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高碑店九月庙
userphoto

2022.10.20 浙江

关注

原创:祁彩凤

(一)临时搭建的庙街

高碑店村主街原本两端各有一个阁,人马车辆从阁门进出,阁外有两个现今荡然无存的大寺。南阁外的南里南大寺“青云寺”。北阁外的北里北大寺“隆兴寺”,两个大寺对应在八卦“坎、离”方位,两大寺千百年流传下来两个大庙会,一个是北里二月庙,一个是南里九月庙,都是农历二十五日正日子。从十九日开始搭建庙街,二十二日小集这天庙会开始,经过二十四日大集。又到二十七日小集傍晚收摊。共六天。为什么两个庙会正日子都定在二十五日这天,而又一个是二月,一个是九月呢!我无从考查。但我个人分析认为可能跟观世音菩萨有关。因为凡是庙会都是为了纪念某个人物而发展成规模的。观世音菩萨二月十九诞辰日,九月十九出家日。佛教每逢这样的纪念日都有弘法利生的大法会活动。寺内僧人们带领信众在大雄宝殿办法会或打佛七(佛教用语),从十九到二十五正好七天,法会最后一天即二十五这天,穿着法衣,敲着法器,到寺外宣扬佛法普度众生,天长日久推衍成各种物资交流和各种娱乐的大场所。则形成定时六天的商业娱乐庙会。可想而知当年有多大有多热闹。
我记得二月庙的指挥中心,在北阁下路东村公所,九月庙的指挥中心在南阁里的广惠庵,这里是高碑店唯一一座比丘尼弘法利生的修行道场。庙会各种摊点布满了整个高碑店的街里村外。和二月庙相比,逛庙人的心情不同。二月庙是农忙在即,人们没有心情闲逛,只是买些农用必须品,匆忙往返。因而庙会内容简单实用,没有或很少生活娱乐摊点,时间也短暂,二十四大集过后基本没人了。九月庙是丰收已获,这个时间,正好秋收已完。地里只剩下棉花柴。园子里只剩下大白菜。农民忙活一年收获了,高兴了,身子骨儿闲下来了。气温也适宜,不冷不热,高兴之余有闲情有闲致。逛逛庙放松放松,娱乐娱乐。说些农忙之外的话。做些农忙之外的事。会做小买卖的,也在庙会上赚点钱。农忙时农民不舍得把农活放一边,去做小买卖。农忙时就连那几个月的大集小集,都基本没人。除非买点急需用品匆匆来匆匆去,谁有闲心逛游!但是在九月下旬这个庙,上庙的人口齐全,男女老少齐上阵。秋后的下半年,是谈婚论嫁的旺季,在九月庙上置买衣料箱柜、小百货等物品,儿童也买些喜爱的玩具。老少爷们也有心情参与娱乐活动,听书看戏、套圈、打枪、射箭,流连忘返。因此热闹非凡。
我童年那年代高碑店的庙会,不只是高碑店本村热闹,周边三里五乡的村,家家户户都像过年似的蒸包子、炖肉、包饺子,接客七大姑八大姨,亲戚朋友,也都要走动走动,接过来热闹几天。互相看望看望。是个礼尚往来,和谐团结的大好时机。大姑娘小媳妇手头上有点钱,也到庙会上添置点自己喜欢的物件。还有,就这机会保媒拉纤,搞对象谈朋友、买赠品、添嫁妆,不亦乐乎,这个庙能不热闹吗!因此逛临建商街的男女青年,老妪妇幼,男人女人老人孩子都不在少数。
商家更会利用这个大好机会,大搞商业活动。十村八县的商铺都来这里赶庙。就连北京天津的大商号,也来这里租赁临建商铺卖货。高碑店街里的商铺门脸,也都搬到门外大街上摆摊。竞争手段五花八门。谁甘落后谁愿错过这大好商机。从二十二日以前,高碑店的村民所,在收完庄稼的地里,平土地,搭架棚,忙上忙下。小集开始,大街上人来人往,挤不过来挤不过去。因此九月庙比二月庙的规模要大上好几倍,穿绿戴绿,人山人海。
九月庙的特点大小庙门敞开,香烟缭绕供品丰盛,烧香拜佛,感恩神灵,善言善行,和谐娱乐。我小时候那年代,人们都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人不见,神见,因而有做坏事的却成了极个别现象。
所谓逛庙的庙。当初就是为纪念某个人物,为其修建房舍,内有画像或塑像,给其上香上供,崇拜他的精神,讲述他的故事,庙外卖香火,卖饮食,发展到卖各种物资而流传下来的集会。大小庙都有具体人物,多数的农村庙会只有一天。解放后,把大庙会改成物资交流大会,一直流传至今,社会形势突飞猛进,人民生活空前提高,物资用品日益丰盛,为方便人民生活需求,产生了超市,在大超市里天天逛庙,餐餐过年,食材不分季节随时有,再也不用每年专等那几天庙会购物或娱乐。所谓“庙会”便成了历史上的一种特殊民俗文化,给后生们留下的历史故事。
庙会举办单位是村公所,九月庙临时办公在南阁内东侧的广惠庵。当时人称姑子庵。听说广惠庵香火旺盛,因缘于明代比丘尼的开山祖师。这里的香火几百年来一直很旺盛。她们有田园自食其力。可是,我二奶奶年年定时布施给她们一定数量的粮油。女尼们遇到经济需要时,也去我家找二奶奶解决。新中国成立后,年轻尼姑解散还俗。只剩下法名“如缘”的这位老师父,当地人尊重她有德有望,土改时以孤老对待,在院里给她留下三分田园地。后来又入了人民公社,得到社员们的照顾。老师父七十多岁圆寂于此庵。解放初期,我在定兴县上师范时,每每步行回家必路过此地,我有一同班同学史XX家住她东隔壁,称她师叔。那时我们还帮如缘师父收获大白菜呢。我记得清清楚楚,是青稍儿大白菜,没长多少嫩心儿。都是青绿青绿的大白菜帮儿。她对我们说用开水烫后,再炒或炖粉条可好吃哪!
更有一块显眼的皇封高碑——“安童碑”。我们小时亲眼目睹的,记载着元朝英宗时(1321年),丞相安童的事迹,死后埋于此地“驻跸庄”,即立此高碑,老人们传说驻跸庄因此改成高碑店。
九月的庙会,除了主街道外,整个高碑店村里村外,都是商摊儿。庙会外来商户设在村外。在大街南北两头收完庄稼的空旷田野上,临时搭成几道街的篷帐商铺。安排得规整有序。那些杂耍,娱乐项目,各圈出大小不同场地展示娱乐项目。庙会期间学校停课,我和同学伙伴们只在北里小学的北边逛游。不敢去南里,人太多挤不过去。马路两侧野地里,除帐篷搭建成的一条条整齐街道外,还看到许多按各摊所需不规则占地,分不出整齐的街道到处是人。
先说帐篷街道商铺吧。在马路北边收完庄稼的地里,每条街道,都是比赛般的人头攒动,熙熙攘攘。无论男女老少,都那么挤来挤去,简直就是人疙瘩,哪还走得动,人人都是随人群蠕动。不自主地跟着挪,根本买不着什么东西。
1)百货街:两侧对面商铺挂着幌子互相招摇。卖洋广百货,针头线脑、洋袜子、洋手套、扑粉、胭脂、雪花膏、香胰子(香皂)。广绣、苏绣、花手帕。还有长巾(围脖儿)、方巾、花头巾。花样子、绣花崩子、绣花针。这里年轻人较多,温文尔雅,不那么大吵大叫乱挤乱闹。气氛和谐文雅礼貌规矩。
2)布匹街:这条街道的对面商铺,相互呼应似得。吊挂着大幅的洋炕单子,花被面,洋布、彩色布、花格衣料、卡机布。绸缎被面,丝绸褥、粗布、细布、家织布。就连天津的丝绸庄,北京瑞蚨祥布店都来到高碑店庙会摆摊凑热闹。只听见呲喇喇扯布的声音,此起彼伏。帐篷背后的裁缝们,也都是围得里三层外三层,忙得不亦乐乎。当下量体做衣,还要支出两三个月后,才能取活儿。
3)鞋帽街:这条街里男女老少都去挤,礼帽、毡帽、学生帽、老头帽盔儿、老太太青绒帽。皮鞋、布鞋、绣花鞋、球鞋、冰鞋、运动鞋。也有男孩子,把旧鞋当下甩掉,换上新球鞋蹦个高儿跺跺脚,再挤着跑出街道。
4)甘鲜果品街:各种点心,八大件:江米条、大燎花。瓜子、花生、山核桃。大柿子、黑枣儿、柿饼子、山里红、桃干、杏干、李子干。孩子们最喜欢的是糖块儿。各种颜色的洋糖块儿。橘子瓣儿、花心球。还有百姓自熬的粘牙棍儿,糖炒栗子现出锅。这里都是打包带走。那年代,不时兴在大街上嗑瓜子吃零食。在人面前张嘴咬东西,张口打哈欠,招人笑话,认为不雅观,没教养。
5)古玩街:相比之下这里人较少,文人墨客学生守规矩。逛庙的散人们,可以到这里来暂时喘口气。但,不可碰撞瓷器摊儿,碰坏哪一件都赔不起。文房四宝、易州砚、字画对联真迹全。
6)香草街:再看看香草香料吧。这里与众不同,老远就闻到香草味。特别是卖香荷包的摊点。弥漫的香味扑鼻。逛庙的人们老远就能闻到。各商铺的帐篷里,柜台前、悬挂着许许多多红红绿绿各式各样的香草荷包。还挂着一捆一捆的香草干枝。
什么是香草荷包?那是一种戴在身上的饰件,可以装在衣兜里,可以挂在腰带上,可以挂在扣门上。还可以放在衣柜里,床头上,枕头下。是用一种天然的纯植物香草作原料。把干草、花、枝、叶,用石磨磨成粉末,再用精致的细布,缝制成大小不同,形状各异的布袋,装进草粉缝牢。外套一层彩色绣线编织的网兜儿罩着。下边垂下许多条长长的柔软的流苏穗子。有红色、粉色、粉红色、橘红色、桃红色、杏黄色、绿的、兰的、杂色的。挂在腰带上向下散垂着。上衣盖住上半截,而留在外面是流苏穗的下半截。走起路来,流苏飘逸颤巍巍,潇洒活泼又可爱。散发着芳草香气,好闻、好看、解汗臭,驱蚊蝇,治百病,辟邪气。是当时青年人的一种时尚美。因为是纯天然,香草粉永不褪味。也分多种香型,草香、花香、药香、茶香、檀香等等。分名别类,价格不同,很有选择余地,可就是香草荷包(香囊)形状单一,只有一寸宽一寸半长的长方体一种。佩戴者姑娘居多。大小姑奶奶们,一买就是好几个。但形状上没有选择的余地。
我常常带领小妹和小伙伴们,到香草街来凑热闹。因为妈妈早已给我们,从碎布包里挑选出彩色布料,缝做的各式各样,长的、方的、圆的、葫芦形、桃行、多边形等。大小不同的,好多个香袋包皮,和商品媲美。我们来这里是挑选香内囊或香粉原料,回家装在自家的香袋包皮里。
7)绒花街:这里更是一色的女人,我小时候老少女人的夹发髻、辫子、长短散披都用绒花绢花装饰,特别新婚媳妇满头绒花凤凰、过年过节庙、老少女人都把头装饰的花枝招展。戏台上的角们更需要这些货色。这条街铺的侧壁上,顶棚上,展览着各种绒花,红色较多,大小龙凤,大小花朵,喜鹊登梅,牡丹凤凰,双喜单喜字等。
逛庙会的人们,走出这几条有序而集中的街道。可站在一个高坡上,向东举头远眺,不远处穿越一条通往易县的公路北侧。在刚收完庄稼的大片平展的野地里,还有一片庙会中心。最显眼的是用蓝布围着的,大大的跑马戏场子。高高的架子上飘着彩旗,哗喇喇迎风招展。听说在九月庙上南阁外的规模比这边的还大。各种活动都同北阁外的同行较劲。因为家长不叫走那么远,人多也不容易挤,我没去过南阁外的庙场。
还有几处套圈的场子。还有北京天桥练武卖艺的、顶幡的、拉洋片的、耍猴子的、抖嗡子的(空竹)、投标的、变戏法的,各有各的围场。各有各的围观群众。
还有耍孤孤调的,也称一条扁担的戏。这种场子大人们不去。他们觉得没意思,可是我们这帮小孩子们最喜欢,我们觉得好玩极了,花钱不多,台底下也没那么多人乱挤。它占地面积最小。一面靠墙,三面用布围着一个有五尺见方一人多高的戏台子。一个人站立在里边,用两只手玩弄布偶唱大戏,各种角色都有。这个不露面的人又说又唱,扮演各种角色。敲锣打鼓可热闹啦。文戏六月雪唱段,打渔杀家。武戏穆桂英挂帅,岳云舞双锤。还演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哪!其实,听着看着不管多么热闹,也是一个人在里边折腾,出场进场,打打杀杀,舞枪弄棒。当然,外边看不见这个人在里面怎么摆弄的,只知道是一个人在耍孤孤调。
再往东看,那已经是过铁道啦。还有一片搭着大棚,人山人海、规模宏大的野台子戏。那是高碑店庙会管理委员会请来的戏班子。有时唱京剧,有时唱评剧、有时唱梆子:河北梆子、河南梆子、山西梆子。都有名角。一唱就是五六天。有时还请对台戏,可较劲哪!叫好声、呐喊声、此起彼伏,一阵强似一阵。
高碑店九月庙,那种人山人海,那种热闹非凡,那种人声鼎沸,年年如此。它体现那时农民丰收喜悦的心情,表露出对和平富余生活的愿望。
在看热闹的人群里,更是别有一番景象。踩丢了鞋的,挤丢了帽子的,丢钱包的,还有丢孩子的,当妈妈的找个高处,踮起脚伸长脖子,焦急地四处张望着,破开嗓门高喊:“二嘎子……”孩子则哭喊着在人群里钻来钻去地哽咽着喊妈妈。有好心人把孩子领到管事的跟前,管事的立即拿起拔火罐似的话筒,对着嘴,边喊边往房顶上爬,到房顶上喊:“谁丢了孩子啦,到公所院里来领”。也有本村人或邻居,在人群里见到同大人失散的孩子,主动帮忙领回家。在庙会上也没听说丢孩子找不到的。那年代人们有种做好事的风气。都相信头顶三尺有神灵。做了坏事,人看不见,神能看见。都怕下地狱。都相信报应。相信做好事善事,给子孙积德。这种信仰也是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一代一代敬畏着,尊崇着,奉行着。
(二)庙会游戏
那些半桩子小伙子们,多半在套圈的、投球的、抖嗡子的、打枪、射箭的摊子上逗留。这些赌博性的摊点,远离闹区街道,有许多个。比如,套圈的,用绳子圈一块场地,里边的物品一圈一圈摆放着。最外圈的离围绳很近。高个子弯大腰差不多能碰到。这些摆件最廉价。第二圈三圈四圈五圈直到中心,一圈比一圈的价格递增。最中心只有一物,那是最贵重的,招人的。没人能套到。放一只大座钟,让那摆针,嘎达嘎达地走着,或放一尊景德镇细瓷的弥勒佛。其实没人套他,知道白扔套环儿,等于白扔钱。
套圈的顾客任意买藤圈多少个。十几个二十几个。拿在手里一个一个地,照准圈内的物品抛套。套在物品上,此物品归你。当下拿走。也有手气好的,套住二三圈里的物品。也有手气差的,买了一把又一把,一个也圈不着。有的藤圈套在物品上又蹦下来。围观的人嘘嘘啊啊的喊声,替顾客着急。因而套圈的人上瘾,看热闹的人也上瘾。半天一天不吃不喝围着观看。
(三)饮食摊点:简单廉价
老人孩子,累了,饿了,渴了,怎么办?顺马路北侧向西远眺,超出这大片热闹中心,还有一片饮食摊点。
这里都是炕桌,矮凳,马扎子。摆地摊,或在手推木轮车上买卖。
这里的食客,大多是老人孩子,还有小摊主和远道来的把式们。外地上庙的,多是经济富裕户,都去街里饭馆用餐。三里五乡的一般人,不习惯在外边吃喝。一是舍不得花钱。二是人们认为,在外吃喝,是不会过日子的表现。那年代的人们,早饭后出家门的,在外面半天一天也是回家吃午饭。午饭后出家门的,在外面半天半宿也是回家吃晚饭。我们这些儿童们,在庙会玩一天,谁也不吃不喝,家长不让花钱,唯恐从小养成不会过日子,随便花钱的坏习惯。
桌水摊点:有大碗茶。自制酸梅汤。小冰块,五颜六色的冰凉水,用冰块镇着,自制冰棍。摊主高声叫卖吸引孩童们。我不知道他们用什么方法,把三九天大池塘坑里的冰保存到现在。只见摊主举起铁锤一砸,哗啦啦,碎冰块散落在圆笸箩里叫卖。我们出门前家长嘱咐,不许买这些东西,说太脏,当然还是唯恐乱花钱。
卖饭食的摊点:有馒头、包子、火烧、麻花、烧饼果子(油条),炸糕,凉粉,饸烙,扒糕(荞麦面的)豆腐脑儿,老豆腐,卤煮炸豆腐,馄饨,嘎喳汤,咯咯豆儿(凉粉的变形),杂粮面条,杂粮饸烙,现轧现煮现吃。
在这里无论吃喝,都在地摊围坐着歇脚聊天,哄孩子。
(四)跑马戏与吊小辫
马戏团里的马术表演。在野地里竖起高高的大旗杆。下面用铁杆围栏,罩上厚厚的蓝布,围成一个大大的圆形场地。在圈外老远就能看见杆顶上的表演,那些马上功夫和杂技什么的,外面的人只能听声音见不到表演者,但也偶尔能见到一个吊小辫女孩的身影。若想亲眼所见全场节目,只能买票进场。观众进到场内都是站立,没有座位。有时大人遮挡孩子,高个遮挡矮个儿。小孩儿从大人的腿缝处,往里钻着看。
大马戏团的票价虽然昂贵。但表演节目很多。有杂技、叠罗汉、顶大缸。单轮车技,走钢丝、柔功钻圈、耍火球、武术表演、上刀山、杆顶高空表演等等。还有危险项目哪!
最惊险玩命的是吞火球。点燃一团糙纸,呼呼的火焰,浓浓的黑烟。冒着浓烟烈火往嘴里填,这个中年汉子闭上嘴,七窍生烟,两耳,两眼、两鼻孔,统统冒烟,微张的口也冒着浓烟,熏的表演者满头满脸全是黑呼呼的,我们几个小伙伴都不敢直视。
还有羊拉扒犁,猴骑车。倒挺好看好笑又好玩儿。
马术表演,六匹快马,驮着六个穿彩衣的姑娘。在飞奔着的马上做惊险动作。外圈站着两个手持马鞭的汉子,马跑到跟前,汉子就照马屁股狠狠抽上一鞭。因此,六匹马不停地飞奔。姑娘们在奔驰的马上,时而倒立,时而钻爬,时而捡物,时而用嘴叼地上的花朵。时而窜到伙伴的马上,合伙做动作,再窜回自己的马背继续飞奔。
这些表演,已把观众的心吊到嗓子眼儿,紧张又担心。
可是,下面还有更使人提心吊胆的节目表演-----吊小辫。
此节目开始前,有一段时间做场地准备。使观众的紧张情绪稍有放松,我曾清楚地记得我一生中最后一次见到吊小辫的场景:
首先上场的是位四五十岁的中年男子,有人议论说是班主。此人中等身材,面容焦悴,疲惫,严肃。身着半旧的粗衣布褂。向全场观众彬彬有礼地,作揖深鞠躬一周圈。然后点燃一把香,双手捧着冒着大火的一大把香,恭恭敬敬地向天向地,向东向南向西向北,向各方一一弯腰一拜。然后,将一把香插在南面的土地上,面向南方,双腿跪地,磕三个响头,起立一拜。嘴里始终唱念着什么,听不清楚。
场子西边有一高杆,他严肃郑重地走向高杆,把高杆上的绳子缓缓放下。我没注意何时来了一个六七岁的小姑娘,已站在绳子下边。小姑娘神态镇定挺胸而立,穿一身半旧的花裤褂。头顶中央向上直立着一条小辫子。辫子不长也不粗。看上去是个很普通的小姑娘辫子。这个男子神情自若,仍然嘟嘟嚷嚷地唱念着。把粗绳子的端头,拴在小姑娘的小辫根部。双手叉进小姑娘的腋下,轻轻把她举起,慢慢撒开双手,随即粗绳拴着小辫儿吊着小姑娘,向上缓缓移动。小姑娘整个身躯高于男子的头顶时,男子用力推小姑娘一把。吊着小辫子的小姑娘,便在半空中游荡起来。游回来再推一把,这样往返用力地推三四次。长绳吊着小辫的小姑娘就游荡的很高。小姑娘在半空中展开双臂,做表演动作。不时的并答应一个字“唉------”声音不喜、不卑、也不颤,男子快速的念两三句。她就奶声奶气地应答一声长音哎字。长绳吊着小辫游荡着表演,往返几次小姑娘答应几个“唉”字。这时男子像小姑娘抛去一件红色裤子,小姑娘在游荡中双手接着,长绳在高空不停地游荡中,穿好一条腿,再穿一条腿,沉着地并把腰带系好,男子又抛出一件红上衣,小姑娘双手接着,在绳子游荡中,伸臂穿好,并把胸前一排算盘疙瘩扣子,一个个系好。然后游荡着伸展双臂做表演动作。观众们起劲地鼓掌。也有向场内扔钱的。这时小姑娘仍在高高的空中来回游荡着,用奶声奶气的声音不断地应答着“哎”字。目不斜视地,不慌不忙地,一个扣子一个扣子地解开,脱下上衣仍在地面上。又沉着地解开腰带,扔在地上,脱下裤子,扔在地上。伸臂做着表演动作,再等绳子游到老板头顶上时,老板举高双手抓着姑娘的双脚。绳子慢慢下降,抱住孩子落地立定,解开吊小辫的绳子。随即牵着小姑娘的手绕圈一周,鞠躬致谢。观众们纷纷向小姑娘扔钱,扔物。姑娘走进我的眼前时,我仔细看她的小辫没有什么异样。再看她的面部表情,不喜也不悲,我同情的几乎哭出声来。可是也没有看出小姑娘的痛苦表情。我也没有见到小辫子根部有伤痕,也没见到血迹。
听说解放后,马戏团所在地方政府,命他们取消了这些吞火、吊辫、吞毒蛇进出等残忍危险的节目。
(五)野台子戏
高碑店村的东西南北四周边,都有古督亢陂运粮河支流,汇入村南拒马河。因此每当二月庙和九月庙时,再看村子周围河边的沙滩上,又见别样一番景象,当然九月庙更是人畜鼎沸。那里的大车小辆停泊的彼彼皆是。骡马驼驴的跟前各有各的草笸箩。骡马的咴咴叫声,驴子的哇哇喊声,老牛的哞哞吼声,骆驼的咀嚼声,合成交响曲,庙会期间昼夜不停。
这是怎么回事?那是远道而来的赶庙客,当天不能返程,而这附近村庄里,又没有可投奔的亲戚。晚上,就在沙滩上露宿,这是人们临时安的家。半夜散戏后,到这里来休息。也有赶庙的小摊主,也许因大车店满员,也许图这个地方省花销。天气还不太凉空气新鲜这里没有人收占地费。逛庙的人们各揣各的心思。办完事将就一宿,足足的玩上几整天也挺划算。
我们这个年龄的孩提们,就是无忧无虑的疯玩儿。
姑娘媳妇们就此庙会上,要买些食品,化妆品,皮底鞋、新洋袜、新样花布料、鞋面子、花样子、别致的花样册子和大小绒花、发卡、发带等饰品。
嫁出去的老少姑奶奶们,就此机会回娘家看望爹娘,买些礼品孝敬,热闹几天。
亲戚朋友们就此机会礼尚往来,增进友谊,或消除隔阂。
媒人婆子们,就此机会更是忙碌时机。给那些适龄男女,在戏台底下相亲定亲。
自由恋爱的小青年们就此机会谈情说爱。
因此这个九月庙,更有它不同于其他庙会的特点。这些逛庙的人们,可不是单纯的逛庙而已。
媒婆们早已心中有数,东村的姑娘长大了,西村的男孩该成亲了。她们主动找上门,来约定两家父母在戏台底下会面。第一天或第二天彼此相看。有的只通知男方,先不通知女方,这叫做“偷看”。这种看法成与不成没关系。反正那头的姑娘也不知道。
就此,戏台底下的姑娘们,个个都打扮的花枝招展、艳丽多姿。穿上自我欣赏着最合适的新衣裳。脸上擦了胭脂、抹了粉、刘海剪得并排齐。大辫子梳理得一丝不乱,扎着彩绳,头戴一朵小花或发卡。不能戴绒凤凰或满头的花朵,因为还是未婚女,这也是有讲究的。
从穿着打扮上,男方也可以看出女方的家风,是开放式,还是守旧式,各有各的爱好,这也是选择条件挑选标准。姑娘们或走起路来,或言谈举止,都应温文尔雅,不可歪头斜眼或哈哈大笑。更不可在戏台底下,或众人面前张口吃东西。咳嗽喷嚏都要用手帕掩面。手帕都是自己绣的。姑娘们个个都成了有修养,知书达理的大家闺秀。这也是当时的社会风气。
那个年代不出嫁的姑娘和已过门的媳妇,无论年龄大小各方面都有区别。
年龄小的只要出嫁也得开脸,头发不可披散或梳辫,要盘出发髻。衣服的颜色可以红多,式样可以裙多,也都是有区别的。总之,一眼就能看清是未出阁的姑娘还是已过门的媳妇。
未出嫁的姑娘头面不可浓妆,不可穿一身红。因此有的穿蛋青市布长衫。有的藕荷色的、银灰色的、条格的、碎花的、有的还把衣边压了条沿子边。如蛋青的压浅粉条,水红洋纱的压蓝条。脚上穿蓝缎绣花鞋。或绿绸缎花鞋,或穿黑缎绣花鞋,不可穿红缎绣凤凰的花鞋,。
手里握着自绣的花手帕,眉眼堆满着矜持的微笑。真不知这都是谁家的闺秀。也有学生打扮得短衣短裤裙,短发脸上不擦脂粉。手里握着本书,或手帕包裹着一只口琴攥着。也有三五成群的,也有家人陪伴的。
那些已出嫁尚未生育的少妇们,更有打扮成一枝花的,有的郎君陪伴,成双成对。有的家人陪伴,出来逛庙。见到东邻西舍的姐妹们。首先是互相品评。谁的模样更俊啦,谁的手镯是新花样,谁的压头簪小巧玲珑。谁的花鞋绣得漂亮别致等等。品头论足夸赞一番。
那些上了年纪的妇女们,其实也就是三四十岁,在旧社会就成了老太婆啦。虽说不穿什么鲜艳的衣服。但衣着上不但是整整齐齐,利利索索,衣服的边角上,也都装上饰品。蓝色衣服配条红色绦子边。比年轻人的边宽一倍之多,显得老成厚重。砖灰色的上衣,搭配老绿领边,袖口边,大襟边,显得很提神。我小时候那个年代,真是老有老样,少有少样,男有男样,女有女样,哪能那样男女不分!出门在外很讲究礼仪,这就是当时的社会风尚。(我小时候亲自参与缝制衣物时,姐姐们的打扮,妈妈讲的注意事项可多啦。)
大戏还没开台,台底下早已热闹起来。孩子们三三两两,对拍着手唱着歌谣:“拉大锯,扯大锯,姥姥门前唱大戏,接闺女,请女婿,外男外女也要去……”三大姑四大姨的聚在一起拉家常,谈趣事。散戏后又拉扯到河滩上,马灯下,烛火旁说说笑笑到天亮。
在台底下等着看戏的时间,除了看亲戚会朋友,还成就了许多好事。那就是谁家的女儿与谁家的公子订婚了,明年三月就要成亲。眼下就要过“小礼”。女方接了订婚礼,闺女就是婆家的人。从此女孩子的言行举止,要特别严谨。
也有的男女双方都是外乡赶来看戏的。也就是说男家的公子并不在当场。女家的姑娘也没有来。只是中间有个媒人相互沟通,双方老人就把婚事定下。旧社会这事并不稀奇。还有指腹为婚的。这指腹为亲的人家,双方都是有些资财的大户人家。世交甚密。同生男孩是哥们,同生女孩是姊妹,若生一男一女,即是夫妇。旧社会里就是这样父母包办婚姻。女孩子认命,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根扁担抱着走。
自从孙中山先生成立民国以后。有许多上层家庭,也送女孩子去新兴学校受教育。因此在我小时候的戏台底下,也出现了男女双方自由恋爱的现象。不从父母之命,不听媒妁之言,自己定终身。或逃婚远离家乡投身革命。(回忆当年婶嫂们闲聊无意中听到的许多趣闻,不在此赘叙。)
自从野台子开戏的那天起,天刚蒙蒙亮,就有人搬板凳拿凳子,陆续来到台底下聚集。目的是占据靠前选择最佳位置。听戏看戏方便。做小买卖的也早早来此叫卖,瓜子、花生、大块糖、糖葫芦、麻花、大烧饼,这都是方便哄孩子看戏不闹腾的小买卖。那年代的成年人,没有在人群面前张口吃东西的。
看戏的人们形形色色,真看戏的不多。真心想看你也看不成。因为说媒的接着说,唠家常的接着唠。
大戏真要开台啦,打了头通鼓,一会儿又打二通。三通鼓过后,台上一掀门帘,首先出来一个穿红衣的,台下暂时静了片刻。一会又出来一个穿绿衣的。摇摇摆摆进进出出。台底下逐渐嗡嗡嗡轰乱起来了。因为只看见进进出出地,说什么唱什么,什么也不知道。距离近的还能看见,没挂胡子的在张嘴,距离远点的,就连台上的男女角色都分不清。简直还不如去看那一条扁担的戏。可是,真要有歌唱木偶戏的来这里,问问人们看不看,他们肯定说不看。哪怕人们站在二里地以外的大戏台底下,忍受着听也听不清,看也看不见的无奈,他们也不肯离开。等到他们挨到散戏,回家以后就能荣耀地,说是从有名角的大戏台底下回来的,那多光彩有面子!
戏台上锣鼓震天响,唱戏的也唯恐远处听不到,也张开大嘴拼命地喊唱。哪怕喊破了喉咙,也压不住台下人山人海地嚷嚷声。忽然,台下不远处有位老妪,嘶哑着长音指着右邻高喊:“她二妗子啊,你多咱来的?”于是那一方也应声回答。旁边人说:“小声点,听戏吧”!这边就出言不逊了:“这野台子戏,也不是你家的,愿意听,请一台到你家里去唱”!另一方也搭话啦:“呦呦呦,看起戏来,连六亲也不认啦,说句话,也有人不高兴……”于是许多人几乎同时喊:“看戏,看戏,别吵嘴”。还有那边骂起街来,跟着起哄的。于是人们看事不好,纷纷躲开这块地方。也就臊的三方都收了兵。这边刚住了嘴,那边又嚷嚷上了。幸而戏台上的戏子们,总算沉着,不为所动,还是照常啊啦啊啦的唱着。
我们这些小孩子们,不敢往戏台底下人群里钻,唯恐有人打起来躲不及,只能在边边角角或蹭个板凳边儿,蹬着看会儿,有时扒到戏台边角上柱子旁蹲着看。因此能看到戏台下吵嘴打架的事儿,那也是好看的热闹啊。
散戏啦,近的往回赶。远的在河滩上露半宿。第二天接着逛一天再返回家。
散戏了,戏台底下还在瞎议论,有的说打渔杀家唱得不错,有的说大登殿唱得好。有的说岳云的大锤耍的好。可是他们其中有的人压根就不知道,这些戏的内容是什么。因为这种人年年如此,一点大戏的常识都没学到。他们不识字。他们听不见,又看不懂,总来总看,又好面子。不好意思去向别人请教。那年代,就这样糊涂一辈子的人,不占少数。因此,在旧社会村里有个会说戏的,会说评书的,简直就是圣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南京旧影:民国时期,热闹非凡的蒋王庙庙会
邻家小姑娘的小辫帽1
【水缘文学•散文随笔】 二月二赶庙会||张天科(陕西)
山西临汾有一座元代的古戏台 里面有堪称一绝的东西 中华瑰宝
这篇文章已开光:果敢老街大庙
江都大桥镇五月十八交流大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