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云山的渲染风,源自四十年前全国美展中这样一幅画

山水画作品《太行明珠》-1980年

这幅《太行明珠》作品,是刘燕声(岩森)1980年在河北师大艺术系就读时,在李明久老师指导下创作的。现在来看并不出众,但也不落伍,不过有些刻画得很不到位,比如瀑布太死板等等,但在当时来说,这种渲染画法足以让人耳目一新。可以说,在此之前还没人像李明久师生这样画山水的,没有人这样渲染云、山和树的,是具有节点意义的。正因如此,经过层层选拔,参了1958年以来的全国第二届青年美展。那次美展是特殊年代后美术届的第一次盛典,好作品如云,其中罗中立的《父亲》就是那次美展脱颖而出的。

自这幅作品在全国公展及各种媒体发表后,陆陆续续有人也开始认识到云可以这样染,山可以这样画,并且有不少画家发挥得更到位,但也有人热衷于过份渲染,比如行画画得云山雾罩的。专业也好,媚俗也罢,追根溯源,这类画法最早定格在全国性美展上只有《太行明珠》。

有人可能说,我从某某老师那学的渲染,没听说过这幅画,是的,艺术学习就是个传染过程,未必清楚是谁传给谁的,但传染源往往是在一个节点上发生的。

没想到时过近40年后,这类画法越来越流行,画面上的云是越来翻腾,树也画得一层又一层,反过来刘燕声倒是不怎么这样画了。

《太行明珠》表现的是中央在西柏坡时,为西柏坡供电的平山县沕沕水发电站,那是华北第一座水电站,朱老总为电站题词:现在为军工服务,将来为建设服务。

参展证书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现代山水画山和云的渲染,源于近40年前全国美展中这样一幅作品
读画有感:十三届全国美展山水画的五个“一以贯之”
毕延明作品欣赏
王迎春
行走山水间——杨林山水画作品
第4届 全国青年美展优秀作品【超长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