊投稿时,时常有编辑要求购买自己的获奖作品集,或者帮忙推销他们自己出版的文集。在世俗的心态中,编辑这样做也无可厚非,也是在利用自己的资源为自己的单位创收,也为自己的文学创作提供些便利。在今天看来,应该是“众筹”的一种形式。但是在肖老师耿直的脾气看来,这是对文学的侮辱。一气之下,他封笔了好几年。


  第四阶段是2011年期起。之前,肖老师因为肖老师退休后,有五六年因不会电脑而搁笔。肖老师自学电脑,重新开始写作。近三四年以散文随笔为主,偶而也写点短诗、杂感、言论之类的东西。先后发表在南京《晚风》杂志、省《老年周报》;市《楚苑》、《西楚传媒》、《翰林文学》等杂志;以及《淮海晚报》《襄阳晚报》《平顶山晚报》《宿迁日报》《宿晚晚报》约八万多字。这期间曾三次去宿迁领奖。另外,他的短小说《邂逅》、诗歌《乘凉》;散文《记忆中的蝈蝈》、《乔迁记》先后被选入《宿迁文学作品选》和《苏北散文作品选》。学会了电脑之后,肖老师的创作思路更为开阔,发表的量也越来越大,且一发不可收拾。在沭阳文学爱好着中,大家都说,肖老师是焕发文学第二春了。


  我一直认为,肖长源之所以能成为悦来的旗帜,另一个原因,是他有着一颗赤诚之心,他在教育岗位上默默奉献数十年,在教书育人的同时,也把自己的写作经验无私的传授给这里的文学爱好者,在悦来乃至西南岗地区培养了大批的文学爱好着,这也是能够出现悦来现象的主要原因。在肖长源老师的影响下,悦来镇本土的左松、孙含笑、韩华林、向茗、周迎宾等一大批专业写手,活跃在全国文坛,屡屡问鼎大奖。2016年成立的诗词协会悦来分会会员多达50多人。事实上,一个地方之所以能形成一种文风,这与领军人物是分不开的。作者在起步阶段需要扶持鼓励,在成长阶段需要鼓劲加压,在成熟阶段需要建议参谋,这些都至关重要。这个领军人物,他本人不一定能成为全国大家、名家,不一定有他的学生成就高,但是,他必定有着一颗火热的心,有着无私奉献的热情。如肖长源老师。


  我时常不解,为什么命运这么不公平?肖老师这么好的一个人,怎么说病了就病了?命运为什么要这么捉弄人?2016年12月17,接到华林的电话,说肖老师已经走了,享年75岁。听到这个噩耗,心中的伤痛无以言表。一个长者、一个学者的离开,对于我们个人、对于文学队伍都是莫大的伤悲,是沭阳文学事业的遗憾。肖老师还有那么多的人生计划,他说,想利用退休后的时间好好去看看祖国的风景名胜,他说,现在他学会了电脑,可以写更多的文学作品,他说,他现在时间充足了,还能更多的参加沭阳的文学活动……一个可爱的老人,一个善良的老人,一个在古稀之年仍然对人生充满激情和渴望的老人,就这样带着遗憾远去了……


  窗外寒风依旧凛冽,我心里依旧在痛恨冬季,痛恨这样的寒冷。但愿天国里没有寒冷,肖老师依然可以品茗写诗,依然可以在他热爱的那片土地上播撒精神的种子。


情系醒来土地,桃李春风数十载;笔耕花乡沃土,著作等身百万言。肖老师眷念的这片文学热土已经醒来,他却已离去,但是我们知道,肖老师的精神依然留在这片土地上,像熊熊燃烧的火焰,照耀文学的天空,点亮文学的道路,且愈燃愈旺!




吕述谡,男,江苏沭阳县人,1976年出生。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宿迁市青年作家协会副主席,沭阳县文学研究会会长,沭阳县文联《石榴》杂志副主编、《虞美人》杂志主编。现任沭阳县新闻中心主任。

 

投稿须知:

  一、本平台接受自然来稿,兼顾挖掘本地文学新星、培育潜力作者。

  三、本平台坚持原创,在其它微信公众号发表过的勿投本平台。来稿请以正文加附件形式发送,务必注明百字内作者简介、详细通联和本人照片一张。收稿邮箱:794497372@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叫沭阳03
宿迁抗战英烈谱:刘万各(刘万阁)烈士——血洒大河湾的东海县大队分队长
江苏宿迁3个县份中 哪个未来发展机遇最大
纸刊《文学百花苑》来稿选登:孟献国散文/我的绿色葡萄梦
“真善美杯”全国中青年书法家作品邀请展(特刊二)
【新诗采撷】孙尤侠 | 我和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