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疼痛的性质

推拿按摩点穴治疗的诊断方法

在诊断方面主要应用的是问诊和触诊;问即是患者进门后应询问其来此的主要目的、就是主要症状的什么、这种症状出现了多长时间、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症状、曾经在什么地方检查或调理过、用的是什么方法、效果如何等等、这是必须搞清楚的。

即用手触摸的方法;就是通过在人体的特定部位及病灶触、摸、按、压、推理等方式来感觉;{手摸心会}主要感觉皮温、筋的弹性、硬结、包块、条索等、触摸时的感受、如胀痛、酸痛、刺痛等。

一;疼痛的性质

由于导致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故疼痛的性质亦异。因而询问疼痛的性质,可以辨别疼痛的病因与病机。

1.胀痛

指疼痛兼有胀感的症状。是气滞作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胀痛,多是气滞为患。但头目胀痛,则多因肝火上炎或肝阳上亢所致。

2.刺痛

指疼痛如针刺之状的症状。是瘀血致痛的特点。如胸、胁、脘、腹等部位刺痛,多是瘀血阻滞,血行不畅所致。

3.冷痛

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的症状。常见于腰脊、脘腹、四肢关节等处。寒邪阻滞经络所致者,为实证;阳气亏虚,脏腑经脉失于温煦所致者,为虚证。

4.灼痛

指疼痛有灼热感而喜凉的症状。火邪窜络所致者,为实证;阴虚火旺所致者,为虚证。

5.重痛

指疼痛兼有沉重感的症状。多因湿邪困阻气机所致。由于湿性重浊黏滞,故湿邪阻滞经脉,气机不畅,使人有沉重而痛的感觉。但头重痛亦可因肝阳上亢,气血上壅所致。重痛常见于头部、四肢、腰部以及全身。

6.酸痛

指疼痛兼有酸软感的症状。多因湿邪侵袭肌肉关节,气血运行不畅所致。亦可因肾虚骨髓失养引起。

7.绞痛

指痛势剧烈,如刀绞割的症状。多因有形实邪阻闭气机,或寒邪凝滞气机所致。如心脉痹阻所引起的“真心痛”,结石阻滞胆管所引起的上腹痛,寒邪犯胃所引起的胃脘痛等,皆具有绞痛的特点。

8.空痛

指疼痛兼有空虚感的症状。多因气血亏虚,阴精不足,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部或小腹部等处。

9.隐痛

指疼痛不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的症状。多因阳气精血亏虚,脏腑经脉失养所致。常见于头、胸、脘、腹等部位。

10.走窜痛

指疼痛部位游走不定,或走窜攻冲作痛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疼痛而走窜不定,称之为窜痛,多因气滞所致;四肢关节疼痛而游走不定,多见于痹病,因风邪偏胜所致。

11.固定痛

指疼痛部位固定不移的症状。若胸胁脘腹等处固定作痛,多是瘀血为患;若四肢关节固定作痛,多因寒湿、湿热阻滞,或热壅血瘀所致。

12.掣痛

指抽掣牵引作痛,由一处连及它处的症状。也称引痛、彻痛。多因筋脉失养,或筋脉阻滞不通所致。

除此之外,一般而言,新病疼痛,痛势剧烈,持续不解,或痛而拒按,多属实证;久病疼痛,痛势较轻,时痛时止,或痛而喜按,多属虚证。

临床只要问明白和触诊明了就可以下手调理了、手法调理如果不明其症状的原因和正确的位置、是调不出理想的效果的、只要诊断正确方法得当都会达到理想的临床效果。

疼痛的性质 
 
疼痛的性质往往反映着疾病的特性,因此,疼痛的性质是疼痛辨证的重要一环.由于引起疼痛的病因病机不同,其疼痛的性质亦不同,临床可见如下几类: 
    (1)胀痛:多属气滞,常肝郁气滞,肝阳上亢,感受风热及痰食内停所致.     (2)刺痛:痛如针刺,其特点是疼痛的范围较小.部位固定不移.是瘀血疼痛的特点之一,多由外伤而气滞血瘀引起. 
    (3).灼痛:痛处有灼热感.多为郁热内蕴,痰热内阻,湿热蕴积及阴虚火旺所致. 
    (5)割痛:疼痛如刀割般,多因热灼 
    (7)串痛:又称游走痛:即疼痛游走不定或走窜攻痛,其特点是痛处不固定,或者感觉不到确切的疼痛部位,多为风邪留着机体的经络关节,阻滞气机,产生疼痛.气无形而喜通畅,气滞为痛,亦多见串痛.于行痹和气机郁滞所致的疼痛. 
    (8)酸痛:疼痛时有酸楚不适感,酸痛多由湿着肌表,气血不足或淤滞及精气亏损所致,多见于身躯,四肢痛证. 
    (9)重痛:疼痛有沉重或重着之感.重痛多为湿邪困阻,这与湿性重浊黏腻等有关. 
    (10)困痛:痛而压抑,欲动不遂称困痛,多为陈旧性损伤兼受寒邪,湿邪之故. 
    (11)隐痛:指疼痛隐隐而作,或时隐时现.隐痛多属虚证,常因阴血亏损,或阳气不足,使筋脉失养所致,多见于腰背部疼痛。
1、 刺痛 又称第一痛、锐痛或快痛,其痛刺激冲动是经外周神经中的纤维传入中枢的。痛觉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明确,痛觉迅速形成,除去刺激后即刻消失。常引发受刺激的肢体保护性回缩反射,情绪反应不明显,因而比较稳定,易于进行定量研究。
脊髓前外侧束和后束与刺痛的传导有关。切断前外侧束,刺痛完全消失;切断后束,刺痛的阈值降低,定位性也受到严重的影响。刺痛信息经脊髓至丘脑后腹核的基底部换神经元后,传至大脑皮质体感区。与此类痛觉传导有关的神经结构统称皮质痛觉系统。
2、  灼痛 又称第二痛、慢痛或钝痛,多因化学物质刺激痛觉感受器而引起,一般认为此类性质的痛觉信号是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的。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定位不明确,往往难以忍受。痛觉的形成缓慢,常常在受刺激后0.51.0s后才出现,而除去刺激后,还要持续几秒钟才能消失。灼痛可反射性地引起同一脊髓节段所支配的横纹肌紧张性强直,并多伴有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的变化,以及带有强烈的***彩。皮肤烧伤、暴晒伤、局部软组织炎性渗出,亦可引起灼痛,一般来说,灼痛多较表浅。
传入脊髓内的灼痛信息主要经由对侧的前外侧束上行,小部分通过同侧的前外侧束上传。切断一侧的前外侧束后,对侧身体在收到痛刺激时仍能出现慢痛。此类痛觉信息主要传至中脑中央灰质、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和下丘脑,这些与灼痛传导相关的神经结构统称为皮质下痛觉系统。
上述两种类型痛觉,刺痛和灼痛或第一痛和第二痛,合成为双重痛觉,即痛觉的双重性。
3、  酸痛 又称第三痛,痛觉导入冲动经外周神经中的C类纤维传入。此类痛觉是由内脏和躯体深部组织受到伤害性刺激后所产生的,尤其是指机体发热或烧伤时源自深部组织的痛感觉。疼痛在刺激后缓慢地发生于广泛部位,数分钟后达最高值,这是由于致痛物质生成缓慢所致。其主观体验的特点是痛觉难以描述,感觉定位差,很难确定痛源部位。痛觉产生时常伴有内脏和躯体反应,以及较强的情绪反应。
4、  跳痛 常伴动脉压的搏动而短暂加剧,多发生于炎症区,敏感的神经末梢受所在组织膨胀压力而产生规律性或阵发性痛,痛常剧烈难忍。在枕颞部、肩胛区,当神经伴随血管时,两者之一的炎症,亦可引起难忍的跳痛。
5、  点击痛 为根性痛的一种表现,神经根受刺激时可产生,敏感的神经根受到突出的椎间盘挤压或组织短时间内压力升高,如咳嗽、喷嚏,可引起触电样疼痛。根性痛对疾病定位具有诊断意义,疼痛区域提示相应节段病灶发生部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风湿亭|常见的风湿疼痛,背后竟然暗藏玄机!
疼痛的分类,你都知晓吗
中医问诊疼痛的部位治疗疾病
陈厚忠讲中医诊断学[问诊]-疼痛的性质,兼谈疼痛切诊与痛证之方 20190728-01
听听中医说“疼痛”
不同部位疼痛的临床意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