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糖尿病并发症那么多,这个你注意过吗?


提起糖尿病并发症,相信大家一定不陌生。


糖尿病医生就多次提到过糖尿病性肾病、眼底病变、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足等。点击查看: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


其实,还有一种糖尿病并发症,潜伏在大家身边却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


它就是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是发生在骨骼系统的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危害性大,致残、致死率高,是导致糖尿病患者躯体骨骼长期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主要原因。


也许你会觉得奇怪:糖尿病和骨质疏松啥时候扯上关系了?它和我们平时常说的骨质疏松有区别吗?


别急,且看糖尿病医生给大家揭开谜底。


糖尿病也会导致骨质疏松?

骨质疏松症从病因上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大类。


原发性骨质疏松是我们常见的类型,往往是由于老年人骨形成能力降低、或者绝经后女性雌激素水平下降导致骨吸收增加所致。


而我们今天介绍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属于继发性的一种。


大家要知道,我们坚硬的骨头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每天都在进行新陈代谢,也就是说,每天都有新的骨质形成,也有旧的骨质被身体吸收。


这是一个动态的平衡过程。一旦出现打破这个平衡的情况,比如新骨质形成的速度赶不上旧骨质被吸收的速度,就会造成骨骼中骨量减少、骨组织微结构破坏,从而引起骨质疏松症,使得骨脆性和骨折风险大大增加。


而糖尿病的代谢紊乱不仅局限于糖、蛋白质和脂肪,还会波及骨代谢,造成钙质流失。糖尿病造成骨质疏松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


1. 排泄增加,骨质流失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是多饮、多尿,在这种身体变化中,有大量的钙、磷矿物质会随着尿液排出体外。


如果此时缺乏必要的钙剂补充,就会造成患者体内钙水平下降,继而引发一系列的激素水平变化,促使溶骨作用增强,最终导致骨质脱钙、骨质疏松。


2. 钙吸收不足,骨质合成减少

活性维生素 D 能增加钙在体内的吸收,而糖尿病患者体内的活性维生素 D 水平往往偏低,影了响钙、磷等矿物质在肠道的吸收。


2 型糖尿病所特有的胰岛素敏感性下降对于骨骼的破坏更是雪上加霜,它会影响蛋白质的正常代谢,使蛋白质为主要成分的骨基质合成减少。


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最终导致糖尿病患者骨基质减少,骨小梁破坏,骨密度降低,成为骨质疏松症发作的高危人群。



近距离看糖尿病性骨质疏松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在疾病表现、治疗重点和生活调理上都有自身的特点。


1. 疾病表现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的临床表现兼有糖尿病及骨质疏松两方面的特点。


这种骨质疏松症多见于病史较长的老年糖尿病患者,在疾病早期,患者常无明显症状,但随着病情的进展,会逐渐出现腰背部疼痛、驼背畸形、身高变矮、四肢无力、小腿抽筋。


严重者甚至可出现自发性骨折或在轻微外力作用下(如咳嗽、打喷嚏、弯腰、负重、挤压、跌倒等情况)发生骨折,骨折部位以胸腰椎、髋部及腕部等处最为多见。


2. 治疗重点

处理糖尿病是治疗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的重中之重。


所谓「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糖尿病病情控制稳定,也就解除了骨质疏松的重大诱因。


3. 饮食和运动调理

糖尿病常规食谱中的钙、镁、锌含量明显不足。因此,糖尿病患者要保持营养均衡,不能过度节食,平时应多吃钙含量丰富的食物,如牛奶等奶制品、富含钙质的绿叶蔬菜、豆类等,这是预防、延缓和治疗骨质疏松症的前提和基础。


运动同样重要。规律性的有氧运动,如慢跑、快走、游泳等,不仅能够帮助糖尿病患者控制血糖和体重,还有助于强健骨骼、预防骨质疏松。另外,充足日晒可以促使皮肤合成更多的活性维生素 D,促进肠道内钙的吸收,因此,建议糖尿病患者每天有不少于半小时的日晒时间。


除此以外,糖尿病患者还应该戒除一切不利于骨骼健康的生活习惯,比如吸烟、酗酒、大量饮咖啡、浓茶等。


作为糖尿病患者,除了控制血糖,我们要关心肾脏、关心眼睛、关心心脑血管、关心下肢足病,还有,别忘了关心我们日益疏松的骨骼。



责任编辑:猫羯座 / 羽方

图片来源:123rf.com.cn 正版图片库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沉默的杀手——不可忽视的糖尿病性骨质疏松症
糖尿病人要预防骨折
糖尿病性骨质疏松,有50%的致残率?
糖尿病患者腰酸背痛、变矮、驼背,可能是糖尿病并发症在作祟
提醒:切勿挤入补钙误区
[转载]糖尿病骨质疏松的症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