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关注|十年农业展望 稳产保供强农——《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正式发布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扎实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农业强国目标的核心要义是能够依靠自身力量解决吃饭问题,实现粮食等主要农产品供给保障安全可靠。当前国际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速放缓,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全国农产品生产与贸易不确定性、不稳定性明显加大,国内庞大人口基数叠加消费持续升级,粮食需求仍在刚性增长,端牢饭碗压力越来越大。

近日,在北京召开的2023中国农业展望大会上,《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3—2032)》(以下简称《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总结回顾了 18 个(种)主要农产品 2022 年市场形势,对未来10年尤其是2023年、2027年和 2032年等重要时间节点的生产、消费、贸易、价格走势进行了展望,对存在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未来10年,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取得明显成效,稳住了基本盘,夯实了压舱石,为经济社会大局稳定提供了基础支撑。粮食逆境再夺丰收,产量再创历史新高,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安全基础持续稳固。2022年粮食播种面积17.75亿亩(1.18亿公顷),比上年增长0.6%;全国粮食总产量达6.78亿吨,比上年增长0.5%,连续8年保持在6.5亿吨以上。

大豆油料产能提升工程迎来“开门红”,2022年大豆种植面积15366万亩(1024.40万公顷),比上年增加2743万亩(182.87万公顷),增长21.7%;产量首次迈上2000万吨台阶,全国大豆产量达到2029万吨,比上年增加389万吨,增长23.7%,大豆自给率提高了3个百分点。

油菜种植面积10902万亩(726.80万公顷),增加近400 万亩(26.67万公顷),花生、油葵等面积保持稳定;全年油料产量3653万吨,比上年增长1.1%。

畜牧业生产稳定增长,2022年猪牛羊禽肉产量9227万吨,比上年增长3.8% ;其中,猪肉产量5541万吨,增长4.6%,猪肉产量恢复到正常水平;牛肉产量718万吨,增长 2.9%;羊肉产量525万吨,增长2.1%;禽肉产量2443万吨,增长2.6%;禽蛋产量3456万吨,增长1.4% ;牛奶产量 3932 万吨,增长 6.8%。

《报告》预测,未来10年,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将持续构建,农业强国建设将取得显著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农业竞争力显著增强。

未来10年,在全面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和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等有利条件下,中国粮食安全根基将得到持续巩固,15.46亿亩(1.03亿公顷)永久农田将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1亿亩(733万公顷)以上。展望期末,粮食播种面积预计将增加到18亿亩(1.2亿公顷)左右,其中谷物面积有望达到15亿亩(1.00亿公顷),大豆面积不断扩大到2.01亿亩(1340万公顷)。

随着农业关键核心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和种业振兴行动深入实施,培育出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种源和节水高抗新品种,玉米大豆生物育种产业化步伐加速推进,先进适用农机装备短板不断补齐,农业科技增产提效显著,未来10年预计粮食单产水平将提高9.8%,其中玉米、大豆单产分别将达到 499千克/亩(7485千克/公顷)和183千克/亩(2745 千克/公顷),较基期分别提高17.8%和39.3%。

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增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健全完善,食物来源渠道进一步拓宽,展望期内粮食产量年均增长1.2%,预计 2032年将达到7.67亿吨,其中大豆和油料自给率持续提升,大豆产量、自给率分别将达到3675 万吨和 30.7% ;蔬菜和猪肉生产更加稳定,分别保持在8.0亿吨和5600万吨左右,禽肉、奶类和水产品产量分别将增至2926万吨、5602万吨、7248万吨。

未来10年,农产品消费不断升级,多样化、优质化、营养化消费需求逐步增加

《报告》显示,2022年全国粮食消费量7 .98亿吨,比上年减少2.9%,主要原因是小麦饲用消费下降明显。受新冠疫情多点散发、下游消费偏弱等因素影响,棉花消费需求明显下降,比上年减少 5.0%,食用植物油和奶制品分别减少6.5%、1.7%。收入持续增长和畜牧业生产扩大带动居民消费升级明显,水果、肉类消费量不断增加,分别比上年增长 1.0% 和 1.6%。

《报告》预测,随着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和居民收入不断提高,消费升级趋势明显,农产品需求总量刚性增长伴随消费结构快速升级,居民膳食结构优化加快推动农产品消费由粮菜为主向多样化转变。未来10年,粮食需求增长主要来自饲用消费较快增长,饲用消费将增长13.4%,人均口粮消费呈下降趋势,大豆食用消费将增长34.8%;蔬菜消费量保持平稳增加,年均增长0.6%;奶制品、水果、水产品消费呈现较快增长,年均增速分别为3.3%、1.9%、1.0%。

未来10年,农产品贸易结构不断优化,进口渠道更加多元化

《报告》显示,2022年我国大宗农产品进口有所下降,国际市场补充作用仍然明显。2022年粮食进口14687万吨,比上年减少10.7%,其中玉米进口2062万吨,减少27.3%,大豆进口9108万吨,减少5.6%;食用植物油进口636.3万吨,比上年减少38.8%;棉花进口192.9万吨、食糖进口533万吨,分别比上年减少10.0%和15.9%。肉类进口量613 万吨,比上年减少22.8%,其中猪肉进口减少52.6%。具有国际贸易比较优势的蔬菜出口量达 1183万吨,比上年增长6.5%。

《报告》预测,未来10年,在持续推进高水平农业对外开放、推动共建“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贸易强国等背景下,中国农产品贸易将继续增长,同时贸易结构将明显改善,粮食进口将下降19.7%,其中玉米、大豆对外贸易依存度持续下降,玉米进口逐步回落至700万吨以内,大豆进口将从近年来高位降至展望期末的8356万吨。

粮食出口主要来自大米,展望期内预计大米出口量将增长24.0%。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的蔬菜、水果和水产品出口继续较快增长,分别年均增长1.9%、8.2%、1.7%。农产品贸易伙伴日益增多,与东南亚国家、南美国家和黑海地区的农产品贸易不断加强,粮食等农产品进口市场集中度呈下降趋势,大豆、玉米和食用植物油等大宗农产品进口来源呈现多元化。

未来10年,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价格总体呈现温和上涨趋势

《报告》显示,2022年三大主粮价格稳中有分化,稻谷总体持平,小麦偏强运行,玉米高位回落趋稳;国产大豆价格总体上涨。猪肉价格较上年下跌,禽肉、牛羊肉和水产品价格以涨为主;食用植物油大幅上涨,棉花、食糖价格因需求不振弱势运行;蔬菜、水果价格季节性波动。

《报告》预测,未来10年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不断完善,反映供求关系的价格信号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更加明显,农产品优质优价特征明显,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相互促进、相互补充,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棉花目标价格等政策将继续实施并完善。随着人口进入负增长,劳动力成本将不断上涨,加之化肥、农药等农资成本提升,展望期内大多数农产品价格呈上涨趋势,其中粮食价格运行相对平稳,棉油糖作物由于竞争力提升,价格受到国际市场影响将有所减弱,果菜鱼价格波动幅度有所减小,肉蛋奶价格将更加灵敏地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变化。

来源:中国农业农村市场信息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虽是长篇,值得一看!中国农业展望报告 (2016—2025)
未来10年中国农业展望报告解读(3分钟看懂发展趋势)
未来10年中国农业将会怎样
[重要]美国农业部(USDA)报告时间表
OECD与FAO联合发布《2022-2031年全球农业展望》报告
报告预测:未来大豆市场将会大爆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