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唐诗三百首》里的甘肃情节,这才是打开甘肃的正确方式

唐诗浩瀚如烟,岂止几百首,但话又说回来,唐诗万首,不可能都是经典。于是乎就有人想着整编唐诗精品。可是,大唐诗歌在世界封建文学史上是一座丰碑。故百年以来,迟迟无人敢下笔整编。话说时间可以大浪淘沙,更是沙里淘金。

到了清代,终于,中国的训诂学进入了鼎盛期。唐诗经过时间的筛选,流传下来的也越来越少了。天时、地利相会。清人孙洙(蘅塘退士)秉承了《诗经》的传统,以“温柔敦厚”的诗教为大归,遴选了符合中庸之道,有助于正风俗,明人伦,且符合唐诗精神的唐代诗歌三百零十一首。就是现在流传甚广的《唐诗三百首》。但是今天我们不谈唐诗,只谈唐诗里面的甘肃情节。


唐诗里的甘肃情节有四

其一,地理情节

甘肃天水与陕西毗邻,因为唐以前甘肃、陕西作为中国经济、政治、文化中心而活跃于中国的舞台之上,文人墨客也多聚集于此,因此便诞生了那些脍炙人口的诗篇。

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诗题又名“赠别”,后有乐人谱曲,名为“阳关三叠”,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安西,是唐中央政府为统辖西域地区而设的安西都护府的简称,治所在龟兹城(今新疆库车)。

南园十三首

李贺,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请君暂上凌烟阁,若个书生万户侯?

男子汉大丈夫为什么不带上锋利的吴钩,去收复那黄河南北割据的关山五十州?请你且登上那画有开国功臣的凌烟阁去看,又有哪一个书生能被册封为食邑万户的列侯?

这些诗里都会出现一些地名,而这些地名就是如今甘肃地名。天山是甘肃名山祁连山。在古代大概比较神奇的山都可称天山。玉门关是甘肃地域的一文化标记。还有关山在今甘肃天水一代。这就是唐诗里甘肃的地理情节。


其二,政治与军事情节

当时甘肃人民多以游牧为主,也是唐军征西域的必经之地。从以下这些诗中便可看出政治与军事情节。

从军行

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从这首诗不难看出唐军正在西域与当时的楼兰古国作战。但唐军的亲人,故土都在玉门关以内。

出塞

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

龙城飞将便是甘肃天水(又名龙城)飞将军李广。由此看出甘肃人当时也参与了大唐王朝的争夺疆域的战争。毋庸置疑,当时的甘肃属于大唐疆域。这首诗里的阴山是昆仑山的北支,起自河套西北,横贯绥远、察哈尔及热河北部,是我国北方的天然屏障。与玉门关相距万里,当然诗歌里的万里只是形容战线很长,并非确数。

《塞下曲·其二》

王昌龄

饮马渡秋水,水寒风似刀。

平沙日未没,黯黯见临洮。

临洮,今甘肃定西岷县一带,是长城起点。这首乐府曲是以长城为背景,描绘战争的悲惨残酷。诗的前四句写塞外晚秋时节,平沙日落的荒凉景象;大唐王朝为了征西域匈奴和当时西藏胡人,甘肃就是其战争的中转站和主要战场。所以说成就大唐王朝的千古伟业,甘肃和甘肃人功不可没。


其三,对战争的反感

从王昌龄《塞下曲》到李白《关山月》我们都可以看出《唐诗三百首》里的甘肃情节之三——大唐文人墨客对战争情节的两个字——反感。

凉州词

王翰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

凉州,在今天甘肃武威。这首诗除了主张”非战'的观念而外,主要抒写边塞风情,正如王之涣所说,“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于此同时也体现了边塞人们生活的高雅品味,一曲琵琶,催上战马,明知敌人随时要进攻,但喝葡萄美酒还是不能有半折扣,还要配用夜光杯。从侧面说明一点,甘肃张掖盛产葡萄酒,甘甜可口。关于中国人何时饮用葡萄酒又得从张骞出使西域说起。他从甘肃陇西出发经过河西走廊……由此看出河西走廊在古文明史上的重要意义。


其四,风土民情

渭城曲

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阳关:古关名,在甘肃省敦煌西南,由于在玉门关以南,故称阳关,是出塞必经之地。这首诗后两句频频劝酒,依依离情。一方面写出了西北的粗狂荒凉,也写出了西北汉子豪放。如果是品茶、下棋、抚琴,那是江南柔情,正所谓一方水土一方人。正是:自秋着水凉风起,白露依稀蒹葭衣。昔日春风不度关,寒羽雪尽染。秋水伊人空向月,秋月照的春花倦。阳关飞雪行者远,霜冷袈裟亦无怨。南山持戒树半闲,芳草萋萋织江南。由此看来蘅塘隐士是一个爱国文人,他爱北方,也爱南国,但从诗歌内容类看他更加追求真善美。他之所以有如此重的边塞情节,也许是追求大唐战事真实性。也许是他很喜欢苍美的环境和坦诚直率的人吧。

《唐诗三百首》 还有许多写甘肃的选诗。与相关的甘肃情节。如杜甫的《梦李白》,西鄙人的《哥舒歌》,柳中庸的《征人怨》在此就不多列举了。自汉武帝以来,卫青,霍去病,窦氏兄弟,班超都征过西域。甘肃作为都城与西域的战略要地。汉唐大军曾一度领先世界,他们先后在甘肃的张掖、酒泉、玉门关、阳关、敦煌、临洮、嘉峪关等地作战,因而也从另一方面成就了这些边塞诗人,给如今的我们留下了那么多脍炙人口的诗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大唐西域记
背唐诗游敦煌,8天最美丝绸之路 |独家《敦煌研学手册》限时免费领取
“春风不度玉门关”人人都会背,玉门关背后故事却鲜有人知
石云涛|从自然地貌到人文意象——唐诗中的莫贺延碛
唐诗中认识的阳关和玉门关,它们是怎么来的你们知道吗
诗词“春风不度玉门关”中的玉门关,是现在的什么地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