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周振甫 ‖ 古代诗歌欣赏

古代的诗歌,流传下来成为传诵的名篇,可以供我们欣赏。我们欣赏这些诗歌,可以从中获得美的享受,提高艺术鉴赏力,培养高尚的艺术趣味。那末怎样欣赏呢?这里谈几点粗略的意见。

第一,要对诗作全面的理解,真正了解诗歌的本意。了解了诗歌的本意才谈得到欣赏。如李商隐《柳》:“曾逐东风拂舞筵,乐游春苑断肠天。如何肯到清秋日,已带斜阳又带蝉!”就字面看,乐游苑是唐朝京中游乐的名胜区,在春天,那里设有舞筵。春风中的柳树,枝叶拂过舞筵,这正是柳条茂密的时候。为什么说“断肠天”呢?到了清秋,柳枝映照斜阳,柳树上有蝉鸣,这是自然现象。怎么又谈得到肯不肯呢?原来这是有寄托的诗。《李义山诗集辑评》引杨慎曰:“形容先荣后悴之意。”认为借柳自比,说春天荣耀,秋天憔悴。不过诗里写春天是“断肠天”,看来春天已经憔悴了。到秋天,提到肯不肯的问题,不再讲憔悴了。可见杨慎的评语与诗不合。《辑评》引纪昀评;“数虚字转折唱叹,弦外有音。”这里指“曾”字、“肯”字、“已”字、“又”字。有什么弦外之音呢?《玉溪生诗集笺注》里冯浩说;“上痛不得久官京师,下慨又欲远行。东川之辟在七月,在清秋时。‘斜阳’喻迟暮,‘蝉’喻高吟,言沉沦迟暮,岂肯尚为人书记耶?寻乃改判上军。此种入神之作,既以事征,尤以情会,妙不可穷也。”照冯浩的解释,开头两句“痛不得久官京师”,“曾”指过去,过去跟着东风在舞筵上飘拂,指曾经在京里做官。倘以为在京里做官是好的,那末为什么是“断肠天”呢?按:李商隐在开成四年(公元839年)二十七岁时,做秘书省校书郎,自己要求秘书省长官外调做弘农(河南灵宝)尉。他在《与陶进士书》中说;“求尉于虢,实以太夫人年高,乐近地有山水者。”校书郎实际是做校书一类工作,不合他的愿望,所以说“断肠天”。冯浩说他“痛不得久官京师”,以在京中做官为好,恐不合诗意。诗中说在东风拂舞筵,即在京师做校书郎时,就是断肠天了。暗示他不愿做校书郎,所以请求外调。下两句照冯浩讲,东川节度使柳仲郢请李商隐为节度书记,那时是大中五年(公元851年),商隐三十九岁。所以说,怎么到了清秋时,即快到四十岁时,“已带斜阳”,即已经老大了,“还带蝉”,即还要像蝉的高吟,去做书记呢?所以不久,柳仲郢就改任他为判官,得检校工部郎中衔。冯浩对后两句的解释是符合诗意的。那末这首诗好在哪里呢?冯浩指出“入神”,就是句句写柳,写了春天的柳树,又写秋天的柳树,但从“断肠天”和“肯”跟“已”、“又”里,透露出诗人的情意,是句句在写自己,这就是“情会”,就是“妙”。好的咏物诗,既是咏物,又不限于咏物,寄托着诗人的情思,这诗就是这样。经过这样体会,才能赏识这首诗的妙处。

第二,对诗歌的欣赏,在了解了作者的用意后,还可探索作品所反映的思想境界的高下。这可以通过比较来鉴别。同样写得色彩鲜明和艳丽的诗,一经过比较,就可分出高下来。像李商隐的《日射》,用诗的开头两字作题目,实际上是写深深的庭院。诗说:“日射纱窗风撼扉,香罗拭手春事违。回廊四合掩寂寞,碧鹦鹉对红蔷薇。”说“春事违”,指春天已经过去了,含有伤春的意味,但没有点破。说“香罗拭手”,用香罗帕说明屋子里有一位女人。那时太阳正照在纱窗上,风吹动着门。这个院子里还有四面环绕着的回廊,回廊里有碧鹦鹉鸟对着院子里的红蔷薇。色彩鲜明艳丽,是这首诗的特点。这首诗的用意,在“回廊四合掩寂寞”的“掩寂寞”里透露出来,写出“香罗拭手”的女子,在回廊环绕的屋子里,虽然生活是富丽的,心情却非常寂寞。说“掩寂寞”,这种寂寞的心情,被回廊四合所掩盖,实际上是说她被关锁在深深的庭院里。“碧鹦鹉对红蔷薇”,用色彩鲜艳的事物来陪衬她的寂寞,更显出她的寂寞,加上“春事违”,具有伤春的意味,又写出了她的苦闷来。诗人对被关在深深庭院里的女子怀着深切的同情。这种感情没有明白点出,只在“掩寂寞”里透露出来,写得很含蓄。后来韩偓写了一首《深院》,用同样的题材,写法也相似。诗说:“鹅儿唼睫栀黄嘴,风子轻盈腻粉腰。深院下帘人昼寝,红蔷薇映碧芭蕉。”这首诗的末句“红蔷薇映碧芭蕉”,写得色彩鲜明艳丽,同上一首的“碧鹦鹉对红蔷薇”相似。这里说的“人昼寝”,室内也有人,这个人当也是女子,但她在昼寝,说不上什么寂寞苦闷了。再看他写院子里的景物,除了“红蔷薇映碧芭蕉”外,有在吃东西的小鹅,显出它的嘴是黄的;有轻盈飞舞的凤蝶,显出它的腻粉的腰肢。“深院下帘人昼寝”,下帘昼寝的人并不关心院内的一切景物。这首诗虽然摹仿李商隐的那一首,但两人的思想感情显然不同。后一首主要写院中的景物,但没有写“昼寝”的人。前一首也写院中景物,但主要是用院中景物来陪衬院中的人,通过“春事违”和“掩寂寞”来写人,反映诗人对被关在深院里的女子的同情,这样一比较,就显出两首诗的高下,显出两位诗人不同的思想感情和艺术趣味来,哪一首能够感人也就明白了。

第三,诗的艺术技巧的高下,也可通过比较来作鉴别。《唐诗别裁》选张祜的《雨霖铃》:“雨霖铃值却归秦,犹是张徽一曲新。长说上皇和泪教,月明南内更无人。”沈德潜注;“上皇(唐明皇)幸蜀,栈道中遇雨闻铃,制《雨霖铃曲》以授张徽。泊(及)至德中,复幸华清(宫),从官嫔街,无一旧人。上于望东楼令徽复奏此曲,不觉怆然。”又评这首诗:“情韵双绝。”又称“曹松之‘一将功成万骨枯’,章碣之‘刘项原来不读书’,此粗诗之派也。朱庆馀之‘鹦鹉前头不敢言’,此纤小诗之派也,李商隐之‘薛王沉醉寿王醒’,此轻薄诗之派也。因论张祜诗而及之。”在这里,沈德潜认为张祜诗最好,好在“情韵双绝”。为什么呢?因为唐明皇在安禄山之乱中逃到四川去,在路上遇雨闻铃,制《雨霖铃曲》。后来唐明皇又回来了,又奏《雨霖铃曲》,从者更无旧人,不胜伤感。这里有盛衰的感慨,有经历战乱的感慨,只在“和泪教”里,透露出唐明皇作曲教曲时是掉泪的。写得非常含蓄,没有一点讽刺,是“温柔敦厚”的,所以得到沈德潜的赞赏。曹松的“凭君莫话封侯事,一将功成万骨枯”,讽刺封建统治者鼓励将帅立功来发动征战的罪恶,章碣的“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讽刺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愚民政策的无用,所以沈德潜斥为粗诗。朱庆馀的“含情欲说宫中事,鹦鹉前头不敢言”,讽刺宫廷中的黑暗,怕鹦鹉学舌,泄露了她们的话,会遭到不测,所以他评为纤小。李商隐的“夜半归来宫漏永,薛王沉醉寿王醒”,寿王的妃子杨玉环,被父唐明皇夺去,作为杨贵妃,所以他在宫内喝不下酒,是醒着归去的。这是讽刺唐明皇的荒淫无耻,所以被他斥为轻薄。就沈德潜看来,讽刺君主的,都是不行的,只有“温柔敦厚”的诗才是好诗。由于他站在封建君主立场上来看问题,因此他谈艺术,也是从这个观点出发,认为讽刺君主的诗,在艺术上都是要不得的,只有替君主隐讳罪行的诗,在艺术上才是好的,才是“惰韵双绝”。其实诗人要是为封建社会的安定着想,反对君主鼓励将帅立功去发动战争,那“一将功成万骨枯”的揭露,是惊心动魄的。“刘项原来不读书”,指出愚民政策的破产是有力量的。揭露宫廷内部的黑暗,“鹦鹉前头不敢言”是含蓄的。“薛王沉醉寿王醒”,通过对比,含蓄地讽刺唐明皇的无耻是有力的。这是我们结合思想和艺术来肯定这几首诗,不同于沈德潜的反对讽刺因而也抹杀了它们的艺术成就。

第四,通过对诗歌艺术性的分析,指出诗人在艺术上的杰出成就。像李贺的《李凭箜篌引》,开头两句是:“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吴丝蜀桐”指用吴地的丝弦和蜀地的桐树制成的箜篌乐器,在深秋弹奏。第二句讲奏乐的声音“响遏行云“。“响遏行云”,指声高,阻止云的流动,云还是在流动的。李贺写成“空山凝云颓不流”,云被阻止了不能流动,他用“凝”字,云像凝结了。这样流动的云凝结成了固体,所以称“颓”,像“泰山颓”,固体掉落称“颓”,说明李贺喜欢把流动的东西写成固体。再像他写音乐,“昆山玉碎凤凰叫”,“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用“玉碎”、“石破”来比音乐。音乐的声音是流动的,可是李贺喜欢用固体的‘玉碎”、“石破”来比。李贺诗的另一特点,写飞动。如“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写箜篌弹奏得极为精妙,使神妪和瘦蛟老鱼都受到感动。写老鱼用“跳波”,写瘦蚊用“舞”,都写飞动。“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写吴质听音乐听得出神,直到露水下来,月光寒冷,还不想睡。说“露脚斜飞”,用“飞”来写露水的落下,把不是飞动的露水也写成飞动了。 

钱钟书先生在《谈艺录》里,对李贺诗的特色作了全面的研究,指出他好用硬性物作比喻。以上的说明就是从钱先生的书里引来的。钱先生还举了大量的例子,这里不妨酌量再补引几个。像《残丝曲》写壶里有酒,说:“缥粉壶中沉琥珀”,指青白色的壶里有酒,用固体的琥珀来代酒。像《梦天》的“玉轮轧露湿团光”,把月亮比做固体的玉轮,所以可以碾轧露珠。像《十二月乐词·五月》的“香汗沾宝粟”,用固体的宝粟来比汗珠。又《七月》的“夜天如玉砌”,用固体的玉砌来比夜里的天空。《秦王饮酒》的“羲和敲日玻璃声”,用固体的玻璃来比太阳。不用多引,就说明李贺喜欢用固体来比一切非固体的东西。钱先生对李贺诗特点的分析,指出鲍照诗“操词险急”,李贺诗“化流易为凝重,所以又能险急”。指出这正是李贺诗的别开生面。“其每分子之性质,皆凝重坚固,而全体之运动,又迅疾流转。故分而视之,词藻凝重:合而咏之,气体飘动。”它与韩愈的长江大河,一泻千里不同;跟苏轼的万斛泉源,随地涌出也不同。“此如冰山之忽塌,沙漠之疾移,势挟碎块细石而直前,虽固体而具流性也。”这正像《李凭箜篌引》写李凭的奏乐,王绮注称;“当是初弹之时,凝云满空,继之而秋雨骤作,洎乎曲终声歇,则露气已下,朗月在天,皆一时实景也。而自诗人言之,则以为凝云满空者,乃箜篌之声遏之而不流;秋雨骤至者,乃箜篌之声感之而旋应。似景似情,似虚似实。”那末这首诗结合当时天气由阴云而下雨,由下雨而转到晴月出,来写奏乐,这就是变动。这种变动,结合“凝云”“玉碎”“石破”的固体来写,写出“凝云颓不流”,“石破天惊逗秋雨”,“露脚斜飞湿寒兔”的动态来,这就像“势抉碎块细石而直前,虽固体而具流性”。这样,指出李贺诗的特点,跟韩愈的像长江大河的奔流,苏轼的像万斛泉源的涌出都不同。从而总结出李贺诗的艺术特点,不仅指出李贺个别诗的艺术性,更指出李贺这个诗人在作家风格上的艺术特色。就作品的艺术性,进一步推求到作家风格上的艺术特色。这是对诗歌欣赏上的更高要求。 

  作者简介:周振 (19112000),浙江平湖人。1932年肄业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历任上海开明书店所题材、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学室、中华书局,编审。昆明第一届文论学会会员,济南文心雕龙学会会员。1935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词例话》、《文心雕龙注释》《中国修辞学史》《毛泽东诗词欣赏》等,专著辑为《周振甫文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诗歌鉴赏:古典诗词中反常合道成趣法的实现手段
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夸张—《中国古典诗词的美感与表达》之十一
李贺:一曲箜篌,叶落满长安
且从名诗听妙曲----《李凭箜篌引》鉴赏
《李凭箜篌引》学案
“摹写声音至文”——浅谈唐诗中几首描写音乐的作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