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养生有方:儒释道三家各有其妙

更多好文请长按下方二维码加小编好友,朋友圈更精彩、更有料!

本文转载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

编辑:应天书院(ID:ytshuyuan)

关注本公众号回复数字“6”向您推荐一组平时看不到的文章!


中国古代十分重视养生,历代都有论述养生的著作,作者通常是超凡脱俗的仙家、修炼有素的道人、博学仁心的大医、心意淡泊的文士等,内容往往涵盖了人体、经络、四时、五行、阴阳、天地、起居饮食、导引修炼、心性德行等,实为博大深奥。

儒家的养生之道

仁者寿




儒家孔子《论语》有“仁者寿”,《中庸》论大德“必得其寿”,即长生和与道德有关。


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故仁人之所以多寿者,外无贪而内清净,心平和而不失中正,取天地之美,以养其身,是其且多且治。”


不过分贪求追逐外物,就能保持心境平和,多让自己接触美善纯净的事物,以养护眼、耳、鼻、口、意,使人体气机充盈调顺,以达保养身心的目的。


释家的养生之道

平常心




“宠辱不惊,得失不计,默雷止谤,化毁为缘。”


出家人要淡泊名利,仁慈行善,心胸豁达,忍辱负重。那些高僧长寿的都是性情温和,生活平淡,与人相处融洽。


道家的养生之道

道法自然




老子《道德经》:“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庄子?养生主篇》有“安时处顺”。


《黄帝内经》有:“起居有常,饮食有节,不妄作劳。”


道士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中:“莫久行、久坐、久卧、久视、久听。莫强食饮,莫大沉醉,莫大忧愁,莫大哀思,此所谓能中和。能中和者,必久寿也。”


也就是以天人合一,顺天地之道而行,做为养生的宗旨。




老子说“少私寡欲”,吴普《太上老君养生诀》:


“善养生者,要当先除六害,然后可保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货物,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嫉。”


主动节制欲望是达到清静养生的途径。


养生是长期行为,不可能在短时间内一蹴而就,贵在坚持。只要明理实践,就能循序渐进,达至健康,长寿有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健康养生之道的名言
(319)健康养生之道的名言
神仙传之彭祖论养生之道
这样的想法,不能养生,反而害生
天地中蕴含长寿养生之道
养生恢复篇(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