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秦玉革:经络及气的实质是暗物质?
经络及气的主体实质是暗物质的初步探讨
文/秦玉革

 
(上海市松江区洞泾卫生院针灸科,上海201619)
  
[摘要]通过对《内经》、临床现象、天文及现代科学有关暗物质的重大发现的分析研究得出推论:

 
《内经》中经络及气的主体实质是暗物质;其明暗物质的比例(1比6)完全符合物理学的发现。

 
人体内存在着一对阴阳形气既有区别又密切关联的明物质五脏和暗物质藏气系统,相对无形的五藏和经络是暗物质的主要储藏部位及运行通道;

 
元气和中药的四气也是暗物质,虚邪和伏邪是伤人的暗物质;

 
寒热辨证有着超越现代科学的极其深厚的暗物质基础。

 
同时用阴阳五行理论对物理学上暗物质未知的一面作了预见性的揭示。这二者的统一,为中医的继承和发展、中西医结合及东西方文化的协调初步奠定了坚实、广泛及重要的物质基础;在理论、临床及科研等方面都有重大意义。

 
[主题词]经络实质,气,暗物质

 
TheMainSubstanceOfTheMeridianAndQiIsTheInitialStudyOfTheDarkMatter

 
QINYU-ge?(SongjiangDistrictDongjingHealth-Center,Shanghai201619,China)

 
ABSTRACT(略)

 
KeyWordsMeridianEssence,Qi,DarkMatter

 
近几年最重大的科学突破无疑是发现宇宙的绝大部分是由暗物质(DarkMatter,DM)和暗能量组成的,即宇宙中仅有5%是普通(明)物质,其余30%是暗物质,65%是暗能量。

 
也就是说世界至少还有95%以上的领域不被现代科学所知,这些巨大的谜团和初步的发现吸引了无数顶尖的科学家投入其中。

 
另外近半个世纪来,很多学者几乎把一切现代科学在明物质内的领先成果都运用到对中医的解释上,但对经络及气的本质研究仍无突破。

 
气的本质之谜像个鸿沟一样横在中西医之间,不要说很多西学者无法理解,就是在中医内部怀疑否定的人也越来越多。

 
而气恰恰又是经络、针灸、全部中医和传统文化立论的物质根基,能否正确理解其真正的内涵并以现代科技揭示,从某种角度看可谓关系到中医和古东方文明的生死存亡。

 
笔者发现把这两个谜团当作一个谜来对待时,对二者的理解都有巨大的突破。兹探讨如下。

 
1、阴阳五行之气与暗物质
    
现代科学对暗物质的认识基本如下:

 
暗物质对所有我们能测量的明物质的光、电场、磁场、强作用都不起任何作用,最肯定的是暗物质有引力场,通过引力场间接知道有暗物质存在。

 
明暗物质所占的质量约为1比6。

 
暗物质可分为冷、热暗物质,运动模式可能和气体分子运动差不多。

 
高温并高速运动的热暗物质却不发出辐射,其比例应该是20%。

 
科学家们最倾向把中微子当做暗物质的一类。但是对暗物质的其他性质则完全不知道。

 
对无所不在的暗能量除了推测其可能有负引力作用外更是一无所知。

 
在阴阳属性划分的标准中,可见者为阳,不可见者为阴(所以也有把暗物质译为阴物质的);

 
而《内经》又是从形气神三个层次描述阴阳五行的,若以形气的清浊动静来划分,则气为阳,形为阴。这仅仅是划分的标准不同而已。

 
以常人的肉眼观察,大多数气态分子、原子等似乎是【暗物质】,但借助仪器后它们实际上是可观察到的明物质,直至仪器目前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暗物质。

 
可是中医学的形气阴阳观绝不是这么单纯地由低一级粒子构成更复杂一级粒子的关系,而是更有一层重要含义,即阴阳的无限可分及形气的并列关系,总是有着相对的【暗物质】。

 
故《素问?天元纪大论》有【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如《内经》的五藏气通于皮肉筋脉骨等组织,若再细分到原子质子等仪器可观测的有形明物质层次,可能每个层次都对应着含有【气】的一面,这个气包括了空气等微观物质,其中就可能有以气的状态(如在分子之间)存在某种现代科学不知的暗物质。

 
所以《素问?五运行大论》有【地者,所以载生成之形类也。虚者,所以列应天之精气也。形精之动,犹根本之与枝叶也,仰观其象,虽远可知也】。

 
可见中国古人从来就不像西方科技史上曾错误地认为真空之中除了日月星外就一无所有了,而是到处充满了常人不可见的精元之气。

 
其主体可能就是运动模式和气体差不多的暗物质(现在看来古人以气和气化作为物质的基本概念和运动形式是多么地正确、形象、深刻),只不过给看不见的人用可观察的星象来表征罢了。

 

而现代科学正是通过观察大尺度宇宙空间天体引力的变化而间接发现暗物质的。
 
《尚书?洪范》有【土爰稼穑】,稼,种谷也;穑,收获也。

 
从种到收实际表示的是万物由生到灭的时间周期,而时间正是由空间相对而来,所以原始的五行土就含有明确的时空之意。

 
而作为类比的土壤本就由固体(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液体和气体三类物质复杂组成,基本上包含了地球上的万物,构成了一个矛盾的统一系统,缺一就不称为土壤。可见古人一开始就从整体系统上认识把握事物的。

 
所以《素问?六节藏象论》有【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通于土气】。

 
《素问?太阴阳明论》有【脾藏者常著胃土之精也,土者生万物而法天地,故上下至头足。】

 
而《素问?六微旨大论》更有【是以升降出入,无器不有。故器者生化之宇,器散则分之,生化息矣……故曰无形无患。】

 
宇,空间也。可见《内经》进一步把脾土从消化系统扩展为整个人体、天地万物及宇宙的一切有形开放器系统空间。

 
有物质才有空间,但空间又不是物质的简单组合。而一切物质系统被人类观察的第一要素自然就是它所占据的空间中的有形明物质。

 
一切物质、能量、信息的交换必需在这个土器系统空间的内外才能进行。

 
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是《内经》中土在天主湿气,既水蒸气也。

 
相对于五行形上的抽象类比和其他四行在气上的非具体表示法,湿气是五行的气和形中唯一指出具体的而且用肉眼又较容易看见的分子态水气,而且是占人体和地表一大半并有极重要意义的明物质。

 
更加证明了土已包含了系统内所有有形的明物质,那么其他四行的气正是在其中升降出入的肉眼所看不见的物质,其主体可能就是现代科学所指的暗物质。

 
所以《素问?金匮真言论》中木火土金水的数字分别是8、7、5、9、6。而明物质土5与其他四行之和30的比例正是1比6,若把全部宇宙表达为100%,那么以百分数表达正好是5%和30%(剩下的自然是未表示出的65%)。这和前文现代科学的宇宙组成及明暗物质的比有着惊人的吻合。

 
由于科学家们利用的计算模型不同得出的数据也略有出入,但大家在明暗物质的比及暗能量的比例上是一致的。

 
所以,《内经》的五行和五行之数可能正是宇宙某个系统中明暗物质大致比例的反映,含有深刻的意义。

 
后世多用本身就像迷一样的河图洛书及易来解释这几个数字,现在看来也许正是在此基础上对系统中明暗物质、能量、信息运动转化规律的古朴推演。

 
科学家当初认为暗物质是一片阴暗、寒冷的物质,但现在已发现有冷、热之分。

 
其中,《内经》中火的比例(7/35=20%)正好符合上文科学家计算出热暗物质应该占的比例,这难道仅仅是巧合吗?

 
笔者坚信科学家很快会发现冷热暗物质从功能温度上完全可进一步分成寒热温凉四种类型,与五行的水火木金之气将相当吻合。

 
2、四气、伏邪和虚邪是暗物质

 
最简单但也最能说明问题的就是中西医对待外感寒邪的态度,西医只是把受寒当作引起发病的一个外在初始诱发条件。

 
所以有些人不辨寒热地乱用抗炎或抗病毒的中成药,而《内经》就可把寒邪等虚邪当作贯穿疾病始终的唯一主要因素,并且许多针刺内容都是围绕此展开的。

 
由于多年的科研未发现气的本质,在这个问题上的认识已无形中有点西医化了。

 
笔者治愈过一些长年反复发作的哮喘患者,究其起因多为风寒外感后静滴西药数日迁延而成。

 
中医多认为是寒邪伏肺,若以现代科学的热力学平衡的原理分析,就是在四十多摄氏度的体腔内放块冰,那十分钟内也因热量交换而消失殆尽并与人体热平衡,怎么可能十几年还有寒邪的作用呢?

 
而寒性暗物质因没有科学已发现的各种能量交换方式,可能就会以另一种科学还未发现的作用机制长期潜伏在肺内,条件成熟时就反复发病。

 
此时不要过多考虑平喘止咳、降气化痰了,直须以小青龙汤原方的热暗物质去温散其寒性暗物质就行了,患者多能服药即安,十贴左右就解决多年的病根。

 
同理,温病的伏邪也是如此,不过是热性的暗物质罢了。

 
而寒热是阴阳的基本表征,是八纲的重中之重,贯穿于理法方药及针灸的全过程,这和暗物质的寒热性及其质量是明物质的6倍是相符的,有着超越现代科学的极其深厚的暗物质基础,绝不是过时和落后的理论。

 
所以决定中药寒热的最根本因素是含有寒热温凉暗物质的多少,既四气是暗物质,五味才是明物质。

 
太阳本身之中可能也存在大量的暗物质,故《灵枢?九宫八风》中有【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

 
所居之乡既是天文黄道上四季对着太阳的方位,为什么反其位既为伤人的虚风呢?因为引力只是中微子v0与核子(或夸可)通过Z0玻色子弱作用的统计平均结果。

 
对地球而言,即真空涨落产生的虚中微子流从四面八方射向地球时被太阳中的原子散射(碰撞)挡住了一部分,所以从太阳方向来的中微子流压力就小于其它方向。

 
这至少提示了中微子类暗物质被太阳减少了压力,而力度是物质起作用的重要属性,其他暗物质可能也被类似作用。

 
所以《灵枢?刺节真邪》就有【正气者,正风也,从一方来,非虚风也。邪气者,虚风也,虚风之贼伤人也,其中人也深,不能自去。正风者,其中人也浅,合而自去,其气来柔弱,不能胜真气,故自去。虚邪……起毫毛而发睛理。其入深……则为骨痹……寒与热相搏,久留而内著……发为筋溜……合而为肠溜,久者数岁乃成……为昔瘤……。】

 
从上文可看出正风虚风的最大区别为中人的深浅及气的柔弱,可能就是力度的强弱决定的。肢体若被明物质冻伤或烧伤一块甚至致残,除了应激或可能继发感染等反应外,很少有像寒热等虚邪这样可从皮毛一直渐渐深入到藏腑和全身各部至人重病的,长达数年都可为相对独立的重要病理因素,并不遵守明物质的热力学平衡原理,甚至成为引发肿瘤的根本原因,但在全过程中都可被针刺泻出体外。

 
西方所说的基因基础上的个体化用药,其实还没有中医学的辨证论治精确。

 
因为证的物质基础——气的主体实质是比基因更微观更基本的暗物质,所以中医认为已有阴阳气血失调的亚健康状态就是暗物质的初期失衡状态,无怪建立在明物质基础上的西医此时找不出实验检测指标,而《内经》治未病的思想也是由此决定的。
 
3 经气和藏气是暗物质

 
以调气为核心的针灸补泻就更能说明问题了。

 
《素问?调经论》等已非常清楚地描述了在针刺过程中应该有气进出人体,此气若仅仅是已知的二氧化碳等,那经络及气的本质早就被揭示了。

 
由于寒等外邪可从皮一直深入到藏腑并多年留于体内,所以笔者曾上千次在针刺中体会到【寒气从针孔源源而出】,而且此种寒气既出一丝,似乎整个空间立即陷入一种极度阴冷的感觉,不同于一般的寒风。

 
患者病程从几天到多年的都有,每当针下有此种感觉时往往随气泻尽而一针即愈,曾一次治愈一例二十年内腹痛反复急性发作的患者。

 
若是明物质的寒气,早就热力学平衡了。

 
而且笔者发现那些找不出任何原因莫名其妙发病的肢体痛患者多能扎出寒气来,正合《内经》的虚邪入侵。

 
所以笔者推论某些暗物质的寒热之性可能在一定条件下被人的触觉间接感觉到,比如在一个黑暗无光的房间里所有物质对眼睛都是暗物质,但对人的触觉而言就不是了。

 
而存在于我们身体周围的暗物质肯定有多种形式和复杂的作用机理,不仅仅只有中微子一种。

 
从遥远的银河系外发现暗物质到设法捕捉我们身边无所不在的中微子,科学家仅用了数年的时间。

 
因此,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笔者认为现代科学很快会发现暗物质原来人体内也有。

 
中医经络系统中的经气就是暗物质,经络是暗物质运行的主要通道。

 
由于暗物质在经络线上的相对富集,导致其明物质也相对变化,所以在明物质世界找到许多经络线上的声光电磁等的异常表现,但用明物质提出的一切假说最终又不能揭示其本质。

 
经络不解之迷,就在于气是暗物质。

 
现在看来,过去的一些研究可能反映的正是暗物质与明物质在复杂生物体上的关联表现而已。

 
所以不妨转变一下科研思路,由经络研究为突破口,完成暗物质在人体内的伟大现代科学发现。

 
人体内的微量元素还起重要作用,难道宇宙内比明物质多六倍的暗物质就仅仅起个引力作用吗,这绝不是自然界的法则,只是科学认识的暂时局限性而已。

 
利用暗物质可不依赖明物质单独存在的性质,笔者考虑了一个发现人体暗物质的实验思路:

 
即把经气从复杂的人体或动物经络内引到一个已测定各种理化指标的相对真空的密闭容器里(这点很容易做到),然后再研究其前后的一切可能变化(重点考察重力),若有变化而用明物质的一切规律又解释不了,那就至少证明了在动物体内存在有明物质以外而又观察不到的物质,即暗物质,然后再研究其本质。

 
现在看来,多年困扰中医五脏功能与西医的不完全相同的迷惑恰恰是暗物质在人体内的如实反映,既人体内存在着一对阴阳形气既有区别又密切关联的明物质五脏和暗物质五藏系统。

 
肉眼或仪器可见的如中西医共有的有形明物质脏器;

 
不可见的就是中医特别认识到的暗物质藏气,既暗物质相对集中的储藏部位。

 
而【元气……是人体脏腑(包括奇恒之俯)内在潜能集合体的一种暗物质……不是现代生化意义上所谓的cAMP和cGMP,而是更深一个层面上的物质】

 
卫气是暗物质,部分营气是比卫气更精微的暗物质,所以近年在中药寒热和肾虚体质的物质研究中所有发现还不是根本。

 
(限于篇幅,将另文论述暗物质藏气及元气的详细分布和由来。)

 
在筋脉皮骨等有形组织里分别主导着木火金水的温热凉寒的暗物质藏气。

 
而《内经》经筋的实质是神经……神经作为人体最快速的传递通道,和风性善动是相应的,故神经中应以温性暗物质为主。

 
肌肉通于土气,其主体应是湿气,与肌肉以含水72%左右居上述组织之首是相符合的,次要的还混合了其他的气和暗物质。

 
这样人体的所有组织都通过五藏气联系起来,并通过一切孔穴与天地间的气相通,构成天人合一整体观的初步物质基础。

 
但要彻底阐述清楚这个问题,就必须把《内经》中对暗能量等的远远超越现代西方科学的深奥认识揭示出来,限于篇幅,当另文论述。

 
为什么《内经》是天文医学,显然和暗物质目前唯一被确认的明显的引力效应有关。

 
近半个世纪把基因、量子等都引入对精气、经络的解释,包括无奈之中把气理解为明物质的功能等等,都是在中西医共有的5%的明物质中转圈,而这恰恰又是建立在明物质科技上西医的强项,与中医不共于西医的特色本质又有多大干系呢?不过是把中医在5%明物质内的认识在表达上现代化和西医化而已。

 
既然经络中气的主体就是暗物质,那么古人显然是在发现了经络的同时自然就认识了暗物质,并正确、形象地命名为气。

 
不要总以为近现代西方科技已超越一切东方古文化,就如古人发现并利用了经络,但西方人就没有发现,而现代科学仅能证明其存在却还不能揭示其本质一样。

 
任何人只要如实、真正地理解了古人认识经络的方法,就一点也不难理解古人发现暗物质的必然性。

 
正如李时珍所说的【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其言必不谬也】。

 
而【内视返观就是典型的内证实验……因此,传统文化,特别是中医理论的构建,完全是在理性思考和内证实验的结合下产生的】。

 
只是这是一个远比暗物质本身更深奥复杂的问题,限于篇幅,当另文论述。

 
笔者与许多同道早在未闻任何暗物质的概念前,就已经在古文化及《内经》中自然、深刻而坚定地知道了气有着当代科学仪器无法探知的一面。

 
所以初闻暗物质之时丝毫也不像西方科学家那样惊奇和兴奋,因为世界本就由阴阳组成。

 
只不过暗物质的进一步科学发现正好能从现代角度解决诸多中西医之间的困惑与矛盾,并能被大家共识为真正的【国际通用语】。

 
4、阴阳五行对暗物质的揭示性分析

 
除了上述暗物质已知的部分完全符合阴阳五行理论外,根据中医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可利用阴阳五行理论对物理学中暗物质未知的一面做出一系列预先的揭示:

 
根据寒热的程度暗物质在寒热(已证明)的基础上可细分为温热凉寒四种,其质量比数大致分别是8、7、9、6。

 
四物合和可组成暗物质世界的【形体土】,它们可不依赖明物质单独存在(已证明),但有明物质的地方必然有暗物质,它们是明物质赖以存在和生化的根本基础。

 
明暗物质的比为1比6(已证明),它们与明物质之间以阴阳、形气的方式相互结合并可相互转化,其寒热可能以触觉的方式被部分感之。

 
它们以阴阳五行生克的方式同时存在于宇观至微观的一切万物中,但在生灭过程的不同阶段却含量大不同。

 
如处于灭亡的黑洞就应该由黑暗的寒性暗物质为主组成,且引力极大。

 
暗物质和意识的关系更密切(如五藏气与五情志)。它们不是黑暗无光的,而是有着科学目前还探测不到的颜色,分别是蓝、红、白、黑、黄。

 
在动物及人体内暗物质以藏气、经络的方式运化,来自外太空的部分暗物质也是伤害人体的祸首。

 
癌细胞疯狂生长的根本物质性主要原因就是其系统内温性暗物质(春生之气)太旺,不能被凉金之气克制所致……。

 
5、小结

 
显而见以,若以现代的重大物理发现暗物质去理解经络及气的主体实质,不但与中医的诸多重要基本理论相符合,而且能促使对中医和暗物质本身更深刻的理解和发现。

 
上文仅就《内经》经络及气的主体是暗物质的一面做了初步的推论性探讨,笔者坚信这个推论必然会随着现代科学在暗物质等方面的巨大进步而被验证,否则经络及气的现代本质研究也不可能取得突破性进展(如果仅仅是坐等基础科学的发展);

 
而那时的西医肯定会积极引入暗物质的相关成果,那才是中医的强项和特色真正面临挑战甚至逐渐丧失的时候。

 
鉴于目前西医对暗物质的一无所知,科学对世界95%的巨大局限性,有必要重新深刻认识《内经》及其文化根基。

 
切实体悟到《内经》是中华民族伟大智慧的结晶,不要轻易地否定自己,特别是那些西医解释不了甚至与其有矛盾的所谓【糟粕】,往往可能正是古人在那95%内的深刻认识和超越现代的真理所在。

 
用5%的领域去理解那完全不同的95%往往会牛头不对马嘴,所以中西医结合必须是在理论和临床上坚持中医思路前提下的有机结合。

 
最重要、最有意义、最迫切的是要扬中医气之长,避其明物质之短,用《内经》里的深邃思想在95%的领域内引领医学乃至科学取得突破性的发展。

 
正如钱学森提出的【中医的发展最终会引起科学技术体系的改造——科学革命】的观点一样,而在经络中发现暗物质的研究正是一个引起这场革命的关键突破口。

 
希望中医科研(特别是经络研究)者能充分利用祖先的宝贵思想,率先在此方面有杰出贡献。

 
6 参考文献

 
1、高山编译,宇宙的未来,国外科技动态,2001;389(12):32~36.
2、Samuel,E.Perfect disguise if you want to find dark martter,look in the least likely place.NewScientist, 2002;2330:15.
3、陈绍光.引力起源与引力红移——谁引爆了宇宙.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3~27.
4、刘家强.中医基因组学的建立考释.中医药学刊,2004;22(9):1667~1669.
5、秦玉革.意气针灸疗法加拔罐治疗重症落枕175例.上海针灸杂志,2006,25(4),42.
6、秦玉革.意气针灸疗法独取阿是穴治疗腹痛107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1):21~22.
7、庄建东.主客观协同控制论.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31(4):91~94.
8、王品山.气化生命破译中医经络不解之迷.中医药学刊,2002;20(2):144~145.
9、王亨飞,秦钟,杨柯."暗物质"激发理论初探.甘肃中医学院学报,2004;21(3):6~7.
10、秦玉革.《内经》经筋的实质是神经.中国针灸,2006;26(2):147~150.
11、清?李时珍.奇经八脉考.上海:第二军医大学出版社,2005:28~30.
12、刘力红.思考中医.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3~16.

 
作者简介:秦玉革(1969~),男,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学士学位,内科及针灸双主治医师,从事针灸临床工作。研究方向:《内经》针灸的意气补泄法、天文医学及中医基础理论的整和。
 
作者声明:以下是本人今年(2007年)5月发表在《中国针灸》增刊上的一篇探讨性理论论文的原稿。

 
(转载于http://bbs.gltcm.cn/thread-31989-1-1.html)

 

转自:王天寿zg的博客(2009-01-11),图片来自网路。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eb1f2140100bju3.html

【附】人的经络跟穴道,完全是他的识变现出来的,死后识离开了,就没有了!

就是你的神经系统,你的经脉,完全是你自己的心识变现的,这个是完全别人不能受用的。

所以真正的唯识所变、唯识所用,属于你个人的部分,就是你的经络,这个经络学在中医是很提倡的,认为人是有经络的,但是西医他一直找不到经络。

从唯识的角度就是说,因为你西医要找经络是要解剖,你不可能把活人抓来解剖,是吧?

肯定是死人,但死人有个问题,他全身冰冷以后,他的识离开了,所以他穴道完全关闭了,他的经络完全没有了。

因为他的经络跟穴道,完全是他的识变现出来的。

你看有些人的经络,他的穴道很通畅,他身体质量很好,他全身慈悲的业特别强。

所以这个经络,为什么西医一直找不到经络呢?因为他只能够抓死人来做解剖。

古人在画经络的时候是入禅定,在活人的时候就看到经络的穴道的活动,所以这个经络穴道这个「净色根」、这个神经系统,是完全是你自己的识变现的,这个是「别业」中的「别业」。

那么总而言之这个业力是我们自己变现,自己攀缘。


(来源:释净界《唯识学概要讲记卷十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精髓
中医的阴阳学说,有什么用?
论中医学的科学性——中医学中的多科学现象:
闲言碎语聊中医(14):西医的“病”和中医的“证”
必看,最通俗易懂的中医基础理论之一
中医的最高境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