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亚五国贸易环境和市场需求报告(一)

中亚五国贸易环境和市场需求报告(一)

(2008-07-25 11:14:15)
转载▼
标签:

杂谈

分类: 资料速查

中亚五国资源丰富,进入21世纪以后,各国的经济都有了新的发展,普遍走出低谷, 进入恢复性增长的新时期,贸易环境不断优化,消费规模和水平也进一步提升,中亚正成为新的投资和贸易发展的热土。

一、贸易及市场环境概述

1.中亚五国市场规模的宏观

目前,中亚五国共有人口约5668万,根据上世纪以来中亚地区的人口发展趋势, 以及各国独立后实行的人口政策和当前的人口自然增长率,预计2030年前后这一地区的总人口可能达到1亿人;2060年前后可能达到1.5亿人。苏联解体前,中亚五国消费水平在国际商普遍在中等偏上水平,消费总额合计7197亿美元,人均1432 美元,在世界上排第27位。但是,苏联解体后这一数字一直下降,最低的1998年消费总额只有150亿美元,人均269.8美元,在世界上排70位之后。最近几年,各国经济进一步恢复,经济增长速度都在8%以上, 被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列为“世界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消费规模和水平不久将会达到或超过独立前的水平。

2.中亚市场的双向延伸

上世纪 90 年代以来,随着亚欧第二大陆桥的全线贯通和乌鲁木齐—新西伯利亚—莫斯科、乌鲁木齐—尹斯兰堡、乌鲁木齐—第比利斯等航线的开通, 中亚市场的范围正在不断扩大。中亚市场可沿着亚欧第二大陆桥向西延伸,扩大到俄罗斯、乌克兰、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及其它欧洲国家。与中亚国家隔里海相望的阿塞拜疆、格鲁吉亚、亚美尼亚等也已经成为中亚市场西延的范围,乌鲁木齐到巴库和第比利斯等城市的旅游购物包机已经往返了数百架次。中亚市场的向东延伸,除了我国东、中部的商品经新疆进入中亚市场外,内陆不少企业还在中亚地区开商店和办工厂,直接参与中亚市场的开发。中亚市场的东西双向延伸是客观发展的需要,也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过程。

3.中亚市场环境不断改善

近几年,随着中亚各国经济的恢复和居民收入的提高,外国商品大量进口以及各国都加强了对市场的管理, 中亚地区的市场环境已大为改善。10年前曾出现过的无序和混乱状态已基本消除,人们已经从“饥不择食”开始变为“挑好的吃,选好的用”,假冒伪劣已无藏身之地。经过整顿,各国海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有了很大转变,随意设卡,乱罚款、乱收费的现象有了根本改观。中亚各国相继降低了进口税率(例如,吉尔吉斯斯坦的平均进口税率已降至5.2%,实行零关税的税号已有2000多种),许多国际惯例逐渐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认可,市场行为也进一步规范。

4. 中亚五国有着丰富的资源,市场竞争激烈

中亚地区油气资源和其它矿产资源非常丰富。各国独立后都宣布对外开放,这一政策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引起了大国石油公司的特别重视。1992 年5月,美国雪佛龙公司第一个进入哈萨克斯坦的石油市场。短短四五年时间,就有20多个国家的50多家石油公司在中亚各国进行油气勘探、开发等业务。目前中亚各国的各类外资企业( 包括合资、独资等各种形式)约有15万多家,其中仅在哈萨克斯坦正式注册的就有9700多家。中亚市场已经是名符其实的万商云集,市场竞争也日趋激烈。从目前的竞争态势来看,俄罗斯和中国在地缘、人文环境等方面略占优势,而美、日、德、法、英、意等则在资金、技术、人才等方面占绝对优势。但是,只要国内企业能抓住机遇,处置得当,就可以取得局部的优势和攻势。

二、五国贸易环境和市场需求介绍

(一)乌兹别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的经济在中亚地区是最平稳的。它独立后经济虽有下降,但降幅不大, 是五国中率先实现经济恢复的国家。目前,该国国民生产总值已达到独立时的103%。

1.贸易政策环境

乌兹别克斯坦独立后,为了促进对外贸易的发展,制订了一系列重要法规。1995年10 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放宽外贸政策、改善外贸经营的决议》,缩减了许可证商品清单, 简化了外贸业务审批程序。1996年6月18日颁布了第219号决议——《关于放宽出口政策的补充规定》,规定自1996 年7月1日起,取消17类商品的出口关税,不再禁止糖、酒精、金属矿及其精矿、蛇毒的出口。1997年10月颁布了第1871号《关于鼓励产品 (工程、服务)出口的总统令》,取消了出口许可证和出口关税,仅保留4类由国家控制出口的专项商品。1998年3月13日出台了《乌兹别克斯坦国家出口发展纲要》, 内容包括制订区域和行业出口计划,实行出口信贷体制和出口贷款保险体制,提供国家担保等,该纲要为完善出口结构、实现出口稳定增长创造了条件。

1998年3月31日,该国又颁布了第137号《关于放宽外贸活动限制的补充措施令》,命令规定:

一是自1998年4月1日起,原1871号总统令规定的优惠政策适用对象可以扩大到各部委、公司、康采恩、协会下属经营出口业务的外贸公司和联合公司,允许其在境外开设商店和代表处。二是允许出口单位经营出口运输业务,运输经乌兹别克斯坦国家标准局和授权机关出具商品证书的货物时,无须经海关商品检验机构检验。三是下列商品进口免征关税:输出国、原产国同乌兹别克斯坦建立了自由贸易制度;乌兹别克斯坦政府签署的或政府担保的政府间条约、政府间协定项下的供货;经政府批准, 由国家财政部拨款进口的商品;在乌兹别克斯坦投资总额超过5000万美元的外国法人生产所需的商品;展品、宣传品; 用于出口加工的原材料。四是现行进口关税表适用对象为同乌兹别克斯坦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家生产和出口的商品;同乌兹别克斯坦没有相互给予最惠国待遇的国家生产和出口的商品的进口关税翻倍。

2005年9月19日,乌总统签发了“关于规范进出口业务的补充措施”的政府令。确定自2005年11月1日起实行新的进口税率和消费税率,新政策有五大特点:

一是上调了部分食品的进口税和消费税。规定:海关税号为0207的肉类和可食用的家禽副产品的消费税从50%提高到70%,进口关税为30%;海关税号为1601、1602类的鱼、肉制成品的消费税从10%提高到30%。除此之外,该两大类项下的13种制成品的进口关税从5%调高至10%;白糖(170191和170199)消费税从20%调至30%。新设定牛肉(0202)的进口消费税率为20%;面包干(190540)为40%。由硬质小麦制成的面粉(110100110)的进口税由5%提高至10%。二是下调大米(1006)的消费税,由40%降为20%。三是对部分食品和日用消费品在规定了进口税和消费税的同时,还新增加了“从量最低限价”,即按照单位(体积、重量、件数)计算,每一单位不得低于规定的金额。例如,在进口1601、1602类鱼、肉制成品时,进口税率为10%,但每公斤不能低于0.2美元;进口矿泉水时,消费税率为100%,但每公升不能低于1美元。四是对海关编码61类下的46种针织品和62类下的76种服装除保持原有的30%的关税以外,又增加了从0.3-4.35美元/每单位(件、双、公斤)不等的从量最低限价。五是新增娱乐性商品(9504,除950420以外)消费税(30%)。
    2.自然资源

乌兹别克有丰富的天然气、石油、煤炭、有色金属等资源。其中,黄金储量3000多吨,居世界第四位,年产量80吨,据独联体国家第二位、世界第七位;铀储量排世界第7位,年产量约3000公斤,居世界第11位;石油预测工业储量超过53亿吨,已探明储量为5.84亿吨,年开采量720多万吨;天然气预测储量超过5.4万亿立方米,已探明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年开采量为580亿立方米;煤炭储量为20亿吨,年开采量为270多万吨;铜储量居世界第九位,开采量第十一位。锌、钨砂、钼、镍、钡等有色金属产量均占原苏联40%以上。乌非金属矿产资源有钾盐、岩盐、硫酸盐、矿物颜料、硫、萤石、滑石、高岭土、明矾石、磷钙土以及建筑用石料等。

3.主要市场规划及需求

目前,乌兹别克斯坦共有人口2511万人,人口分布密度为56人/平方公里,是中亚国家中人口分布密度最高的国家,根据乌兹别克斯坦学者的预测,2010年人口将增至2790万人。2005年,该国内生产总值124亿美元,人均GDP达493美元。

(1)乌兹别克2005-2010年建材行业发展规划

乌兹别克每年建材进口量约为2亿美元,共包括90个品种,其中,在乌有生产企业的建材品种进口量为3700-4000万美元,主要是油漆、卫生洁具、瓷砖、隔热材料、焊条、聚合材料管件等;乌没有生产的建材品种进口量为1.55-1.6亿美元,主要有钢材、黑色金属管件、木材、中高密度纤维板等。2005年3月24日乌颁布第3586号《关于深化经济改革及深化建材工业发展》的总统令,主要内容有:

①确定2005-2010年建材工业发展的基本方向:

一是扩大生产规模并增加生产品种,满足各经济领域发展及居民需求,首先满足社会优先发展规划的需求。二是掌握生产建材先进技术,发展本国科学研发新型建材的能力。三是打破建材市场垄断,通过完成企业私有化进程建立竞争环境,鼓励创建私营企业,吸引本国和外国投资从事建材行业的生产。四是根据地域需求和原料产地的分布合理布局建材企业生产。

②确定2005-2010年建材生产目标、出口指标、优先投资项目清单等;在乌建材股份公司成立预算外专门基金,为研发建材新品种和新技术提供资金支持,并责成乌财政部、经济部和建材股份公司一道确定资金来源和使用办法。

③税收优惠。自2006年1月1日起两年内,乌建材工业股份公司所属企业进口的设备和相关本总统令建设项目中需要使用、且乌兹别克不生产的建材,免除海关关税。并规定,所节约资金应用于建材工业企业的现代化和技术改造。确定2005-2009年总统令附件中向建材企业提供的非传统类建材免缴增值税。

④由内阁主管建材工业的信息分析局及各地州主管部门,将乌优先实施的投资计划向国内和外国投资者广泛宣传,协助相关企业吸引本国和外国投资实施新的建材生产项目,使产品达到高产量、高质量、高技术、高回报。

⑤国家建筑行业改革与许可监控委员会在2005-2010年建材行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及总统令规定的优惠政策实施进程中进行有效监督。

(2)乌兹别克纺织工业发展情况

乌兹别克是世界第五大产棉国,第二大出口国,年产籽棉350-370万吨,可加工100-120万吨皮棉。乌发展纺织工业具有较好的条件:首先具有稳定的原料市场,能源(水电气)价格低廉,劳动力水平较高且价格便宜;其次有较大的产品销售市场潜力,交通发达;同时,乌政府致力于建立健康的法制环境,为企业消除外部干预,整顿市场秩序,简化登记、许可证管理及质量检验程序,并为外商投资企业提供各种优惠待遇和条件。

①乌纺织工业结构和生产情况

棉花和生丝是乌纺织业的主要原料,因此,乌纺织业也分为棉纺织业和丝绸业两大行业,同时政府部门也分为两个方向进行管理。乌兹别克现有863家纺织厂和1043家服装企业,棉纺织业由乌轻工股份公司进行管理,包括94个大型企业,其中20家为合资企业;丝绸生产是由乌丝绸协会进行管理,包括182个企业,其中6家合资企业。 

乌纺织业的产品主要是生产初级产品:棉纱和布。服装业生产规模较小,相对落后。由于资金缺乏,原料中断,管理混乱,私有化改制不成功等原因,大部分企业停产,变卖纺织设备。另外,进口服装的大幅增加也对乌企业造成冲击。

 ②乌纺织品进口关税和消费税情况

 根据2004年1月7日乌内阁令,自2004年1月1日起施行新的纺织品关税,平均进口关税为20%左右。

乌一方面鼓励本国企业的纺织品生产,同时,也利用进口关税和税收等手段控制进口增长,非关税壁垒也是乌采取的重要措施,如:提高进口标准,规定任何纺织品均需要持有品质证书;2002年11月26日乌政府令规定,从事进口纺织品等消费品的个体商贩需要进行登记、获得销售许可,支付海关费用,有关手续必须由个体商贩本人办理;乌对8类纺织品进口除征收进口关税外,还征收消费税等,这些措施有利于限制进口商品,保护国内纺织和服装企业,但由于本国企业缺乏资金、欠缺管理经验,导致其产品无法满足国内市场的需求,迫切需要引进外资和先进的企业管理经验。

③乌加大对纺织业的招商引资力度

2005年1月27日,乌通过内阁38号决议《纺织工业吸引投资的措施》,力求为纺织业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投资环境。该决议部署的主要任务有:组织进行现代化棉花生产;生产高质量、高附加值、具有竞争力的纺织产品;确保不少于生产总量80%的纺织品对外出口;优先将纺织企业设在失业劳动力人口集中的地区。

2005年3月底,乌政府推出了《2005-2008年国家支持纺织工业吸引投资措施计划》,确定了4年内向乌纺织行业投资计划,该计划包括94个项目,总金额12亿美元,实现企业从棉纱到针织服装的现代化生产。

我国纺织工业十分成熟,可充分抓住乌吸引外商投资纺织工业的机遇,加大我纺织机械的出口力度,将我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纺机新产品推向乌市场;同时充分研究乌投资计划中的项目,做好可研报告,在纺织领域与乌开展投资合作项目,产品销售可辐射中亚和欧盟市场,为我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一条新路。

④乌向投资计划中的项目提供特殊优惠政策

一是到2009年前,所有生产服装和袜子制成品的外商投资企业,免除一切税费,但如产品在境内销售将征收增值税。二是实施设备更新和改造的企业所进口的技术设备及其辅料,如化学品、染料等均免除关税,只交纳报关手续费。三是向外资企业提供购买原料的价格优惠,即比利物浦棉花交易市场的价格低15%。在完成从棉花到制成品的生产,并出口产品总额80%的条件下,棉花价格优惠可达20%。四是为简化和规范支付程序,在支付方式上,允许正在开拓国际市场的企业开立有效期为90天的信用证,并建议银行向纺织企业提供180天的短期贷款,包括外汇贷款。

(二)哈萨克斯坦

哈萨克斯坦是中亚五国经济实力最强的国家,也是经济恢复任务完成较好的国家,目前该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也已达到独立时的96%以上。

1.贸易政策环境

哈萨克斯坦所有自然人和法人均可从事对外贸易活动。哈政府主要通过调节进口关税管理对外贸易,进口商品税率平均水平为12%;除武器、弹药、毒品、药品、废有色金属等个别商品(出口9个,进口11个)外,其他商品进出口均不需配额和许可证。

哈实行自由浮动汇率制度,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均实行有条件的可自由兑换。具体来说,经常项下的交易应在180天完成,如到期不能完成,还可延期。资本项下,只要双方有协议,在办理了一定的手续后,资本即可自由进出。从2007年7月1日起,哈萨克斯坦外汇管理制度将执行欧洲国家标准,取消外汇业务许可制度,实行通报制度。

2003年4月5日颁布实施的新《海关法》,对出入境管理作出如下规定:

一是根据中哈两国领事协定,持中国外交护照、公务护照人员来哈无需办理签证。二是持因公普通护照、因私护照者需在哈驻华使馆或驻乌鲁木齐签证点办妥哈入境签证。三是入境时须在海关申报单上如实填写所携带的3000美元以上(包括等值其它货币)及须申报的物品。出境时亦须出示入境时填写的海关申报单,并如实申报,所携带的人民币和外汇数额不应超过入境时申报的数额,如超出,则必须出具来源证明。四是入出境时注意查看哈边防检查站是否在护照上加盖了验讫章,如哈边防检查站未盖入境章,在哈申办居留登记和出境时均会遇到麻烦。五是严禁私自携带毒品、酒精、药品等物品。

2004年8月20日,政府通过了第881号决议,制定了外国公民登记新规定,简化了登记手续。根据该规定,从2005年6月1日起,所有经12个国际机场和阿拉山口铁路口岸入境哈萨克斯坦的外国公民均可在入境时办理登记手续。从2006年1月1日起,所有外国公民均可在霍尔果斯、阿拉山口、巴克图、吉木乃、古尔代、都拉塔公路口岸和阿特劳、巴乌吉诺水路口岸办理登记手续。

哈主要机电产品的现行进口税率为5-20%不等。如核反应堆、锅炉、设备及机械装置为零税率,农业机械一般为5%,电视接收装置一般为10%(同时加从量税)。

根据1997年6月15日哈政府第1112号命令及1998年7月22日第887号补充修改命令,部分进口商品必须通过国家安全检测,以确认其对人体健康、财产及生态环境是否有害。进口机电产品的检测由哈萨克斯坦标准化、度量衡和检测中心负责,主要检测商品如下:

农业机械包括履带式拖拉机、装卸叉车、联合收割机、铡草机、土豆翻收机、甜菜翻收机、水稻收割机、各类粉碎机、农作物清洗机、禽类加工机械(孵化箱、鸡蛋分类机);金属切割、木材加工机械包括多功能金属切割机、木材加工机床;洗衣房设备及干洗设备包括带甩干装置洗衣机、脱水及干燥机、熨烫机;食品、贸易及公共饮食机械包括制糖、点心生产、通心粉生产机械、葡萄粉碎机械、酒精及含酒精饮料制作机械、啤酒酿制机械、无酒精工业机械、食用油加工机械、茶叶加工机械、肉类加工机械、奶制品机械、公共饮食业用柜及冷藏食品柜、烤炉;道路机械包括卷扬机、清扫机、洒水机;电缆包括绝缘线、电缆〔电压1000瓦以下〕、电缆(电压大于、等于1000瓦)、不绝缘线;机电技术、无线电技术和电子产品包括电冰箱、冷冻柜、食品加工用具(电水壶、电咖啡壶、煮蛋器、电热水器、电炉、微波炉)、厨房用具(磨咖啡器、绞肉机、电动刀、洗碗机、牛奶分离器)、剃须刀、吸尘器、家用洗衣机、电熨斗、按摩器、电吹风、干手器、换气机、取暖器、电风扇、窗式、壁式空调器、电铃、电牙刷、电动缝纫机、手用电动工具(钻孔机、吸泵等)、电动钎焊烙铁、电动塑料粘连、烙印机、电动修补轮胎机、酸性蓄电池、碱性蓄电池、电动娱乐设施(单声道、多声道扩音器、录象及放像机)、录音机、电子乐器、广播接收装置、电视接收装置、电动放送装置(电动扩声设备、麦克风、耳机)、办公用品(电动打字机、电动复印设备、网络计算器、电动文字处理机、传真处理机、电动打印机)、电脑及配件(监视器、打印机、处理机、配电盒)、电压低于1000瓦配电用品(插头、插座、接线板、开关、电闸)、电压低于1000瓦线路保护装置(保险、保护装置)、变压器、电器稳压器、电动蒸煮器、功率低于16千瓦发电装置, 电流测量及监视装置、电表;电灯及照明设备包括高压水银、钠灯泡、住宅及公用大楼照明设备、高温日用照明设备、火警设备、报警设备、火警监视系统、报警系统、汽车报警器(包括无线电报警)、客用电梯;通讯器材包括公用、个人用无线传播、接收装置、电话(包括无绳电话、区域电话)、自动答复电话、图文电报及传真装置、移动电话及配件、广播、电视发送器、无线电话和无线电报传送装置、卫星地面站;固体、液体、天然气为燃料取暖设备包括功率小于116千瓦锅炉及其备件(安全阀门)、液体燃炉。

2.自然资源

哈矿产资源十分丰富,矿种多、储量大、品位高。铅、锌、石油、天然气、锑、汞、金、铁、铀等储量居原苏联首位或名列前茅。铅储量占原苏联70%、锌为50%、铜为40%,陆上石油可采量为28.8亿吨(根据<<哈萨克斯坦里海开发国家规划>>中的数字, 哈里海地区可采石油储量为36亿吨, 天然气储量为2万亿立方米, 整个哈属里海地区碳氢燃料储量折合约150亿吨标准燃料), 陆地天然气储量2.36万亿立方米。

3.主要市场规划及需求

 2005年哈国内生产总值74530亿坚戈(约合560.9亿美元),同比增长9.4%,人均3620美元,居民平均名义货币收入16815坚戈(约合126.5美元/月),同比增长25.6%,实际货币收入增长16.9%。截止2005年12月1日,哈人口为1521万人。

(1)2004-2010年哈萨克斯坦天然气领域发展计划

哈萨克斯坦政府公布了《2004-2010年哈萨克斯坦天然气领域发展计划》。哈政府准备通过实施该计划,在2010年前实现本国天然气资源的完全和合理利用,并在满足本国市场需求的同时,扩大天然气出口和提高天然气过境利润。

在此计划中哈政府明确了六个具体的实施方向,分别是发展天然气田、加强游离气开采、有效利用伴生气、扩大商品气生产、发展天然气运输体系、实现地区天然气化等。

对此哈政府准备分阶段实施一系列的技术研究和投资项目,其中包括加强勘探力度,提高天然气探明储量,提高现有气田的开采能力,继续开发新气田;重新整合现有的天然气加工能力并建立新的天然气加工厂,加大液化气以及石油化工产品的生产量,实现国产替代进口;研究和实现地区居民点天然气化,继续推广在城市公共事业、电力、交通等领域利用天然气;重新整合目前的天然气运输干线体系,并在此基础上修建新的天然气出口运输干线。该计划将分两阶段完成,分别为2004-2006年和2007-2010年。

①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资源概况

根据哈萨克斯坦能源及矿产资源部的评估,目前哈境内(包括哈属里海地区)的已探明和评估过的天然气储量(A、B、C1级)为33000亿立方米,其中23000亿立方米在陆地,10000亿立方米在里海大陆架。如果再加上远景储量,哈境内的天然气储量将达到60000-80000亿立方米。

哈萨克斯坦已探明的大规模天然气储量均位于滨里海盆地的盐下沉积层中,中型天然气储量则位于稍浅的地层中,且不含硫化物。

截止到目前为止,哈境内共登记有130个油田存在探明的以及初步评估的天然气储量。几乎所有的正在作业的大型油田都在开采出的石油中发现大量的伴生气(大约30-40%)。

②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开采发展情况

根据哈天然气发展计划,到2010年哈天然气开采量将扩大到2003年172亿立方米的3倍,达到574.5亿立方米。同时商品气的生产也将从2003年的120.2亿立方米增加到281.4亿立方米。

根据哈政府的预测,2010年哈商品气的产量并不高,还不到当时天然气产量的一半,这是因为开采出的天然气很大一部分都是伴生气,而这些伴生气大约有三分之一(180亿立方米)都将回填到地层中,以保证给地层以足够的压力,从而提高油田石油的产量。另外还有大约12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将用于工业生产需要以及必要的损耗。相比而言,俄罗斯的商品气在天然气开采总量中的占比为82%,土库曼斯坦为90%,乌兹别克斯坦为85%。

为达到2010年的生产目标,哈政府制定了详细的开发计划和改进措施。

2007年前,哈天然气开采量将主要依靠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和让那若尔油田。预计2007年这些油田的天然气产量将达到大约298.3亿立方米,商品气产量到达大约169亿立方米。

从2008年卡沙干油田将开始进行商业开采。按照国家天然气发展计划,2010年该油田的天然气开采量将达到240亿立方米。但是该油田的商品气生产并不乐观,其开采出的伴生气大约50%将回填到地层,而商品气生产只有在解决从海上油田到陆地的天然气运输问题后才能实现。

根据哈能矿部的预测,2010年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让那若尔和卡沙干油田的开采总量将占全国开采总量的86%,商品气的产量不低于全国总产量的80%。

除此之外,哈境内还有一系列的油田可以为提高国家的天然气开采和商品气生产量提供有力保障。乌利赫套、阿利别克莫拉、克扎萨伊油田的总储量达到400亿立方米。2003年开始工业开发的阿曼格尔德油田确定的地质储量为250亿立方米。库姆科尔的油田剩余储量为156亿立方米。阿雷斯克、科内斯和别克塔斯油田的远景储量总量也达到了187亿立方米。

2010年以前哈政府还计划完成对北普里阿拉尔亚地区的油气前景研究和确认工作。目前该地区的天然气预计储量大约为3000亿立方米。另外哈能矿部还在着手研究在卡拉干达煤田进行甲烷工业开发的可能性,而该气田的预计储量大约为5500亿立方米。

③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加工

目前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加工能力已经无法适应伴生气开采量不断提高的现状。因此油田开采出的大部分伴生气都只有白白地烧掉,无法加工成商品气。

现在哈萨克斯坦只有三家天然气加工厂,分别是扎那奥津天然气加工厂、田吉兹天然气加工厂和让那若尔天然气加工厂。这三家天然气加工厂的年加工总量为68.5亿立方米。目前,哈萨克斯坦在田吉兹、卡拉恰干纳克和卡沙干油田每年至少还有230-26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需要加工,其中田吉兹80-100亿立方米,卡拉恰干纳克100亿立方米,卡沙干50-60亿立方米。哈政府决定加大对现有加工厂的改造力度,并加紧修建新的天然气加工厂,全面提高全国的天然气加工水平。

2005年,田吉兹天然气加工厂的二期工程将开始启用。该厂的一期和二期工程年加工能力将达到140亿立方米,到2010年成品油产量将达到64亿立方米。卡拉奇干纳克油田也将开始修建天然气加工厂和出口天然管道。到2007年,卡拉恰干纳克天然气加工厂将达到50亿立方米的加工量,2010年为100亿立方米。卡沙干油田到2010年前的伴生气开采量预计将达到每年115亿立方米,其中用于商品气加工的为40亿立方米。因此2008年在卡沙干计划修建一个年加工能力为30亿立方米的天然气加工厂,该厂每年将生产50万吨的液化气和10万吨的天然气凝析油。除此之外,根据计划哈政府还准备在阿曼格尔德、库姆科尔、阿克沙布拉克、特普罗夫斯克—托卡尔耶夫斯克、琴纳列夫斯克油田修建天然气加工成套设备。

通过上述改造和新建计划,2010年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加工能力将达到每年280-330亿立方米,可以保证预期天然气开采量的60%得以加工。

④扩大国内天然气市场消费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发展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保证国内居民和工业的天然气消费。预计到2010年,哈国内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156亿立方米。

⑤哈萨克斯坦的地区天然气化

根据天然气发展计划,哈政府准备在各州采取相应措施,对基础设施进行改造,争取在2010年前实现国家全面的天然气化。

西哈萨克斯坦州准备依靠卡拉恰干纳克、特普罗夫斯克—托卡尔耶夫斯克及琴纳列夫斯克油田发展本地区的天然气化。到2010年该州准备斥资50亿坚戈新建1100公里的天然气管道以提高现有的天然气运输能力。阿德劳州和满吉斯套州准备在2010年前新修2200公里的天然气管线,造价为205亿坚戈。此条管线完工后阿德劳州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每年12亿立方米,满吉斯套州达到每年20亿立方米。阿克纠宾州在2010年前将修建600公里的天然气管线,预计投资55亿坚戈。完成后该地区的天然气年消费量将达到19亿立方米左右。库斯坦纳州准备新建400公里天然气管线,造价9亿坚戈,以保证2010年前年消费量达到13亿立方米。科兹罗尔达州目前还没有实现天然气集中供应,对此该州计划充分利用库姆科尔地区油田的伴生气来解决该问题。按照计划,2004年底该州将完成库姆科尔油田与阿克沙布拉克油田的天然气加工成套设备安装,以及铺设一条年运力为2.5亿立方米的天然气管道。以上工程预计需要投资72亿坚戈。南哈萨克斯坦州、江布尔州和阿拉木图州的天然气供应将主要依靠阿曼格尔德油田。通过该油田,哈南部地区将摆脱目前依靠乌兹别克斯坦天然气的现状。根据计划,2010年前阿拉木图州的天然气消费量将达到9.5亿立方米,江布尔州为10亿立方米,南哈萨克斯坦州为8亿立方米。

综上所述,截止到2010年哈境内应新修天然气管线5156公里,以保证国内市场的天然气供应。此项计划预计需要投资440亿坚戈,其中370亿将来自政府预算。

⑥哈萨克斯坦的天然气运输干线发展

2010年前,哈萨克斯坦准备重新整合现有的天然气运输干线体系,重新修建新的天然气管线和加压站。此项工程的总投资额将达到15亿美元。

天然气干线体系重组计划的重点将放在中亚-中心天然气运输干线上。根据计划,哈政府将投资11.5亿美元,对该干线进行改造。届时2005年中亚-中心线的运力应该达到574亿立方米,到2010年将达到900亿立方米。另外,2008年哈政府将开始修建新的天然气管线将卡沙干天然气加工厂与中亚—中心线进行相连。新建的天然气管线年运力将达到90亿立方米。

为实现天然气运输现代化计划,哈政府还准备新修伊什姆—彼特帕夫洛夫斯克—科克舍套—阿斯塔纳天然气管线(造价4.4亿美元)以及切尔卡尔—列宁斯克—科兹罗尔达—奇姆肯特天然气管线(造价8.5亿美元)。其中切尔卡尔—奇姆肯特线天然气管线将依靠已发现大量天然气储量的北普里阿拉尔亚地区作为气源。而且哈政府还计划与中国合作,通过修建该管线的延长线,将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天然气通过哈萨克斯坦运往中国。

⑦哈萨克斯坦天然气计划的融资

哈萨克斯坦天然气发展计划的总投资额为10096亿坚戈,其中第一阶段5117亿坚戈。哈政府将依靠外债、石油公司投资、无偿援助、国家和地方预算以及当地银行贷款等方式对此计划进行融资。

(2)哈政府扶持石化业措施

哈政府致力于恢复现有石化加工企业的生产,在已有的至2010年发展哈萨克斯坦石化工业纲要、至2015年发展哈萨克斯坦石化工业和化学工业构架等框架下对企业进行现代化改造,在靠近原材料产地地区建立新型现代化生产。

此外,哈政府还研究制定新的石油化学领域发展规划。经济与预算计划部向政府提交了石油化学领域发展规划的草案。根据规划,近15年内将对该领域投资70亿美元,每年投资约5亿美元。按计划,加工的基本原材料为天然气,包括伴生气。按照论证,初期每加工1000立方米天然气可增值300美元。计划建设9个天然气初加工厂,还将进行深加工。预计加工业每年可带来15亿美元的收入,增加60000个就业岗位。哈总理阿赫梅托夫表示,希望近期制定具体发展措施,包括在何处建厂、如何建厂。他表示,政府将提供全力支持。他还表示,今后应制定相应的法规,使只有建立石化企业的公司才可获得天然气开采许可证

(3)哈萨克斯坦的水泥市场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大力发展房地产业,写字楼、居民住宅建设规模不断扩大,工业生产领域和城市市政基础设施的建设和改造项目逐年增加,使水泥的消费需求大幅增长。哈目前的水泥生产企业数量少、规模小、技术工艺落后,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①哈萨克斯坦的水泥生产企业

目前,哈全国共有五家水泥生产企业,设计生产能力840万吨,水泥企业的实际生产能力只有设计能力的42%。哈现在仍采用落后的“湿法”生产水泥,电能消耗占到了成本的40%,中亚水泥公司是唯一拥有“干法”生产线的水泥厂家,但目前生产线还未投入使用。哈萨克斯坦生产的水泥全部用于国内市场,其中80-85%的产品为M400和Д20。

②哈萨克斯坦水泥的生产与需求情况

近三年来,哈萨克斯坦水泥的消费增长速度超过了俄罗斯、乌克兰和其他独联体国家,年增长速度达20-25%,专家预测这样的增长速度会保持3-5年。2001-2003年哈水泥产量从169.1万吨增加到251.6万吨,增长了49%,同期需求量从200.5万吨增长到297.2万吨,增长了48%。其中阿拉木图的水泥年需求量占全哈需求量的30%。

尽管产量以相当快的速度增长,但仍不能完全满足哈国内市场的需求,不足部分只能通过进口解决。主要进口来源地为俄罗斯和吉尔吉斯,也有一小部分来自乌滋别克。2001-2003年哈的水泥进口量从31.4万吨增加到了45.7万吨,增长了45%。2002-2003年进口比例从12%上升到15%。水泥生产商预计,2005-2006年进口比例将达25%,之后将保持在17-19%的水平上。
近三年来,由于外国投资者对生产设备更新改造的投入,使哈水泥厂家的产品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目前哈产水泥的质量并不比进口产品差,有时甚至超过进口产品。哈国内水泥生产企业受生产能力所限,还不能满足国内建筑业对水泥的需求,水泥行业的竞争程度还属于中等水平。

③哈萨克斯坦水泥市场价格的形成

从哈现有的水泥生产能力和市场需求的增长情况来看,如果不实质性地扩大水泥企业的生产规模,那么越来越大的需求缺口只能靠进口来填补。哈水泥价格的上涨现在还是季节性的,但生产企业预计,很快将变为系统性的上涨,季节性波动会越来越小。因此各生产企业均考虑投资改造水泥厂,扩大生产规模。目前哈水泥的价格在每吨7000-10000坚戈之间波动,而旺季一些地区的价格可达100美元/吨。

④哈水泥市场的发展前景

一个国家的内生产总值是反映其水泥市场现状和前景的重要指标之一,因为GDP的总量和发展速度与建筑业直接相关,人均GDP 更是直接影响到住宅建设的发展。哈政府还制定了2005-2007住宅建设纲要,计划把年住宅建设面积扩大到300-400万平方米,从2008年开始达到500万平方米。此外计划将建筑业在GDP中所占的比例从目前的6%提高到2010年的12.8%。

据预测,2004-2009哈水泥的年需求量将从370万吨增长到720万吨。人均水泥消费量将从2003年的199公斤增长到2009年的482公斤,达到俄罗斯的消费水平。哈水泥生产商认为,如果不采取措施扩大生产规模,哈很快就会出现水泥短缺的现象,从而严重影响国家的经济发展速度。

(4)哈萨克斯坦建材市场

近年来,哈萨克斯坦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住房的需求越来越大,建筑市场日趋活跃,从而极大地刺激了对建筑装修材料的需求。

2003年1月,哈萨克斯坦政府颁布了新的《投资法》,提出了鼓励投资的领域。紧接着在去年5月又公布了详细的优先发展领域清单,国家将对这些领域的投资与经营提供一系列优惠政策,其中涉及建筑装修领域的有壁纸、涂料、漆料、建筑用塑料板材、型材、玻璃、家用装修陶瓷、卫生洁具、暖气片、灶具、砖瓦、家具等。2004年4月14日,哈政府通过了《2005-2007年国家住宅建设发展纲要》草案。根据该草案,哈将在三年中建成并交付使用1200万平方米住宅,平均每年400万平方米,价格控制在350美元/平方米之内。为此还制定了一系列配套政策,如将抵押贷款时间由10年延长到20年,年利率由13%降到9-10%,首付金额由20%降到10%。哈央行还于去年成立了专门的抵押贷款保证基金,为开展抵押贷款业务的商业银行提供贷款保险服务。

哈本国建材工业基础薄弱,仅能供应砂石和部分砖瓦水泥等,其它品种均依赖进口。随着哈国内对建材需求的不断增长,建材的进口额也在快速增加。据哈统计署的资料,2004年一季度哈的建材生产,包括砖、瓦、水泥、石料、瓷砖、水泥预制板等,比去年同期平均增长30%-80%,远远超过GDP的增长速度,而居民住宅建设更是比去年同期增长了2.5倍。据悉,目前哈日需建筑用红砖60万块,而供应量却很小,供需矛盾突出,不得不从周边国家进口。

哈萨克斯坦建材市场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以中低档产品为主。市场上销售的大都是进口产品,而且由于从生产商到进口商到批发商再到零售商的层层加价以及关税因素,使得零售价格非常之高。例如卫生洁具、卫生陶瓷、地砖、壁纸、涂料等比中国同等产品的价格平均高出2—4倍。哈政府部门也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寻求解决途径,并希望中国有实力的企业在哈合资建厂。目前,在哈从事建材及相关领域经营活动的中国企业主要有:华星投资公司,主要从事塑钢门窗和PVC管材从原料到成品的生产,具有年产型材2000吨,塑钢门窗10万平方米的生产能力;立欣塑钢门窗厂,主要从中国进口塑钢材料(半成品),在当地加工成品,今年又增加了铝合金和防盗门的生产;哈萨克阿尔登实业有限公司,从事防盗门生产,属面向建筑企业和零售市场的中低档产品;诚丰家具阿拉木图办事处,从事中国成品家具批发销售;天津城建集团哈萨克办事处,在阿斯塔纳从事住宅小区的建设与装修。总体来看,经营效益不错,市场前景看好。

除中国之外,在哈的外资或合资建材企业不是很多。据哈工商会提供的信息和我们了解到的情况,这些企业主要集中在阿拉木图和阿斯塔纳市,产品主要有电线、电缆、金属网,绝热材料、声学材料,建筑用塑材、塑钢管材、弯头,石膏材料,涂料、地砖、家具等。此外,在阿德劳还有一家生产结构钢产品和建筑用外壳板的工程用建材企业。外资主要来自土耳其、俄罗斯、美国等国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数说:哈萨克斯坦油气工业发展战略
丝绸之路南线——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源源不断输来的石油和天然气
中哈天然气管道二期工程在哈开工
中亚五国简介
石油观察|哈萨克斯坦:石油业发展趋势分析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范围有多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