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气浑然

我们讲太极拳关键是练气,是不是因为我们练气功才这么讲?其实不是这样,太极拳本身练气。今天我先结合太极拳的有关著作给同学们讲讲太极拳练气的问题,然后再讲如何气贴于脊。

先讲孙禄堂的太极拳。孙禄堂是近代著名的拳家,他的功夫很好。其理论研究在近代拳家中也是很深刻的。他不仅对宋明理学、太极学有研究,对道学也很有研究。孙式太极拳也叫开合太极拳。这本书是1924年出版的。书的开头是“太极拳之名称”,讲太极拳的名称是怎么来的。下面我就边念原文边解释。

“人自赋性含生以后,本藏有养生之元气。”人生下来之后,有这么一个气,叫元气。元气对人的生命活动有保养作用。

“不仰不俯,不偏不倚,和而不流,至善至极,是为真阳,所谓中和之气是也。”这儿讲的是中和之气。中和之气的讲法源于儒家的《中庸》。从宋明理学之后,在中国的道学、儒学和武术中,理气学说占了很大比重。他这个解释是按儒家的理气学说讲的。“喜怒哀思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我们原来讲气功时管这叫中和,由这引发的气叫中和之气。

“其气平时洋溢于四体之中,浸润于百骸之内,无处不有,无时不然,内外一气,流行不息。”这个气全身各个地方都有,一直在流行,里里外外都是这一个气。

“于是拳之开合动静,即根此气而生。” 他说拳的开合动静,都是根据这个气来的。孙禄堂写的形意拳、太极拳、八卦拳拳谱都是从这个气来立论的。

“放伸收缩之妙,即由此气而出。”一个放,一个伸,一个收,一个缩,拳的这些表现和妙处也是从这个气来的。

“开者为伸、为动,合者为收、为缩、为静。”这是讲拳的开合动静问题。

“开者为阳,合者为阴。放、伸、动者为阳;收、缩、静者为阴。开合像一气运阴阳,即太极一气也。”练拳无非是个开合伸缩的问题,这里边就是太极一气。

“太极即一气,一气即太极。以体言则为太极,以用言则为一气。时阳则阳,时阴则阴,时上则上,时下则下。阳而阴,阴而阳,一气活活泼泼,有无不立。”他讲体和用,一个是理,一个是气。这是他自己的体会,真正的儒学不这样讲。他从拳术的角度这么讲是可以的,也是必要的。

“开合自然,皆在当中一点子运用,即太极是也。”太极里边那一点动态的真阳即意识的运用,运用就是太极。

“古人不能明示于人者,即此也。”古人不能明白告诉你的就是这个东西。

“不能笔之于书者,亦即此也。”不能写到书上的,也是这个东西。

“学者能于开合动静相交处悟澈本原。”从开合动静相交的地方去悟彻本源,本源是什么呢?

“则可以在各式圜研相合之中得其妙用矣。”圜是什么呢?

“圜者有形之虚圈○是也。”太极图不是有一个圈吗?他说圜就是有形的虚圈。

“研者无形之实圈●是也。”里边实的、无形的东西就是研。

“斯二者,太极拳虚实之理也。”没圈的里边是实,有圈的里边是虚,这两个是太极拳的虚实之理。

“其式之内,空而不空,不空而空矣。”这个圈里边空而不空,不空而空。那么实的是什么呢?是气。

“此气周流无碍,圆活无方,不凹不凸。”没有凹,也没有凸,就是这个东西。

“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一放开整个天空都是它,一收缩一点点也是它。

“其变无穷,用之不竭,皆实学也。此太极拳之所以名也。”太极拳就是一虚一实——外面的虚圈和里边的无形之气。太极拳之所以叫太极拳,就是因为由太极而来,太极就是虚和实的应用。孙禄堂这本太极拳书一开头就这么讲,他完全讲气——太极之气,也就是元气。练拳是这样,下面再讲几个姿势。

开始练功时,要两腿并着站立。一般练拳的都不讲究两腿并,孙禄堂的形意、太极、八卦一开始都是两腿并,和立正的姿势是一样的。无极生太极,一开始是无极的姿势,所以第一章是无极学。同学们听听就行了,我就不多解释它。

“无极者,当人未练拳术之初,心无所思,意无所动,目无所视,手足无舞蹈,身体无动作,阴阳未判,清浊未分,混混噩噩,一气浑然者也。”安安静静呆着不动弹,这就叫无极。

“夫人生于天地之间,秉阴阳之性,本有浑然之元气,但为物欲所蔽,于是拙气拙力生焉。加以内不知修,外不知养,以致阴阳不合,内外不一,阳尽生阴,阴极必敝,亦是人之无可如何者。惟至人有逆运之道,转乾坤,扭气机,能以后天返先天,化其拙气拙力,引火归原,气贯丹田,于是有拳术十三势之作用。研求一气伸缩之道,所谓无极而能生太极者是也。”一动之后才是太极。

“……总而言之,曰内外体用一气而己。以练架子为知己功夫,以二人推手为知人功夫。练架子时,内中精气神贵能全体圆满无亏。操练手法时,要在周身灵活不滞。先达云,终朝每日长缠手,功久可以知彼知己,能制人而不为人所制矣!”无极学的姿势就是往那儿一站,一呆就完了,空空洞洞,浑浑噩噩。那太极学呢?第二式就是太极。

“太极者在于无极之中,先求一至中和至虚灵之极点。”安静之后找那个虚灵的极点,也就是自己那个虚灵的意识。“我要练功了”,里边要动那个精神,那个虚灵的意识指的是这个。

“其气之隐于内也,则为德;其气之现于外也,则为道。内外一气之流行,可以位天地,孕阴阳。故拳术之内劲,实为人身之基础。”气隐到里边成为德,现至外边成为道,练拳的内劲即意识的劲。

“在天曰命,在人曰性,在物曰理,在技曰内家拳术。名称虽殊,其理则一,故名之曰太极。”内劲、灵明的意念活动称为太极。

“古人云,无极而太极。不独拳术为然,推而及于圣贤之所谓执中,佛家之所谓圆觉,道家之所谓谷神,名词虽殊,要皆此气之流行已耳。故内家拳术实与道家相表里,岂仅健身体,延年寿而已哉!”太极拳跟佛家、道家是相通的,不光是益寿延年的。孙禄堂讲的太极拳是比较中肯的。太极功就是根据孙禄堂的太极拳简化而来的。

然后就是“懒扎衣”。以前穿长袍马褂,练拳之前,先把衣服搂起来。

“先将两手合向里扭,扭至两手心相对”,他是半阴半阳掌这样起的。半阴阳掌有它的特殊性。

“两手再徐徐同时一气如抱着大圆球相似。”其实是一个气球。

“两手之距离远近,顺着自己的两肩,向左斜角自下边往前,又往上边起,两手起时,与吸气同时如同画两条弧线,画至离丹田处。”他的太极拳叫开合太极,手起来后要伸开,两手一前一后。

“前式似停而未停之时,即将两手仍如抱着一圆球,靠着身子,与呼气同时往回返画弧线。”就这样起来,再出去。

“此种呼吸不可有声。右手画至心口,与左手平直。身子仍直立,不可俯仰歪斜。两腿于两手返画时,要同时徐徐往下弯曲。……头亦极力往上顶劲,心要虚灵。

“将前式亦似停而未停之时,左足再向左斜角迈去。足后跟似落未落地之时,两手再从心口前后着徐徐一气,向左斜角伸去。伸至极处,两肩亦同时往回缩劲。”讲的还是一个气。然后往后缩,不要用拙力。

“外形式似停,而内中之气不停。两肩里根与两腿里根,即速均往回缩劲,腹内要圆满虚空,神气以意逆运至丹田。”他在讲太极拳揽雀尾的时候都在讲气,手动时象拿个气球。

“再将右足往前迈去,足后跟着地,随即将两手一气着。”两手一动气要连着。后面讲到两手离开三寸许,再向前推。

“以后仿此自起点至五节,要一气流行。不惟五节如此,由始至终,亦要周身节节贯串。”开合太极拳每打一个姿势都要做个开合,揽雀尾完了也就是一个开合,开合又是气的开合。

“即将两手如同抱着气球,内中之气,亦如同往外放大之意。”一开气球有向外放大之意,一合再收回来,所以孙禄堂的开合太极拳都是在练气。所以我们讲太极拳要练气并不是我们自己的杜撰。“孙禄堂练过道家功,所以他那么说啊!”练别的太极拳的是不是这样呢?我们再看看比较早的陈氏太极拳。

陈鑫于20年代写的拳论分为几个大问题,其中一个就是谈气的问题。我们就谈谈陈鑫的《太极拳推原解》。

“其枢纽在一心”,太极拳的枢纽在于心,就是意识。“心主乎静,又主乎敬;能敬能静,自葆虚灵。”智能功的“内静外敬”也是讲这个问题。他是根据《管子》里古老的气功来要求的。“天君有宰,百骸听命。动则生阳,静则生阴,一动一静,互为其根。清气上升,浊气下降,百会、中极,一体管键。”他在这里提了两个穴位:百会和中极。中极穴在耻骨上一寸。要注意中极里边,这是人体的关键。他这个讲法不确切。中极往里一寸、两寸、三寸还不够,应该是中极向内和会阴向上两条线的交叉点,有的称为会阳,其实会阴和会阳差不多。“初学用功,先求服应,求脉转关,一气相生;手眼为活,不可妄动。其为气也,至大至刚,直养无害,充塞天地;配义与道,端由集义,浑灏流行,自然一气。”太极拳就是这么一个气,这个气是充塞天地的。后面一段讲太极拳的用处,就不念了。

“理精法密,条理缕析。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中和元气,随意所之;意之所向,全神贯注。变化犹龙,人能莫测,运用在心,此是真诀。”练太极拳就是练用意念来支配气。这个气是什么呢?陈鑫太极拳论分类语录里边谈了13个问题,其中第三个问题讲到“轻灵圆转,中气贯足”。我挑一些念一下。念这些东西就是让同学们知道,传统气功和传统武术是一致的,太极拳和气功更是一致的。

“其劲皆发于心内,入于骨缝,外达于肌肤,是一股劲,非有几股劲,即气之发于心者。得其中正即为中气,养之即为浩然之气。”练太极拳要用内劲,内劲是用心劲、用意念支配气而产生的。

“中气贯脊中。”中气要贯到脊中里边。

“中气上自百会穴,下贯长强穴,如一线穿成也。”前面是百会、中极,后面是百会、长强,他就是没有讲会阴。

“以心中之中气运平四股之中,是人所不见己我独知之也,须时时神而会之,久而自明。”心中的中气要往四肢运。中气是什么呢?

“顶劲领起来(顶劲:心之中气。领:如提起)”,心里边的气把头领起来。“顶劲何在?在百会穴,其意些须领住(领是领其全体精神,令其不偏不倚)就算,不可太过,过则下掤上悬,立不稳当,此是一身关键,中气之所通者,不可不知。”百会一领,中气就能够通。

“中气上通百会,下通二十椎,此处一通则上下皆通”,百会一通,上下气都通。“全体之气脉胥通,自无倒倾之弊。脑后二股筋是佐中气之物,二筋之间其无筋处乃中气上下流通之路,下行脊骨之中至二十一椎止。即前后任督二脉亦皆是辅吾之中气。”他讲中气是对的,但对路线讲得不够准确。一般的太极拳是不怎么讲经脉的。武当派、太极派里边只有两派练经脉,完全按经脉走。陈鑫写书时在动作里加了很多经脉的道理,有的地方讲对了。有的只是泛泛讲,实用意义不是太大。

“中气最难名,即中气所行之路处也最难名”,中气不好说,怎么走的也不好说。“无形无声,非用功夫久,不能知也。”你要不是经常练功有了本事,体会不出来。“所以不偏不倚,非形迹之谓”,不偏不倚讲的不是形体。“乃神自然得中之谓也。”精神要得这个中。“即四肢中所运之中气亦即此中气之旁流,非另有一中气。”这点讲对了,身体里的中气和肢体里的中气是一个气,不是几个气。“此处不偏,而后四肢之中皆不偏,虽四体形迹呈多偏势,而中气之流于肢体中者自是不偏,此意第可神而明之。”神里边定住了,姿势有偏颇的时候,这个气不偏。

“气非有两,其柔而劲者为中气,一味硬者为横气。其为用也,不偏不倚,无过不及,是中气之用,非中气之体。中气之体即吾心中阴阳之正气,即孟子所谓配道义浩然之气也。”这一段讲气比较多。我们讲太极拳都要练气,而且练太极拳有太极拳的练法,有太极功的练法,而太极功直接从气上练起来。我们这个讲法看来和传统太极拳是不矛盾的。只是传统太极拳并没有分太极拳、太极功、太极道,一般社会上练拳的包括孙禄堂也没这样讲。

刚才介绍的这些太极拳著作都是20年代出版的,那么更早的太极拳著作是不是这样讲的?比较早的著作是武禹襄根据自身对王宗岳《太极拳论》的体会写的《打手要言》、《行功歌》,后来不知谁把他的材料综合整理成《十三势行功心解》。以后他的外甥李亦畲又写了《走架打手行功要言》,但内容都是武禹襄的。《十三势行功心解》对练太极拳很关键,它对方方面面的内容都讲到了。(在因特网的网络快报里边也有它,他们的解释还很不错。)它把武禹襄的《打手要言》里边精华的东西都集中起来了。

“以心行气,务令沉着,乃能收敛入骨。”要用心(意识)来运气,运气的时候要沉着,即气沉丹田。这么做能把气收到骨头里边。

“以气运身,务令顺遂,乃能便利从心。”用气来运形体,心怎么动身体就怎么动。我怎么动不起来啊?练功得练到一定程度。一开始你还感觉不到气,练到以后体会到气了,再以后,气和神合一了。太极拳有两种练法,其中一种是自发功的练法,气一冲意念随着动,意念和气合到一起,最后也是神气合一——不是气在动,而是神和气合成一个了。意念一动气就动,气一动意念一动,这是从自发功练起来的。另外就是普通从姿势上练起来,也是用意不用力,要用意来动它。抻胳膊用意识抻,形体要放松,不要使劲。怎么放松呢?手带着胳膊动,就都放松了。这是个窍门。

“精神能提得起,则无迟重之虞,所谓‘顶头悬’也。”练太极拳顶头悬,精神一提起来,就不会显得很迟钝、重浊。练气功的时候也是如此。

“意气须换得灵,乃有圆活之趣,所谓‘变转虚实’也。”虚实变换得用意、气,意念一动,气带着形体动,这样才能变换灵活。从前面几句来看,练太极拳就是练意和气。象昨天讲的《十三势歌》共有140字,其中就有7个“意”字。其实太极拳就是要练意念、练气。

“发劲须沉着松净,专主一方。”练太极拳时要发劲,发劲时要沉着,还要松静,意念、气、力、形得专注到一个方向。

“立身须中正安舒,支撑八面。”身体一立象口钟一样,前后左右上下都要中正,这样气才能正。

“行气如九曲珠,无微不到。”对九曲珠有好几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身体的上、中、下三节,胳膊的肩、肘、腕三节,腿的胯、膝、踝三节,共有九节,称为九曲珠。但这样讲似乎没有抓住要点。九曲珠从里边讲应该是指脊柱,脊柱上有九个弯曲,你要把脊梁骨一个压一个地连起来,将来气贴于脊,力由脊发才会有作用。当然讲上肢、躯体、下肢各三节,“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也可以,但对于“中”、“主于脊”、“主于腰”就不够了。

“运劲如百炼钢,何坚不摧?”太极拳练时软,用时绵里裹针,“极柔软,然后能极坚刚。”

“形如搏兔之鹘,神如捕鼠之猫。”“鹘”是鹰的一种。“形如搏兔之鹘”是讲形体象鹰抓兔子一样,很快。“神如捕鼠之猫”,猫要逮耗子的时候,在耗子洞前守着,精神非常集中。一个是形蓄而待发,很勇猛;一个是神很安静、集中,其实练任何拳都得这样,练我们的形神庄、五元庄精神也要集中。

“静如山岳,动若江河。”安静时跟山一样,运动时象奔腾的江河。有的说要“静如秋月,动若飙风”。

“蓄劲如开弓,发劲如放箭。”练功或对手时,蓄劲象把弓张开一样,拉起来掩而不发;发劲时象箭一样出去,很快。有的说太极拳动作慢悠悠的,怎么打人呢?现在练太极拳的大部分是老头、老太太和体弱多病的人,而好多练长拳、炮锤之类的人身体原来就棒。有些练太极拳的讲得挺漂亮,但和人家一比划就输了。所以人们都说太极拳打不了人,是“豆腐拳”。其实太极拳绵里藏针,是很厉害的一种拳术。来的缓我就缓,来的快我也快。“彼不动,我不动,意在彼先”,你不动,我也不动,意念在你前边;“彼若动,己先动,力在彼先”,你要动还没动,我先动上了,力量在你前面。你要不快,能走到前面去吗?

“曲中求直,蓄而后发。” 练太极拳的时候要走圈,用的时候就不走弓背了,而要走弓弦。化你的时候还得走圈。

“力由脊发,步随身换。收即是放,放即是收,断而复连。”这里关键是“力由脊发”,力量由脊梁发出去。脚步跟着身形来转换。

“往复须有折叠,进退须有转换。”这两句对练拳很有意义。往复折叠是什么意思?象搂膝拗步,手打出去了,怎么折叠?腰若松不了,你折叠不了。手一推出去,怎么回来?一出去,到头了,腰往外一松,又长出去了,一长出去,手上半个圈,外面半个圈,一个圈拿回来,这就是一个太极。练太极拳的沾连粘随,都在这个关键上练。腰松不开,沾连粘随就不好练。腰松开了,往后一松,手就往前边去了,跟着自然就回来了。这个情况得用腰来解决。当然我们练太极拳并不着重技击,我们着重养生,但是道理要懂,懂得腰是关键,得解决腰。腰解决不了,问题都解决不了。你光练力由脊发,将来会力由脊发了,弄不好就会出毛病,腰松不开,气机不能上下流通,不能转换。很多练太极拳的到了晚年红头涨脸,虚阳上越,得半身不遂,就是因为腰没解决好。力由脊发,必须松腰。他这里讲得就不够了。我们现在先不用管这个,先练姿势,你能做到松、轻灵、圆活就行。

 

“极柔软,然后极坚刚。”你非得能够软下来。一开始你若绷上劲,那就成拙劲了。太极拳为什么练气练得快呢?形体放松了,气好通。一绷劲,肌肉一紧张,气就不好通。

“能呼吸,然后能灵活。”练太极拳第一步先不配合呼吸,到第二步才配合呼吸。一般开时呼,合时吸;升时吸,降时呼。和呼吸配合好了,姿势就自然了。

“气以直养而无害,劲以曲蓄而有余。”这个气指的是内里边的气,和呼吸之气不一样。太极拳利用呼吸之气来调动内里边的气。这是两个气,里边有两个开合升降。

“心为令,气为旗,腰为纛。”心即意识是发命令的;气是旗,意识一发命令气就动弹;腰就是旗杆。对心和气来说,心是主导的,气跟着动弹。有的说:“腰为纛,手为旗。”腰一动,手就动弹。对腰和四肢来讲,腰是主导的。

“先求开展,后求紧凑,乃可臻于缜密矣。”一开始练的姿势要开展,以后要紧凑。有开展,有紧凑,才可以达到缜密。

“又曰:先在心,后在身。腹松净,气敛入骨。”我们练拳时每做一个动作,意念先想,想得越具体越好,然后用意念带着身体来动弹。腰要放松,气要敛到脊骨里。

“神舒体静,刻刻在心。切记一动无有不动,一静无有不静。牵动往来气贴背,敛入脊骨。内固精神,外示安逸。”里边把精神固住,外面很安详,不急不躁,很自然。

“迈步如猫行,运劲如抽丝。”这里要注意,《十三势行功心解》是武禹襄解释的,他的《打手要言》也是这么写的。现在的陈氏、杨氏、吴氏、孙氏太极拳都是脚根先着地,而武式太极拳是脚尖先着地,一出去跟猫一样。因为武式太极拳步小,是活步。“迈步如猫行”至少有这么几层含义:一是猫很轻灵;二是一落脚尖先着地;三是猫要跑、跳时,它的腰会弓起来,有弹性。我们现在练太极拳为什么要脚后跟先着地呢?这是按照调动阴阳之气来练的,真要用到武功上,还得脚尖先着地。因为一抬腿,离得近首先是膝盖一撞;离得远,脚往下一落地,身子还得跟进去。脚尖先落地,这样脚会更加轻灵。脚尖一落地,脚心还得含起来,气才能收住。练武功脚要轻灵。原来武功练踢腿,腿往下一落,脚尖先点地。“运劲如抽丝”,这个昨天已经讲了。陈鑫笼统地讲了缠丝,有正缠丝,逆缠丝。要说螺旋劲、抽丝劲,就是“进如螺旋,退如抽丝”。退如抽丝,往回才叫抽。进如螺旋是往外转出去,拳可以转,张着手也可以转。你们可以试试,把拇指、食指伸开,放松了转动,注意食指,慢慢指尖穴位就会有感觉。剑指也可以这么练。这么练慢慢就可以把经络练开。

“全身意在精神,不在气,在气则滞。”要“全身意”,把神意集中,在于把神蓄起来,不要把神意注到气上去。练太极拳要以心使气,又讲在精神不在气,这是怎么回事?把精神全注意到气上去了,意念和气定住了,不灵活了,就呆滞了。把神蓄起来,“神如捕鼠之猫”,神一蓄,气自然而然就蓄起来了。你不要管气,一管气就滞住了。

“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气如车轮,腰似车轴。”“有气者无力,无气者纯刚”,这句话有弊病,应该是“在气者无力,在意者纯刚”,或者是“尚气者无力,尚意者纯刚”。意念全放在气上,就不好转化为力了;完全用意念,刚劲就来了。

《十三势行功心解》不仅讲要用气,而且要“气贴于脊”,“气敛入骨”,把气收敛到骨头里边。怎么才能敛气入骨,怎么才能气贴于脊,好多书上都没有讲这个问题。有的说一含胸就气贴于脊了,哪有这么简单!太极拳要主宰于腰,腰若不松开能主宰于有腰?很多练太极拳的只会磨腰,腰象磨一样转圈。仅仅如此,还不叫主宰于腰。腰椎以至于脊椎会一个一个地转才行。一开始主宰于腰,将胳膊抬起,身体转,胳膊也跟着转,身体回来,它也跟着回来,手象鞭稍一样晃荡。你要是转快点,身子停了,腰膊还走,它打个圈就会回来。以腰带动形体就是这个意思。你得把肩关节、肘关节放松了,不放松不行。放松后,腰一动,肢体跟着动。将来气充起来,身体一动,也是要主宰于腰,肢体就过来了。

怎么把气入到脊里边?怎么主宰于腰?那就要松腰。练三心并站庄能松腰,练蹲墙也能松腰,但我们在讲蹲墙时没有全面讲。因为当时强调不练下田,只练中上二田,所以只是一般讲了松腰,也讲了一些太极拳里要求的“命意源头在腰隙”,但并没有非常细致地强调往命门去松。现在看来,通过练太极拳来弥补我们的不足是非常必要的。“命意源头在腰隙”,命和气都从腰那儿产生。要先把腰松了,同时把气收敛到腰上。下面给大家专门讲这个问题。

松腰的位置一般指从第一腰椎到第三(或第四)腰椎,关键是第二腰椎下的命门(其上是悬枢穴,悬枢穴两边是三焦俞)。脊髓到第一腰椎就变成马尾神经了。我们松腰时要把命门松开,让它自己会前后动,还得会(配合腹部回缩)从那儿往里收气。小肠里边肠系膜那儿有很多属于食物的气,腹部往回一缩,就把后天的食物之气和先天的混元神室的气场混化成带有全身的生命信息的气。松腰、气敛入脊还包括把脊神经(感觉神经、运动神经)的功能都强化起来,使脊柱不仅会前后动,还会转着动。松腰能真正起到强化周身气的作用。

怎么练松腰?一是躺着练,二是坐着练,三是站着练。站着练就是练三心并站庄和蹲墙。今天主要讲坐着练。

坐功之前先练叩齿、搅舌等基本功。先叩门齿九次,然后依次叩左齿、右齿各九次,再叩门齿九次,这样把精神集中起来。接着舌头圈着牙齿正转三圈,再反转三圈,再在牙齿外面正、反各转三圈,这同样是为了集中精神。身体不一定要求笔挺,越自然越好,松松垮垮地一呆,就好象骨头被剔去了一样。腿要伸直,两个膝盖往一块并。两手捂在膝盖上。肩按松肩空腋的要求放松,一放松,就往下沉。

按要求坐好后,放松形体,集中精神。精神集中到哪?集中到命门穴以至于命门穴前面椎管里的脊髓,命门穴那里好象是一个气球。然后肚脐往命门那儿缩,越使劲越好;会阴部的肌肉使劲往命门那儿缩;大腿的股四头肌和胯骨折窝的那块也要往命门那儿收;尾骨、骶骨往后突(会阴往上一提,肚脐往后一缩,它那儿就往后突了),命门往后突;膈肌最下点靠近第一腰椎下缘,吸气时膈膜下降往命门那儿挤,肚子不要鼓起来。吸气时以上几个动作同时进行,呼气时各部位都放松。吸气时腰往后弓,身体自然放松往下落,呼气时身体自然恢复原位。就这么反复练,练一段后,可以用手扳一扳脚。你们可以给自己规定一下,每做36个呼吸或49个呼吸就扳一扳脚,头也往前够。但拔脚的时候要注意两膝不要往外分。呼吸的同时还要注意发音,即把五元庄中肾的发音变一变,吸气时发“yu-en-”(云),呼气时发“yi-e-ng-”(英)。发音时不要出声音,要默念,音要长。发“yu-en-”时就象地气上升,通过会阴上提把地气升到命门。“yu”和“en”这两个音不要同时发出来,先发“yu”再转为“en”,发“en”时还要有“yu”的口型。发“yi-e-ng-”也同样如此,而且最后要保持三个音节的口型。

吸气时发“yu-en-”,同时膈膜下降,会阴上提,肚脐回缩,股四头肌收缩,膝盖往回带;呼气时发“yi-e-ng-”,同时身体各部自然放松复原。就这么反复练,一般每次练习不得少于两个钟头。

反复这么练习,慢慢气会进入脊柱里边(实际上是脊髓里边),腰就松开了。当气进去时,腰那儿会有特殊的感觉,有个别人腰那儿可能会响一下。再有,就反复发这两个音,慢慢周身都会放松,胳膊、肩膀、肋骨都发沉,往下坠,有时一喘气肋骨还痛。就这么点小玩意,事儿还挺多。一开始腰酸,胯骨也酸,难受极了。这就是练毅力,练定力,看你能不能坚持。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功夫,真好好练,真出功夫。

就这么简单的一个坐,非常了不得!这么一坐,太极拳里边所要求的“力由脊发”、“气贴于脊”、“腰要松”、“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就都有了。就这么简单?对,就这么简单。将来一吸气,会阴上提,胯也会跟着往上缩,肩往下放松,好了,肩和胯就形成了一个整体。继续练,一吸气,肘和膝,手和脚,都往命门缩,它们也相合了。内家拳要求的外三合,练拳好多年都体会不到,就练它就能体会到。每天练两个钟头,一般快的一个月就合上了,慢的三个月也能合上。但若不好好练,那就不好说了。

有了方法,得反复练习,认真体会。会阴使劲收缩有什么体会,放松了有什么体会?腿伸直了,用意念往回一缩有什么体会,用肌肉一缩有什么体会?要用不同办法来体会它。这样练的就是《心会歌》中讲的“腰为第一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把丹田气收到腰,再通过腰形于四肢。从太极拳到太极功就练它就够了。《心会歌》不知是谁写的,我一直没查到它的出处。它讲得太好了!所谓“心会”,就是用心来领会。“腰为第一主宰,喉头为第二主宰,心意为第三主宰”,“丹田为第一宾辅,指掌为第二宾辅,足为第三宾辅”,我们讲的松腰法能解决第一主宰和第一宾辅的问题。第二主宰和第二宾辅现在讲了没意义。第三主宰那就更谈不上了。你一定要把第一主宰当作宝贝来练,它是练功夫最最根本的基础,你练了它之后从外在的形体到内在的气机都会发生变化。认真练习第一主宰,身体放松到一定程度,它自己会慢慢直起来,这时呼吸也会变得深细匀长,喘气好象在命门那儿跟葫芦一样呼呼地开合,它会自己开合。

再就是躺着练。等你练完坐功,要睡觉了,平躺,放松。一般人躺着的时候腰椎会往上弓起来,下面空看。我们要用意念放松腰椎,尾闾往前扣,往上翘,两胯往上收,让腰椎慢慢往下塌,往后突出去。把姿势调整好后,两手指背靠在一起,中指点在气海穴(肚脐下1﹒5寸)上。吸气时往腰那里放松,手斜着往上摁(或者先直着向下压),呼气时手抬起来。一般做81个呼吸,呼吸时不用发音。然后指根慢慢转动,先逆时针转,再顺时针转。练完后两手放到体侧,安安静静地想着命门,吸气时气往那儿聚。下压时一般会感受到腹主动脉“嘣嘣”直跳。如果往下压时感觉里边疼痛,说明你里边还有湿气和寒气,身体还不够健康。等你压着不疼了,里边气就足了,好通了。这点也能衡量气充足与否。有的人肚皮很软,一压能摸着骨头了,说明丹田气不足。反复练习,腹部慢慢会变得有弹性。这都是很简单、很随便就能练出功夫的方法。

再有就是练蹲墙。练蹲墙和练坐功它们的意念活动是一样的:吸气时发“云”字音,肚脐往回缩,膈膜往命门落,会阴往上提;呼气时发“英”字音,各部位松开还原。至于是蹲的时候吸气,还是起的时候吸气,每个人情况不一样,你可以自己摸索。一般起时吸气可能好做一点。

往命门一吸气,慢慢有感觉了,然后你就老想着命门,慢慢就成了“命意源头在腰隙”,命和意(气和意念)都集中到命门了。这既是“命意源头在腰隙”,又是“气贴于脊”。等我们会注意命门前面了,还要注意命门后面,从外面往命门收,再加上尾闾、长强往命门收,玉枕也往命门收,这样就成了球形往里收了。先从形体上这么做,等你做熟了,很自然了,就可以把形体放开,脑子里空空荡荡。脑子一空,丹田里边也就空空荡荡,气就足了。那时候再聚天河之气往命门(不是头里)放就好放了。

这既练意志力、定力和安静,又练气,当时为什么没讲它呢?因为古人练功对外面的混元气注重不够,所以我们需要快点把外界混元气利用起来。而且我练功感觉混元窍开合收气挺好,我就忘了自己练了好几十年功,自己收气这么好,别人收气也这么好吗?这就有点主观性。应该说这样练功收气也能行,因为好多辅导员老师也治了很多病嘛!但想真正往高层次走,内在的基础不够不行。所以要全面提高我们的身心素质,还得从基础功练起来,直接走混元窍还不够。这次给大家讲“命意源头在腰隙”,把先天的根本窍打开,把内在的精气充起来,里边有本钱,再吸收外边的气就容易多了。不能说我们前些年搞的不好,我们是想再好点!将来还有好的没有?我可以告诉大家,肯定还有好的。将来一旦揭示了气的本质,就要从意识上来讲述人体的经络、穴位。虽然现在研究经络有了一些成果,但对经络到底是什么并不清楚。将来我们研究生命科学,得建立起智能功的经络学和经穴学。为什么现在不教?现在很多人对经穴还感觉不到。智能功是混元的,要把古人很多正统功法中的好东西继承下来,把古人的这个东西丢了还行?

以前我光拼命练功,这些年和以前不一样了,只顾教功、写书,弄得头昏脑涨的。一般地练练功好练,要有点发明创造,不下功夫行吗?只在日常生活当中练功,比如太累了,讲课前先组个场,那样练功还能创点新东西?还能研究更高深的?那样只能保持自己这条小命不瘪。好多东西古人并没有。象刚才讲的直腿坐松腰法老师就没教过,老师教过站庄松腰。自己在实践中慢慢体会,摸索出一套东西。有的经过老师认可,有的没有。自己感觉着了,也就不用老师认可了。

一旦把腰松了,气机变化非常快,身体素质也会迅速提高。我们现在练太极拳只是活动活动筋骨,腰松开后再练太极拳就有意义了。你们一定要抓紧时间练它。中午少睡点觉,哪怕坐上半个钟头也行,晚上再坐上两个钟头。放假以后就是吃饭、睡觉、坐,这么坐两个月,有的能过小关,有的可能通过中关。腰松开以后,气往脊骨里边走,甚至在脊骨前边走,脊骨里边的气会和四肢连起来,意念一动,四肢当中一个气会往回走,这种情形近似中脉的影子。可同学们坐坐就烦了,觉得除了酸和难受,没别的东西!没什么意思!

我们原本打算按捧气贯顶、形神庄、五元庄、中脉混元的顺序一步步地往上走。现在不教中脉,先从基础上搞起来。等同学们过了这一关之后,我们再讲怎么充实五脏六腑,怎么定神。这和我们前边搞的不矛盾,但更简单扼要一些。现在练太极拳先打个腰的基础。如果有的同学腰松得很好了,我再个别讲喉头是第二主宰。当然那还是搞形体。练功浅只到意识,深层才能变于形体。光在意识上是干慧,可以有功能,能查病、遥感,但形体还没有充实起来。所以《心会歌》中的“三个主宰”直接关系到术、功、道。(武学上讲术、功、道,传统气功是直接修道。)

 

刚才听说有的同学坐两个钟头没感觉,我觉得那绝对不可能。如果你身体素质好,里面应该有气通的感觉;如果你身体素质不够好,里面也应该有酸痛的感觉。什么感觉都没有,说明姿势不对。有的可能坐着稀里糊涂睡着了。你只要坐对了,就一定会有感觉。坐的时候不一定端身正坐,上身要放松,但是腿不能松着,要伸直。两腿伸直,脚尖微微翘起,再把腿抻一抻,这样坐两个钟头,身体里面从腿到腰,甚至到肩和后头,肯定会有一些特殊的感受。而且吸气的时候,大腿根、股四头肌要微微收缩。因为会阴一收缩,小腹部下面和大腿根这块也会有点收缩。我们平时没有做这样的动作,就这样反复练两个钟头,也会有点不舒服的感觉,或者里面出现热的感觉,也有个别人出现凉的感觉。

我们这些年练智能功,虽说是内、外气合练,但着重把外气收归己有,使外界的混元气为我所用。通过意识把外气收到身体里面,再通过形体运动使周身的混元气起作用,从而把外气化为自己的混元气。这些年我们通过实践证明这种练法很好,治病见效快,搞实验效果也不错。相对于古人的以及一般的功法而言,这是一个捷径。我们要想更快地提高身心素质,还应该在原来的基础上再前进一步。所以我们这次教太极拳,借助力贴于脊,松腰把命门内窍打开。

传统气功一般不是打命门内窍,而是打会阴。如道家正宗丹道功从下丹田练起,打开阴跷库,然后走任督二脉循环。而且小周天那个督脉走的不是外面,而是走的脊柱里面,这样就把我们先天气的信息量直接通过督脉上升到头部。头里面藏神,生殖系统阴跷库这儿藏阴精。精气是物质性的先天混元气,全息性比较强,意识里面神的全息性比较强,神和精气结合到一起,就把人的全息性强化起来。所以一般道家丹道功要打开阴跷库这个内窍。但是那样打有很多困难,道家练丹派那样练成功的也很少。为什么呢?如果我们练已筑基的功夫不纯,意识的稳定性不够,精气一充足就可以化成后天浊精,全息的气凝固成有形物质,就散了。说后天的精是浊精,但过去练功为什么又那么看重精?因为精是无形的先天混元气众多的信息变成的有形物质,精丢了,先天混元气也就流失了。

传统丹道功讲了很多功法,但不直接讲功诀。明朝之后出的《伍柳仙宗》已经写得很详细,而民国初年的赵避尘写的《性命法诀明指》则更系统、更详细,但是成功者非常少。赵避尘说要度八百弟子,可他的弟子们哪个修成了?采小药结小丹,采大药结大丹,然后出阳神,然后再怎么怎么……他都讲得很清楚啊。还不要说他的弟子们,他自己也没修成嘛!东北有个赵大法师,不知道是不是他哥哥,看来已经修到一定程度,但还没修到最后一步。什么道理呢?并不是懂得了方法就解决了问题,关键在于意识修炼,也叫炼己筑基。过去讲,未炼还丹先练己。练己筑基不纯,得了丹诀也解决不了问题。说句不客气话,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往高层次练。这句话不是说哪个人不能练,是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到意志非常坚定,不为各种影响和刺激所动。你若做不到这一点,知道了方法也没用。所以过去老师经常出各种难题为难徒弟,一年二年甚至十年八年不教口诀,磨徒弟的性子。磨性子就是炼己筑基,炼意志力。没有意志力,练功就不能坚持到底。有的人下定了决心,可一碰上事马上就变了样。所以练意志得从事上练,心不动,我定下了要干什么,我必须干。

赵避尘的《性命法诀明指》写得很清楚,但他的弟子们并没有练成。因为下丹田的气习惯于往下走,它一充足,就会自发地生精;一变成精,就可以通过生殖器官往外跑。智能功一开始不练下丹田,直接练中、上二田,也是为了解决这个弊病。人体混元气有躯体混元气,脏真混元气,意元体混元气。我们智能功通过意识加工来形成全息的混元气,直接用外面的混元气来充养身体的混元气,这样有它不足的地方,所以,我们要打开命门窍。古人没谈到过命门内窍。过去练周天功的经脉周天,大周天通了之后,要打开玄牝之门,这似乎是命门内窍,但又不是它。命门这个位置被古人称为混元神室。我们的生殖器官在胎儿期就处于那个位置,所以命门内窍同样有先天混元气的气场。这个内窍被打开后,肠胃里面食物的混元气会受到命门内窍先天混元气更好的混化,而且被直接送到脊柱、神经里面。这是一个很关键的内容。我们现在已经有了吸取外界混元气的基础,等我们把这个内窍打开了,还要再进一步打开外窍。【五元庄第二节的开三关(天关、人关、地关)就是开几个大的外窍。】

现在同学们要努力练通这个内窍。集中精神认真地发音,把呼吸放得深细匀长,每十个呼吸为一组,你数着数,神不跑。这么练一定会有内气的感觉。即使没什么感觉,精神不跑坐几个钟头也很好。腰松了之后,不仅脊椎会松开,腰两侧的肌肉、两个腰眼、腰椎和骶椎的连接部分也会松开,整个背部的肌肉、肌腱、韧带也会象冰融化一样松开。

将来腰怎么算开了?最简单的一个标志:你站着吸气时,肚脐和命门能同时向外胀出去,腰椎会往后突出去,突得越大越好,呼气时腰椎又回来。腰放松后,你还要继续坐,要把它作为基本功,只是每次不用坐那么长时间。八段锦中有些关于头部的功法,如果腰放松了再练它,那就非常有意义了。

练太极拳也好,练气功也好,主要是练气。除了专心致志地练坐功、站庄、蹲墙之外,我们还必须反复多练练气八法里面的抻气法拉气法。这两法我们都练过,一个练的是内气,一个练的是外气。拉气时你们看气看得清不清楚?能看到多大范围?抻气时里面的气怎么动弹,有什么感受?拉气时手上有什么感觉,气进去有什么感觉?这个感觉和抻气的感觉有什么不同?这些都应该认真去体会。拉气、抻气时看周围这个气与平时是否一样?你抻气很舒服的时候再拉拉气,看看怎么样?要认真灵活地体会身体内、外气的运动流行。有的同学随着音乐抻得特别快,那么快就好吗?要慢,要体会,动得很小,体会里面气的变化。慢动什么感觉,快动什么感觉?怎么动手上的气感大,对周围的气影响范围大?形体一动,内气动了,看外面的气动了没有?同学们应该积极主动地、举一反三地反复去想它。练八卦拳的眼镜程为什么底盘功夫好?眼镜程磨眼镜片时不坐凳子,蹲着磨,有时还单腿蹲着。煤马、眼镜程、麻花尹、翠花刘都有自己的职业,怎么去练功?抽时间去反复体会、琢磨。我们现在讲得非常细,可讲细了以后,同学们自己不去想了。因为自己想出的和你听别人讲的这两种情况,内里面意识动得不一样。你自己想对了,“噢,原来如此”,马上有个内在的感受。我给你讲,你听了以后想:是这么回事么?好了,你里面把门关上了。所以过去的老师不细讲,就告诉你怎么做。

这几种松腰法中,坐功是关键功;躺功是辅助功;蹲墙如果加上呼吸,效果也可以,但是它对后面太阳膀胱经所在的肌肉、肌腱拉得不够。练直腿坐功时就腿那儿绷点劲,别处都要放松,象没骨头那样缩着。这么缩着肩有点发沉,注意腋窝要空松,头可以低着,脖子往后挺一挺。命门以下一定要往后突。小腹往回收缩一压,命门就往后突。一开始上身越放松越好,你越放松,命门那儿越往后突。如果你有了基础,腰就多往前弯点。但要注意,好多人把躯干都贴到腿上了,那是把胯关节松开了,腰那儿没动,还是直的。命门以下要象俯身躬腰一样往后突,这样去够脚,若腰弯的幅度大,手可以搬着脚心。一般武术练腰时都是一下子弯下去的,没能抻着腰,只有象我们俯身拱腰那样一节一节下去才能把脊柱抻开。等你将来腰松开了,可以在吸气时,意想气从脊神经根、脊柱两边的交感神经链往里面进。现在别那样做,还是先集中精力把腰弓出去。你站着呼吸时腰能比较自如地突出去、缩回来,腰就开始松了,你再练转腰涮胯,就和以前的感受不一样了。这样,我们练太极拳和练气功的基本功就统一了。

为了能更好地把基本功和太极拳结合起来,这里我再把另外一本太极拳经典著作——《太极拳论》讲一讲。一般拳书认为王宗岳的《太极拳论》是论述推手的,对此我是不大赞同的。《太极拳论》后面还有《打手歌》呢,《打手歌》是论述推手的。传说武禹襄之兄武澄清在舞阳县的一个盐店里发现了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以后武禹襄把它传给了外甥李亦畲。在武禹襄传的太极拳谱里,有太极拳论、十三势、十三势架、十三势行工歌、身法、刀法、枪法、打手歌、打手要言,等等。我反复推敲,认为李亦畲拳谱里那非常奥秘的几个字——敷、盖、对、吞,最初也应该出自于王宗岳。王宗岳的这些东西既指导太极拳,也指导推手。在李亦畲的拳谱里面是这样写的:山右王宗岳太极拳论。这里有“拳”有“论”,那个拳谱归太极拳,而这些“论”包括《太极拳论》、《十三势行工歌》等,里面既指导推手也指导练功。现在一般从推手上解释它。顾留馨的《太极拳术》也是把《太极拳论》作推手来解释的。你要细想,太极拳的推手和练太极拳应该是基本一致的。如果它是太极拳推手的指导思想,就一定是练功的指导思想。因为武术与体育、气功的不同点,就在于它有技击作用。要明白每个姿式是干什么的,而且要用意识想。“练时身旁若有人,临敌身旁若无人”,练时身旁好象有个人,我是打这个人的,一对敌身旁好象没人一样。临敌时你一注意这个人,力、气、意就不够了,拳力发不出去。敌人站在那儿,对你来说就象没人一样,你一拳打出老远,这一拳的力才能发出去。练拳时身旁象有人,一个进步搬拦捶,一搬一拦,把对方打出去;搭上手了,手一翻,一采,马上来个捋劲……这样练拳本身就是对手。太极拳对手就是推手。每练一招一式都要想到这一招是怎么来的,要破他哪一招,我主动打他用什么招,是连化带打,还是主动地打……得有这么多意念,就跟临敌一样。所以说《太极拳论》既是解释推手的理论,也是指导练太极拳的理论。

《太极拳论》是太极拳的经典著作,太极拳这一名称是从这儿开始的,以太极理论作指导也是从这儿开始的。它里面有理有用。我就从拳术上少讲点儿,从功上多讲点。因为我并不希望同学们练了太极拳以后到外面搞推手去,我们还是搞养生太极。推手里面还有很多具体的手法,我练太极拳时就不喜欢练这个东西,所以也讲不好它。

“太极者,无极而生,动静之机,阴阳之母也。”一般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它不这么讲,而是先提太极。太极是由无极生的,太极又生出阴阳,是阴阳之母。一个生它的,一个所生的,一下三辈都来了。一开始从理上明了,自然界中无极生太极,无极混混沌沌,生出太极,太极是又一个层次的物质,可是万物生出以后,它就变成万物的太极了——一物一太极。一个整体的物里面有形、气、质这么三个要素。在无极物里面一般叫作形、气、质,在动物和人里面,形就叫精,质就叫神,精、气、神就是从太极演化过来的。形(精)和神为一阴一阳,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按智能功的讲法,气能化成有形之物。形、气、质就相当于质量、能量、信息,它是由一种简单物质变化而来的,是一个整体性的东西。随着一个整体的形成,一个具体事物产生了,它里面本身还有一个整体的气,有形的形(或精)和无形的神、气这三者是个统一的整体。把它统一起来,这叫太极。所以,从哲学联系到人体生命活动就这么简单。这是从气化理论来讲的。如果再说具体一点,太极不是一下生成万事万物的,而是通过阴和阳两个因素来生成的。太极能生成阴阳,动则为阳,静则为阴。太极是不分动静的,往动上走称为阳,往静上走称为阴。这是从哲学上物质变化的角度来讲的,落实到具体事上,从太极拳术的角度怎么讲呢?

练拳和日常生活不一样。日常生活是个自然的生命活动,练拳要进入拳的境界,要改变生命活动,把乱七八糟的思想一停,往那儿一站,放松了,什么都不想,这就是无极。“我要练功了”,脑子里这么一动,体内的气就按照练功的要求往周身敷布,里面敷布的那个气就叫太极。传统功门太极派则认为静立(或坐)浑浑沦沦状态叫无极,静极生动,可以是内气动,也可以是形动(相当于自发功),叫“开太极”。练功时得有练功的状态,练功到一定程度,一进入练功状态,全身气就都充起来了。里面那个气随意念一动弹,动的那个心叫太极,这个气也叫太极。里面那个心是神意,外面这个气是随神意变的。形体里边无形无象的气一充起来,就有了动静,比如一条腿一动,就出现阴阳了,这是练功的阴阳。

关于“太极生阴阳”,在不同的物质层次中有不同的说法。哲学有哲学的讲法,练功有练功的讲法。练智能功一开始周身放松,安安静静默念八句口诀。“顶天立地,形松意充”,把形体放松,把日常生活中的那些思想都抛出去。“外敬内静,心澄貌恭;一念不起,神注太空”一神注太空,一切都空空荡荡了。这就相当于无极,让你从日常生活中进入到练功状态,什么都不想,恍恍惚惚。“神意照体,周身融融”,开始练功了,里面就从无极生太极了。所以,我们这个口诀就是从不练功状态进入练功状态。这同样是从后天的万事万物进入先天的混沌(什么都没有),从有进入太极,从太极进入无极,然后从无极又进入练功的这种太极,再产生出阴阳。所以着重在太极上。练功时阴阳往一块合成一个整体,进入整体性就是太极,一分出有分别,有动静,有伸缩,有开合、出入,这就称为阴阳。你练功了,往那儿一呆——无极,一要动——太极,真有动了,动则为阳,静则为阴,这是阴阳。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太极是个整体,一动就分出两边,有动的,有不动的。阴阳里有这些规律。阴阳是互相对立的,又是互相依赖的。阳进阴退,阴进阳退,阴阳消长,阴阳还可以互相转化。这些都是阴阳的规律,我们在练功时也是在运用这些规律。

“动之则分,静之则合,无过不及。”你该动的时候就要动,一动分成两个,有动有静,一合又合成一个整的。一合就是太极,一分就是阴阳。合与分都不要太过,也不要不及,按照要求正合度。身形要合度,象什么周身中正,提顶调裆,含胸拔背,每个动作的姿势,等等;呼吸要合度,要符合呼吸的要求;动作要合法,动作得按照要求的路线走;更重要的是神和气得合度。“无过不及”就是合度,要从这么几个方面去合度去才行。我们在讲智能动功时也是这么讲的。有的人练功有了不舒服的感觉,是出偏了呢,还是练功反应呢?你要查这些方面,看有没有过和不及,是做过了,还是做得不够。自己做的时候要查自己的每个动作,如果还能查里面气的运行变化,那就更进一步了。

“随屈就伸”,一般解释是:练推手时,他推你,你就往回缩,他缩你就往前伸。练拳时都是屈伸交替的,没有一拳出去老伸着的,任何一个姿势都要交替变化,承接前一个姿势,然后再变为正在做的姿势,合住以后,再接下一个姿势。所以,姿式里面没别的,就是一个屈伸开合的问题,我们的意念要随着形体的屈伸开合去变化。有的字句从表面上看就是指练推手。其实有些推手的内容同样也可以用练拳来解释,练拳时加上这样的意念即可。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对方来了刚劲,我是柔的,不抗着走。当然柔和软不一样,柔里面带有韧劲。他用刚劲压你,你这儿是个柔劲,走一个弧形把它化了,叫走化。推手是这样,练拳也是这样。在招数里面,这么出手是去掤对方的手,一掤感觉有压力,我手一转要走,要带着对方的手走才行。练拳时得有这种意念。只有练拳时这样做,将来推手时才能这样用,否则拳就白练了,没意义。“我顺人背谓之黏”,别人一刚你就走了,可是你一回手,他就不舒服了,他不舒服就要走了,我不能让他走,就好象狗皮膏药一样黏着他,使他走不了。过去讲粘黏连随,粘一般指力量往上走;黏一般指他往下走,把他黏住;他往回退,我就随着他走;他往前来我就连着走。连和黏是在一块儿的。他要跑,也可以用黏。这几个字的区分不是非常严格。你把他粘住,连在一块了,他想跑跑不了。你在上边可以黏着他,在下面也可以粘住他。他想往上抬,抬不走。他一抬走,他这儿就空了,失中了。你得把你的内力吃进去。练的时候要慢,要体会这些东西。他的手在上面,我抬着它走;他的手在下边,我跟着他走。他一推递过来个手,我跟着他走;我往回一回,带着他走,不让他离开,不丢顶,“粘黏连随不丢顶”嘛。他一跑不能丢开,他一来我能顶上。他一来我慢慢退回来,又不能让他离开,他一走我跟着过去。你也不能用太大的力量压他,没用很大的力量,但他跑不掉,你就把他封住、困住了,越封他就越不得劲,最后把他封死了,使他失中了,你再发劲把他打出去。所以太极拳推人很轻松,有时往下一按,再往外一掷,对方就连蹦带跳出去一、二丈远。把他的劲封住,他就空了,然后定住他,顺着他的劲一走,他来劲越大,他出去的劲就越大,好象皮球碰到墙壁被弹回一样。那是个巧劲。

“人刚我柔谓之‘走’,我顺人背谓之‘黏’。”这句话讲的是你不要离开他。但练拳的时候怎么做?第一你要用意念想,第二腰得松开。腰真正松开之后,形体放松了,往外一发,你能体会到里面这个气在变化流动,你随时想让它停都可以停住。走——停,加劲……随时能控制它。如果我们不先把腰松开,练多年,仍然是手快打手慢,有力打无力,那是用手法打的。可一点力气也没有那也不对,不然就没法解释“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他动得快,你要应得快;他动得慢,你要应得慢。说手快打手慢,他动得快,你应得慢,不就挨打了?怎么才能做到这一点呢?要随时会调节这个气。练的时候腰松开,意念跟着形体动,体会这个气,无论是缩也好,屈也好,还是快速伸、放也好,你随时随地都能控制它。练别的拳也是这样,譬如形意拳的练明劲、刚劲、暗劲、柔劲、化劲,要体会里面那个劲的变化。太极拳要求你把腰放松,从腰上来伸缩。你将来会从腰上伸缩了,粘黏连随很快就会,那时就会从腰上来变化。你把架子练熟了,将来一推手,就能知道别人是怎么用劲的。因为你腰会动弹。一般人腰不会动弹,要想使劲就要先蓄劲,一蓄劲腰那儿就使劲,腰那儿一使劲你就感觉到了。你把手一封,就甭管他,他一推自己就被绷出去了,好象碰到弹簧一样。他往回一缩你感觉到了,你就跟进去。他再一弹,他身体就被绷出去了。后面还要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就是先从练自身懂得这个劲了,然后再通过对手懂得对方的劲。如果你自己都不懂得里面的气、意的变化,推手只能是一般的推劲,就感受不到里面那个变化了。

“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你在推手的时候要有这样的变化,练拳的时候呢?平时练的时候动作是均匀的,等练熟了以后,要快慢相间。一般来说,动作一起,“啪”一开,柔的动作就跟来了,到了顶点,“啪”又一动弹,或是姿式正合适的时候,“啪”一动弹。在练姿式走架子的时候,突然间一个快的,一快马上又收回来,练气的收和发。你只有在走架子的时候这样练,将来推手的时候才能够“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你只会慢慢腾腾练架子,到练推手时就难多了。这里面有个刚和柔,动作的头是刚的,然后柔跟上了,这是刚柔相济。练拳走姿式时要随时变化这个东西。腰不松也可以这么练,腰松了以后才能做到从里面出来,非常自然。所以练走架子要从里面动起来。所以《太极拳论》里面每句话都可以指导练功,怎么会都是推手的理论呢?

“虽变化万端,而理唯一贯。”变化很多,理是一个,即刚柔相济。把刚和柔连起来,随时随地用意识来支配它。

“由着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每一个动作都是一个招数,要明了这个招数是干什么的,再把动作练熟,熟练到一看见目标马上就动,这一整套就来。这就是整体啊。等人家拳打过来,你再想用什么招数来破他,早打上了。一看见,马上自动反应,这才叫招熟。“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招里面就有意识活动,怎么动,怎么走,意识总跟着它。通过练基本功有了腰劲和意识,慢慢就会懂得劲路的变化。懂劲和听劲不能画等号。懂劲比听劲概念更广。懂劲知道劲路怎么发,包括它的发点以及它走行的路线,这都得在练功中来体会。所谓“力发于足,主宰于腰,形于四肢”,这么讲对不对?对!但你坐着发人怎么力发于足?实际上力发于足是说下盘要稳。关键在腰,腰能放松,能主宰了,就能懂得劲怎么变。你一看他的姿式,就知道他劲是怎么走的,意念放在哪儿,那儿是虚,那儿是实,这都叫懂劲。所以懂劲比听劲高明多了。一般人认为懂劲就是听劲。对方来劲了,他那个劲是从哪儿发出来的,力量是在前脚(或后脚)上,还是在两个脚上,身体哪儿用着力,一搭手就能听得清清楚楚。他们管这叫懂劲,其实这只是懂劲的一部分内容。懂劲不仅听对方劲路的大小、方向,还听他发这个劲时里面畅不畅快,有没有滞点。要打就打对方的滞点。你一个气进去打在对方的滞点上,你甭动弹,他自己就动了。要听出他里面的滞点在什么地方上,他不滞还要把他滞住才行,所以说听劲是懂劲的一种应用,诚然,通过听劲的练习又可加深懂劲的层次。要听对方的懂劲,那就需要推手。过去讲,盘架子是知己之功,推手是知彼之功,所谓知己知彼百战百胜。不能知己,就不能知人。你身体里气还滞着呢,要想把别人听得很清楚,那做不到。你只能听对方有劲没劲,力的方向,听不着他里面的气路变化。你也听不着自己里面的气路。所以懂劲和听劲不能画等号。“由着熟而渐悟懂劲”。拳里边有招,推手里面也有招,只是比练拳的招活一点儿,如四正手、双掤手、定步推手、活步推手。其实首先得从练拳上懂劲。腰松开后再练拳,姿势畅快了,气脉畅通了,你自己慢慢体会你在周身中正的时候是什么样,偏了以后是什么样,纠正后是什么样,慢慢多听这些变化。这也是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功夫一层一层地上升了。懂劲也是有层次的。方才我讲,一般光知道自己有力没力,对方有力没力,力的大小、方向,这也叫懂劲。知道力是从哪儿发出来的,有没有滞点,这也叫懂劲。再进一步,他一点劲也不使,就拿个手指头轻轻扶着你,想推你,想直着推,侧面推,想往后退,这么一想你就知道,这也叫懂劲。懂劲最少得分这么几个层次。“由懂劲而阶及神明”就是这个意思。

“然非用力之久,不能豁然贯通焉”。这句话本来是“用力久久,豁然贯通”,宋朝的程灏和朱熹都这么讲。怎么才能明了这个理,达到豁然贯通呢?多去思考问题。现在好多练拳术的不知道这个词是从哪儿来的,说这个词讲错了,不是用力,而是用功,用功久久自然贯通。其实“用力久久”这个词不是王宗岳的发明,宋明理学家们在宋朝时就是这么用的。他延续宋朝古人们的用法,意思是反复去用功,要努力去做。用力不是力量的意思,是努力的意思,努力久了就豁然贯通了。

“虚领顶劲,气沉丹田,不偏不倚,忽隐忽现。”这是练太极拳的根本要求。把百会领起来(要注意是虚领,不是实的),气要下沉到丹田。腹部放松,含胸拔背,这都是帮助气沉丹田的,更重要的是意念。教大家练松腰就是让你气沉丹田。我们讲丹田是宾辅,来辅佐腰为主宰的。气沉丹田不是目的。练拳和练气功不一样。有的气功门派气沉丹田之后用意念来焕发先天气。而练太极拳气沉丹田以后,让气更好地贴于脊,以便于力由脊发,腰为主宰。“不偏不倚”是说用力不能过,无不及,身体不能偏。当然头也不能偏,头一偏,顶不正,身体就偏了。“忽隐忽现”,劲忽大忽小,气忽充忽弱,这些内在的变化都属于忽隐忽现。推手时一摸对方手,有力气,你刚要用力,对方又虚起来了,虚实变化,忽隐忽现。练拳时也要忽隐忽现。气一来、一放,一紧、一松,意念一充、一消,这都是忽隐忽现。一开始我们还是先练招熟和轻灵。我总是先讲深的,后讲浅的,让你先有一个整体的概念,将来你再从浅处往深处走,从高起点、高层次的理论逐渐过渡到普通练拳上来。要不然,一开始你就着了魔似地练开拳了,到时候就放不开了。

“左重则左虚,右重则右杳。”杳是虚无飘渺。推手时对方来了劲,你就不要使劲,要虚。实际练拳也是这样。如搂膝拗步,手打出去了,腿也跟着出去了,上边是实的,你要注意不能全实,否则对方一个顺手牵羊,就把你牵走了。这儿形体是实,意念就要虚,这叫实中有虚。用意念来调节它。所以练拳时也要虚实并用,实不能全实,虚不能全虚。再比如打野马分鬃,一开,当中空了,怎么办?用意念把这个虚弥补上。虚实有形体的虚实、意念的虚实和气机的虚实,这些在《智能气功科学精义》中都讲过。我们以前讲的动功的要求,跟内家拳的要求是一致的。

“仰之则弥高,俯之则弥深。”一般从推手的角度这样解释:他从高处来,你引着他往高处走;他从低处来,你引着他往低处走。这在练拳的时候包括意念和眼睛,因为气随着意念和眼睛走。眼睛集中向上一看,就把气引到高处来了。推手也是一样,搭手发力时,也不用抬头,眼睛往上一看,一发这人就往高处走了。师兄弟之间比划时,一打一撮,往下一压,再往上一送,对方就出去了。若是往下一採,一下把对方打个屁蹲,有时人就受伤了。用拳打也是一样。练形意拳的师兄弟之间比划,是拿平拳打人,打到人身上还挺响,但不伤人。打敌人就不拿平拳打了。拳出去要碰着对方了,这时想往高处打,就突然坐腕,想往低处打,拳就往下斜,对方一挨上里面就受伤了。就相差这一点点,里面就有了很大的变化。眼睛往上一看,力量就往高处去;往下一看,力量就往下去。你平时会这么用了,到时候人家从高处来了,你才能往高处走,从低处来就往低处走,把他的劲引化了,使它没法与你对抗上。

“进之则愈长,退之则愈促。”对此,练拳和推手也是一样的。推手时,对方推你,他进,你就往回退,他越来越长够不着你了。一般先神形合,再加上重心往后移,他就够不着你,拿不着你的重心。他一退,你紧跟着他,比他还快,一下子就把他打回去了。一般推手是这样,练拳呢?自己练得很开展,手出去之后还有力气,而且意念直达掌根、手掌、指尖,手要到头了,腰再一长,手还能再出去点。退时只退一点,要从腰那儿退。推手时对上手了,你要回来不是手回来,你手一回来对方就跟进来,吃上劲了。你把腰那儿一放松,就这一点点,他那儿就空了,所谓“引进则空,合即出”。他那儿一空就失中了,他的手要撒开还没撒开时,你才能把他打出去。

“一羽不能加,蝇虫不能落。”用腰带着气去练,才能够慢慢把神和气练得结合起来,神气一结合,人体的动触就敏感了。上次已讲了这个问题,“静中触动动犹静”,你对站庄时自发功的动和练拳时内气的动感觉明显以后,一碰上外面的东西,就能感觉到。再以后不仅外面碰你你能知道,他还没碰上你的时候,空气的压力你就感觉到了。1933年的全国刀术冠军赵振声赵老,4岁时出麻疹得了小罗锅。他因气管炎练智能功,却练好了75年的罗锅,比年轻时还高了三公分。他跟我聊天:“你不知不觉到我旁边,突然砍我,我也会有反应。我那会儿结婚时间不长,就跟我爱人讲:晚上你要给我盖被,先叫我的名,不然,你一盖我就打上你了。你也别摸我,要摸我先叫我名,不然你一摸就打上了。我睡着了,你的手进到半尺之内我会自然打你。”1988年我去长春,一位智能功功友说他的武术老师霍青云因脑出血得了半身不遂,半昏迷了,请我去看看。我就去了。我说:“我给你看看病。”我刚一摸他肚子,他就打上了。(是那只会动的手打上的。)人家也没练松腰。所以不一定练了松腰才行,过去练武术都要练这个敏感度。传说杨建侯把麻雀放在手里,麻雀光是翘膀动,就是飞不了。什么道理呢?因为麻雀往上飞的时候,脚往下使劲,一弹才起得来。他听劲听得非常准,它一使劲,他反应非常灵敏,把劲给消了。

“人不知我,我独知人。”别人不知道我,我却知道你。练拳术有道理,不讲公理。谁有本事谁赢,没有公理。道理需要用到你身上来,功夫不行,怎么讲也不对。用到你身上对,你一碰上他就不对了。他比你功夫高,他就制你;你比他功夫高,你就制他。

“英雄所向无敌,盖皆由此而及也。”英雄——功夫非常高的人,都是由这儿来的。

“斯技旁门甚多,虽势有区别,概不外壮欺弱、慢让快耳!有力打无力,手慢让手快,是皆先天自然之能,非关学力而有为也!”这种技术旁门很多,虽然各种势子不同,但都是强的打弱的,快的打慢的,有力的打没力的。其实太极拳也是一样,手快的打手慢的,有力的也打无力的。往往都讲:一快降十会,一力降十会。他有五百斤的力气,打你轻而易举。说“四两拨千斤”,可是如果人家有一万斤,你四两还能拨得了吗?所以,拳术家好多话都是辩证的。太极拳以巧劲来破敌,但巧劲也得有劲啊,你没劲打有劲当然不行。现在练太极拳的好多都是病人、老年人,他们本身就没劲,上外边比去,让人一推就摔个跟头。你说自己会化,那就趴到地上“划”地圈去吧!如果你和他功夫一样高,你有招,你可能赢他;你不知道这个招,就麻烦了。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你胳膊这么一立,对方把手往外一压,再这么一别,你就非栽跟头不行,你要不倒胳膊就坏了。过去走江湖的见识多了,姜是老的辣。他刚伸手想这样别,可你拿手这样一弄,他也倒了。所以,都懂招了,就要看功夫了。你光有功夫不会招,一比划,你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呢,就趴在那儿了。你没有力量不行,有力量光用死劲也不行,你还得会巧。太极拳讲巧劲比较多,这个巧都是用圆来化。比如你没多大力气,掤上后,他推你使不上劲,他一放你,你稍稍这么一滚,他就不好使劲了。这不都是圆么?他那个力量就滑走了。你打上个圆东西,力就沿切线跑了。你是个方的,他一打就打上了。太极拳处处讲圆,就不好挨打。但是你这个圆还得有固定点,你要固定不了,别人打你,你不也跑了吗!所以,你这儿气固定好了,你是个圆的,外来力量帮你加大力量,你转动就快了,这就好比推磨一样。如果你自己支不住,一推就倒,你圆管什么事?所以光有巧劲,光会圆、会转还不行,里面还得有个支撑力,还得有力量。练太极拳要练出力量才行。对此拳家都叫劲,其内气和神意以及形相结合的结果。你软软糊糊的,人家手往你身上一放你就瘪了,怎么推你,你怎么失中。你能够撑住,又不僵住,这么转才好转。

“察‘四两拨千斤’之句,显非力胜;观耄耋能御众之形,快何能为?!”四两拨千斤不是靠力胜,而是靠巧劲。七八十岁的老人虽然窜跳不灵,但也能打好些人,所以这不是个快的问题,里面有技巧。

“立如平准,活似车轮。”在哪里一立,从百会到会阴一线下垂,比做秤砣(即准,),两臂则为“平”,比平秤杆。静站立时象秤砣一样稳当。秤砣不大,可它能打起千斤。我往这儿一立象秤砣一样,能把你吊起来。“活似车轮”,象转动的车轮一样圆活。车轮一走,它上面的泥都噼哩叭啦地被甩出老远。太极是个球体的圆,圆空法生,有圆有空有法,它才能起变化。

“偏沉则随,双重则滞。”这个“沉”字有多种讲法。“沉”和“重”怎么区别,后世拳家也解释不一。若是推手,对方来一个偏(即一边有力气),你就随着他。他有力气你就柔,就走。若他用力,你也用力,双方都用力,两个人顶上牛了,就滞住了,叫“双重则滞”。推手这么讲,练拳呢?在练拳的时候,沉和重还不完全一样。沉是姿势偏沉,形体姿势一沉,你要随着它,用意念调整它的虚实。“双重则滞”,你两边都同样使力,自己就不好运动了,就不灵活了。所以一般练拳时不让上下、左右、前后都滞住。有的姿势如弓箭步,一开始往前迈,当中两腿都用力,但很快过渡过去。有人认为两腿(或两手)并在一起叫双重,还有人认为力和气(或力和意念)合在一起叫作双重。这两个讲法是不一样的,后者通过意念调整是能够解决问题的。有好多发力是整劲,全身都得使上劲啊,这就要看意念的灵活度。

“每见数年纯功不能运化者,率皆自为人制,双重之病未悟耳!”练功多年,一推手就被人家制住了。人家用力,他也用力气。他不懂得练虚实变化,没把全身的屈伸进退这个虚实变化悟开。一开始练腰为主宰时,用腰带着身体动。推手时,他就想把你腰劲要到,他才能整了,才能把你打出去。如果推手时你也用腰带着身体动,那正好送给人腰劲了,你还不挨打吗?虽然这是腰为主宰,但也犯了双重的毛病。腰劲是干什么的呢?推手往外发力时,腰劲一整才行。你腰一绷劲就要发人,不发人时腰劲可不能带着,否则比不会练腰的挨打更脆,因为你自己给人送去了腰。咱们96级同学中有个会摔跤的,那年寒假他回来跟我说:“庞老师,我一用腰劲,怎么原来摔不了我的都摔我了?”我说:“你老带着腰劲还不摔你啊?”对手时就是不能让对方摸着你的腰。一旦摸着你的腰,就摸到你的整体了,就把你打出去了。对手时腰和胸得摘开成两节。肩膀得与腰摘开,上面一动是活的。

“欲避此病,须知阴阳”,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知道阴阳。阴阳的内容就比较多了。进退、伸缩、虚实、开合、呼吸,包括神和气,这些都是阴阳变化。对方来阳面(形体的面),你用阴面迎。阴阳能够随时转换。

“黏即是走,走即是黏。”走就是化。走和黏没分别,走的时候就是黏。你不能空走,得黏着他的劲走,他走你要黏着他,两个合成一个。关键是用意念渗到他身体里面。所以太极拳推手歌里讲:敷、盖、对、吞。这四个字出自武禹襄传给李亦畲的那个拳谱里,是用篆字写的,可能是王宗岳传下来的,其后面的解释可能是武禹襄作的。他那个解释讲的是推手用气用意。我们若从功上来讲应该能讲得更深一点。高层次推手,还没伸手,先用意、气把他敷住。再进一步,他一来气,把它盖住。若对方也懂这个气,他发出气来,你要把它接住、对着,一对,一涵开,把它吞进来。高层次的推手较量不搭手,完全用意念和气(外气)在外面起作用。“黏即是走,走即是黏”,不搭手,不碰上,一比就是。我们从太极功上走,把腰放松,站庄练拉气,体会周围这一层气。手在这儿动弹,气在哪儿呢?练拳时,你拿手缠气,你周围有没有气,能否感觉到气?一抬胳膊,感觉胳膊跟肩一样粗,这才是用意念练外气。你用意念把气收起来和形体带上,气就好起变化。练太极拳到一定程度,用敷盖对吞走粘连黏随,不接触人能把你的气拿住,你气沉丹田怎么沉也沉不下去,只能喘气。那个粘不需要碰你身体。老师跟你对手的时候,手离你一尺多,拿气压着你,你动不了。他手一动,你人“嘣”就跳出来。

“阴不离阳,阳不离阴;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懂劲后愈练愈精,默识揣摩,渐至从心所欲。”太极拳是个整的,一个太极球是球体的,这个阴和阳就是动和静。这个圆圈在滚、转,大、小圈都在转,一转圈就把你转出去了。他压你,你得黏着(贴着)他转,这么一转,就把他的手带走了。这也是“走即是黏”。你本来被压得吃力,这么黏着一转,阴和阳就发生变化了,“阴阳相济,方为懂劲”。所以懂劲里面内在的变化较多,不是光简单地听对方力气大小。懂得这个之后,自己认真揣摩,愈来愈精,渐渐达到从心所欲,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心念一动就起变化。

“本是‘舍己从人’,多误‘舍近求远’。”应该是按照多方的变化来变化,可有的人总想自己主动去进攻,这就搞错了。

“所谓‘差之毫厘,谬之千里’,学者不可不详辩焉!是为论。”所讲的这一切既是指导推手的方法和技巧,也是指导练拳的方法和技巧。如果我们不从气上走,不从腰上走,光从形体上走,那样练一辈子太极拳,到最后从武上没解决,从身体好上也没解决。有的同学喜欢技击,可以先花一年时间认真解决松腰和气贴于脊的问题。把腰都松开以后,再练一二年推手就行了。一开始慢慢轻轻这么打轮走,不要想谁赢谁,两人互相轮换着发劲、听劲,这样,逐渐地意和气就灵活了。将来身体壮了,有力气了,再拿着里面装有铁钉的罐子打太极拳,这样你的胳膊不就有劲了?你没有力气,光会招还是不行。

 

刚才听刘部长讲,大家练坐功里面有感觉了,但还不觉得难受。不难受就把劲加大点,会阴使劲往上收缩,股四头肌使劲绷劲,但上身不许绷劲。呼吸长一点,吸气时使劲收缩,加强会阴和大腿根的力量,这本身也是一个炼精化气的过程。当你练完之后,手使劲往上撑一撑,这么一撑气就跟着上去,把精气升起来。打开命门内窍是内在的气化的基础。如果你有时间,又不困,就多坐会儿。礼拜六没事的话,你坐它一晚上,把功耗一耗。

今天先讲几点往高层次练拳的基本要求。再讲点太极拳的具体练法。

这本《少林拳术秘诀》里面写的是少林拳的内容,但是对练其它的拳来说也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往高层次练拳有它的共同性。书中内容是谁讲的,是不是这么回事情,我们可以不管它,但是这几点精神是有意义的。如果同学们想真正练好功夫,我想有必要给大家介绍一下往高层次练拳的几个共同点。

“(一)欲学技击先学不动心”。技击本身是要对敌的,还得先学不动心,养生就更需要不动心。孟子讲:四十不动心。孔夫子讲:四十而不惑。心不再慌惑,不再随便地动。不动心就练的意志力,有见地。自己认准了,就坚持干下去,不受外界的干扰。这就是要把决心和恒心结合到一起。

“人之一身,其主宰全在乎一心。心者,君也;手足者,臣民也。君有乾纲独断之明,而后臣民效指挥如意之势。即儒家所谓天君泰然,百体从令者也。”我们前面讲的“天君泰然,百体听令”、“意气君来骨肉臣”也是这个意思。心为君,它来指挥、调动全身。太极拳、少林拳都是这么做。有的讲内家拳、外家拳,实际上中国的拳术、气功、修炼中真正的好东西,其精神都是一致的。

“夫技击之练习,无事之时,本极从容”,学习技击,没事的时候挺从容。“仓促应变,则气息上浮,手忙脚乱。”一碰上事,如仓促之间对敌,就乱了,神定不住了。“如是则虽平日技击工深,终觉不能收效果于俄顷。此技击所以归功于不动心,能到此地步,技击始有超神入化之境。否则终属野狐禅,纵能具有好身手,究非正眼法藏也。”你自己心不动,能沉下心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忙,这本身练的是意志力。而这个意志不光是定下心来就够了,还得在应付周围环境时能够保持自然,不急不躁,能够沉得住气(把气沉到丹田里边)。

有很多人不是功夫输给人家了,而是意志上输给人家了。我记得以前讲过,说王芗斋有一次与一个很有名的摔跤大力士比武,正要比,一个小虫子钻到他耳朵里了,他一边掏耳朵一边招呼对方上手。这人一看:这时候他还有心思掏耳朵,这么自然,别比了,从精神上就输了。他这算不算不动心?当然从更高层次来讲,应该是耳朵痒,我不感觉它。可他首先敢掏耳朵,没拿对敌当回事情,一是艺高人胆大,第二就是他觉得无所谓,我能应付你。有的时候还没交手,目光就胜了。一般眼睛的光是不往外发的,但有好多练武功的人神藏不住,眼光非常利,直冒光。对敌的时候,目光发出来,非常严厉,对方不敢看你的眼睛,一对眼,他就败了。拿目光取胜就是意志的问题,需要练不动心。

练武术的不动心和练气功的入静还不完全一样。精神集中,看东西集中,干事情集中,练拳集中,但这个集中和不动心还不能划等号。过去讲,迅雷不惊,山崩不乱。小乾隆六岁的时候,康熙问他:“弘历,你学习怎么样?”“不错。”康熙问他荷与莲怎么区别,给他讲《尔雅》。之后又问他武功练得怎么样,弘历自己不敢说了。康熙说,好,现在我和你比一比。就把枪拿过来,让弘历打靶子。弘历正趴着瞄准时候,康熙“啪”地放了一枪。没告诉他放这一枪,以为他会猛一哆嗦。可弘历只是回头看了看康熙,看怎么回事。这就说明,这么小的孩子心能定住,处理事情非常妥当。当时一害怕,不妥当;一紧张,也不妥当;走火了,更不行。这都需要锻炼。有了这个不动心,你才能够处理得当。这就要快速思索、分析,而这一切都得从不动心来。来了事情之后,到脑子里边转一圈再走,不是马上反应出去,这样才能够把心定住。心定不住,那就练不出功夫。

“(二)欲学技击先学数息”。大家都知道,数息也是练精神集中。练吐纳能把呼吸练得深细匀长,最后能够气沉丹田,使生命活动和气的出入结合起来。我们现在要松腰,练调息,气归命门打开命门内窍,这样既集中精神,又把神往里面敛。我们平时之所以神不能定,容易受惊,就是因为神不能守身(不能把自己身体守住)。神跑到外面去了,里面没有看家的,就容易虚惊。神和气(性和命)结合到一起,就不容易跑。调息的目的是通过数呼吸、调整呼吸使精神活动和气的活动结合到一起,使精神的内力(内聚力)增强,这样气在身体里边就稳固了,神就容易定了。

“此本道家休养之术,而佛门初步时,亦呼吸如抽,如是则其头脑昏瞆,不惟耳目失观听之能,而手足亦必无所措。溯其受病之由,实因气息粗率所致,故技击专家,必须使气贯丹田,虽腾跃跳纵,犹能平其心气,而后可以临危应变,操必胜之机。可见气息一功,致关重要,不可以寻常视之也。数息之功,即不动心之道。盖心与气本属一体,古语所谓气静则神恬,神恬则气足。技击臻此境界,而后可称上乘,可称绝技。否则仍不过野道旁门,终难入于名家巨子之林也。至数息之法,又名调息,道家又称听息。盖以气息由于呼吸,呼吸由于肺部,而鼻为出入之门。凡技击学步之始,先须使气脉沉静,直达气海(又名为丹田,即小腹下部是也)。而用力之法,先宜讲身体站立,足之前后跟踏地,挺腰开胸,两手插腰,听气之出入,抛却万念,默记其度数,或由一数至五,或由一数至十,不可记数太多,以免心神之昏乱。此数息之法也。”你看他们少林功里面还把一个数息的方法作为秘传呢。过去这些东西都不公开讲,而现在在气功里面数息是很普通的东西。虽然如此,但这却是实实在在的功夫。每数一个数,脑子里很清明,心里非常清楚,数字很明确,你这样数息能够数多少?你数一二个钟头,看看有多少次跑神了?不是光知道方法就行了,得反复练才能出功夫。

“至听息则其功较数息为深。每于朝夕演习时,从容运使,不可着力。出一掌也,当平肩至腰,若气自肩腋而来,直贯于掌沿五指之尖。”调息时,一出掌,气要从丹田出来,从腋窝、臂出去,一直到掌。原来太极功里有单练呼吸的方法。我上次讲“曲伸开合听自由”时讲过双推掌,练双推掌姿势熟练之后,就需要结合呼吸来推。呼时往外推,吸时往回收,动作要慢一点。现在练拳术的说,练拳术的呼吸不能与练气功的呼吸等同,气功要求呼吸深细匀长,练拳术不能那样。其实这个讲法并不对。打基础的时候,呼吸就得深细匀长。一开始每个动作都非常慢,把呼吸跟它结合到一起,呼吸深细匀长,内气连绵不断,将来你再用快的呼吸法,短吸短呼,这样练起来气更好连。如果你前面没有那样去练呼吸,就只能停留在武术的呼吸阶段,往武功上走都比较难,往武道走就绝对不可能。

“静心听之”,心里很安静,体会里面气是怎么走的。太极拳讲柔劲,别的拳讲暗劲、化劲。胳膊一出,往前一走,要体会从里边抽回来。太极拳的抽丝劲是从里边抽,不是从外边抽。形意拳讲三劲,郭云深讲从里边体会这个东西。劲是从形体里边走的,从里边拧着出去,再从里边抽回来。如果结合呼吸这样去体会,感受就会更明显。“臂弯指掌间,似有膨胀伸张之意。此外运腰挺足,亦复如是。”方才胳膊这么动,其实腰也好,足也好,都要结合呼吸(数息、听息)来体会里边气的变化。

“坐立行动,总以气息沉静为主。久之习养功深,无论如何跳跃,气亦不为之喘促。此技击家所谓下实则上轻,即练气不浮之功效也。但有一事须注意者,气以顺为要,而不可过于逆制。”练呼吸的时候要轻松自然,不要硬憋。智能功都讲过调息的注意事项。这些具体问题就不多讲。

“(三)欲学技击必须破生死关头”。破生死关实际是关于人生观的问题。死就死,无所谓,不贪生怕死。过去修道的人,首先想到的就是死,现在要死了,我得快点修炼。不是怕死,而是生死一如。如果你把生死看得很自然,担惊害怕的情况就没了。连死都不怕,还怕困难,还怕外界的折磨?有这个生死的压力,环境一恶劣,心里就害怕。真的要死了,心里还比较坦然,那个力量就不一般了。为什么?人要死的时候,最后这个念头有很大的力量。过去在农村,老人本来病很严重,都倒气了,为了等一个人,这一口气还能活几天。什么道理?他就一个念头,“我儿子要来了,等着见个面”,没别的念头,精力集中了,生命力就展现出它的特殊性。尤其是在临死的时候,这个念头可了不得。有的人临死一念留下的信息,敏感的人还可以感觉到。“我要死了,我快点练功”,你说要死,不是怕死,而是拿它作为督促你前进的动力。过去讲,莫到老来方修道,孤坟多是少年人。我年轻时玻璃板下压着“死”,床边贴着死,老头说:“小庞你怎么净想死?”我说:“也许一出门就被车撞死。谁也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死。”“你怎么说这么不吉利的话!”“你说也是这么回事,不说也是这么回事,你怕死你就不死了?”小孩和年轻人喜欢过年,觉得过年热闹,老年人却怕过年。有句话:年难过,难过年,年年难过年年过。年青人过年挺美,老年人过年又少了一年。所以练功的人想到死,那不是怕死,那是拿死来督促自己快点练功。时间不多,不抓紧时间练功还行?我这么难受,我要死了怎么办,死了还难不难受?你不怕死了,脑子里有过这个锻炼了,那就好说了。

他是从禅宗的角度来讲生死观的。“夫生死一关,为众生之大关键,亦即佛氏之度世证果无上法门也。”破生死关是佛家度人无上法门,不要怕死。“又岂仅区区技击一术,所当视为先务乎?”并不是只有技击是把它做为先务的。“今将为子作片义之喝棒”,为你从练技击这个狭隘的方面讲生死。“揭出斯旨万不可以玩弄光景之言视之以重吾之罪。”你千万别把我给你说的这些道理当作儿戏而不重视它,不然我就白讲了。老师传了道,你不听,老师就有罪(没有重道之罪。)

“盖技击之为道,虽属卫身强体之术,而终含有几分克敌制强之意,质而言之,即所谓之曰杀人之术,亦无不可,如是则生死之一念,愈不可不先破也。”搞技击就要对敌,对敌就有胜败,败则非死即伤。

“昔有壮士某,为河北之技击大家,凡燕、秦、楚、越诸地,无不知其名者,以其操术之神,实有过人之处。据其自言,亦谓自束发时,即施力于此,性命以之者垂三十余年”,已经练了三十多年了。“平常自以为举世无有能敌之者。后以强横逞力太过,被击于兰州之一游方僧。断其两足,今尚留落豫、洛间。人有问之者,不敢复言技击术。询其胜负之道,以筋力论,闻此僧差某壮士远甚。”这个和尚和那个壮士差得很多。“当其竟斗时,一则气息暴狠,欲得而甘心”,他挺壮,想打死人家才甘心。“一则稳坐蒲团一尘不动”,和尚一坐,不动弹,“静以待之,乘虚而入,如操左券。此由于生死关头,早已勘破”,老和尚生死无所谓,你打死我无所谓。“故临制胜,毫无畏怯,可见禅机之为功,又岂肉眼凡夫所能梦见者哉!”这里的故事细节我不了解,我想那个和尚并不是光坐禅就完事。他已经坐禅多少年,内功很厉害。你上来一脚想踹死人家,人家一掌把你的脚给打断了。有功夫才能艺高人胆大。你坐着,人家来一脚,你拿手砍一下,人家照样踢上你。你没功夫也不行。你不怕死,踹你一下不还是死吗?破了生死关后,不畏死,能够出智慧,遇事应付裕如,不慌张,不会给人更多的破绽。不是说我不怕死就行了。如果这样,会坐禅的和尚都能赢。象过去我认识的一些老和尚,禅功都不错,真用武功来打他,照样打他,他没练过那个东西。因为练什么有什么,追什么是什么。我们讲从技击上破生死关,你还得练技击。

过去在天津的地头蛇,两队人为了争地盘,比硬骨头,看谁的骨头硬。双方先各出十个人,把腿放在石头上用棍子打,把腿打断了也不出声。砸碎十个还不分胜败,再把煤炉上的火碳放在腿上,一哼就算输了。他们会功夫吗?他们只是不怕疼,不怕死。解放前在德胜门外,有人为了和当地的地头蛇争晓市霸权,比跳油锅。他也没有本事,但他不怕死,就往下跳,把晓市的权给他儿子挣下。象这些算不算破生死关?那是匹夫之勇,没什么可学的。真正练功和过去修养的勇叫仁智勇。明了道理后再来修炼自身,不怕困难,不怕死,这才叫真正的勇。光不怕死不一定是功夫,不一定是修养。我们现在讲的生死关是要有内在的修养。

“由是观之,则破生死关头之于技击一术,实为必要之道。然此事又岂率尔空谈所能见功者乎!”光说说就行了吗?不是。“佛门之毕生修养,乃以此为究竟证悟,然而缁衣万千,求其于此中勘破尘根,悟彻轮回,而不堕落于游光幻影者,已属百难觏一;况君等凡夫,处此欲海茫茫之中,求能超拔乎生死之域,恐戛戛乎其难矣!子既求技击之臻于绝顶,必须于此道有所得,而后可以神明于法之中,超其象于尘磕之外。余虽知其难而又不能不以此难为期许者,非故高其说以阻人勇进之心。究余之所望,人之哇哇堕地,而此一大关头,即为吾人归根结蒂所当知者,又岂仅技击一端,须于此中著力已耶?倘与我佛因缘,由一指而入正觉,斯则予之厚望也夫。”这一段讲,李镜源你要先从武功练起来,而后再入到佛道里面。过去讲:先以欲钩牵,后令人佛志。你喜欢什么,就先满足你什么。你想练功夫,教你练功夫;你希望长生不老,教你长生不老……到最后,再教你入道,最好入到大道上去。武术是从方法、招数上来谈的,武功是从内气来谈的,武道是从剑仙的层次来谈的。修养到武道上,也还是剑仙的层次,还得再往上走,归于大道。

“以上乃三原寺僧传授李某之言,此所谓传理不传法者(讲了道理,但没讲方法,这有什么用呢?),虽然了了三端(很简单的三条),谈何容易。李自得此旨,归而求之,如堕五里雾中,后乃结庐于嵩山中,发箧读书,并于朝夕肄习技击术。久之于儒书有所顿悟(宋明理学讲太极理气这些道理,‘用力久久,豁然贯通’。看儒书,对儒书有所贯通,有所顿悟),乃再诵释典(再看佛家的道理),悉心求禅蜕之学(然后又从禅宗上来做)。如是者又十年(又搞了十年),遂参悟生死之机(这样把生死关头破了),而其技术之神妙惊奇,亦为古今冠(古今第一了),后著有《尘枝禅机》一书(这本书没见过,后边说它散落人间,失传了),专阐发此旨。惜其子某不善继述,使此籍湮没不传,良可叹息。前荆襄某寺僧,犹有能言其技之神术之精者,但以年湮代远,文献无征,遂使此术如广陵散之遗落人间,洵可慨也。”

李镜源学少林技击得到觉远上人的指教,觉远上人给他讲了不动心、数息、破生死关这些道理。这几点的确是理上的问题,如果能认识它,并能通过实践磨练从内心里有所体会,然后变成实际行动,那就是真练功夫。我们真要想练功夫,就需要知道高层次的道理。这几堂课每课都讲了高层次的东西,将来有一二个人能够这么走下去,我就知足。太极拳的掤捋挤按採挒肘靠这些内容书本上都有,不需要我来讲。我给同学们讲课,低层次的也讲,中层次的也讲,高层次的也讲。有的前辈说,他卖东西不卖一般的,就卖珍珠、玛瑙,有钱就来买,没钱看也别看。我们则是什么都卖,金也卖,铁也卖,木头渣子也卖,破烂也卖,你爱买什么,就买什么,愿意要哪个就要哪个。你能多要就多要点儿,不能多要就少一点儿。这些年我基本上都是这么做的。

《少林拳术秘诀》把李镜源写得很神妙,后面讲的滕黑子技术也很神妙。他也是跟一个老前辈学过理论。滕黑子没有文化,只会练,而且练到了一定程度。到了晚年他授徒的时候,他说我也不会讲,我就给你们写一篇小纸,你们拿去。我就把滕黑子教的东西给大家念一念。

前面写滕黑子的一些事情。“予未与曹师相见以前(我没有和曹老师相见以前),两臂之力,能独手举三百斤之物(一只手举三百斤),不以为怯(也没什么胆怯)。自以为筋力强大,世鲜有敌之者。及与师遇(跟老师相遇之后),师命予尽力搏斗(老师让我有什么能力就都使出来),以验功夫之程度深浅(看你功夫有多高),予至此遂出其平生所常练习者,以为较试(跟老师试一下)。不谓一举手(刚一举手),师以力轻制之,而予以已不能动转。始知平生所用功夫,只可与外家遇,以蛮力相争,或可操胜算。一逢名手巨子,终非其敌,从前未免枉用其力耳。自是遂弃其所学,专习师法,此为予求拳技术之第二时期也。”说他以前有这么大力气,仍不行。他学拳经过三个阶段,这里不细说了。

“腾氏又曰:吾乃武人,识字不多,故于曹师之微言妙谛,惜难尽记。然予之恒心,艰苦耐劳心,猛勇精进心,实较他人为胜。自得师授后,垂三十余年,犹不敢少倦(三十年坚持不懈)。曾记师言,谓予所得者,多属外功,后师见予在可教之列,于闲居暇日,辄为余讲解内功。予亦渐有所领悟,惟其语多佛门精义要旨,当时曾求师为予书录一纸,以备时常演习,此内功之津梁也。后滕氏传授门徒,于外功毕业时,亦择其人而以此纸授之。故记载于此,可以窥见一斑也。”滕黑子待他的徒弟学好外功之后,便把曹老师写给他的这段话传给他们,让他们去研讨。

“(一)解脱功夫(解脱也就是生死关的问题。)夫解脱云者,乃佛氏明心见性之真诠,岂尘世凡夫一时所能领悟。以技击小术而遽语及此,此未免陈义过高。况此技之宗旨,虽以达摩师为衣钵之祖,然此只可为佛门中人告而世俗之耽精斯术者,终不免堕入于尘障中(虽然少林拳术是达摩祖师传的,普通人练它,弄不好就到尘世间搞技击去了),而以克敌制胜为究竟之目的。如是语以解脱,直无异夏虫而语冰(你给这种只热衷于搞技击的人讲解脱,好象给夏天的虫子讲冰,他眼光太短浅,看不着),井蛙而语以海,似觉有自相刺谬之讥。虽然此术之深造,有外功、内功之别,既得其外,不能不研究于内,否则终不克臻于神妙之域。吾今以昔所得于师者,为子一讲授之,不宜以寻常视之也。(讲这些道理是让你不要轻视它。)

“何以谓之解脱?即人生于世,易为五根六尘所缠缚,若不求解脱,则无论操何业、习何术,实为此等人之当头喝棒也。夫世人气质,未有不备者,况当少年血气方刚之时,争胜逞强,时所难免,而又益以技击之术,更足长其骄矜跋扈。一遇不平及横逆等事,鲜有不飙然而起,剑及履及者。故此技击之功,须与身心解脱之法以并进,不可视为缓图也。

“佛门十三宗,以禅宗为解脱法之最,盖以禅宗尚超悟,而解脱者即超悟之不二法门也。吾人既堕生斯世,就极大之主旨,实不能不皈依正觉。解脱世间一切苦恼喜、怒、忧、乐,而顿悟人生之本源,始无负此一身。又安可假佛氏无上宗法,以为微技末术之济,是无异既入宝山,而徒手空返,假道慈航,而沦沉苦海,未免为佛氏之罪人也。(《易筋经》里面的“膜论”讲,要清虚、脱换,从一般的练功上升到修道的层次,从而得到解脱。)

“予之以斯言相传授,其借此而证悟皈依者,已有数人。可见华严净土,各有因缘,常有目不识丁之人,一言了解,便入正觉。世所谓抛却屠刀,立地成佛之语,非欺我也。今子于技击之术,其外功已觉造诣甚深,惟此精神上之作用,不能不假涂佛法,以求臻猛狮活虎之境,而园(圆)满其功行。然吾之所属望于世者,究不止此,子其勉乎哉?”你有了外功的基础,进一步必须从精神上来解决问题,即你要一心于这个“技”,有了这个“技”,还要从这个“技”中脱出去。太极拳讲,你把太极拳都忘了才好呢。忘了,什么都没有了,空了。能够忘而空,是初步的解脱。心里老有这个拳,那就还受着拳的制约,你还脱不出去,还没达到自由。进一步,上次讲了,他睡着了,你打他他能马上起反应——参照系打上烙印了。到那个时候还不行,还得再把它忘了,那才叫解脱。“庞老师你趁早别讲,我们离这差得太远。”正因为差得太远了,才给同学们讲。不是现在要搞它,现在先给打上个烙印,练的时候知道这个东西,将来到了一定程度,也许十几年、二十几年之后,再悟它。现在不要说这一点,精神集中还做不到呢。那么讲这个是不是太空了?因为有个别人做得不错,而离我们说的精神还不够。

有的同学一练功就觉得空了,那个空不是真空,真空了,人就变了。我们一练功这儿不舒服那儿不舒服,那还空得了?你真的能做到空,就不应该再有难受。哪儿难受就把精神往哪儿集中,那儿就空了,难受的感觉就没有了,否则就说明没空。不要把自己看得很高,不要管它,快点把它放掉,要认真地从形体练起来。不要小看形体,先把形体练好了再说。形体你还没练好,你想空,连个真正意识空都不是,只能是个意识造型的空(或是潜意识里想的)。

“夫技击术之所以必须乎解脱者,以此术操之愈神,其害世愈大。”练武功越有本事,害人越大。我的一位六十年代的朋友在解放之前认识一个人,这个人练武功,就练手指,他给自己规定,碰到什么东西都用手指“梆梆梆”敲几下再走。他在杂货铺里边卖货,一次来了个朋友家的孩子,有十来岁,他开玩笑在孩子头上随便敲了一下,没想到把孩子的头骨打进去一块。所以功夫练到一定程度,稍不注意就害世非常厉害。过去练重手只许练一只手,练了这只手,这只手就是废手,就不敢用它干事了。你用这只手,稍稍不注意就出事。比如说和人家一握手,就可能把人家的骨头攥断了。“似非解脱一切之烦恼与气质之备,则道德乖舛,品格斯卑,此解脱法之所以为技击术所必要也。”练功到一定程度,有了功夫,如果这时不去调整神,内在的气质还是那样,没有解脱烦恼,人家一说你就恼怒,这样容易出事。你真能解脱了,说你不行就不行,该干好事就干好事。

像有些人原来因病练智能功,练了一二年病好了,后来当上了当地气功研究会的领导,最后却得癌症死了。什么道理?病有形体的病、气的病、意元体的病,意识没解决,得了意元体的病,就麻烦了。你本来就是普通人,平时没本事,别人瞧不起你,等你练了几年功,有本事了,捧的人多了,一抬八丈高,自己也不知道自己有多高了。别人说:“你有什么本事?!”“啊!你说我?”受不了了。很多人不注意陶冶性情,涵养道德,有点儿本事之后,脾气也长了。过去练功要从事上解脱(从俗事上解脱出来),从意识上解脱,不解脱不行。宗教说的解脱是信佛后把什么都看空了,我们要从积极的方面来理解它,取其积极意义。对待生死关也是如此。只有这样来理解,我给同学讲的才有实际意义。

在我们现在功夫不高的时候,智能功就强调陶冶性情,涵养道德。不然真正苦练一年后,你无意当中随便一伸手,就可能把人打坏了。你没练什么手法,他打你,你随便一动,就可能把他的手法破了。你真想好了要打人,可能就僵了,没劲了。60年代我刚练通臂拳时间不长,我主要练气功,不练技击,当时跟着老师练松肩。有一天一位朋友上我家,问我:“鹤鸣你练什么呢?”我就告诉他我练什么。他说:“这有什么用?我才不干这个。”他练别的拳。他冲我一杵,我没注意往回一挂,差点把他挂个跟头。从意念上练,从气上练,不知不觉地出功夫了。所以有些东西,你从意识上去练和从形体上去练是不一样的。当时真要想挂人,可能就不行了。因为你一想挂,你就实了,你这个当中拳还没来,你这是个实,这边一虚,一碰你就倒了。我们不要想练拳打人,到外面逞强好胜去,要从事上解脱出来,从自己意识上解脱出来。“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我们是要干这个的。“我们老师讲的是武功,内气来了一掌就能把人打成内伤”,有了这个思想,自己的气就横了,就容易出差。

实际解脱是一种涵养,能沉得住气,内心时刻很平静。要比功夫就比涵养。像儒家功夫就注重内在的修养,考状元既要考文学,还要看修养水平。过去当宰相的都是有文化的人,“宰相肚里能撑船”是什么意思?有肚量,容得下东西,有涵养。过去听老人们讲故事,说从前有两个人,年纪差不多,两个人都在家门口插了一面小旗,上书“今科状元是我”。考试之前互访,这两个人都谦虚了点,一个把家门口的旗取下来了,来访者则把旗装在袖口里面。两个人坐着谈道,连谈三天三夜,被访的这个人腿一动弹,来的那个人说:“今科状元是我,你已经定不住了。”“我输了,今年赶考我不去了。”过去讲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坐着谈道就等于比功夫,比定力。修养就修养这个东西。过去做学问学东西,要学到自己身上来。荀子讲: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说以前的学者做学问是为了解决自身的问题;现在的学者是为了给人讲,或写书给人看。我们练气功也好,练拳也好,首先是要解决自身的问题。

我为什么不给同学们讲一招一式?你们买本《太极拳术》(顾留馨著,赵朴初题书名),各个招式的动作要领和功用里面都有,自己看看就行了。我给同学们一招一式地讲,没有意义。我昨天看了看同学们练太极拳的情况,一个月时间练成这样就不错了,但我也不够满意,因为你们年轻。说句不客气的话,我在1963年学太极拳的时候,利用每天早晨这个业余时间,三个礼拜学完了108式的太极拳,学完了就带着师兄弟打拳。同学们这么年轻,打成这样的姿式矮度就不够了。打弓箭步,你得前弓后绷弓下去,前边的大腿基本是平的。同学们练功要从难从严。练功是给自己练的,要尽量吃苦。二三十岁或三四十岁的时候吃点苦,应该问题不大。真能吃苦,练什么有什么。我们保卫处的同志们从前年开始练扔沙袋。一般在18岁至35岁之间练这个最出功夫。去年我在丰润那边看小窦他们扔沙袋,双手慢慢地扔过去,一接。我说这可不行,你们不用再增加重量了,扔快点,一个手接过来。慢扔的实用价值不大,以后要快练,加强难度。我们练太极拳也是这样,先把姿式练标准。从形体上练,姿式要到位;从功上练,那另外说。我刚练太极拳时,三个礼拜学完了108式。以后,我又从另一老师练太极拳。老师一看:“不行,这叫什么?从头练,蹲着去。”他那是从功上要求的。“蹲着去”就是练站庄。“以后许我不来,不许你不来啊!”每次你得比老师先到,老师练完拳你才能走。早晨练完功,八点钟上班。教师也上班。哪有脱产练功的?都是在职练功。蹲了三个月,老师说:“你这孩子不错。行了,可以教了。你的腰松开了。”我们几个师兄弟就我三个月松开了腰。松腰后,一开始练老式太极上式,揽雀尾变单鞭。我心里想:108式我都学了,还学这个!从起式,揽雀尾变单鞭……反复打这一式。老师看看,不言语走了。一个礼拜也没说什么。老师不说话,你也不敢言语。每天早晚这么练,练了三个月,老师说:“凑合着往下学吧。”一个揽雀尾变单鞭,练了三个月,还来个“凑合着往下学”。为何有如此不同,前者是从姿式上要求的。步数有多大,这一掤有多高,离身体有多远,过去都有尺寸(按同身寸算)要求,完全按姿式来给你刻。这后者是从“功”的层次练的,要求形体的“转关”与姿势变换间的“沾、粘、连、随”等。

同学们现在就按简化太极拳的要求练,以后再给同学们编一套很简单的养生太极拳。同学们一开始学的时候,姿式必须到位,符合要求。可以多看简化太极拳的教学光盘和录像。你一招一式练下来,这一招开始是什么样,到了终点是什么样,一起一止要有节奏感。这就必须弄清每一招每一式分解动作的标准要求是什么,刚开始就按那个要求做。学拳容易,改拳难。我以前练太极拳有个毛病:下巴颏没收住。后来换了个老师,一练拳老师就说:“下巴颏!”一不注意,它就出来了,改了近八个月才自然。现在我给同学们讲收喉头,用喉头找玉枕,一放松,百会提起来,这都是当时我克服毛病的时候体会到的身形要领。如果一开始能够注意这些问题,把每个动作按要求做合度了,以后练功就省事了。我希望同学们首先按李德印讲的分解动作练。能够把每招每式按分解动作做下来,而且能够做到身形中正,动作慢、轻、圆、匀,就基本达到了第一阶段的要求。

刚开始练的时候大腿发酸,说明我们平时马庄站得不够。平时大马庄站够了,即使前弓后绷的弓箭步大腿基本是水平的,按同学们这个年龄,也至少能一口气打五遍简化太极拳。若练的时间太短,运动量就不够。那时我们练一套中等速度的太极拳,一遍最少45分钟。以前我练一套特殊的太极拳,要求处处走圈,一动大小都是圈,练一遍需四个半钟头。你要给自己加大运动量。你把姿势矮一点,练同样的时间,运动量就不一样。

另外,高矮姿式是有分别的。练拳开始,坐腿下蹲,这个高度定下后,这一套拳打下来基本上都在这个高度上前进后退,叫平送腰胯,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平着送。这就要靠两腿的前后的虚实变化。

原来我们打拳,向太极功上走的时候,起式后,做三个推揉来问气,看气球有多大,你的气有多宽,问好了气,打这一套拳只能在气圈里边走,出手不能出这个圈,一出这个圈就是出隅(角)。你功力高,这个圈就大,功力低圈就小。现在同学们还谈不上这些东西,但我们要懂得这些道理。与一般练太极拳不一样,我们一开始直接从太极功上走,搞松腰开窍,通过抻气、拉气来体会内外气,把太极功用到拳里面来,这样就不知道走了多少捷径。太极功走捷径,捷径也还得有功夫,你没有功夫也白搭。无论多好的诀窍,都不是一说就行,还得做。

现在就是学一点,干一点,而且得拼命干。怎么干?先把姿式做标准,懂得动作的起始、运作、终点,每一个姿式的关键在什么地方,终点什么意思,怎么往下招变。自己抽时间看一看太极拳拳谱。“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要点给同学们讲了,要靠你们自己来领会、修练。把姿式练得合乎要求了,进一步就需要练灵活、连贯、松静、完整。同学们一开始以腰为主宰还主宰不好,但应该有这么个意念。动作合度、娴熟是基础,在此基础上,才能谈得上灵活、松静、完整、连贯。这是最简单的形体要求。然后再分虚实,练呼吸,用意识,再进一步走向虚静。你会松静、连贯、灵活了,再分清意念的、形体的虚实。然后就要用意识,想这个动是干什么的。用意识想象的时候,要会夸大想象。比如练拳术时,想像人是三丈高的大石头人,手是20多斤或100多斤的大铁手。我一掤,一下把他扔出一丈远。你会这么夸大想象,练起拳来神气就不一样了。这是练太极拳非常关键的诀窍。

你做好了多少准备,就调了多少的气。比如说,你以为这盆水只有七八斤,你就作了七八斤的准备,你把七八斤的气变成力,传到手上来,一端盆,不料它有十几斤,你一端没端起来,再要气气过不来,从丹田过来的气路断了,这就闪腰了。一不注意把腰扭了。我们日常的生命活动都是这么自觉地去支配的,已经自动化了。你只要看好这个东西,你再拿保准是平衡的。因为已经有了经验,习惯了,一看这个东西,意识就自动调节调动气。没经验不行,一盆水银,弄不好一端就抻了腰。所以脑子一想也可以起作用。平时你推推100斤、200斤、500斤的东西试试,找找感觉。练拳的时候,一推,想像有500斤,我要把它推出去。你会想,想得好,你的功夫就长得快,也能长气力——长了气,气遇到具体物能变成力;没遇到具体物,气出去又回来了,没放出去。

练太极拳要注意五趾抓地,脚上抓上力气就够了。十六部身形要求我们都讲过,这儿就不需细讲了。例如形断意不断,意断气不断。只要两手有照应,你就用意念把两只手用气连起来。平时揉气球,变小,变大。一拉气球这么大,两只手还能照应,好了,野马分鬃这么一走,两手用气球连着,这儿就不空了。若这儿没气连着,就空了,这从武术上来讲是个禁忌。两手分开了,当中没有意念,就被人打空点了,对方手一托着就打你中了。如果你意念连着那儿,他那手一托,你马上就会回中。好多动作都是用意念连起来。在武术里面,只要一说什么手,神、意、气都需带出来,否则就不叫武术了。同学们现在还做不到,因为你的气量还不够。好多动作,你里边的神气够那个量,你才能这么做。比如拿宝剑一晃,别人一看剑动得很大,其实剑走中路,剑还在中点上。只是拿身形一晃,把两边的剑打开了,剑尖没有离开。你量不够,没这个气势,光比划是不行的。为什么教同学们从太极功上练起来?要先充实里边,不是光让你走个架子就行了。

现在我们是功和架子一块来。虚领顶劲,身体要动起来,看着很柔和,可绵里藏针,绵里裹铁,里边暗藏着松沉劲。你得松开,动作不能飘。将来练太极功之后,再练抻气、拉气,感受就会变样。你们现在练坐功,还没有放松,还绷着劲。我为什么让你们先绷劲呢?物极必反,让你绷劲绷到头它就会放松了。现在让你绷劲又没劲绷,让你放松又放不开。绷劲别绷上边(上身),否则容易憋气。会阴部、小腹部、大腿根、股四头肌、腿使劲绷。一吸气,大腿绷劲,一呼气脚后跟往外蹬,脚尖往上翘。每个呼吸都这样使劲,看有没有感觉?等你会绷了,慢慢就会放松了。你真要会放松了,你就会体会到肩与胯合是两者连在一块了。肘与膝合,气一动弹,都连到腰。手掌一动弹,脚一动弹,手与脚是对应着的。通过练坐功,松腰开命门窍,就可以体会出外三合、内三合来。

这些不是我的太极拳老师教的,以前不这么教。有好多东西是从老师那儿演化过来的,有的是自己反复揣摩出来的。我学过西医,懂解剖学;搞过中医,懂经络、气血、气化;以后又搞气功。我有这几个方面的优越性。另外老师喜欢也是一方面。老师说个事,当时你别逞能,说完之后你记住,过上几天老师再一说,你说老师你怎么说的。老师想:“我没说这么多,这孩子怎么会这么多,孺子可教!”我是搞医的,那点解剖学知识我还能不知道?老师们不知道这些。一说你就会了(其实我早就会背),老师都愿意教好学生。所以我对老师讲,你别这么夸我,我上学就背这些东西。我们学解剖学干什么呢?就是让你清楚骨骼、肌肉、血管、神经、内脏,你用哪儿就想那个实实在在的东西。我学中医基础干什么呢?经络循行这些知识都是有用的。我从1959年初开始,学了半年多经络,到现在都已经四十年了,我还能背全身的穴位、经脉。你要学它,你就努力去钻它,要不就别学它。就看同学们想不想学它。别说你把我们这些课程都掌握了,你就大概齐读了之后,在脑子里把它整合出一个模模糊糊的整体,那就挺不错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经典论著大全
庞明:太极拳系列讲座之二
浅谈太极拳劲法应用
转载 郭正勋太极随笔---要是没有这三道气圈,这些基本概念及三道气圈的皆无法巧妙结合、应用,揉手就无法有所成就
孙德善传太极要诀
孙式太极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