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十则》复习纲要
 《〈论语〉十则》复习
 《论语》: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共20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一、重点词语
1、通假字:不亦说乎 “说”(yuè) 通“悦”, 愉快;诲女知之乎 “女”(rǔ) 同“汝”, 你;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zhì) 通“智”聪明、智慧。
2、词语解释
① [时习]时常地复习。时,时常(又:按一定时间)。习,温习、复习、实习。 ②[愠(yùn)]生气,发怒。③吾日三省(xǐng)吾身[日]每天。
[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省,反省。 ④传不习乎[传]老师传授的知识。⑤[罔(wǎng)]迷惑。意思是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殆(dài)]有害。 ⑥[弘(hóng)毅]刚强,勇毅。⑦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欲] 想,希望。 [勿(wù)]不要。[施]加。
二、成语
不亦乐乎:原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不耻下问 
学而不厌 
诲人不倦 
三、阅读探究
1、“有朋自远方来”,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
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
2、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
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
3、“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
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
4、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
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
5、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
取长补短。
6、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7、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
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
8、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
这句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
9、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
①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  温故而知新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学习态度:有朋自远方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见贤思齐  三人行,必有我师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③品德修养:人不知而不愠  吾日三省吾身  士不可以不弘毅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
10、 新学期又开始了,我校要迎来一批新同学,请你从本文中为学校选择一句话制成欢迎横幅。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11、 学了本文,你受到哪些教益?
作为学生不应死学书本,应该掌握恰当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更应加强思想品德修养,使自己的各方面全面发展,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适应社会的需要。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论语》十则练习
论语十则练习题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语文学习】《论语》十二章(2—3)
感悟《论语》专栏丨37:好学
仿写句积累(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