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岂之:清华的人文传统

我在以上所写关于清华国学院导师们在学术上会通创新的一点一滴,只能起“举一反三”的作用。他们和其他清华人文学者在学术创新上曾经作出过很大的功绩,内容丰富,范围广泛,可惜这方面的学术历史尚未得到全面系统的总结,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真有些愧对前人了。


三、自强不息


清华的人文传统还表现于:师生们力求在人品和学品上自强不息、追求完美。按照上个世纪30年代清华的规定,教授们在校工作五年,就有一年的学术休假,由学校资助去外国访问进修。著名的散文作家朱自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他于1931年利用学术休假,在英国伦敦皇家学院和伦敦大学注册旁听。据《朱自清日记》于该年十月记述,他有两次夜梦清华未能继续聘他为教授,理由是他在外国文学的学养上尚有不足。梦醒,全身冷汗,深感不发聘书颇有道理,于是他更加努力利用在伦敦的一切便利条件,来提高自己。俗语云: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所谓“不足”,并非真的来自清华,而是朱先生对自己严格要求的反映。从清华人文学科的许多著名学者、教授的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自强不息精神的闪光。


人们会问:为什么如此?清华人文学者自身的修养达到一定境界,体验到“学、然后知不足”的真理,而且生活、工作在一个有着优良学风、校风的环境里,彼此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更加重要的一点是,清华国学研究院精神的继续和发扬,被归纳为一种教育理念,这就是1941年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大学一解》一文中的名言:“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乃有大师之谓也。”此理念说明:专家和大师不同,大师的知识结构和研究成果,具有宽广、深厚、会通、创新的特色,而专家只是在某些点上有所研究并作出成绩。在人文学科方面,清华人文学科出现的大师不是一两位,而是群星灿烂。他们尽管有这样或那样的历史局限,但他们的学术遗产永远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俗语云:“严师出高徒”,清华人文学科中培养出的佼佼者,不是少数。如钱钟书于 1929年考入清华外文系,他在大学时期即表现出刻苦学习和独立思考的精神,当时发表了许多文章,有关于中国古典文学、西方哲学、美学问题、翻译问题等等,说明他具有宽广深厚的学科基础,这些和他日后的学术成就密切相关。还有1931年考入清华外文系、主修德文专业的季羡林,从他的《清华园日记》(大学三、四年级时所写日记)中可以看到,他读书的范围相当广泛,在学生时代即开始文学翻译,对教授们的讲课敢于评论,直抒己见。清华毕业后他在济南工作一年,考取官费留洋,到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东方语言,研究东方文化,后来成为著名的东方学学者。他写过多篇关于母校清华的回忆文章,其中一篇名《梦吟水木清华》的散文中写道:根据他亲身受教的体验,清华的校风用“清新、活泼、民主、向上”这八个宇表述最为恰当,这正是关于清华人文传统的一种概括。


四、最高表现


世界上没有抽象的人文精神和人文传统,她总是和具体的历史条件相联系,也可以说是时代精神的一种表现。清华的人文传统在1937年7月7日抗日战争爆发以后得到更大的发展,用冯友兰的话说,西南联大的精神风貌,成为中国大学的“最高表现”。


清华大学在战争烽火中南迁,历经艰难险阻,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师生汇合,于 1937年11月1日在长沙开学上课,文学院设在离长沙不远的南岳。这里的条件跟清华园无法相比。当时清华中文系闻一多教授在给他夫人的信中这样写道:“在南岳一天喝不到一次真正的开水,至于饭菜真是出生以来没有尝过的。饭里头满是沙子,肉是臭的,素菜大部分是奇奇怪怪的树根、草叶一类的东西。一桌八人,共吃四个荷包蛋,而且不是每天都有的。总之,我们在这里并不享福,但是我的精神非常充实,在南岳所开两门功课听讲的人数很多,似乎是这里最大的班。听得也很集中,我讲得也很起劲。”由此可以想见,闻教授在讲授《诗经》、《楚辞》时,其爱国情怀深深地感染了听课的大学生们。


1938年战火逼近长沙,学校向西南转移,多数教授选择步行,不愿坐车。当有学生问闻一多为何不坐车,他回答说:“困难之中走几千里路算不了受罪,虽然是中国人而对中国社会及人民生活知道的太少,多走些路没有坏处。”1938年8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在云南昆明成立西南联合大学。


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培育了西南联大,将三校各有特色的人文传统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加以融合,表现了中国大学在国难当头时的卓越和深沉的爱国情怀。从1938年至1945年,西南联大在八年间培养了三千毕业生。正如曾经在西南联大读过本科又取得硕土学位的杨振宁所说:“这三千人为世界做出了很大的贡献,这是一个惊人的成就。……我曾再三讲过,我一生非常幸运的,是在西南联大念过书,因为西南联大的教育传统是非常好的。这个传统在我身上发挥了最好的作用。”(《21世纪的中国靠你们来建设》,见《海外学者论中国》,华夏出版社1994年版)这可能也是西南联大毕业生们的共同感受。


冯友兰教授曾经从民族复兴的高度,以独特的方式撰写了西南联大八年的纪念碑,碑文是:“我国家以世界之古国,居东亚之天府,本应绍汉、唐之遗烈,作并世之先进,将来建国完成,必于世界历史,居独特之地位。盖并世之列强,虽新而不古;希腊罗马,有古而无今。惟我国家,亘古亘今,亦新亦旧,斯所谓‘周虽旧邦,其命维新’者也。”事隔数十年,今天我们再读此碑文,不能不深深钦佩冯先生的高瞻远瞩,他的预言正在实现中。


五、任重道远


新中国建立之初,清华奉命实行院系调整,文科均合并于北京大学,但此举并没有使清华的人文传统中断,清华用政治方向与精湛技术相结合的理念,为祖国培养出千千万万社会主义建设者。


1994年,在改革开放的新历史时期,清华开始全面恢复和重建文科院系,十年来,成绩斐然,清华人文传统得到提升和发展:清华实践“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见《中国大学教学》2000年第1期),认真落实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努力提高清华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素质,并试验将人文素质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加以结合 (见顾秉林《人文教育与一流大学的人才培养》,《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年第2期第16卷)。所有这些都使清华的人文传统得到继承和创新。


今天我们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建立80周年,恰逢人们梦寐以求的民族复兴的时刻,使人激动不已。人们都有这样的期望:再过20年,当清华国学研究院建立一百周年纪念时,从清华毕业的学子们都具有深厚的人文素养,成为以法治、公平、正义、诚信为基本原则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者和创造者,并从中产生出思想家、理论家、学问家、科学家、艺术家等,出现具有民族和时代特色的学术大师。这不是清华一校的责任,而是我国人文学者的共同责任。任重道远,这要靠扎实工作和艰苦奋斗才能达到。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愿文科资深教授担起人文价值的社会期待
冰清玉洁梅贻琦
清华校长总被赶,他为何能稳坐17年?校长:我姓梅,没人愿倒霉!
“清华”何以为“清华”
中国应考虑设立“文科院士”制度
缅怀 | 永远的校长梅贻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