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管炎
胃胀、打嗝、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大便偶尔发黑、右腹上部肋下沉闷。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管内而引起的食管黏膜发生的消化性炎症。主要症状为上腹剑突下的胸骨后烧灼痛、刺痛或酷似心绞痛,吞咽困难,反酸、恶心、呃逆暖气。中医对于反流性食管炎,通常采用辨证施治的方法。大体分型论治如下:
肝胃不和型:多因情志不畅,肝失疏泄,气机升降失调而引起。证见胸骨后痛或烧灼感,每因情志不畅诱发或加重,胃脘及两胁胀痛,呃逆暖气,脘闷反酸,食欲不振,或吞咽格拒,舌苔薄、脉弦。治宜疏肝理气、和胃降逆,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6克、白芍15克、乌贼骨15克、郁金10克、延胡索10克、制香附10克、苏梗10克、半夏10克、枳壳10克、甘草5克,水煎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选用开胸顺气丸、宽胸利膈丸和气滞胃痛冲剂等。
肝郁化热型:证见胸骨后烧灼样痛,反酸暖气,性情急躁易怒,胁肋隐痛,头面燥热,口干口苦多饮,大便于结,舌红,脉弦数。治宜疏肝清热、和胃降逆,方选丹栀逍遥散加减:丹皮10克、山栀10克、大黄10克、天花粉10 克、白芍10克、柴胡6克、生地20克、瓜蒌20克、石决明30克、竹茹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脾虚气滞型:证见剑突下或胸骨后隐隐烧灼,胃脘胀满,暖气则舒,食欲减退,反酸或泛吐清水,大便不调,舌淡,脉濡弱。治宜健脾理气、温胃降逆,方选丁香柿蒂汤加减:丁香3克、柿蒂20克、白术10克、延胡索10克、生姜10克、党参15克、茯苓15克、苏梗15克、半夏12克。水煎服,每日1剂。
气虚血瘀型:证见吞咽困难,胸骨后疼痛,神疲乏力,面色无华,气短懒言,形体消瘦,舌淡暗,舌边有瘀点,脉沉涩。治宜益气养阴、化瘀散结,方选启膈散加减:丹参20克、茯苓20克、太子参20克、浙贝母15克、荷叶蒂15克、当归12克、郁金12克、三七粉(分冲)3克、桃仁10克、延胡索10克。水煎分2次服,每日1剂。中成药可配服沉香利气丸,每次2丸,1日2次,温开水送服。
脾虚胃热型:证见剑突下灼热,胃脘隐痛胀闷,纳呆,反酸,呕吐清水,暖气,舌淡而干,脉虚数。治宜健脾益气、清胃降逆,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党参10克、半夏10克、黄连5克、黄芩10克、干姜5克、延胡索10克、大枣10克、乌贼骨20克、茯苓15克、炙甘草5克。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
对于较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可以配合抑制胃酸分泌药(西咪替丁、雷米替丁)、抗酸剂(氢氧化铝制剂)、促胃动力药物(吗丁啉、胃复安、普瑞博思)、及保护胃黏膜(硫糖铝)等西药治疗。其目的是保护食管黏膜,加强食管抗反流屏障作用,提高食管清除酸的能力,加快胃排空和防止胃及十二指肠反流,抑制胃酸分泌。
病患者要注重自我调护。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餐后尽量保持直立位或躯干直立的体位,以利胃、十二指肠内容物下行。
(2)注重减轻腹压、避免剧烈的活动,不要穿紧身衣和束腰带,给胃肠道创造松弛而顺利的通道。
(3)肥胖者应减轻体重,特别是睡前少进饮热茶或饮料,戒烟并限制酒和酸性刺激性食物,以及糖、巧克力、咖啡等食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专方症见:胃脘部烧灼不适,急躁易怒,胸骨后及吞咽
乌梅丸加减治疗返流性食管炎案
胃痛-肝胃郁热胃反流性食管炎特点:剑突下或胸骨后烧灼感或烧灼样疼痛,胃脘胀满不舒,进食后胸骨后疼痛加...
中医治疗反流性食道炎
食管炎权威知识
治疗食管炎的民间偏方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