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考历史热点:农村、农业、农民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农村政策的四次调整(对生产关系的调整):

  ①土地改革(1950-1952年):废除了封建土地制度。

  ②农业合作化(1953-1956年):即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结果:提高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③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结果: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破坏了农村生产力,给农业生产带来了严重灾难。

  ④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至今):作用: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推动了农业生产大发展,农村富裕起来。

  (2)其它涉及农村、农业或土地问题的知识点。

  战国商鞅变法,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七上)。明末徐光启《农政全书》(中国农学史上最早传播近代西方科学知识)。孙中山三民主义中的民生主义:平均地权,改革土地制度,解脱劳动者的贫困,做到"家给自足"。日本大化改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1861年俄国废除农奴制改革(课本九上),日本明治维新关于土地问题规定(课本九上)。

  苏联的农业集体化、斯大林模式在农业上的弊端(课本九下P10弊端③):国家从农民手中拿走的东西太多,严重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没有生产积极性,农业产量长期停滞不前。

  农村政策、制度的调整应遵循原则(启示):

  ①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②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尊重客观经济规律;④调动农民积极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考历史复习专题十五:“三农”问题
农民单干能发展农业吗?
部编版:八下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
人民公社大集体和包产到户联产承包责任制的今世前生
包产到户
中考专题复习三:中外历史上的“三农”和民生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