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涞 水 驿 递 考
涞水县位于保定市北部偏西,县域呈北西南东走向。西北与张家口市涿鹿县接壤,东北与北京房山区为邻。西南是涞源和易县,南面是定兴,东面是涿州。张涿高速(北西—南东向)和京昆高速(北东—南西向)在县城北的水北处交叉过境。
 综合现有资料显示,现涞水县境内的古代邮传路线,明及明代以前属边路。据杨正泰所著《明代驿站考·附录二·一统路程图记·卷四·各边路·内三关内二重边墙各口子路》所载:“房山县西六十里大谷口→三十里干河口→南四十里至涞水县”。在最新版的《涞水县地图》上很容易找出这条路线,但缺少较详细的文字记载。

        到了清代,涞水县的邮驿机构设置才有了比较详细的文字记载。雍正版《畿辅通志·卷之四十三·驿站》记录的比较简单:涞水县“在城驿,稍冲。现存马十匹,夫五名。共银一百八十四两三钱九分二厘八毫。遇闰按月加赠,知县掌之”。规模较小且未设驿丞。有驿站,但没名号,在县城内的,一般都称“在城驿”。

       关于急递铺,卷之四十四记载:涞水县“城东为槐(应为隗)家庄铺(即今东十里铺),南为郑家庄铺,西为道(应为遒)栏铺。额设铺司兵十二名。每年共支银七十二两”。共有四处急递铺,总铺与驿站似为一处。

到了乾隆年间,因为朝廷祭祖的需要,涞水县的驿递机构才有了发展并初步定型。

        据乾隆版《涞水县志·卷二》记载:“邮传总铺,在南关邮亭,一座房三间,知县丁辅建。隗家庄铺,在县东十里铺(有郭隗墓);郑家庄铺,在县南高乐(应为高洛)村;遒栏铺,在县西十里铺。在城驿,在县署东,雍正十三年(1735年)改递为驿。共马二十五匹,夫十五名,工料银二千四百一十四两七钱。闰月加银一百零八两八钱九两“。规模有所扩大。

       另外,加设了一处驿站—石亭驿,“在县北三十里石亭村东。乾隆元年(1736年)添设腰站。马三十五匹,车十辆,驴二十五头,夫五十名。岁支工料银二千七百七两一钱。闰月加银二百一十八两九分”。比在城驿规模还大,规格还高。所谓腰站,系根据驿务量的大小和驿路状况等因素,在两个驿站中间加设的驿站,也称腰驿,与腰铺略同。保定地区各市县古代所设腰站明确见诸于文字记载且有据可考的,笔者目前仅考察过此一处。乾隆六年,在石亭还建了公馆(相当于招待所),有正厅三间,厢房六间,现已无考。到了光绪年间,有文字明确记录“涞水县在城驿,次冲,雍正十三年因地接泰陵改递为驿,添拨唐县军城驿额”,一切开销都算在军城驿名下。

       光绪年间的涞水驿路也比较清晰:“额设四铺,铺司兵十五名。总铺东十里至东十里铺,又十里至涿州鲁家铺;南十里至高洛铺,又二十里至定兴县在城铺;西十里至西十里铺,又三十里至易州二十里铺。铺兵每岁支银七十二两”。

        关于在城驿的驿址,据当地的老人们介绍,可能就在县城的府前街与朝阳路交叉路口偏东北一点的地方。笔者注意到那里有一棵被围栏保护起来的已有300多年树龄的国槐(有标牌)(附图一)。此外,再无其他遗迹可寻。

       因为初次接触到腰站,笔者还是在县城乘小公共首先来到城北三十里的石亭。如今的石亭西南已经建成了“京涞新城·首都功能疏解区”,有北京公交917路,可直通涞水县城。石亭的商业街已初现繁华,但走进商业街两旁的村内,仍可见“火神庙”、“菩萨庙”等老旧街牌和简陋的庙址(附图二),也没什么香火。

        关于涞水到石亭这条驿路,史料记载比较繁杂,一说从石亭(驿)向正北经张坊(北京房山)去了干河口(铺),一说从石亭(驿)向东去了涿州的半壁店(乾隆皇帝的行宫)。从图上看,后者可能性较大。

       史载,乾隆十三年(1749年),乾隆皇帝要在当年的八月二十三日雍正忌日亲临西陵参加祭祀大典。此前曾派人勘察建造了沿途的4座行宫,一是房山的黄新庄,二是涿州的半壁店,三是涞水的秋兰,四是易县的梁各庄。有文章称,清朝皇帝西陵祭祖曾经过涞水县城西北二十五里的娄村。据考证,这正是从半壁店经石亭到秋兰(行宫)的可行之路。

        考察过石亭腰驿之后,在112国道155公里处北约1000米,笔者找到了行宫村。村北约百米处即是当年乾隆皇帝的行宫遗址,虽然现在变成了一个大土坑,但旁边的古井遗址尚存(附图三)。村头上一位60多岁的老年妇女对笔者说,她小时候就吃这口井里的水。行宫村里的居民原来只有几户人家,都是随乾隆皇帝祭祖时过来的,且都是旗人(满族)。与其紧邻的北秋兰村也是如此。村里人多是镶黄旗人,以柳、张二姓为多,行宫也称北秋兰行宫。当地流传着一个传奇般的故事:乾隆皇帝起早微服遛早,拿着烟袋却忘记了带火,于是向田头一杨姓老汉借火。用罢还火时说,你这火还挺灵光。杨老汉戏言回道,我这火是伺候万岁爷的。乾隆听罢,龙心大悦,当下赏赐杨老汉黄马褂一件。现在的秋兰,雍正版《畿辅通志》写作“道栏”,应属笔误。光绪版《畿辅通志》写作“遒栏”,也有将“栏”字写作“澜”的。

文章来源:保定市集邮协会。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寻探涿州行宫
中华名胜对联·河北(1)
河北对联
​“总督衙署说廉政”系列 —乾隆朝直隶总督方观承(上部 十四篇)
涿州闹市里的皇帝行宫
南运河德州段历史文化解读:南运河的行宫与驿站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