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早读 | 声带息肉的诊治要点,一文全掌握!
概述
声带息肉是指发生于一侧声带的前中部边缘的灰白色,表面光滑的息肉样组织,多为一侧单发或多发,有蒂或广基,常呈灰白色半透明样,或为红色小凸起,有蒂者常随呼吸上下移动,大者可阻塞声门发生困难,影响发音。


声带息肉多为发声不当或过度发声所致,也可为一次强烈发声之后所引起,所以本病多见于职业用声或过度用声的患者。也常继发于上呼吸道感染。发生部位多为声带前、中1/3交界处,该处在发声时振幅最大。慢性喉炎的各种病因,均可引起声带息肉,特别是长期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有着极其重要的激发因素,此病常见于职业用声和用声过度的人,如大喊大叫,成人、儿童均可患病。

致病原因

1、用声过度或用声不当
常见于教师、演员、歌唱家等职业用声者。长期持续高声讲话,音调过高或者过长时间的演唱等均可导致声带息肉。

2、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急、慢性喉炎、鼻炎、鼻窦炎、咽炎、肺、气管、支气管炎等均可成为声带息肉发生的诱因,如果在有上呼吸道炎症存在的基础上过度用声,则更容易发生声带息肉。

3、内分泌紊乱
声带息肉样变性多见于更年期妇女,可能与雌激素水平相关。甲状腺功能减退或亢进也与声带息肉样改变有一定的关系。

4、咽喉反流
咽喉反流疾病近些年来越来越受到重视,对该病的研究也不断深入,有研究者认为由于胃反流刺激喉部黏膜引起的慢性炎症也是引起声带息肉的原因之一。

5、接触刺激性致病因子
如高温作业、粉尘作业、化学工业等均可产生大量的刺激性物质,引起声带息肉。有研究指出,吸烟可刺激声带黏膜,使血管扩张,血浆通过血管壁渗入声带的固有层浅层(任克间隙),引起声带息肉样改变。
 
发生机制

声带息肉的病因较多,但目前比较倾向于局部机械性损伤所致。造成机械性损伤的原因是过度用声或错误用声,使声带超负荷发声,包括超音强、超音域、超时间、硬起音等,造成创伤,出现水肿、滲出、出血等,形成息肉。

然而,声带息肉并不一定是发生于粗暴发声之后,而更多的是发生在喉部肌肉的强烈收缩导致异常的声门用力,声门迅速关闭引起突然减压对喉造成的创伤,如一些体育运动、负重、长时间的痉挛性咳嗽等,如果详细追问病史,这些情况常发生在声带息肉出现前。
 
病理

本病主要的病理改变是声带的任克间隙(Reinke间隙)发生局限性水肿,血管增生扩张或出血,表面覆盖正常的鳞状上皮,形成淡黄白色或粉红色的椭圆形肿物,病程长的息肉,其内有明显的纤维组织增生或玻璃样变性。弥漫性声带息肉病的声带膜部边缘出现弥漫性水肿样组织,整个声带游离缘肿胀,Reinke间隙显著增宽、充满黏液性物质。

临床表现

1.主观症状
主要为不同程度的嗓音障碍。表现为嗓音音调变低、音色不亮或粗糙嘶哑,其程度与息肉的大小和位置有关。嗓音障碍常以突然的形式表现出来,这种噪音障碍开始常被患者认为是一般喉炎的结果。然而嗓音障碍持续存在,并没有随着喉炎的消失而好转,甚至继续加重,声音再也不能恢复到正常。详细询问病史,患者常常有过强用声的情况。嗓音的好坏无规律性,患者抱怨声音缺少强度,越来越明显的发声坡劳,并伴有咽喉部的刺激感、异物感及经常清“嗓子”等。唱歌受限或变得困难。大声说话时声音不稳定,时好时坏,促使患者更加过度用力发声,希望达到改善发声效果,过度用力发声又增加了对喉部的不良刺激。

2、一般喉镜检查 
表现为位于声带表面或游离缘的圆形隆起物,息肉的数量、位置、基底部、颜色、体积大小及形状是多变的。可以是单个或多个息肉。可发生在单侧或双侧声带,临床上以单个、单侧息肉多见。
(1)位置:如同声带小结,声带息肉最常发生的部位是声带前中1/3交界处的声带游离缘略偏声门下,也可位于近声门前连和处,但少见位于声带上面(位于此处的息肉多是出血性息肉)。根据息肉的基底分为:
①带蒂息肉:息肉有一个宽窄不一的蒂附着在声带游离缘上,息肉可随呼吸气流在声门上下活动。
②无蒂息肉或广基息肉:息肉的附着部位较宽,甚至可以占据声带的中1/3部位。临床上以广基型息肉多见。
(2)颜色:可以是红色,见于出血性息肉( hemorrhagic polyp),但最常见的是淡红色或灰白色的水肿型息肉( edematous polyp)。声带息肉一般是单侧性的,有时可看到息肉对侧声带相应部位有小结样突起;有时可观察到声带息肉同时伴有声带的先天性病变,如声带表皮样囊肿、声带沟或喉蹼,这些先天性声带病变是导致不良过度用力发声的诱因,有利于声带息肉的形成。由于声带息肉的存在常常导致对侧声带的损伤,表现为对侧声带的接触性病变或存在有凹陷印记。

3、动态喉镜检查
可观察到息肉病变导致明显的声带振动紊乱:①息肉所在处的声带变得僵硬;②失去声带振动频率和振动幅度的规律性,息肉自身的振动对正常声带振动的干扰,表现为双音调噪音;③声门闭合不良使嗓音中含有气息声。

鉴别诊断

1、声带小结
声带息肉和声带小结之间主要靠临床肉眼形态进行鉴别。典型的声带小结为双侧声带前中1/3交界处对称性结节状隆起,晚期呈灰白色小隆起,表面光滑,有坚实感,约半个米粒大小。

2、声带囊肿
包括潴留囊肿、表皮样囊肿等。囊肿呈半球形,表面光滑,灰白色、微黄或淡红,囊壁一般很薄,触之可有波动感,通过频闪喉镜检查可以区别。

3、喉乳头状瘤
喉乳头状瘤是喉部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一般认为是病毒感染所致,可单发亦可多发。肿物呈苍白、淡红或暗红色,表面常呈桑椹状或仅粗糙不平如绒毛,带蒂者常随呼吸气流上下活动,通过病理检查可进行鉴别。

4、喉结核
多位于喉的后部,表现为喉黏膜苍白、水肿、伴多个浅表溃疡,如虫蚀状。也可出现一侧声带充血和增厚。可伴低热、咳嗽等全身症状,胸片、结核菌素实验、痰培养等有助于鉴别。

5、喉癌(声门型)
多发生于老年男性,通常有长期吸烟史,声嘶症状为进行性加重。喉镜检查可见位于声带的菜花样或结节状肿物,表面不光滑或粗糙不平,可附着伪膜或有溃疡形成,触之质脆,较易出现,可向周围组织浸润,继续发展可有声带固定。晚期可发生呼吸困难、转移性颈淋巴结肿大,终末可出现恶液质等全身症状。
 
治疗

治疗原则是手术摘除辅助以发声训练。由于很少有声带息肉自行消退的情况,因此,一经确诊,即可考虑手术切除。然而,对于位于声带表面的出血性息肉或声带游离缘的微小出血性息肉,多是由声带黏膜下出血吸收不完全所致,应不急于手术,建议发声休息观察,大部分这种类型的息肉都能吸收消退。若嗓音改善,即使息肉未完全吸收也不考虑手术。若嗓音恢复不理想,可以根据患者的要求或职业选择手术时机。

1、嗓音外科
通常是在全麻支撑喉镜手术显微镜下用显微手术器械或激光摘除声带息肉。术后的发声休息非常重要,需要7天左右。因此要事先和患者讨论以便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术后1周喉镜检查,多可观察到声带炎性反应逐渐消退,声带振动的对称性恢复。术后嗓音情况:最初嗓音不稳定,以后嗓音质量逐渐改善,音质变得稳定而响亮。有时一些患者可有息肉附着处声带游离缘不整齐的情况,这种不整齐通常在几个星期后消失。
 
2、发声训练
由于声带息肉与不良发声行为有关,因此发声训练在声带息肉的治疗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术前发声训练时间的长短主要根据患者过度用力发声的情况决定,但也要考虑到患者的主观愿望。如果患者迫切希望尽快地摘除病变,可以早期手术。相反,如果患者对手术治疗的态度犹像,可适当地延长发声训练时间,以帮助患者接受手术。术前的短期发声训练,其目的是让患者了解声带息肉的发生机制及对发声功能的影响。
(1)放松训练:全身和局部放松训练,尤其是颈部、胸部的放松。
(2)呼吸训练:建立有效的呼吸模式(膈一腹肌平衡),学会通过控制呼气流量,来调节声门下压和声带张力,达到增加声音强度的目的。
(3)控制说话强度:减少硬起音。
(4)发音器官的放松训练。
(5)音强扩展练习:调整好发声姿势,练习大声说话、发命令、喊叫等,高强度发声
状态下的发声技术。
遗憾的是发声训练在嗓音障碍治疗中的重要性还没有引起高度的重视,甚至一些耳鼻咽喉医师,都错误地认为手术摘除声带病变就足够了。大量的文献报道,声带息肉手术后,嗓音恢复情况在接受过发声训练的患者和没有接受过发声训练的患者之间有明显的差异,接受过发声训练者其嗓音的恢复明显好于未经过发声训练者,并且息肉复发率低于未经过发声训练者。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耳鼻喉时空官方立场。希望大家理性判断,有针对性地应用。


为了防止我们走散,给我们加颗小星星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声带息肉危害大,及时治疗是关键!
为了您的嗓音健康,值得收藏!
[外文翻译]喉肌疲劳综合征患者声带振动期粘液层的喉动态镜表现
声音嘶哑怎么办,声音嘶哑有啥危害,声音嘶哑吃什么药好
纤维喉镜下声带小结摘除术146例
喉癌治疗的n次可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