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清图片+病例】详述14种喉部肿瘤NBI表现!
01
喉部病变特点


喉部病变NBI分型(图1),供临床医生喉镜检查时参考:

图1 喉部病变NBI分型示意图


  • Ⅰ型:IPCL(上皮内乳头样毛细血管袢)形态几乎不可见,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清晰可见,但管径较细。主要见于正常黏膜和声带息肉、囊肿、肉芽及瘢痕的黏膜。


  • Ⅱ型:IPCL形态几乎不可见,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清晰,但管径粗大,充血明显。主要见于炎症,血管扩张明显时。


  • Ⅲ型:IPCL形态不可见,黏膜呈白颜色,白斑薄时,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隐约可见,白斑厚时,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不可见。主要见于声带白斑,病理多为上皮增生、角化等。


  • Ⅳ型:IPCL形态可见,排列基本规则,密度较稀疏,末梢分叉或轻度扩张,表现为小的棕色斑点,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不可见。病理多为鳞状上皮轻-中度不典型增生。


  • Ⅴa型:IPCL管径增粗,密度增加,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实心或空心较粗大的棕色斑点。病理多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和原位癌。


  • Ⅴb型:IPCL形态破坏,扩张、延长、扭曲,形态上由不规则的点状延长为形状扭曲的线条形,表现似呈蛇形、蚯蚓、蝌蚪形或树枝形。病理主要为浸润癌。


  • Ⅴc型:IPCL结构消失,出现新的肿瘤血管,肿瘤表面可见形状各异(点状、扭曲的线条状等)、杂乱无规则、疏密不匀的异常血管。病理为浸润癌。



02
声带息肉


表现特点:IPCL形态几乎不可见,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可见,但管径较细。有时可见墨绿色黏膜下层血管,不会出现IPCL的点状扩张。

典型病例:
女,45岁。
主诉:声音嘶哑4个月。电子喉镜及影像学检查发现右侧声带息肉(图2)。

图2 右侧声带息肉(NBI分型:Ⅰ型)

A、B.声门区可见较大息肉样病变,大小约1cm,病变位于右侧声带前端,遮盖前联合及左侧声带前端;C.NBI模式下息肉表面黏膜未见IPCL扩张;D.CT示右侧声带有一赘生物,凸向喉腔,约0.8cm×0.3cm,边界清楚,大致光整,考虑为良性活检病理:(右侧声带)声带息肉,伴间质玻璃样变。



03
声带黏膜下出血


典型病例:
女,45岁。
主诉:声音嘶哑约1年。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左侧声带黏膜充血明显(图3)。

图3 出血性声带炎(NBI分型:Ⅰ型)

喉部结构完整,会厌及左、右披裂未见明显异常。左侧声带表面充血、水肿,前端饱满,似为息肉。右侧声带基本光滑。双侧声带活动正常,声门闭合尚好。NBI模式下可见左侧声带黏膜呈墨绿色,表面微血管隐约可见,未见IPCL扩张。



04
会厌囊肿


表现特点:主要表现为IPCL形态几乎不可见,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清晰可见,常可见墨绿色黏膜下层血管,不会出现IPCL的点状扩张。

典型病例:
男,52岁。
主诉:咽部不适伴异物感1个月。电子喉镜检查发现会厌囊肿(图4)。

图4 会厌潴留样囊肿(NBI分型:Ⅰ型)

A.CT示右侧会厌肿物,约3.3cm×2.0cm,形态不规则,不均匀强化,可疑为恶性;B、C.喉镜检查发现会厌舌面右侧可见乳白色新生物,壁软呈囊性;D.NBI模式下可见黏膜下血管呈墨绿色,可见斜行血管及树枝状血管网,未见IPCL扩张; E、F.局麻内镜下使用圈套器将囊肿切除,标本送病理;G.囊肿大小约1.5cm×1.3cm×1cm,囊内含黄胶冻样物;H.术后1个月复查,发现会厌舌面右侧恢复平整,未见囊肿复发。


术后病理:会厌囊肿。

05
声带任克水肿


表现特点:主要表现为IPCL形态几乎不可见,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可见,不会出现IPCL的点状扩张。

病例典型
男,52岁。主诉:声音嘶哑20天。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双侧声带水肿(图5)。

图5 左侧声带任克水肿(NBI分型:Ⅰ型)

声门区右侧声带中部隆起,黏膜充血,表现似囊肿,内镜下将囊液放出,囊壁取活检送病理。左侧声带水肿明显,全段呈鱼腹状。NBI模式下可见黏膜表面有墨绿色黏膜下血管及棕褐色斜行血管,未见IPCL扩张。


内镜诊断:右侧声带囊肿。

活检病理:(右声带)被覆增生鳞状上皮黏膜组织,表面可见炎性渗出物,黏膜固有层可见炎性肉芽组织形成伴纤维母细胞增生。


06
声带白斑


表现特点:声带表面覆盖的白斑对NBI的诊断有很大的干扰和影响。当白斑薄时,可以显露出IPCL形态,多数时由于白斑较厚,常将声带黏膜表面的微小血管遮盖,所以包括IPCL等微血管形态都不显露,常常会影响NBI的诊断。这时候需要仔细观察白斑没有覆盖到的病变边缘部分,看看有没有可疑的IPCL扩张。对较厚白斑,常常需要活检,以便明确有无癌变。

典型病例:
男,48岁。
主诉:声音嘶哑3个月。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白斑(图6)

图6 右侧声带白斑(NBI分型:Ⅲ型)

右侧声带中部可见白斑覆盖,黏膜略显厚,NBI模式下白斑处各级血管未显露,黏膜呈白色。局麻内镜下将白斑黏膜剥脱送病理。


术后病理:(右侧声带)鳞状上皮黏膜组织乳头状增生伴过度角化。


07
喉部肉芽肿


表现特点:轻度时可与息肉表现相似,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可见,不会出现IPCL的点状扩张。较重时与白斑相似,无任何血管结构。

典型病例
男,30岁。
主诉:发音改变2个月。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突结节(图7)。

图7 右侧声带突肉芽肿(NBI分型:Ⅲ型)

声门区右侧声带后端声带突部位可见白色分叶状突起。NBI模式下病变表面未见血管纹理结构,表面呈白色。


活检病理:(右侧声带后端)被覆鳞状及假复层纤毛柱状上皮的黏膜组织呈急、慢性炎,并可见小灶肉芽组织形成,周围见退变坏死无结构物。


08
喉淀粉样变性病


表现特点:主要表现为IPCL形态几乎不可见,斜行血管和树枝状血管走行可见,不会出现IPCL的点状扩张。

典型病例
男,50岁。
主诉:声音嘶哑1年半。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左侧室带明显隆起(图8)。
图8 喉淀粉样变性病(NBI分型:Ⅰ型)
喉部左侧室带明显膨隆,遮盖左侧声带,左侧声带可见新生物,呈息肉样突起,前联合及右侧声带前端被遮盖。NBI模式下可见黏膜表面呈墨绿色,隐约可见血管纹理,未见IPCL扩张。

活检病理:(左侧声带)黏膜组织慢性炎,伴被覆鳞状上皮局灶轻度不典型增生。手术治疗:部分喉切术 带状肌瓣修复。

术后病理:(左部分喉)被覆增生的鳞状上皮黏膜组织内可见均质红染无定形物质沉积,伴炎细胞浸润,符合喉淀粉样变。刚果红染色( )。

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图9)。

图9 喉部淀粉样变性病术后4个月复查

喉部会厌及左、右披裂结构基本正常。左侧室带及左侧声带区呈术后改变,基本恢复平整。右侧声带基本完整。



08
喉部结核


表现特点:由于病变在普通光下多呈溃疡坏死表现,因此黏膜表面的血管IPCL结构消失,可出现杂乱无规则、疏密不匀的异常血管,类似恶性肿瘤晚期表现,内镜下鉴别较难,需要活检才能明确。

典型病例
男,50岁。
主诉:声音嘶哑1个月余,外院喉镜检查可疑为喉癌。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浅溃疡(图10)。

图10 右侧声带结核(NBI分型:Ⅴc型)

下咽部在充分张开后,环后区发现局灶溃疡型病变(活检4块)。下咽后壁及双侧梨状窝未见明显异常。喉部会厌及左、右侧披裂正常。双侧室带对侧。右侧声带增厚,可见浅溃疡,表面覆盖白膜(活检2块)。左侧声带略充血,双侧声带活动正常。声门下未见明显异常。NBI模式下环后区及右侧声带黏膜表面可见无明显血管结构,有隐约的褐色斑点,表现似恶性。


活检病理:(环后区和右侧声带)鳞状上皮及鳞柱移行上皮黏膜呈肉芽肿性炎,见多灶上皮样细胞和多核巨细胞结节,部分结节中央伴有坏死,首先考虑结核,未见其他恶性证据。


10
喉部乳头状瘤


表现特点:主要表现为IPCL轻度的扩张,呈小斑点型(Ⅳ型),但是当乳头状瘤较大时,可表现为扭曲的蛇形、蚯蚓或蝌蚪形等(Ⅴb型),当黏膜表面被角化增生的上皮覆盖时,血管无显露,有时也可表现为无血管扩张(Ⅰ型)。因此对乳头状瘤的诊断要格外注意,不能单靠NBI的形态,要结合普通光下病变的大体表现综合判断,有的时候因为活检不能取到深部的组织,对病变的性质判断不一定准确,必须手术切除才能准确判断是否有癌变。


11
喉部早期癌


表现特点:NBI内镜在诊断喉部的早期癌方面有明显优势,能够发现一些普通光下难以发现的病变。NBI下常表现为IPCL管径增粗,密度增加,表现为形状不规则的实心或空心较粗大的棕色斑点(Ⅴa型)。

典型病例:
女,57岁。
主诉:双侧声带息肉外院术后2周,术后病理为(声带)原位癌。电子喉镜检查很难发现病变(图11)。

图11 双侧声带早期癌(NBI分型:Ⅴa型)

喉部结构基本完整,会厌及左、右披裂黏膜基本光滑,普通光下很难发现声带病变。NBI模式下可见IPCL扩张形成典型的斑点状表现。病变累及左侧声带近全长,向前累及并跨越前联合,侵达右侧声带前端约1/3。


活检病理:(左侧声带)浅表浸润性鳞癌(主要为原位癌,有小灶浸润)。(右侧声带)鳞状上皮原位癌。


12
声门上型喉癌


典型病例
男,59岁。
主诉:发现双侧颈部肿物2个月。电子喉镜和 CT检查发现会厌肿物(图12、13)。

图12 会厌癌(NBI分型:Ⅴa型)

喉部会厌喉面可见粗糙不平肿物生长(活检2块),向下侵及会厌根部,双侧室带可疑侵及,右侧披裂和杓会厌皱襞可疑侵及,左侧披裂未见明显侵及。双侧声带光滑,未见侵及。双侧声带活动正常。NBI模式下可见病变表面IPCL扩张呈明显的斑点状表现

活检病理:(喉)鳞状细胞癌。

图13 会厌癌CT

会厌、双侧杓会厌皱襞及声带不规则增厚,最厚达1.3cm,中等异常强化。双侧颈深、颌下区、右侧颈后三角及右侧锁骨上多发大小不等淋巴结,大者短径约1.6cm。



13
声门型喉癌


典型病例
男,63岁。
主诉:声音嘶哑4个月。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白斑伴息肉(图14)。

图14 右侧声带癌(NBI分型:Ⅴa型)

A.外院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中部白斑,未取活检,性质难定;B、C.声门区右侧声带中部可见白斑(活检4块),白斑周围黏膜充血;D.NBI模式下可见白斑周围充血处黏膜有明显的斑点状表现。


活检病理:(右声带)鳞状细胞癌。

治疗方案:手术(喉裂开,右侧声带切除术)。

术后病理:(右声带)分化好的鳞状细胞癌,侵达固有层,未累及肌肉。pTNM分期:T1N0M0,Ⅰ期。

术后随访:未见复发(图15)。

图15 喉癌术后半年复查

声门区右侧声带切除,呈术后改变,基本平整,未见明显肿瘤征象。



14
声门下型喉癌


典型病例:
男,66岁。
主诉:声音嘶哑3个月。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声门下肿物(图16)。

图16 声门下喉癌喉

会厌及左、右侧披裂基本正常。双侧室带对称,双侧声带表面基本完整,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声带下方可见肿物生长(活检3块),累及近全周,向下侵达至上端气管,病变下界距声带约5cm。


活检病理:(声门下)鳞状细胞癌。


15
喉部神经内分泌癌


典型病例
男,79岁。
主诉:声音嘶哑2个月余。电子喉镜检查发现右侧声带和室带肿物(图17)。

图17 声带神经内分泌癌(NBI分型:Ⅴb型)

右侧声带、室带及喉室可见结节样新生物,前联合未见侵及。左侧室带和声带基本正常。双侧声带活动未见明显受限。声门下未见明显侵及。NBI模式下可见肿物表面有扭曲扩张的血管,呈扭曲的线条形、蛇形。


活检病理:(喉室肿物)恶性肿瘤,伴明显挤压。结合免疫组化结果符合神经内分泌癌,分化较差。

免疫组化结果:CD56( ),CK7( ),Chromogranin A(散在 ),Synaptophysin( ),AE1/AE3(局灶点状 ),Ki-67( ,>90%),P63(-),TTF1(-),S-100(±),LCA(-),Vimentin(-)。

临床诊断:喉神经内分泌癌(T2N0M0,Ⅱ期)。

治疗方案:单纯放疗(69.96Gy/2.12Gy/33f)。

疗末情况:肿瘤消退(图18)。

图18 喉神经内分泌癌放疗末

右侧喉部肿物基本消退,右侧室带和声带基本恢复平整。其余喉部黏膜充血,双侧声带活动正常。


随访:未见复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食管早癌病例分享(三)微小食管早癌
食管病变内镜分类简述(文献整理)
食管早癌1例随访追踪诊治分享
6个精彩病例带你领略早期食管癌的内镜下诊治
这些喉部检查法,你都掌握了么?
内镜入门者对食管早癌镜下表现的一点想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