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汉字中所见的古乐器:「樂」与「琴瑟」(商代篇)

(一)樂,木上附丝,琴瑟之象

汉字「樂」的甲骨文初文从「木」从「丝」:

正如古文字学家罗振玉先生所言:

從「絲」附「木」上,琴瑟之象也。【1】

换句话说,甲骨文「樂」用「木上附丝」会意「琴瑟」一类的弦乐器:

  • 「木」表示琴瑟为木制。
  • 「丝」表示琴瑟之弦。

我们知道,「琴瑟琵琶」一类的弦乐器需要手指进行弹拔,所以后来西周金文在甲骨文的基础上加上了偏旁「白」,表示「手指」,意谓「弹拔」。

在以前的文章《「伯、仲、叔、季」考》谈过「白」字。

「白」字像「大拇指」之形,是「擘」的初文,本义为「大拇指」,引申表示「兄弟中的老大」,也即「伯」;假借表示「白色」之「白」。

至此,由「丝、白、木」三个偏旁组成的「樂」字,从西周金文到楷书的字形就基本没有变过。

简化字的「乐」来自「樂」的「草书楷化」,也是一脉相承,保持了汉字的连续性。

草书「乐」最早见于汉代章草《急就章》,出土文献见于汉代《居延汉简》、《敦煌汉简

注2

唐宋以来传世墨迹中的草书「乐」:

「樂」的从甲骨文到简化字的演变时间和过程:

注3


(二) 殷人尚声,商代弦乐器蠡测

经典文献《礼记》《诗经》所记载的殷人「尚声」,酷爱乐舞,祭祀之前先奏乐三阙:

《礼记·郊特牲》:殷人尚声,臭味未成,涤荡其声,乐三阕,然后出迎牲。

从甲骨卜辞和出土实物来看,商代的乐器包含了击乐器、管乐器、弦乐器等三大类二十余种, 可谓「金石丝竹、八音齐全」。【注4】

无机物「金石」制造成的乐器,比较容易保存,青铜乐器:钟、鼓、磬出土非常多,而有机物「丝竹」制成管弦乐器,就很难历经数千年保存下来。

所以,目前考古没有发现过商代的弦乐器。但是,从甲骨文「樂」字,以及一些间接证据来看,殷商时代肯定有琴瑟一类的弦乐器。

比如:考古工作者在殷墟西区发现过很多商代的玉石制成「琴拔片」:

图文引自注5

所谓「琴拔片」就是弹拔琴弦的一种工具,如下图是今天的吉他上琴拔片:

甲骨卜辞中有很多商人奏乐的记载,卜辞中「奏X」就是演奏某种乐舞。

如《合集14311》中有一个从「手」从「丝」的字,前一个字是「奏」,那么这个字肯定表示一直弦乐器。

《合集14311》

《乙8311》还是一个「奏(攴幺)」,(攴幺)字——从「攴(pu1)」从「幺」,「攴」字像「手持小棍」之形,「幺」是「丝」的一半,在这里应该代表「弦乐器」。

古文字学家宋镇豪先生认为这个字表示一种「牵拉式弦乐器」:

注6

换句话说,「(攴幺)」这个字是在描述商人在拉小提琴一类的乐器。


(三) 结语

综上所述,汉字「樂」以「木、丝、白」三个偏旁会意「琴瑟一类木制弹拔弦乐器」,本义指「木造弦乐器」,引申表示「音乐、快乐」。

图引自注7

所以,汉字「樂」从「乐器」引申表示「音乐」,再引申表示「快乐」,整个引申过程自然、自洽。

目前,并未出土商代的弦乐器,而甲骨卜辞信息十分有限,只能凭有限间接证据蠡测,很难进行深入讨论。

考古所发现的最早弦乐器——琴瑟,始见于周代。周代实行「礼乐制」,「乐」也是当时贵族或者知识分子必须掌握的「六艺」之一。我们熟知的与「琴瑟」有关的典故——「高山流水,知音难觅」,就发生那个时代。

下一节我们还是从汉字「琴瑟」切入,讨论周代的弦乐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田蕴章书法讲座【250-樂(乐)-简评《广艺舟双楫》(八)】
汉字中所见的古乐器:「琴」与「瑟」(周代篇)
汉字探源:师字的本义是指军队的一级建制单位吗?
千字文详解——弦
汉字趣谈: 孫(598)
幺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