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马骏说《孙子兵法》系列(四):“兵不厌诈”十二招(下)
主讲人:马骏
上次 ,我们谈了孙子的“兵不厌诈”十二招 中的“七招”,今天,我们接着讲剩下的几招。
第八招:怒而扰之
怒而扰之,是孙子在计篇中提出的第八招骗术,意思是:如果对方是个脾气暴躁,或者是个刚愎自用的将帅,要设法激怒他,使他在失去理智的状况下与我作战。
孙子在“作战篇”中非常严肃地对他的学生讲:“知兵之将,民之司命,国家安危之主也”。
“司命”是什么?这是传说中天上的文昌宫里主管人生死的星宿。这里,孙子用比喻手法说,领兵打仗的人,你们手里攥着成千上万的人生命和国家的安危,可千万要小心呀!
因此,对于己方,要教育指挥官一定要不能脾气暴躁地作战。林则徐是个爱国政治家和军事家。但这个人脾气不太好。林则徐知道自己这个坏脾气弄不好会误大事儿。所以,他给自己的座右铭是:制怒!
自己不怒,理性地指挥作战。但是却要想办法让对手的指挥官暴怒之下,率意兴兵作战,这就是“怒而扰之”的涵义。
战国时期,楚怀王算得上是一个有作为的统帅。他曾经灭亡了通过卧薪尝胆而称霸江浙一带的越国。然而,这个人脾气不好,易于受情绪左右。最后,吃一个大亏。事情是这样的:
秦国有一个著名的外交家,名叫张仪。他为了离间楚国与齐国的关系,南下楚国游说楚怀王,答应一旦楚与齐开战,秦国愿意献出秦国的方圆600里的国土。在巨大的利诱下,楚怀王动心了。当秦国知道楚怀王真的与齐国绝交后,张仪却说:“我当时说得不是方圆600里,我是小人物,怎么敢答应方圆600里的面积尼,我只不过是答应方圆6里的面积。”
这下子可把楚怀王气坏了,盛怒之下,他立即决定向秦国发动进攻,要讨回公道。他的谋士陈轸戏他不要怒而兴兵,建议他联合秦国攻打齐国,从齐国身上找回那方圆600里的空头支票。
但是,楚怀王坚决不干!他认为秦国简直拿他逗着玩儿,不报此仇誓不罢休。
而这正是秦国所希望的!原来,秦国在楚国与齐国绝交时,已秘密地与齐国建立了联盟关系。当楚国攻打秦国时,秦国联合齐国在杜陵大败楚军,楚国不仅自己的土地和军民被削弱了,而且还差点亡了国。
这就是“怒而扰之”!
第九招:卑而骄之
卑而骄之,是孙子在“计篇”提出的第九招骗术,意思是:对于敌方有自卑感或怯弱的将帅,应设法用激将法,使之冒险出战。或我以卑微的低姿势示敌,让敌误认我畏惧,而冒险发动战争。
举个最典型的例子-孙膑庞涓斗法。
孙膑和庞涓本是同门,但是两人后来成为水火。庞涓忌妬孙膑才能,设计陷害,让魏国惠王将其下狱,并将孙膑的膝盖骨给弄掉了-这是膑刑!
后来,孙膑逃到齐国,成为齐威王的军师。而齐魏两国是敌国,于是孙膑与庞涓展开了较量。
公元前341年,齐国发兵攻魏。孙膑摸准了庞涓自以为兵强马壮而轻视齐国军队的脉,决定装作怯懦佯退,让庞涓轻敌冒进。孙膑用的计策就是“逐日减灶”,即撤退的第一天,命人挖掘可供10万人用餐的军汢;第二天,军灶则减少到了5万;第三天,军灶又减少到只能供2万人用的了。结果,让刚愎自用的庞涓认为,齐军逃亡严重。他说:“我早就知道齐军怯懦,不敢与我们作战,现在他们进入我国境内才3天,逃跑的士兵就超过了半数。”
于是,庞涓丢掉步兵,只率领少部分战车兵,急行军追赶齐军。这样,孙膑将庞涓引到了马陵道,也就是今天河南范县西南。这里地势险要。在这里,孙膑设下伏兵,结果大败魏军,庞涓又羞又气,最后自杀。
第十招:佚而劳之
佚而劳之,是孙子在“计篇”中讲到的第十招骗术,意思是:当敌国企图休养生息,或正养精蓄锐时,应该以游击或其他手段扰乱,使之劳师动众不得休养。
动物就有这种“佚而劳之”的本能!非洲大草原中的狮子、猎豹有捕食角马、斑马、铃羊时,都是先把猎物轰起来,轰来轰去,猎物的漏洞暴露了出来,最后,狮子看准一头最弱的猎物扑了过去!
夏天里,人也经常被蚊子、苍蝇的“佚而劳之”,弄得晚上睡不好觉,第二天没有精神,偷着打嗑睡,还会让老板扣资金。
毛泽东、朱德同志在土地革命时期创立的“十六字决”中的“敌驻我扰”真是“佚而劳之”的绝妙之笔。
什么是”敌驻我扰“?说白了,就是想着法地让打算休整的敌人不得安宁:你打我,我走人;你累了,我让你休息不得;你再来,我再走处处和你拧着干。
第十一招:亲而离之
亲而离之,是孙子在“计篇”中提出的第十一招骗术,意思是:对于敌国重要人物之间的关系,应设法离间,对敌国与其盟国之亲密关系,更应以外交手段离间之。
这个计策说通俗一点,就是变着法地“破坏敌人内部的团结”!正因为“团结”太重要了,所以才要想着法儿地让对手内部不团结。对手越不团结,取胜的把握就越大。最好对手是一堆拾不起来的散沙才好。
于是,就有了专门让对手不团结的计策“反间”,这一计策太损,会让人平白无故地蒙冤死在自己的人手里。
明末大将袁崇焕就是被清太宗所定的“反间计”而弄死的。
袁崇焕是明末大将,镇守宁远、锦州前线,数次击败过企图入关的皇太极。皇太极对袁崇焕真是又怕又恨,于是采纳了谋臣范文程的计策,决定使用反间计,利用崇祯皇帝多疑猜忌的性格,要借崇祯皇帝的手除去袁崇焕这个心腹大患。于是,他先假造了两封给袁崇焕的“密信”,故意遗失在路上,让明朝士兵捡到,散布袁崇焕要与皇太极私下议和的消息。然后,再将两个捉到了明朝的宦官放回北京,让他们报告崇祯皇帝清军大营都在议论袁崇焕已经和皇太极议和了。
崇祯皇帝果然上当。1629年十二月初一,下令锦衣卫将袁崇焕拿下治罪。第二年八月十六日,以“谋叛欺君”罪,凌迟处死了袁崇焕。从此,清军在辽东再也没有对手了,皇太极很快占领了被袁崇焕收复了地方。
崇祯皇帝疑心太重,枉杀大将,自毁长城,导致不久后大举入关,明王朝终于覆灭了。
第十二招: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孙子在讲了上述骗术十一招后,突然笔锋一转说:“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什么意思?这是说,作为一名优秀的将才,只有仔细了解了上述十一招战略骗术,才能创造出一个“敌人没有防备”的态势,才能营造出一个“敌人意料不到”的时机,而这两点恰恰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关键。
孙子直言无误地说:我用兵,主张用诡诈的办法,而且只有依靠诡计多变才能取得作战的胜利。总之,要想尽办法隐蔽自己的真实企图,而有意把破绽卖给对方,让对方上当受骗。古代小说讲的关羽的“拖刀计”、杨家将的“回马枪”的制胜原理都从这来的。能打,装做不能打,勒马而撤,敌人以为对方败了,马上来追,最后肯定上了套,结果不是战败,就是被杀。
至于最早见于《南齐书·王敬则传》的《三十六计》中的,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声东击西、暗渡陈仓、调虎离山、抛砖引玉等等,都是根据孙子讲的“诡道”原理出来的计策。
孙子讲的这些骗术浓缩了古今中外所有“作战”的特点。战争就是你死我活!因此,战争不像打球,还要有个裁判。什么招都行,只要能用上,并且用上好使的招,就要用。而且,越是敌人想不到的招,越是好使,越是能打胜仗。孙子说:“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孙子讲得太实际了。打仗讲的是战术,别管什么行为,只要有用就行。战争中唯一的规则就是没有规则!也就是从这点意义上,中国春秋另一大思想家韩非子才说:“战阵之间,不厌诈诡”(《韩非子·难一》)。罗贯中从韩非子这句话受了启发,在他的《三国演义》第46回,用诸葛亮之口,借识破周瑜将计就计利用曹操派蔡和与蔡中诈降的计谋,创立了“兵不厌诈”的成语。而孙子这12招骗术就是“兵不厌诈”的集中体现。
孙子“兵不厌诈”十二招讲完了。马上就带来另一个问题,在战争中,骗术玩得越好,越可能取胜。但在日常生活中,对朋友、对亲人、对同事、对一切善良的人们,一定不要用“兵不厌诈”这种东西!意大利著名政治家马基雅维里的一句话回答你这个问题:如果将兵法引入生活,无异于将生活引入地狱!”
从兵法上,抓住对方的特点,也就往往抓住了对方的弱点。弄好了,会利用对手的惯性思维,打败对手。《三国演义》讲的空城计,就是诸葛亮知道对手司马懿作战有小心谨慎的特点,而且司马懿也了解自己作战从来不冒险,于是利用对手这个惯性思维,在15万魏军杀来,而自己身边只有2500老弱病残的军人的情况下,大胆地打开城门,登上城门楼,焚香抚琴,摆出个空城计。果然,司马懿上当,对二儿子司马昭说:“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兵若进,中其计也,汝辈岂知?宜速退。”
所以,在常态的文明社会中,千万不要用兵法中的骗术!记住:在常态下,谁也不比谁傻!千万不要用骗术逗人家玩!
(稿件来源:中华文明大讲堂 责编:山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司马迁笔下的马陵之战:减灶诱敌太幼稚,庞涓怎能上当
揭秘秦朝一统天下的幕后老大
周记二07马陵战役
庞涓不杀孙膑,却不怕孙膑复仇的三个理由,出乎今人意料
【小乔讲史】逆向思维丨一场“舍近求远”的战争——围魏救赵
纵横家鼻祖鬼谷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