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神宗皇帝书》中的苏轼

长久以来,苏轼都是作为一个文豪为许多人崇敬,对他的其他方面认识不多,抛开他在思想上、政治上的成就不谈,人们对其文学作品的欣赏也只是针对他文采之一部分,词赋之美纵然令人赏心悦目,然而若以此认为苏轼的文采只在写景抒情上,这不仅小瞧了苏轼,更可惜的,是错过了大量说理论事的好文章。一个以热爱文学自诩的人,若只能欣赏写景抒情的文字,而不能对说理论事的佳篇心动神驰,那便有些名不副实了。除了诗赋小说外,历代的奏议也是一片广袤的文学森林,作为一位政治家的苏轼,更是在这片森林中竖起了一颗颗参天大树,文采是其枝叶,根干则是其中的思想和见识。孔子说:“辞,达而已矣。”无论是抒情之文还是说理之文,只要能精准生动的表明心中所想,便是好文章,故而文采需以情感和思想为内容才有所着落,动人的情感和思想本身便也能为文采增色。如若不能体其情、明其意,一堆字词便就了无生意了。

《上神宗皇帝书》是苏轼奏议中的名篇,此文甚长,约九千字,全篇奏议者三事:结人心、厚风俗、存纪纲。粗粗一看,这不过是古代士人的老生常谈,就算不错,也未免陈腐了些。然而苏轼之异于人处,在于他能用都人人认可的话语说出自己的特色,其主张虽然是儒家一贯的主张,但是他论证这些主张所用的思路却并不儒家,反倒很贴近韩非,我们可以说他是用从韩非那里借来的酒瓶装着儒家的酒,“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论证同样一种主张,可以使用不同的思路。

儒家历来重视人心,孟子对“民本”的重视也能体现这一点,但是苏轼之谈结人心,与孟子有一些区别。苏轼是将民心作为形势的内容来看待的,而不是作为一种价值导向来看的,他说:“苟民所不悦,俗所不安,纵有经典明文,无补于怨。”乍看起来,这无非是孔子所说的要“近者悦”或者“因民之所利而利之”,但细想之下,就会发现苏轼这句话里藏着一对矛盾,那就是认为民悦俗安的现实与以经典明文(五经)为代表的天道会出现抵触的情况,并隐隐有“势”要压过“道”的威胁。他把人心比作鱼之水、灯之膏,“灯无膏则灭,鱼无水则死……人主失人心则亡。此理之必然,不可逭之灾也。”重要的是,苏轼认为这是“理之必然”而非“理之当然”,他并不是从价值的角度来说君主应该结人心,而是从形势的角度来说不结人心是不行的,因此,在民悦俗安与经典明文抵触的情况下,苏轼毅然决然地站在了民悦俗安的一面,他还从历史中总结经验:“宋襄公虽行仁义,失众而亡;田常虽不义,得众而强。是以君子未论行事之是非,先观众心之向背。”像“未论是非、先观向背”这一类的话,孟子听见会很不舒服,因为他不愿意承认“行事之是非”和“众心之向背”会是一对矛盾,他顶多会拿“事急从权”来统一二者,可很多时候,这不是事急下的情况,事缓之下也是如此,孟子可能也意识到了这一点,所以他斩截地说:“行一不义、杀一不辜,以利天下,不为也。”在天下的利益和他主张的仁义的价值之间,他站在了后者一边。所以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思想并不是典型的儒家思想,而更接近于老子和韩非,老子有一句名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惨痛地揭露了一个事实:客观形势的变化不会管你是否仁义。人类之于天地,一如草石之于天地,天地不会因为人类的文明而格外照顾人类。你可能做的样样都符合文明社会的价值,但就是这种坚持使经济崩溃、社会混乱,从而这些文明社会的价值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故而马克思·舍勒说,真正的悲剧诞生于“正义的观念似乎导致更高的价值毁灭的时候。”这种思想自然会导致一种极端的功利主义进而胡作非为,法家继承了这一观点,便走上了刻薄寡恩之路,然而苏轼与法家的不同,正在于他引入了“人心”这一偏儒家的概念,亦即突出了“人心”作为形势成分的重要性,法家以为人心只要能保持在“不为乱”的水平就可以了,而苏轼则强调这种水平不够稳定,必须形成“民悦俗安”的形势才能真的长久,但我们必须看到,苏轼谈“人心”之思路与法家是一致的,尤其是齐法家,那就是都来源于老子作为事实层面而非价值层面的“道”。

苏轼的政治思想中有许多貌似儒家而实则更偏法家(此处主要指韩非子)的思路,这固然是因为他使用的话语是儒家的话语,但也与孔子有关系,如司马迁所说,孔子是一个“折衷六经”的人,其思想中蕴含有诸子百家的源头,所以当苏轼的思想中有明显的法家倾向时,也可以解释说是继承孔子的,但是这种倾向性之强,是不能用孔子来打圆场的。比如在《议学校贡举状》一文中,苏轼说:“君之所向,天下趋焉。若欲设科立名以取之,则是教天下相率而为伪也。上以孝取人,则勇者割服,怯者庐墓。上以廉取人,则弊车羸马,恶衣菲食。凡可以中上意,无所不至矣。德行之弊,一至于此乎!”读过《韩非子·主道》的人应该对这种观点不陌生,韩非说:“君无见其所欲,君见其所欲,臣自将雕琢;君无见其意,君见其意,臣将自表异。故曰:去好去恶,臣乃见素;去旧去智,臣乃自备。”意即君主所好,臣下必会伪装以从之,这种思路被韩非用来反对任贤,他在《韩非子·二柄》中说:“人主好贤,则群臣饰行以要群欲,则是群臣之情不效;群臣之情不效,则人主无以异其臣矣。”一旦臣下纷纷伪装自己以从君之所好,则君主无从了解臣下的真实面目。苏轼的出发点并不在于君主是否要了解臣下,而是这种相率作伪的风气导致的德行之弊,但是其思路却与韩非论证“君主要了解臣下而不能为臣下了解”的思路是一致的,这也是他在《上神宗皇帝书》中认为要厚风俗的思路,并借以劝谏神宗不可凭一己好恶轻赐官职,而要任用“有卓异之器,必有已成之功”的人,因为成就的功名是大家都看得见的,而一个人的为人很难说。整段对“厚风俗”的议论,苏轼都是围绕君主要重名器来说的,这自然符合孔子“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的思想,但苏轼的思路,却仍是倾向于韩非的。在《议学校贡举状》里,他在批判完庄、老之后说:“使天下之士,能如庄周齐死生,一毁誉,轻富贵,安贫贱,则人主之名器爵禄,所以砺世摩钝者,废矣。陛下亦安用之?而况其实不能,而窃取其言以欺世者哉?”与其说他在批评庄、老,不如说他在批评士人对庄、老的推崇,而举的例子却只是庄子,他认为如果士人都像庄子那样不重视官职、利禄,那君主就没有什么可以控制臣下的了,这种思想很难说是儒家的一贯思路,而更合乎韩非子的驭下之术。《韩非子·八奸》有言:“明主之为官职爵禄也,所以进贤材、劝有功也。”这与孔子重视名器不同,孔子对“名”之重视,主要不在于以名为诱臣之饵,而在于权责意识和对秩序的重视,而这并不是苏轼在此所要强调的。自然,苏轼并不完全同于韩非,而是用韩非子一样的思路论证儒家推崇的理念,他说:“大抵名器爵禄,人所奔趋,必使积劳而后迁,以明持久而难得,则人各安其分,不敢躁求。”在这个基础上,以使百官安分尽职,不得侥幸升迁,虽然这一论点是儒家支持的,但论据却明显是韩非的。

儒家历来重视臣下对君主进谏,所谓“勿欺之,而犯之”。这是韩非子所不重视的,因为韩非子的法治意识建立在老子的虚君意识上,君主不以私意行事而用法,是为虚君,因为君主是无为的,也就谈不上向君主进谏了,相反需要防止的是乱法的臣子,如果我们把眼光放到宋代的制度上,会发现呈现着类似的思路,台谏部门的职能不仅是规谏君主,更多的还要监察百官,但这并不同于明清之后的监察,因为宋代台谏如此设置的一个背景是“天子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其时中央政府官员的权力太大,所以苏轼才说台谏是“将以折奸臣之萌,而救内重之弊”的“过防之至计”。因此,苏轼反对君主任意配合执政团队破坏监督团队,在这里,苏轼很巧妙地避开了执政团队的理念是否正确的问题,而是从大处着手,认为无论执政团队所做作为是否正确,都要保证台谏对执政者的制衡作用,因此就不能允许台谏里全是支持执政团队的人。这种讲究“势”而非“道”的倾向仍然是偏于法家的,因为里面明显带有“党”的意识,这与孔子的“君子不党”稍有差别,因为“君子不党”虽然强调君子要不偏不倚,仅仅按是非行事,但苏轼这里支持的却是“过防之计”,一个“过”字,表明了他的态度,因为如果台谏团队每个人都真心实意地认为执政团队的决策没问题,那其实并不是“党”,所以苏轼觉得不够,因为只有在态度上站在执政团队反面的人,才会特别严苛、认真的去挑错。所以他说:“圣人深意,流俗岂知,台谏固未必皆贤,所言亦未必皆是,然须养其锐气,而借之重权者,岂徒然哉?”故而孔子强调的是君子的立身之道,即一个人要立足于是非而非党派,可苏轼留意的是制度的制衡之势,亦即单单选用只立足于是非的君子进入台谏是不行的,必须选用反对派,前者是针对个人修身,后者是政治智慧。

熟悉北宋历史的人应该能感觉得到,苏轼的三大建议无一不是针对王安石变法说的,对形势不以人意为转移的强调,自然是对王安石“人言不足恤”的回应,对不可轻赐官职的重视,是因为当时王安石为扫除变法障碍而唯支持变法者是任,对台谏制衡之势的维护是针对神宗为推行变法而破坏台谏队伍,并希望建立一个“反对党”以限制王安石变法。然而苏轼在此并没有纠结于变法具体内容的是非,而皆是从大处着眼,说明无论变法内容好与坏,有些东西都不能破坏。当然,他也有反对变法具体内容的部分,那就是在建议“结人心”时对国家经济政策的论述,这段讨论是整篇之中唯一明显倾向儒家思路的部分,那就是政府应该重义轻利,不可与民争利,进而反对设置三司条例使,担心“小人则以其意度朝廷,遂以为谤,谓陛下以万乘之主而言利,谓执政以天子之宰而治财。”苏轼的财政思想主要是重商税而反对官营,认为青苗法“亏商税而取均输之利”,弊大于利,显然他不认为征收商税是“谋利”,前者倾向于法家而非儒家,后者倾向于儒家而非法家,但这里有不同的历史背景在。儒家虽然爱讲轻徭薄赋,但是主要针对的是农税而非商税,因为商业在早期儒家的时候并不发达,而到了宋代就大不一样了,而反对官营则一直是儒家的态度而与法家相反,这一点可以从《盐铁论》中看出。所以大体而言,苏轼的财政思想还是儒家的。

虽然我们可以看到苏轼的很多思路都是偏向韩非的,但是思路不同于主张,他只是借用一种思路、一种知识来论证自己的主张,所以他的酒仍然是儒家的,但是酒瓶其实是从法家那借来的,最起码仅就《上神宗皇帝书》和《议学校贡举状》两篇奏议而言是如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荀子与韩非(35)
集大成者韩非子:抱法、处势、用术丨诸子百家之 韩非
孔子、墨子、孟子、老子、韩非子的主张各是什么?
道、术、兵、法—道家管理思想的流变
诸子百家之——法家
改革者必读《韩非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