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这3个角度把握法帖的笔法要领,再也不会有人说你临帖不够好了

学书法,努力是必须的,但是收获却不一定和努力成正比。就好像有些人写了一辈子,却依然没有入门,这就体现了学习方法的重要性。

例如学习王羲之,你不仅要关注王羲之本身,还需要结合与之相关的书家进行对比研究。比如通过与王羲之同时代的王珣、王献之等书家作品进行横向对比,把握当时整体的书写范式;也要结合魏晋前后的书家及经典,以梳理笔法的渊源与流变。那既然是二王体系的梳理,宋四家之一的米芾便是一个不可忽略的存在。

众所周知,“晋人尚韵、唐人尚法、宋人尚意”,但这里只是说不同时代中书法相对突出的那一方面,而不是很多人错误理解的单一方向的追求。

米芾,虽源于王羲之,但他在王羲之原有的法度基础上,对其进行了夸张变形。王羲之的书法相对而言更加严谨,而米芾书法中的写意精神,以及痛快淋漓的书写感觉,却是王羲之所欠缺的。

学习米芾,除了用笔的爽利、结构的欹侧、章法的跌宕能够改善创作中的平淡无味,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就是行书的放大书写。由于米芾书法本身独有的特点,即使是《苕溪诗帖》这样的小字行书放大书写,仍能给人一种凌厉、挺拔的观感。

米芾《苕溪诗帖》

对于上述学习米芾的改变,陕西师范大学书法硕士刘志霞老师的体会不可谓不深。她专注于自身行书的发展,通过对米芾的学习,变安静为活泼,变沉寂为灵动,再加上后期临习赵之谦行书以增加厚度,顺其自然地拓宽了原本单一的行书发展道路。

刘志霞,女,天津人

陕西师范大学书法专业硕士;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清华大学陈天民书法高研班助教;

河北美院书法外聘教师;

陕西省青年书法家协会理事兼妇女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西安市未央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咸阳市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咸阳市书法家协会理事;

咸阳市书画院协会常务理事;

咸阳市画院特聘书法家;

咸阳市“德艺双馨”艺术家;

全国第十一届艺术节书法作品展(中国文化部主办)

第三届丝绸之路书法篆刻展三等奖(中国文化部主办)

“全国第七届楹联书法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首届中国西部书法篆刻作品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纪念老子诞辰二五七八周年全国书法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全国第四届妇女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全国第五届妇女书法篆刻展”(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

作品多次入展陕西省和其他省市的书法篆刻的专业展览

理论文章和书法作品在多家报刊发表

经过多年的学习与研究,刘志霞老师总结了诸多的心得与经验。她说,线条是构成书法艺术的最基本要素,线条美具有一定程度的独立审美空间,而这种美又是通过线条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这种形式特征包括线条的立体感、节奏感和力量感三个方面。从米芾的《苕溪诗帖》中我们也能直观地体会到这几点。

一、立体感

书法讲究笔法的目的是为了追求线条美,而线条美中最主要的一条是立体感要强,要有厚度。但在书写时,不可能做到笔心一直在点画中行,在书写不同方向的笔画时,笔尖因为柔软可能会不时地出现偏侧的倾向,为了克服这种倾向,凸显书法线条的立体感,书写者就需要适时地调整笔锋,运用提按使转的方法,尽量使笔尖“回归”到笔画的中间来。

这也说明,在实际运笔的过程中,中锋用笔并不是绝对的“笔笔中锋”,而是中锋侧锋交替出现。惟有秉持这样的用笔方法,写出的才是真正的立体线条。《苕溪诗帖》中点画和线条丰富的变化,正是这种中侧锋互换所产生的。

二、节奏感

在欣赏书法用笔时,人们往往非常自然地将运笔的节奏感看成了一项重要的审美标准,从中不难看出节奏感之与书法成败的紧密关系。

书法被称为“无声的音乐”,是极具节奏感的,正如《苕溪诗帖》中的字,或大或小,或粗或细,或断或连,包括字与字之间的间距也有大小的变化,通过这一组又一组的矛盾对比与变化关系,体现出了米芾在书写过程中的节奏。若没有这些对比的元素,整个章法就会显得平淡无味。

三、力量感

书法线条的力量感并非是笔画的粗细决定,而是来自于书写的过程,其中的“力”包括了从人的力量到手指(经过肘、腕和指),再到笔杆,最后下注到笔锋的过程,并不是力量大的人就能写出最有力的线条,那么,如何通过一定的技巧将力量通过书法线条跃然纸上呢?

刘志霞老师认为,主要有两个方面来体现:

其一,掌握好提按的分寸。提是一种向上的力,按是一种向下的力,二者看似相反,实际则相辅相成、不可或缺。如果你要写粗线条,那就要先有提再有按,如果写细的笔画,也是要先按后提,这样写出来的线条才不漂浮软弱,从而体现出力量感。

其二,处理好逆笔与顺笔的辩证关系。逆与顺相应而言,是用力方向完全相反的两种运笔方式。如果能够巧妙地处理好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那么,书法线条的力量感就可以很好地得到体现,这一点,看似简单,实际上却不易做到。

米芾《苕溪诗帖》的字虽然不大,但是放大后仍然可以感受到他的力量感极强,他的线条也都具有自然含蓄,刚柔并济的特点,米芾通过强调技巧的运用,以增强笔毫与纸的摩擦所产生的力感,凸现其线条的内在之力。

以上几个方面在《苕溪诗帖》中有了直观的体现,它们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我们在学习的时候,通过这几个方面逐步探索总结,循序渐进,必将获益无穷。

不过,说了这么多,消化起来或许并没有那么容易,那不如让刘志霞老师专门用4节课,为你解读米芾《苕溪诗帖》中的技法秘诀吧!

其次是写了三五年乃至十多年,但是始终保持错误的临帖方式,例如抄帖,用自己的书写习惯改造古帖,不得法度。

还有一种,也是墨池学院的书友们面临的主要问题——临帖临得还行,但是一旦离开了字帖,就完全不知道如何下手,创作出来的风格与原帖相去甚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临创脱节。

刘志霞老师作品

刘志霞老师一直在专业书法学习的环境下成长,与普通书友相比少走了很多的弯路,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她经过对学员们的深入研究,对一些典型问题总结了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一方面是提高审美,让学员知道什么才是好作品;另一方面,传授他们有效的学习方法,告诉他们怎样才能达到写出好作品的水准。

为了提高学员们的创作能力,刘老师还对学员进行单项的强化训练,把大的知识点拆分成零碎的小知识点,让学员逐一消化。经过几个月的训练,很多学员都有了脱胎换骨的效果。

刘志霞老师作品

这些年,刘志霞老师积累了丰富的教学经验,果实丰满,近80%的学员在刘老师的指导下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十多位学员在国展中脱颖而出,其余同学也都陆续在省展、市展中崭露头角。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天民书法教育大课堂教学团队之刘志霞
为什么古代书法家崇尚屋漏痕?它高古的秘密是什么?颜真卿说透了
用最简约的话解释“提”与“按”?
宋代书坛的领军人物,传统功力深厚,连苏轼、米芾都不如他,可惜知道的人太少了
笔锋藏露和笔势收放(郑晓华)
美院博导邱振中:宋朝书法成绩平平,是缺失了王羲之的一种笔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