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心安理得——【至简悟语】《达摩血脉论》显密禅解(二十五)


       我们当下能在这个'道'上,当下见得本性,这个是最重要、最首要的。


       既然我们要做这个事情,那至少要上资粮道!

      

       我们每天都会增加各种的业力,所以每天都要不忘禅修。


【至简禅学】

决问题,离烦恼


(禅修中……)


外道不会佛意,

用功最多,违背圣意。


师:

外道不知道怎么从心上面去入手,看似很努力、很勤奋的样子,好像比谁都忙。


终日驱驱念佛转经,

昏于神性,不免轮回。


终日忙忙碌碌,又是念经、又是转经,看似整天忙于佛法之事,实违圣人意。

结果自己还很疲惫。

“昏于神性”,就是神识更加昏暗,这样昏昏沉沉,肯定不免在轮回之中啊!


首先自己的身体都驾驭不了,自己都累了。

如果自己非常累,自己的思维能保持清晰明了吗?

很难。


我们还是要让自己的心先平静下来。

心都未安,心如果没有平静,又怎么能明了法义?

也无法理解祖师讲的究竟是什么?


我们首先要以一颗平常心、平静的心来看待。


所以,我们做任何一件事情,不要使自己昏沉。


你能不能保持清晰明了,这个很重要!


不管你看书啊、念经啊、念佛啊,如果你昏沉了。

那你最好休息一下。


即使是你禅修的时候昏沉了,你也要休息一下,然后你再禅修。


所以祖师后面说什么?


佛是闲人,

何用驱驱广求名利,

后时何用?


所以,佛是最清闲的人。

你当下修行,当下见性了,那么你当下就是佛。


到现在,还有人会说“哎呀,我要多赚点钱,我要怎么样怎么样,我才能去修行。”


所以讲“后时何用?”后面你用的意义是什么呢?

这个“后”也有你离开此世之后的意思,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我们当下能在这个'道'上,当下见得本性,这个是最重要、最首要的。


你明心见性了,才能更好地在世间去做任何事情。


你见了性之后,那么你在这个世间做事你就是明明白白的。

不然你即使是得到了那些名利,反而对自己的本性没有什么益处。


不要以为好像我要得到这些,我才能好好修行。

那有可能你又给自己设了个坎!


我们常讲的,你一起心动念你就给自己设立了时间和空间了。


即使在修行上,也会有人说:“我一定要修一个加行、前行,我一定要磕十万个长头我才能再去做这个成佛的事。”

当你有这个念头的时候,那你最好去先做这个事。

师父都不敢打扰你。


你最好把这个念头消完了,再考虑是不是“寻心入道”,就是真正往这个佛道上去走。


往佛道上走,肯定是要用'心',你没有“寻心”,是不可能“入道”的。


修行不入心,就是属于外道。


祖师这个说的有点多哦,后面又说了:


但不见性人,

读经念佛,长学精进;

六时行道,长坐不卧;

广学多闻,以为佛法。

此等众生,尽是谤佛法人。


你没有见得到本性,虽然你每天都很忙的样子,一天到晚都是在学习,看似精进求道、长期打坐,或者是不睡眠、夜不倒单、又学很多的东西,你以为这个就是佛法吗?


因为还没有——寻心入道,所以都不是佛法的修行!

这就是我刚才讲的。


真正的佛法是什么?


让你——寻心入道。


你还不懂得——寻心入道,你做这个事情,其实你就是在谤佛谤法!


所以最首要的是什么?

寻心入道,见得本性、见得自性、见得佛性。


我们先休息一下,这个给大家好好体会……


不要以为自己好像是在修学佛法的样子,很忙的样子。

或者是我为了更好地修学佛法努力赚钱,先把世间的事情给做做好。

当你有这种念头、想法,你其实就是在谤佛谤法!

你知道吗?


所以,为什么当这些人有这些想法的时候,师父们总说“哦可以可以”?

因为没什么好说的,呵呵。


当你觉得,哎呀,我生活是不是很重要,我要先生活好才能去学佛,你这样去跟师父们说的时候,师父当然说“啊是的是的,你应该这样子。”


因为你已经自己把自己摆到这个位置上面了,你知道吗?


所以我们就讲,为什么第一位在释尊处得密法的是国王。

当时国王问释尊,我要拥有王位又要成佛,有没有这个法?

释尊回答当然有这种法咯!

八万四千法门对不对?

那么多。

怎么可能没有这种法呢?


但是有些人觉得不行,一定要舍弃王位去吃苦,才能成佛。

没关系,既然你有此念头,那你先吃了苦再说,先把这个苦吃完。


当然也有人跟我讲,是我师父跟我讲的,你一定要吃苦,好像这个过错是在于师父了?

那你就不知道了,万一这个师父是在考验你呢?

也许在看你这个心诚不诚呢?看你有没有这个底气呢?


你根本就没有这个底气。

如果你有这个底气,你会去问吗?


自己的东西自己有没有,你要问他人吗?

呵呵。


当你去问的时候,你显然是没有这个底气。


前佛后佛,只言见性。

诸行无常,若不见性,

妄言我得阿耨菩提,此是大罪人。


就像有人说,有人让他磕长头,他就跟我诉苦,他也跟很多人诉过苦。

“诸行无常”。

万一我还没见性,磕长头磕死了怎么办?

当然我们都知道,如果是在修行的道上离世,不是坏事。


如果你都不明白为什么要去苦行磕长头?

既然你都反问自己为什么要做,那你说你非要去做,那其意义又是为何呢?


所以你做这个事情,你要明白你为什么要去做。

如果你都不明白为什么,那你为什么要去做呢?


如果你说这是一种任务,是必须的,那你肯定会有念头想法。


而且你肯定在做这事的时候,你会有犹豫,或者只是在凑个数字,完成任务而已。


你说你这样能做好吗?

这样修行能修的好吗?


很多人修加行是不是都是在凑数字?


他只是觉得他数字凑够了,凑够十万遍就可以了,你这个意义何在呢?

是磨练自己吗?

还是表达自己的虔心?


所以,对于还不知道如何从心上来着手的修行人,是不可能上得了修行这个道的。


所以,我们讲——寻心入道

你只有从心上面,才能入得了资粮道、加行道。


也难怪有些修行人不敢承认自己是不是在资粮道。


既然自己都不敢承认自己有没有上资粮道?

那你还做这个干什么呢?

那你还有什么理由去指点别人,一定要按照这个做呢?


既然我们要做这个事情,那至少要上资粮道!


对不对?


就像很多人都知道:

白道有白道的规矩,黑道有黑道的规矩,那佛道肯定有佛道的规矩。

(众笑)


所以你忙乎半天你都没有上这个道,那你不是瞎忙乎嘛?

而且还浪费时间。


到后来你可能还要跟别人炫耀,我修完了。

你修完了又能怎么样?


如果你到其它的一个地方求法,你可能还得再修一遍加行。

为什么?


因为,目前让你修加行的那些人,能不能给你传后面的成佛口诀?

能不能给你直指心性,你知道吗?

这个才是你目前修加行的关键!


如果告诉你一定要修加行的人,不能承诺给你直指心性。

你要知道,你到另外一个地方求正行,师给你直指心性的时候,有的要求,你还要按照此师的方法再重新修一遍加行。

你知道吗?


你反而会陷入修加行的循环。


不晓得有没有人遇到过这种事?


因为我遇到过,所以知道的。


你在一个地方修完加行了,这边没有时间给你传窍诀、直指心性,或者这里根本就没有懂得窍诀的人。


你到另外一个地方去求,那他有的会告诉你,你还得重新修一遍加行才能在我这边求,不然你也不容易修起来。


等你吭哧吭哧修完了,可能这边的传法师圆寂了,没人给你传了。(众笑)


后来可能他的亲戚再跟你讲窍诀。

亲戚跟你讲呢,你又会觉得好像,哎他不是那么大的一个成就者给我传。

自己又开始有分别了,你知道嘛,所以你说你能修得好吗?


以前在德钦活佛那里,我就遇到过一个居士,他可能也是第二次见到活佛,是被他上师引荐来的,我们一起喝茶时,他忽然就来一句“活佛,你能不能给我直指心性?”

活佛看看他,笑笑。

呵呵。

就问他,你的上师是谁?


一些人想修行,开始如果没被引导到心性上,后面再往高处求就很难了。


我们要记着,“前佛后佛,只言见性”


你所有的精进努力,只说能不能见到你的佛性、自性、本性、觉性。

 

好,大家还有什么问题?


也不要嫌讲解得慢,还是要让大家多体会、多禅修。


我们不是理论上去理解此论,而是要实践。


就算你达不到见性,至少你的心要保持平静。


在遇到任何事情的时候,你的心能不能淡然?


你能淡然了,自然理就通了。

再看能不能见到本性。


你淡然都做不到,内心七上八下的,怎么能对道理明了呢?

你又怎么能见到本性呢?

对不对?

又怎么可能见得到佛性呢?


所以一定要让自己的心先平静下来,我们再说净化的“净”


虽然讲过很多次,但是每次讲都是再一次把大家拽到这个高度,安住在这个状态里面。


就如同大家每天都会喝水一样的,你不会说哎呀我昨天才喝过,今天就不用喝了。

你昨天才吃过饭,今天是不是就不用吃啦?

那为什么你还要吃?


只要你还在这个世界生存,你每天都会在这个世界消耗!

我们每天都会增加各种的业力,所以每天都要忘禅修。

除非你能——明心见性。


所以,只要你过来禅修,那师父还是要提醒一下你!

虽然我们已经提醒了多少年了,从茶社开始就提醒了。


那不管怎么说,我们如果把禅修当成心性食粮、精神食粮,我们已经吃了几年的饭了。


就像小孩一样的,我们都知道,几岁的小孩肯定是最难带的,等他上小学了肯定就容易多了。


也希望大家,可能前面的修行有点难。

但是慢慢慢慢地,可能大家对于修行,自己都会总结些经验来了。


通过家长不停地给你教育、引导,让你实践出真知。


再过一段时间,可能你也会心中明白。


我们说的是什么?


你也知道该怎么精进了。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自性即佛
所谓解脱,就是识得心性
明心見性 ─ 妙不可言的境界
【静思妙莲华】如来之见 如大圆镜
達摩【血脈論】 @ 【映見】領袖問題處理研究中心 :: 痞客邦 ::
什么是心和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