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科学家:人类远不止“男女”,性别达上百种

假如你是一个男人,小的时候会不会疑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都可以穿小裙子,自己却呢?假如你是一个女人,小的时候会不会疑惑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能把头发剪得那么短,父母却要让自己蓄起长发呢?很快,我们就会发现,是性别差异把我们分隔开,成长为不同的人。但是,你可能一直陷入在思维误区中,人的性别可不止是男女两种,而是上百种

男性和女性,以及更多的性别

首先我们从科学角度分析一下,普遍的男女性别之分是从何而来。

普通人有23对(46条)染色体,最后一对“性染色体”十分特殊,它的遗传直接决定了后代的性别。其中,男性为XY染色体,女性为XX染色体。男女分别贡献其中一条遗传到下一代。在很早的时候,人们将后代的性别决定因素完全归属于女性,导致了很多“不公平”的发生。而科学告诉我们这是恰恰相反,后代的性别是由男性的遗传染色体决定的。同时,科学家在发现这个秘密的时候,可能并不会想到,随着时间发展,人类的性别竟然越变越多。

在国外的一款社交平台上,有112个性别注册选项。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来选择自己的性别。这其中有很多,你可能听都没听说过。比如:“无性别者”,适用于那些对自己性别没有具体的认定,或者压根就觉得自己啥性别也不是的人;“双性人”,是指那些可以在男女性别之前自由切换的人;“跨性别男性”,以女性身份出生,但是在成长过程中通过医学帮助和心理认同后,在社会上以男性身份生活;“双魂人”,北美文化中的词,指体内存在男性和女性两种灵魂......

性别多样化的起源

男性和女性,实际上是生物进化的选择。所谓“男女搭配,干活不累”,体现的也是“进化”的需求。人类天生的繁衍和进化欲望就像一只幕后黑手,推动着我们产生性别意识,从而形成男女配对的关系。但是,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之力并不是绝对完美无缺的,它在分配性别的时-候往往会出现一些差错。再加上,自然之力过于重视“分配”,忽视了“发展”,这也进一步导致了性别的多样性可能。

性染色体数量异常

从“分配”来看,正常情况下,孩子会分别继承父母的一条染色体,从而形成“XX”(女)或者“XY”(男)的性染色体,进而决定性别,但有时候,会出现父母的细胞分裂出现了问题,导致孩子的性染色体多了或者少了的情况。这时候,他们的性别就会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变得和普通人迥异了。

比如说,少数人的性染色体是“XXX”,导致其虽然是女性的外表,拥有许多女性特征,但是却没有“月事”,也无法生育后代;少数人的性染色体是“XXY”,导致其虽然是男性的外表,但却拥有很多女性特征,比如说偏细的声音,发育的乳房以及没有胡须等;也还有性染色体是“XYY”的;这部分人,在普通男性的基础上,变得更加“man”,并且智力还会比普通人低一点点。

性染色体结构异常

除了性染色体数量上的“错误”导致性别差异外,性染色体本身的结构出现问题,也可能会使得后代的性别与众不同。比如说“Y”染色体上,有决定性别性状的基因,但是这一基因在极少数情况下转移到了“X”染色体上。这样一来,假如后代继承了这个“X”染色体,就会出现性别偏向女,却有男性性状的现象;假如后代继承了这个“Y”染色体,就会出现性别偏向男,但是却缺少男性性状的现象。

除了“转移”之外,决定性状的基因还可能出现丢失,突变等情况,在基因表达上会出现被抑制,未发生作用等情况,这些都会导致后代性别不明确。比如说一些人的SRY基因(Y染色体上决定男性的基因)作用只发挥了一半,就会导致其既有睾丸,也有卵巢,变成了“双性人”。再比如世界上一些地方水质受化学物质污染,会导致SRY基因无法发挥作用,致使这些地方差点变成了现实版“女儿国”

更多因素导致的性别多样化

我们讲述了决定性别的直接因素“性染色体”出现差错时,会对性别造成什么影响。但是,会影响性别因素的远远不止这一种。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之中,他们属于男性或者女性的性特征会慢慢发育完整,使得他们/她们更加男性化/女性化。而这个过程中,性腺所形成的睾丸和卵巢会产生性激素,并主导和促进这一过程。这个时候,假如出现了性激素异常,将会导致他/她们走向不同的截然不同的性别道路。比如说本来要发育成男性的孩子,结果在青少年时期雄性激素分泌过少,雌性激素分泌过多,就会使得他变得越来越女人,最终变成一个真正的“假小子”。

国内就出现过这样的案例。一对中年夫妻来到医院看病,原因是他们一直想要个孩子,却没有结果。其中,女方一直以来都没有月事,但是双方都没有觉得这有什么问题。医生经过询问,诊断后发现,原来女方患上了“男性假两性畸形”,其根本就是一个男性!只是因为其在成长的时候缺少男性激素,导致睾丸萎缩。所以才被误以为是女性,而这连其本人和其父母,丈夫都未察觉。得知真相后的两人,一时间陷入了呆滞,短怕是很难接受了。

在国外也有不少的案例,其中一个还成为了跨性别者在体育界如何界定性别的典例。这个人就是南非运动员卡斯特尔·塞门亚。她因为在09年柏林田径世锦赛上夺得女子800米引起广泛关注。但是大家感兴趣的并不是她的成绩有多么优异,而是塞门亚长了一张男性一般孔武有力的脸,同时她的体型,骨架,肌肉等都比普通的女性运动员强壮很多。这使得很多观众都困惑道:这难道不是一个男性运动员?

面对质疑,塞门亚的同行们也坐不住了。如果塞门亚真的是男性,那这项赛事还公平吗?那些荣誉是否本来就属于她们呢?后来媒体又曝光更多细节——塞门亚并不算彻底的女性,而是一个双性人。而塞门亚能够参加赛事,也是因为南非田协希望其能够给南非带来荣耀,隐瞒了个中细节所致。这样的消息一出来,冠军光环下的鲜花与掌声在一夜之间消失了,转而全都变成了谩骂和抗议。

但塞门亚其实是受害者,之所以在外形上男女不分,是因为她患上了少见的遗传病,这使得她体内的睾酮素水平过高,进而使她朝着男性的方向发育,变成了双性人。从心理上来说,赛门牙虽然热爱运动,像个男孩一样成长,但是其在心底一直把自己视为女性。包括对外,也一直以女性身份与身边人相处。

经过性别事件后,塞门亚就踏上了维护女性身份和得到世人认同的抗争之路上。但体育讲究的是公平,而不是个人之见。如果忽略对塞门亚遭遇的同情,完全客观地看这件事,大多数人还是认为睾酮素水平达到男性范围的双性人不应该参加女性运动比赛。因为她们确实拥有很大的“天生优势”,这对于其他运动员是不公平的。

性别认同,一个全世界难题

对于像塞门亚这样的人来说,最麻烦的可能还不是性别认定,而是性别认同。强壮的女孩和娇弱的男孩,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引起周围人的性别疑问。有一天,双性别的孩子会回到家,询问他/她的父母,我的性别到底是什么?无论父母怎么回答,自此之后,孩子都可能会陷入一生的性别认同斗争之中。

有些人的性别认同甚至是从成年后才开始的。小时候,他/她们对自己性别认识不深,按照父母,朋友,学校赋予他/她的性别生活。但是长大后,他/她开始觉醒,或者下定决心,意识到自己并不是大家的那个男孩/女孩,而是完全相反的那个。从此,他/她走上了“表面上是转变性别,实际上是完成性别认同”的道路。著名的舞者金星就是一个典型例子。

好在,现代医学的不断进步,帮助更多受到此类困扰的人实现性别转变和社会认同。通过手术和药物的方式,跨性别者可以更小风险地选择自己的性别。而这在过去,是相当困难的。另一方面,文明的进步,也使得社会对于“双性人”,“跨性别者”等人群产生更多的认同感。毕竟,他们大多数都和普通人一样善良。

虽然发展趋势是乐观的,但是总体上来说,目前社会大环境对于他们还是不太友好。误解、反感、憎恨、谩骂依然存在。如何更好实现性别认同和更多尊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科学家:人类远不止“男女”,性别达上百种

除了男就是女?想多了,世界上的性别都快达到上百种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果未来可以无性生殖,男女哪个会先灭绝?相信大家都猜错了
生理性别和心理性别
生儿生女?概率取决于父亲的未知基因
男女除性别不同外 还有什么不同?
男女差异心理学
科学素养,男女大不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