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数学学习方法』数学备考策略:掌握主干知识提高解题方法学习方法
userphoto

2022.12.17 江苏

关注

数学备考策略:掌握主干知识提高解题方法学习方法

【命题趋势】

今年我省高考数学试题有如下特点:

试卷结构保持稳定。选择题10题,分值为50分;填空题5题,分值为25分;解答题6题,分值75分。这与2016年的试题结构几乎完全一样,给考生强烈的心理暗示——似曾相识,从而能使同学们水平得到正常发挥。

试题布局却匠心独运。文科试题由易到难排序,基本遵循线性递进的排列方式,而理科试题的难度排序则采用起伏变化和螺旋上升的处理方式,这种布局缓解了文科生考数学的紧张心情,增加了理科考生调控自己考试情绪的难度,兼顾到文理考生数学需求的实际。

各国高校在中国展开一场激烈的“生源争夺战”。中国生源为国外经济带来新的增长点贴近教材和生活。许多题目取材于课本的基本题或基本题的改造,即使是综合题,也是由若干个基础题的整合加工而成。

重点知识构成试题主体,新增知识部分考查全面。今年的高考试题主体,仍然是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向量、立体几何、解析几何、概率与统计、导数这八大主干内容的重点知识及其应用的考查。

思想方法贯穿全卷,知识能力相互交融。立足基础知识,突出能力考查使知识能力相互交融,是今年数学试题的主旋律。

【备考建议】

立足课本 夯实基础

高考数学试题坚持新题不难、难题不怪的命题方向。

一般而言,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的前三道均属于基本题和常规题,不会超出平时模拟练习的范围,而且许多题目取材于课本的基本题或基本题的改造,都是考查了同学们平时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高考试题要达到适当的区分度,就需要难、中、易各类试题进行相互搭配,各保持一定的比例,不可能每道题都是生面孔。因此在复习中要注意夯实基础知识,领悟数学思想,掌握数学方法,形成知识的纵横联系的网络。

重视练习 注意总结

不解足够数量的题目就形不成技能,但解题也不是越多越好。解题的关键在于质量而不完全靠数量,题不贪多,但求精彩,要认真思考,独立完成。

练习出错的地方,要弄清产生的原因,并及时加以改正;一定要有一个记录错误纠正错误的本子,时时翻看;要注意一题多解,优化解题思路与方法,在比较中寻求捷径。

同时,要注意多题归一,发现模式,探求解题规律;一个单元,一个章节复习完以后,要对做过的习题进行梳理总结,反思联想;能够从总结中归纳出典型的题型,进而举一反三,做到对知识和方法的融会贯通,熟练运用。

循序渐进 独立思考

在复习中,考生要学会克服贪多求快、囫囵吞枣、急躁冒进的不良情绪,树立稳扎稳打的习惯,要树立自信心。如:取得一点成绩及时体会成功,强化学习能力;遇到挫折及时调整学习方法、策略,更加努力改变挫折,循序渐进,争取成功。

培养浓厚的学习兴趣和顽强的学习毅力,要有足够的信心和独立思考,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试卷中,总有3至4个较难一点的选择填空题和2到3个体现选拔功能的解答题,要敢于探索,要有勇气和信心。

最后,要想得高分,就要注意自己思维的严密性与表达的逻辑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干货分享】2017年高考热点何在?如何在考前冲刺一把?
数学备考应树立三个目标意识
母题举一反三子题迎刃而解
2015中考数学考前10天复习策略
挖掘试题价值 提升备考水平 —— 基于试题研究的高三复习备考策略例谈
【初中数学】新中考背景下的中考数学备考策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