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

章立早

有一则家喻户晓的寓言:有位科学家得知死神正在寻找他,为了逃避死神的寻找,他利用克隆技术复制出了十二个“自己”,即想以假乱真,让死神无法辨认出真正的自己。死神面对十三个一模一样的人,果真一时分辨不出哪个才是真正的要寻找的目标,只得悻悻离去。但是没过多久,对人性的弱点了如指掌的死神又转回来对十三个一模一样的科学家说:“先生,你确实是个天才,能够克隆出如此近乎完美的复制品。但是很遗憾的是,我还是发现了你的作品中有一处微小的破绽。”死神的话音未落,那个真的科学家便暴跳起来大声辩解道:“这绝对不可能,我的技术是完美无缺的,哪里有失误?”“我要找的就是你!”死神大笑一声就一把抓住那个说话的人,将他带走了……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爱听奉承的话,不爱听批评的话,这是人的一个致命弱点。因此,一句奉承的话或一句批评的话,往往会使人的这个致命弱点暴露无遗。作为校长,免不了会经常听到奉承的话或批评的话,对此,切莫听了奉承的话就笑,听了批评的话就跳。正确的态度应该是,对于奉承的话要冷静听、警惕听,对于批评的话要分析听、虚心听。惟有这样,才能集思广益地收集各种对学校发展有益的意见或建议,从而促使学校的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

                                

一个生活平庸的人带着对命运的疑问去拜访禅师。他问禅师“您说真的有命运吗?”禅师点头道:“有的。”他又问:“是不是我命中注定穷困一生?”禅师就让他伸出他的左手指给他看,并说:“你看清楚了吗?这条横线叫爱情线,这条斜线叫事业线,另外一条竖线就是生命线。”然后禅师又让他跟自己做一个动作,就是将手慢慢地、紧紧地握起来。禅师接着问:“你说这几根线在哪里?”那人迷惑地说:“在我的手里呀!”“命运呢?”那人终于恍然大悟,原来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呀!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一个薄弱的学校要改变自己的状况,寻求外界的帮助是可以的,也是无可非议的,但必须知道,最主要的还是要靠自身的努力,因为命运就掌握在自己的手里!

                              

一个人在高山之巅的鹰巢里,捉到了一只幼鹰。他把幼鹰带回家,养在鸡笼里。这只幼鹰和鸡在一起啄食、散步、嬉闹和休息,它以为自己就是一只鸡。后来,这只幼鹰渐渐长大,羽翼丰满了,主人想把它训练成猎鹰,可是由于终日和鸡混在一起,它已经变得和鸡完全一样,根本没有飞的愿望了。主人试了各种办法,都毫无效果,最后把它带到山崖顶上,一把将它扔了出去。这只鹰像块石头似的,直掉下去,慌乱之中它拼命地扑打着翅膀,就这样它居然飞了起来!这时,这只鹰终于认识到自己的力量,成为一只真正的鹰。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教师之间或许有能力上的差别,而能力差的教师总有自卑感,总感到自己处处不如别人,这就有可能限制了他们潜能的发挥。作为校长,要信任他们,要将重大责任搁在这些教师的肩上,这就能够使这些教师在完成重大责任的工作中认识自己的力量,并最终将自己的潜能全部发挥出来。人才往往是在使用中脱颖而出的!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来了,就将自己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大锁就啪地一声打开。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它的心。”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要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就要走进教师的心,而教师的心就像上了锁的大门,如果用粗暴的态度对待教师,就犹如用铁杆去撬大锁,是难以撬开的。作为校长,惟有了解教师的心,才能进入他们的心,才能因势利导地调动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伊索寓言》中有一则故事叫《屋顶上的山羊》。故事说,山羊站在屋顶上吃稻草。一只四处觅食的狼从下面经过,想找顿饭吃。山羊不无得意地嘲笑起狼来。狼抬头看了看屋顶上的山羊,鄙夷地说,“吃你的稻草吧!你站在屋顶上胆子大,说话嘴硬。但只要你敢下来,让我们站在同一平面上,你很快就会明白谁才是真正的强者。不要忘了,使你高大的不是你自己,而是屋顶!”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校长的职务虽然不是很大,但在学校内部却是最大的领导者,职务本身颇像“屋顶”,尽管不会给校长带来智慧和水平,但却容易使一些校长飘然起来,闹不清自己是谁,好像自己很“高大”而不知天高地厚地作威作福。校长务必记住:使你高大的不是你自己,而是职务!当你没有职务的时候,或许你不一定比一个普通教师强多少!要跟教师们友好地相处,有的时候不妨忘掉自己的身份!

                                 

有一个杰出的骑兵,他与他的战马在战场上一同出生入死好些年了。那个时候,因为打仗,骑兵很重视他的马,总是给马准备充足的草料,把马看作自己的救星,小心翼翼地供奉。可是战争结束后,骑兵觉得战马再无益处,便开始虐待战马,每天让它驮木材、拉磨、耕田,干十分繁重的体力活,而只给它吃米糠。后来战争再一次爆发,骑兵只得去应征打仗,骑的还是那匹已经体力不支,没跑多远便累倒在地上的马。这匹马对主人说:“平时你那么对待我,让我渐渐衰弱,我现在连匹驴子也不如,你如何能让我一下子从驴子的水平恢复到战马的水平呢?现在别无选择,你还是走着去打仗吧。”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教师就像是在战场上与校长一同出生入死的战马,校长只有平时就善待他们,就注重感情投资,这才可能使这些教师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而且在平时都会尽心竭力。

                              

有一天,一个渔夫在自己的船边发现有一条蛇咬住一只青蛙,他替青蛙感到难过,就过去轻轻地把青蛙从蛇嘴中拿出来,并将它放走。但他又替饥饿的蛇感到难过,由于没有食物,他取出一瓶威士忌酒,倒了几口在蛇的嘴里。蛇愉快地游走了,青蛙也愉快地跳走了,而这个渔夫因为做了这样的好事情自然心里是愉快的,他认为一切都很妥当,但在几分钟后,他听到有东西碰到船边的声音,便低头向下看。令人不敢相信的是,那条蛇又游回来了——嘴中叼着两只青蛙。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奖赏是校长作为调动教师积极性经常使用的激励手段,但校长要注意,使用奖赏手段后必须能够得到自己所希望、所要求、所需要、或你所祈求的东西。如果奖赏不妥当,就有可能得到相反的结果。从这个意义上讲,奖赏犹如一把双刃剑!

                               

一只小猪、一只绵羊和一头乳牛,被关在同一个畜栏里。有一次,饲养它们的主人捉住小猪,小猪却大声嚎叫,猛烈地抗拒。绵羊和乳牛讨厌这样的嚎叫,便说:“主人常常捉我们,我们并不大呼小叫。”小猪听了回答道:“捉你们和捉我完全是两回事,主人捉你们,只是要你们的毛和乳汁,但是捉我,却是要我的命呀!”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无论是校长还是教师,在处理问题的时候都要经常换位思考,尤其是校长要更多地站在教师的角度想问题,对教师的失意、挫折、伤痛,应多一些关怀和了解,要有宽容的心!

有一个国王知道自己的国家里有两位技艺精湛的木匠,但他不知道哪个木匠技艺更精湛,于是就用雕刻老鼠的办法来让他们比试谁是“天下第一”。第一位木匠雕刻的老鼠栩栩如生,连老鼠的胡须都好像在动一样;第二位木匠雕刻的老鼠却只是神似,远看勉强是一只老鼠,近看也只有三分相像。当人们认为第一位木匠理所当然是“天下第一”时,第二位木匠却提出了抗议:“雕刻得像不像,应该让猫来评判。谁能比猫更有发言权呢?”人们觉得他说的话有道理,于是就抱来了几只猫。结果,这几只猫都扑向那只不像老鼠的“老鼠”,又是撕扯,又是啃咬,争得不可开交,而另一只逼真的“老鼠”被冷落在一旁。比试的结果自然是第二位木匠获得了“天下第一”的称号。当人们困惑不解地问第二位木匠其中的奥秘时,他笑着说:“其实,道理很简单,我雕刻用的材料是一块鱼骨罢了。猫感兴趣的不是外形像还是不像,而是鱼的腥味……”

这则寓言对学校管理的启示是:校长在管理学校的过程中自然要借鉴、尝试、探索、实践和推广其它学校的各种好的管理模式或做法,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借鉴、尝试、探索、实践、推广其外在的表现形式,更要注重其内在的实质性东西。惟有这样,才能真正学到借鉴、尝试、探索、实践和推广好的管理模式或做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责任胜于能力
关于“狗”的两则寓言
寓言的启示
校长要有一本“错题集”
【今日衡中】“衡水现象”的启示 ——一个老教育工作者之言
一个教育管理者的工作是否到位的50个指标——《好教师是“养”出来的:校长的管理启示》摘要(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