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做父母的姿势024——关于孩子从家里“偷”钱

做父母的姿势024——关于孩子从家里“偷”钱

20170603

其实我不愿意用这个“偷”字,所以加了引号。当面对孩子时,对这种不良行为的指导,是千万不可用这个字的。可以用“拿”,可以用“找”等等。

昨天,跟同事聊天,谈到某老师的孩子,偷偷从家里拿钱买零食、买玩具等。大人只是表示惊讶和无奈。这是不负责任的。这样的毛病是必须要趁早去纠正的。否则,遗患无穷。

记得我小时候,我们家里的零钱都是放在要一个抽屉里,不上锁。大人要求去买东西时,告诉去抽屉里拿,剩下的钱还放回去。

所以,我认为,每个大人,在孩子还小的时候,都要在家庭里建立起一个规矩:家里的钱无论放在哪里,是不可随意取用的,用的话,必须告诉父母。我也不赞成把钱都藏得严严的,像防贼似的。

这方面,我觉得,首先,应该从小开始,对于孩子物质条件的满足,是一定要限制的。有的大人讲,人家有啥,我们要有;人家没有啥,我们也要有。这是助长孩子的物欲的。

古人讲:物欲蒙尘。孩子对物欲太过满足,会蒙蔽他的心智的发展。我们会看到,有的整天只知道吃喝玩的小孩子,又胖智力又差,共情能力也差。

往往是这样:对物质欲望追求过多的孩子,往往对精神追求会少。所以,我们的观点,在孩子小的时候。要努力限制孩子的物质欲望追求,努力培育孩子的正当的精神追求。物质欲望和精神追求,对于人类这个贪得无厌的物种,都是没有止境的。那我们就努力培育孩子在精神方面的正当追求吧。

当孩子物欲的满足得到了限制,他就不会在物质上,去攀比了(关于攀比,明天详谈)。进而就不会在家里翻箱倒柜去“找”钱了。

其次,弟子规上讲,“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要告诉孩子,这是做人的底线,不可触碰的。否则,就要加以最严厉的惩戒。(我不赞成只是打骂,对孩子最好的惩戒,是取消他玩和自由的权力。画个圈,让他坐在圈里,多长时间不可走动。可以拿本书看,其他的一概不准拿。)

第三,当孩子有了钱能买东西的概念后,大人要适时地教育。比如,去超市之前做好约法:今天我们只买一件玩具,限制在多少钱之内,不可超过。这样,到了超市,孩子会先去选择、比较,最后挑一件他最喜欢的。注意,做好的约法,大人千万不可让步。万一遇到孩子撒泼耍赖,要有耐心和狠心。如此,一是锻炼了孩子的选择能力,二是限制了孩子成长过程中物欲的膨胀。没了膨胀的物欲,就不去在物质上攀比;不去在物质上攀比,就不会,在父母不给钱时,挖空心思地去“找寻”钱了。

第四,要允许孩子有一定的零花钱,但不要天天给,最好,按月给。比如,一个月多少,一次性放到某处,自己拿,一个月不再给。让孩子自己控制自己。反正要狠心,一个月结束之前花完了,绝对不追加;如果有剩余,可以奖励。注意,要精神奖励,或长期的物质奖励(比如学期末或年底、甚至小学毕业。)。

最后,千万不可把家务劳动同挣取零花钱联系起来(美国可以,洛克菲勒家可以;中国,一般不可以;文化不同)。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如何养育不追求物质享受的孩子
孩子需要什么样的奖励
人需要物质享受,也需要精神追求,精神享受使人更有激情和境界
教育不得不知的四大技巧
"贿赂"不利于孩子成长
【家长学校】表扬孩子的艺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